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第27集團軍已從河北移防山西

2021-01-19 中國軍網

這裡說的那一天,是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實施之日。對移防搬遷的陸軍第27集團軍每一名官兵來說,這次改革大考,不亞於一場戰爭洗禮——

當那一天真的來臨

■本報記者 李秀寶 胡君華 梁蓬飛

凌晨的冀中平原,寒夜籠罩的城鎮還在沉睡,地處石家莊的一座軍營卻已經醒來。

微弱的路燈下,裝車,列隊,升旗。當《義勇軍進行曲》劃破漸亮的晨空,上千名全副武裝的官兵,齊刷刷地抬起右手,向五星紅旗敬禮,向這座營盤告別。

按照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命令,陸軍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這一天是2015年12月27日,最後一批人員裝備離開駐地的日子。

跑步出列的那一刻,軍長薛愛國覺得自己的雙腿格外沉重,一向高亢有力的聲音飽含深情——

「首長同志,陸軍第27集團軍向新營區機動前準備完畢,請指示!」

「出發!」專門趕來送行的時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鄭傳福話音剛落,薛愛國的眼淚便奪眶而出。這淚水,是對相守46年駐地的依依不捨,更是對改革強軍的熱切企盼。

人生自古傷離別。道路兩邊、小樹林裡,站滿了離退休幹部、官兵家屬和孩子,他們一邊遠遠地目送,一邊默默地擦拭著眼角。

7點27分,隨著第一輛車駛出營區,一條鋼鐵長龍蜿蜒向西,朝著幾百公裡外的晉中某地駛去。

沒有鑼鼓歡送,沒有警車開道,他們走得悄無聲息,他們走得毅然決然。

千人千車動,搬遷寂無聲。人們驚喜地發現,相隔那麼多年,這支英雄部隊「露宿街頭不擾民」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沒有改變——

營盤可以變,傳統不能丟

資料圖:第27集團軍訓練場景。

66年前,上海街頭的一幕震驚了世界——

1949年5月的一個清晨,當激戰的槍聲漸次平息,上海市民推門出戶,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因為他們發現,一夜之間馬路上睡滿了全副武裝的解放軍戰士。

打了勝仗,攻佔了城市,卻能恪守軍令露宿街頭,不入戶、不擾民,秋毫無犯,這就是當年的27軍。

66年後,這一幕又出現在石家莊街頭——

2015年12月2日,一紙命令傳來:第27集團軍領導機關和直屬分隊移防山西,限2016年1月5日前騰空營區,交給新成立的陸軍某部。

橫跨2省3市,涉及數千名官兵、千餘臺裝備,這個家該怎麼搬?

按說這麼大的陣仗,封路限行師出有名,即使軍地聯合舉辦歡送儀式,也在情理之中。

「營盤可以變,但傳統不能丟!」集團軍黨委力排眾議,決定按作戰行動標準組織搬遷,明確要求無論摩託化行軍、還是鐵路運輸,都必須在暗夜或周末進行,最大限度減少對駐地民眾工作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幹擾。

2015年12月14日深夜,第一批人裝離營,廣大市民全然不知;23日凌晨,第二批繞城而過,值勤交警以為部隊正常拉動。非但他們沒有察覺,就連駐地黨政領導也毫不知情,直到集團軍領導主動前來告別,他們才第一次聽說。

千人千車動,搬遷寂無聲。人們驚喜地發現,相隔那麼多年,這支部隊「露宿街頭不擾民」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沒有變,聽黨指揮、服從大局的紅色基因沒有變。

這「無聲」的背後,彰顯的是忠誠。改革,勢必產生利益得失之慮,更何況官兵們將要離開的,是一座駐守長達46年、現有70%以上幹部士官安家置業的城市?

作訓參謀王顯明就面臨這樣一個難題:搬遷要騰退部分公寓房,而他家就在此列。當時,妻子剛生完孩子才20天,按照她老家的風俗,坐月子須滿百日方可出門。

搬還是不搬?接到通知當天,嶽母便打來了電話:「兒啊,你不能跟組織反映一下嗎?就算到孩子滿月也行啊!」

王顯明何嘗不明白這些,但轉念一想:改革進入攻堅期,如果每個人都向組織提要求,這改革如何進行得下去?他最後拿定主意,耐心說服了嶽母,堅決搬、馬上搬。

「當兵這麼多年,服從命令已成習慣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王顯明讓記者見識了什麼是軍人的雷厲風行:第二天,他把家裡的物品打包運走;第三天,冒著寒風把還在月子中的妻子送回娘家;第四天,就向營房部門交了鑰匙。

集團軍裝備部工化裝備處處長孫海東遇到的情況,也頗為棘手:兩地分居15年的妻子喬春燕,去年底費盡周折在石家莊找到了工作,眼看小日子越來越有滋味,可他這個當丈夫的又要離開了。

今年43歲的孫海東,此前經歷過兩次我軍改革,5年間換了2個單位、3個崗位,離家越來越遠,妻子只好「以不變應萬變」,紮根在老家臨汾,直到2013年才辦理隨軍手續,一家團聚的時間剛滿2年。

走還是不走?面對記者採訪,他當時糾結的心境仍清晰寫在臉上。「可是,天底下哪有不做犧牲的改革啊?」孫海東憨憨一笑,講起了怎麼給妻子「掏心窩子」:「軍隊改革是為了能打勝仗,大家小家都是受益者。你看,經過這些年的改革,我從一名地方大學生成長為團職幹部,你臉上也有光啊!現在為了改革,我們再分居幾年算什麼呢!」

通情達理的妻子笑了,孫海東心裡懸著的「石頭」也落了地。

一家之難,折射眾家之難;一人所盼,反映國人所盼。在這次移防搬遷中,集團軍政治部副主任魏志忠既打先鋒,又忙善後,類似的事經歷太多了:「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在改革大考面前,沒有思想波動不可能、也不現實,但集團軍上下沒有一個人發牢騷、撂挑子,計較個人得失。」

在集團軍移防搬遷動員部署會上,軍長薛愛國的一段話對官兵觸動很大:「我們天天想改革、盼改革,現在改革真的來了,我們必須以絕對服從的實際行動,體現對黨的絕對忠誠。是第27集團軍的人,就要當好英雄部隊的傳人,再打一場改革的『長津湖之戰』!」

1950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官兵冒著-41℃的嚴寒,在嚴重凍傷情況下,於朝鮮北部長津湖惡戰10晝夜,全殲美軍「北極熊團」,取得中國軍隊對西方國家軍隊在主要戰役上的一次重大勝利,一舉扭轉了韓戰大局。

不同的年代,同樣在冬天;兩次不同的軍事行動,需要的卻是同一種政治品質。

「撤併降改聽黨的,進退走留看我的」「黨叫幹啥就幹啥,打起背包就出發」「決不講價錢、決不打折扣、決不搞變通」……穿越時空、本色不改的第27集團軍官兵,以「聽黨話、跟黨走」的赤膽忠心,義無反顧地投入改革洪流中。

相關焦點

  • 陸軍第27集團軍移防山西後,軍部駐地為省會太原
    其中,駱惠寧前往陸軍第27集團軍走訪。據《山西日報》報導,在集團軍野戰指揮所,駱惠寧觀摩了指揮機構建設情況,並與集團軍領導進行座談。第27集團軍政委王文全介紹了第27集團軍的發展歷程、實戰化訓練和移防情況,對山西省委、省政府給予部隊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部隊將積極配合地方做好扶貧開發、救援搶險等工作。
  • 陸軍第27集團軍移防山西5個月:移不走的強軍志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鄧曦光)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作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調整部署的軍級單位,陸軍第27集團軍機關移防山西5個月以來,始終把備戰訓練擺在首位,有效推動部隊提升實戰能力。
  • 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系首個因軍改調整部署軍級單位
    【編者按】解放軍陸軍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2015年12月27日,最後一批人員裝備離開原駐地。對移防搬遷的陸軍第27集團軍每一名官兵來說,這次改革大考,不亞於一場戰爭洗禮——當那一天真的來臨凌晨的冀中平原,寒夜籠罩的城鎮還在沉睡,地處石家莊的一座軍營卻已經醒來。微弱的路燈下,裝車,列隊,升旗。
  • 解放軍陸軍27集團軍移駐山西 大批軍卡上路(圖)
    第27集團軍的軍部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圖為部隊移防。  2月9日晚上央視《軍事報導》透露,陸軍第27集團軍由石家莊移防山西。當天的《軍事報導》播發的視頻顯示,2015年12月,27軍就已經開啟移防工作,大批軍用卡車從石家莊軍部駛出,前往山西。  主持人:有人這樣描寫軍人的愛情,堅硬的軍營裡沒有柔軟的愛情,默默的分開正如當初默默的相遇,對軍嫂來說與愛人在一起的日子不多,分開的時間卻更久。這個春節結束6年兩地分居生活,隨軍到部隊剛剛一年多的軍嫂王博又因為愛人所在部隊的移防,重新過上了牛郎織女的生活。
  • 27軍移防山西
    摘要:[27軍移防山西]按照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命令,陸軍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按照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命令,陸軍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這一天是2015年12月27日,最後一批人員裝備離開駐地的日子。  跑步出列的那一刻,軍長薛愛國覺得自己的雙腿格外沉重,一向高亢有力的聲音飽含深情——  「首長同志,陸軍第27集團軍向新營區機動前準備完畢,請指示!」  「出發!」
  • 27軍移防山西 有何戰略意義?
    摘要:2015年12月2日,一紙命令傳來:第27集團軍領導機關和直屬分隊移防山西,限2016年1月5日前騰空營區,交給新成立的陸軍某部。集團軍黨委立下「不損壞營區一草一木,不帶走一件營產營具,不留下一個歷史遺留問題」的移交鐵規——  取捨有大義,交留見丹心移防搬遷全面啟動,考驗接踵而至。
  • 陸軍第27軍去年從河北移防山西 留下5100萬餘款
    第27集團軍訓練照片  營盤可以變,傳統不能丟  66年前,上海街頭的一幕震驚了世界——  1949年5月的一個清晨  打了勝仗,攻佔了城市,卻能恪守軍令露宿街頭,不入戶、不擾民,秋毫無犯,這就是當年的27軍。  66年後,這一幕又出現在石家莊街頭——  2015年12月2日,一紙命令傳來:第27集團軍領導機關和直屬分隊移防山西,限2016年1月5日前騰空營區,交給新成立的陸軍某部。  橫跨2省3市,涉及數千名官兵、千餘臺裝備,這個家該怎麼搬?
  • 媒體:移防山西的27軍培養過哪些猛將
    原標題:「第一猛虎軍」27軍培養了哪些猛將?  今日,解放軍報報導顯示:第27集團軍已經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2015年12月2日,第27集團軍接到移防命令,2015年12月27日,最後一批人員裝備離開河北駐地。
  • 27軍從河北悄悄移防山西 駐地黨政領導毫不知情(1)
    按照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命令,陸軍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這一天是2015年12月27日,最後一批人員裝備離開駐地的日子。跑步出列的那一刻,軍長薛愛國覺得自己的雙腿格外沉重,一向高亢有力的聲音飽含深情——「首長同志,陸軍第27集團軍向新營區機動前準備完畢,請指示!」「出發!」
  • 首個軍級單位因改革調整 27軍由河北移防山西
    原標題:第27集團軍移防山西 軍改首個調整部署這裡說的那一天,是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實施之日。對移防搬遷的陸軍第27集團軍每一名官兵來說,這次改革大考,不亞於一場戰爭洗禮——當那一天真的來臨凌晨的冀中平原,寒夜籠罩的城鎮還在沉睡,地處石家莊的一座軍營卻已經醒來。微弱的路燈下,裝車,列隊,升旗。
  • 移防4個月 27軍在忙啥
    2015年12月27日,根據中央軍委和習主席命令,陸軍第27集團軍機關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迄今為止,移防已4個月,集團軍機關運轉如何?
  • 第27軍從河北移防晉中 成首個因改革調整部署軍級單位
    原標題:跨省移防,他們怎樣紮下根站穩腳?第27集團軍做好移防搬遷後的政治工作實錄 鄭立洪攝寫在前面按照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命令,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部隊移防,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變遷,更帶來一系列的衝擊挑戰:離開配套齊全的原有營區,官兵要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駐地環境變了,兩地分居、家屬隨軍、子女入學等問題接踵而至。
  • 央視《軍事報導》透露:27軍由石家莊移防山西(1)
    27軍由石家莊移防山西核心提示:2月9日晚上央視《軍事報導》透露,陸軍第27集團軍由石家莊移防山西。當天的《軍事報導》播發的視頻顯示,2015年12月,27軍就已經開啟移防工作,大批軍用卡車從石家莊軍部駛出,前往山西。主持人:有人這樣描寫軍人的愛情,堅硬的軍營裡沒有柔軟的愛情,默默的分開正如當初默默的相遇,對軍嫂來說與愛人在一起的日子不多,分開的時間卻更久。這個春節結束6年兩地分居生活,隨軍到部隊剛剛一年多的軍嫂王博又因為愛人所在部隊的移防,重新過上了牛郎織女的生活。
  • 移防4個月27軍在忙啥:炮兵團搬進廢棄10年營區
    2015年12月27日,根據中央軍委和習主席命令,陸軍第27集團軍機關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迄今為止,移防已4個月,集團軍機關運轉如何?  清明節前一個周末的早晨,天剛蒙蒙亮,一陣刺耳的警報聲在27集團軍新營區響起,一場針對「駐地政府遭遇暴力恐怖襲擊」的緊急拉動演練開始了。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千裡移防,鐵心跟黨走——南部戰區陸軍第75集團軍...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千裡移防,鐵心跟黨走——南部戰區陸軍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政治建軍、練兵備戰記事  新華社昆明10月8日電 題:千裡移防,鐵心跟黨走——南部戰區陸軍第75  這是南部戰區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二營四連的一次任務出徵動員。  1936年7月,四連的前身紅四方面軍274團八連第三次過草地,陷入斷糧困境,14歲戰士周廣才忍飢挨餓留下半截皮帶,想帶著它「去延安見毛主席」……  84年來,這個故事在周廣才所在部隊——第75集團軍某旅代代相傳,成為新兵下連後的第一課,也成為四連雷打不動的「戰鬥動員」課。
  • 第27集團軍跨省移防 他們如何做到「中軍帳」不散?
    時空移位,弓滿弦張不鬆弛——第27
  • 第72集團軍政委王文全:該集團軍多個單位在改革中對調移防
    第72集團軍政委王文全:該集團軍多個單位在改革中對調移防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18-03-08 18:37 來源:澎湃新聞
  • 千裡移防,鐵心跟黨走——南部戰區陸軍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政治建軍...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千裡移防,鐵心跟黨走——南部戰區陸軍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政治建軍、練兵備戰記事  新華社昆明10月8日電題:千裡移防,鐵心跟黨走——南部戰區陸軍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政治建軍、練兵備戰記事  黃明、李兵峰
  • 西部戰區陸軍某旅調整移防,盛夏時節向位於關中的營區告別
    西部戰區陸軍某旅調整移防,盛夏時節向位於關中的營區告別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17-06-10 15:38 來源:澎湃新聞
  • ...指引下·我們在戰位報告 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千裡移防鑄「鐵拳」
    敬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文章《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千裡移防鑄「鐵拳」》。 ——習近平 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 千裡移防鑄「鐵拳」 ■解放軍報記者 周奔 陳典宏 李佳豪 在第75集團軍某紅軍旅新建成的旅史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