與人爭辯總是失敗?用批判性思維看看你是否被邏輯謬誤忽悠了

2020-12-23 書練生巧

生活中免不得與人討論、爭辯或者說服別人,有時候我們被變得啞口無言,但是並不見得是我們的問題。

有可能是對方的論證過程本身就是錯的,但是你並沒有意識到!

批判性思維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判斷結論可不可接受,一是判斷結論在暗地裡的假設能不能接受,這個我們前面文章已經講過,另一個就是判斷明面上的理由合不合理。

明面上的理由主要通過邏輯上的謬誤或其他帶有欺騙性的論證形式來糊弄你,常見的邏輯謬誤有以下幾種,你肯定遇到過!

一、滑坡謬誤

所謂滑坡謬誤:設想採取提議的步驟會引發一連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實際上卻有現成的程序可用來防止此類連鎖事件的發生。就好很滑坡一樣,剛開始部分山石滑落,就以為會造成不可控的連鎖反應。

想像力太豐富不見得是什麼好事,說一是一就行。小孩犯了錯,該批評就批評,有的人從批評想到小孩會理解出走,離家出走又可能失蹤,腦補過度。

二、 人身攻擊型謬誤

人身攻擊型謬誤:指針對個人的人身攻擊,而不是直接反駁其提供的理由。

比如:張三整天遊手好閒的,小王家手鐲丟了肯定是是張三偷的。

這就屬於典型的人身攻擊了,拿不出證據,卻攻擊張三的品行,提出一個看似正確的結論,很容易造成污衊和冤假錯案。

三、追求完美解決方案謬誤

這種邏輯謬誤錯誤地認為因為嘗試某種解決方案後還有遺留問題未解決,那麼這種解決方案根本就不該採用。

小明學習成績不好,小明爸爸說:「強強成績優秀,請強強來幫忙輔導吧。」小明媽媽接著就說:「強強又不是老師,能起什麼作用?」

強強的確不是老師,但是強強就不能幫助小明提高成績了?老師就一定能行嗎?。

這就是典型的追求完美解決方案謬誤,我們當然都想提供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是大多數情況只能解決一部分,但是並不意味著這個解決方案就欠考慮,能提出一個特定的解決方案,總比束手無策要強得多。

與其苦等完美解方案,不如解決一點是一點,說不定某一刻就出現轉機了呢。

四、虛假的兩難選擇謬誤

這種謬誤說的是:當現實中存在兩種以上的選擇時,卻假想只有兩種選擇方案。

特別是年輕人,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兩元論陷阱。有些小孩,高考失利了想不開自殺,認為人生就沒希望了,在他們眼裡,要麼考上大學,要麼給別人打一輩子工,沒有其他出路,這種想法明顯不對。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培訓的、賣保險的,總是忽悠人,不報我的課程就咋了,沒這個保險你將來怎麼辦?方法多的是,要注意跳出話術陷阱。

五、訴諸可疑權威謬誤

這種謬誤說的是:引用某一權威的話來證明結論,而該權威對這一論題並沒有特別的專門知識。

很多網紅、大V只是在某一方面小有名氣,其他領域跟我們沒有區別,但是接廣告時審核不嚴格,虛假宣傳xxx效果多好,總是事後被瘋狂打臉。

大家有時間逛知乎的時候留心一下就能發現,很多答案和裡面的討論,都犯了上述錯誤。當然了,論證過程中的邏輯謬誤實際上很多,不可能一一列舉。我們可以自己歸納總結出一個邏輯謬誤清單,這樣的話將來遇到類似的詭辯就能迅速分辨出來了。

關於假設和邏輯謬誤的內容 ,《學會提問》這本書中說得很詳細,有興趣可以看看。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這種認識是對演繹推理與演繹邏輯之本性的嚴重扭曲。自邏輯學創生以來,關於其研究畛域一直有廣泛的爭論。但爭辯各方也存在一個持久的「共識」,即「推理」是邏輯學研究的核心對象。邏輯學對推理的研究,乃基於人類思維的「反思」本性。正如當代認知科學所充分揭示,「會推理」並非人類的獨有屬性,而是人與許多高等動物的共性。
  • 《學會提問 - 批判性思維指南》:如何有效辨別信息真偽?
    比如,去看看其他媒體怎麼說,去看看科學家們怎麼說,又或者結合自己相關的專業知識做出判斷。那麼,在這樣的判斷背後體現的是怎樣的思維呢?本書就介紹了兩種接受信息的思維方式:海綿式和淘金式。海綿式思維,是指對外界信息照單全收,接受一切信息,這種方式是被動的。而淘金式思維是主動的,人們對接收到的信息會進行思考和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 批判性思維,其實就那麼五句話
    ——《批判性思維工具》生活中也許我們會遇到這樣的人:但凡有人拋出一個話題,Ta總會出反面的意見:「我不贊同你的說法,我認為根本不是這樣的。某某某說的?他說的就是對的嗎?書上寫的?書上寫的也不一定準確。大部分人都覺得是對的,就是對的嗎?你有沒有點批判性思維?」
  • 邏輯是最難起效的說服方法
    「我們時常認為自己的圈內人員組成非常多元化、有個性,而圈外人則都是螻蟻一般相互之間毫無區別的人。同樣地,我們常常把當圈內人的成功歸結於勤奮努力,把失敗歸結於天公不作美。對於我們圈子以外的人,他們的失敗多半是因為他們自己的缺陷,而他們的收穫多半是好運而已。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高階認知視域下的批判性思維教學與研究
    有的倡導批判性思維教育的學者,明確提出反對批判性思維教學與研究中「邏輯主義觀念」的論題,主張「邏輯應用只是批判性思維的一小部分,甚至不是主要部分」。我認為,這反映了對「邏輯應用」的一種已產生較大影響而需要加以澄清的認識。鑑於把握邏輯與批判性思維的關係對於批判性思維教學與研究的極端重要性,這種認識是值得學界關注與商討的。
  • 如何成為思維大師?批判性思維的六個階段|高瓴 Recommend
    導讀:在社交媒體上,我們隨時隨刻都能看到處於金字塔底層的不會思維者。是否擁有批判性思維和所獲得的學歷並不成正比。心理學家指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可以訓練的will power。投入時間和必需的努力可以使一個人在批判性思維的金字塔上攀登高峰。那麼,如何煉成一個批判性思維者呢?
  • 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法律語言和規範的建制艱難,也與傳統思維方法的缺失息息相關。如何應對?根本的辦法,是訓練邏輯思維。通俗而言,邏輯思維,就是每個論斷,都要明確前提,審慎推理,反思結論,為的是判斷真假,辨別是非,反擊謬誤。 以下 24 種邏輯謬誤,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
  • 批判性思維,是未來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區別
    亞里斯多德講理性是區分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人的特殊性是根據理性原則過有理性的生活。批判性思維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如果批判不講邏輯,那批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什麼才是理性思考?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是舉個例子。 比方說,如果在野外遇見狗熊,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 上新| 為什麼被忽悠的總是我?幾個習慣教你走出盲從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告訴我們:必須擁有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美國最為暢銷的大學教材,連續九次再版,語言通俗、生動,直觀地闡述了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是如何去思考問題和論證觀點的。  那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  本書的作者認為,批判性思維就是指「審慎地運用推理去斷定一個斷言是否為真」,通俗的說就是對思想的思想再進行推理論證的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獲得了一個信息,卻缺乏判斷其真實性及合理性的能力。
  • 最常犯的12個邏輯謬誤,深度醒腦
    為此,小編總結了12種最常犯的邏輯謬誤,看看我們的思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01賭徒謬誤:強行聯繫獨立的隨機事件賭徒時常有一種心態:我一直這麼倒黴,下次該轉運了吧?他一直這麼好運,總得倒黴。事實上,每一輪賭局都是獨立的隨機事件,相互之間並沒有任何關聯。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如果一定要使用名人言論,則需完整重現整個邏輯過程。 訴諸民意。民意並不意味著正當、合法、正確,多數人支持的某件事,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現實的價值次序中,還有比民意更優先的價值。 訴諸情感煽情代替邏輯,情緒主導思維。
  • 掌握批判性思考,識別正確信息
    在一個論題下,所有具有內在邏輯的觀點輸出都具有基本的「理由-結論」結構,結論是指作者或演說家希望你接受的信息;理由是指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某個結論的解釋說明或邏輯依據。理由與結論是批判性思考的起點,只有準確地找到對方的觀點,我們才能評價對方的表達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2.
  • 精英孩子是從培養批判性思維開始(好文)
    批判性思維(CriticalThinking)是以邏輯方法作為基礎,結合人們日常思維的實際和心理傾向發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維技巧,敢於懷疑和否認現存的觀點。它強調的是理性、自省,勤於思考,不要懶惰,因為不願意去思考的人就會盲目的去輕信,崇拜一些東西或者排斥。
  • 錢穎一: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理念篇 |開卷有益
    批判性思維是人的思維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有兩個特徵:第一,批判性思維首先善於對通常被接受的結論提出疑問和挑戰,而不是無條件地接受專家和權威的結論;第二,批判性思維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設性的論理方式對疑問和挑戰提出解釋並做出判斷,而不是同樣接受不同解釋和判斷。這兩個特徵正是分別針對「無知的確定性」和「有知的混亂性」的,因此批判性思維不同於這兩種思維方式。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犯邏輯錯誤,而我們竟渾然不知,雖然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在經歷一些教訓後,他就會發現,這些邏輯謬誤有時也會是致命的。今天挑選了12個最常見的邏輯謬誤,一起來了解。1,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高七師:成人自我的邏輯謬誤
    第六個是訴諸可疑權威謬誤,訴諸可疑權威謬誤就是拿大人物嚇我們的意思,是指引用某一個權威的話來證明結論,但這個權威在這個論題上或者這方面上不一定有專門知識,他只是名氣比較大,或者是某一方面他是權威。 影視名人他們用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健康的,不一定就是說,我問你,你怎麼用這個?
  • 非形式邏輯考點大全:典型謬誤(上)
    【MBA中國網訊】管理類與經濟類聯考中邏輯試題通過選擇題來體現,其不同於大學課堂上邏輯基礎課或專業課的邏輯考試的特點在於,所測試的並不是考生的邏輯專業知識,而是考生的日常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對各種信息的理解、提煉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對推理或論證的運用及分析
  • 【收藏】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小紅犯了錯誤歸因的謬誤。第三條:訴諸感情你試圖通過操作別人的感情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懼、嫉妒、憐憫、驕傲等等。訴諸感情的論述可能激起別人的情感波動,但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邏輯論述,那你就犯了「訴諸感情」的錯誤。每個心智健康的人都會受感情影響,所以這種謬誤很有效,同時也很低級。
  • 2021年考研英語作文預測(批判性思維與盲從話題)
    2021年考研英語作文預測(批判性思維與盲從話題)備註:來源猴哥英語,轉載請註明出處分析:創新是重要的話題,在2020年12創新與之相關的是批判性思維,後者有利於後者,前者可以說是後者的體現,所以批判性思維更重要。如何寫這篇文章,角度可以不同,你可以寫批判性思維的表現,也可以寫其好處與做法,但是不能同時都寫,因為文章篇幅限制,不能面面俱到。無論選擇哪一種,要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同時想說的是,這個話題可以衍生很多子話題,例如謠言與謊言、理性分析以、網絡辨別、自主學習與獨立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