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閃耀,是因為那些黑暗裡的歷練。2014年9月5日,美國運動品牌市場,來自德國的Adidas第一次被擠到了第三的位置。Nike依舊一家獨大,而衝到第二的公司就是同樣來自美國的安德瑪Under Armour。
1996年,23歲的馬裡蘭大學橄欖球運動員凱文普朗克註冊了一家公司,因為當時運動員穿著的棉質運動服會在出汗後黏在身上很不舒服,所以他決定自己設計一款能夠在炎熱天氣裡依然讓身體感到舒適乾燥的T恤,名為HeatGear。
他做衣服所用的也並非什麼新發明的特殊材料,而是利用了滌綸Coolmax通過四管道纖維迅速將汗水和溼氣導離皮膚表面,並向四面八方分散,讓汗水的揮發更快,從而使衣物保持乾爽。
和很多美國企業一樣,安德瑪誕生於凱文外祖母的車庫。
起初因為毫無名氣,凱文的公司差點倒閉,1996年的銷售額只有17000美元,這還得刨去成本。
次年,他又推出了Coolgear和All seasongear系列,1998年,公司情況有所好轉,從地下車庫搬到巴爾的摩,而安德瑪最初推出的這三個系列,也成為公司日後的主要產品。直到在FL球隊亞特蘭大獵鷹也認可了他的品牌後,安德瑪開始在美國走紅。
如同中國早期的一眾運動品牌幾乎趕在同一個時間一窩蜂的開門迎客,當時的美國市場上競爭更加激烈,Nike、Adidas、Puma,隨便挑出一家都夠初出茅驢的安德瑪喝一壺。
凱文普朗克很清楚,在熱門的體育項目裡,想要抗衡上面這些大佬肯定沒戲,於是安德瑪在當時短纖主導的市場背道而馳,聰明的選擇了運動緊身衣這一垂直領域。
要知道,相比球鞋或者運動T恤,阿迪和耐克內部根本不把運動緊身衣當回事,這也就給了安德瑪呼吸的空間,其產品一度佔據全美75%的市場份額,在幾乎所有的專業健身教練都選擇了安德瑪後,安德瑪憑藉單一產品的火爆逐漸擴大公司規模,開始向更多的運動領域進軍。
在長達7年的穩打穩紮後,2003年,安德瑪進入女性專業運動領域,2004年,安德瑪向戶外領域進軍。
2005年,安德瑪募資上市,,短短十年後,公司收入從3億上升到40億,2015年,安德瑪市值達到140億美元,較最初翻了20倍,讓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顏面盡失。10年裡,安德瑪究竟做了什麼呢?
2008年,他們進軍運動鞋領域,2011年,安德瑪開始向北美以外的市場擴張,在大數據稱王稱霸的時代,安德瑪在2013年先後收購了Map my fitness和為人們記錄每日餐食的My FitnessPal。
依靠全球最大的數位化健身社區,安德瑪在2018年2月推出Hovr跑鞋技術。讓公司旗下的APP與鞋子綁定,推出睡衣產品系列,被稱為 Rest. Win. Repeat.,有助於人們恢復體力,並配有睡眠跟蹤服務。
用智能穿戴設備帶動產品銷量,安德瑪的這一舉動其實遭到了不少的質疑。因為自2015年提出該規劃以來,公司該業務直到今年才剛剛開始扭虧為盈。
也同樣是在2015年,安德瑪與史蒂芬庫裡籤約,就像Nike擁有喬丹一樣,庫裡就是安德瑪進軍籃球界的鑰匙,而事實也證明,全票MVP的號召力絕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在強大的營銷下,連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都穿上了安德瑪的運動服。
2018年對安德瑪來說雖然營收增加了4%,但是最後算下來卻虧損了4600萬美元,國際市場的營收上漲了,北美地區的營收卻下降了,要知道,後者的規模是安德瑪所有生意的70%。
而另一個壞消息是,雖然服裝類產品的營收增加了,但是運動鞋業務的營收增長極為緩慢,第四季度更是下降了4%,而配件業務也下降了5%,要知道,安德瑪是服裝起家中途進軍配件和運動鞋業務的,如今的局面,難免會讓其高層感到沮喪。
2018年10月,安德瑪籤下大帝恩比德,相比於耐克阿迪、甚至國內的李寧,安德瑪都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品牌,他們有活力,但在庫存供給、店鋪運營上也存在著明顯的經驗不足等問題。
迫於近兩年來1分錢不得不當3分錢花的現狀,安德瑪於2018年放棄了與MLB的10年贊助合同,將其讓給了nike,對此,他們節省了大約5000萬美元。2019年初,安德瑪籤下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展示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而這也考慮到了中國市場在過去兩年的優異表現。
在全球運動時尚潮流興起的大背景下,安德瑪曾表示公司會回歸本質,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本來就擅長的功能性運動服飾上,自2017年推出lifestyle品類,2019年將成為安德瑪轉型的最後一年。
在安德瑪的公司高層中,有很多專業出身的運動員,他們最清楚用戶需要的是什麼。未來幾年,將是對安德瑪至關重要的一段時間,在質量上,他們的產品沒有問題,但是何時能夠在知名度上真正的媲美Nike與阿迪呢,一切讓我們等待時間來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