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不用學了?AI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2020-12-26 騰訊網

2016年,谷歌的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韓國的前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2019年初,人工智慧AlphaStar在即時戰略遊戲《星際爭霸2》中以10:1擊敗多名人類職業選手;同年4月,人工智慧OpenAI Five 以一個乾淨利落的2:0戰勝DOTA2世界冠軍隊OG......

隨著人工智慧的水平不斷提高,一個又一個領域正被AI逐步攻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AI前進的步伐似乎無法阻止,早晚有一天,它會取代所有人類的工作,到時人類是否將面臨全員失業的窘境?

不得不說,這種擔憂不無道理,基於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似乎無所不能,受限於當前的機械水平,除了大部分非重複性體力工作還難以勝任以外,在腦力勞動領域,AI大有席捲一切的氣勢,而在這之中,語言翻譯似乎是最容易被取代的工種之一。

前一段時間我去日本旅行,出發前,考慮到本人蹩腳的日語水平,找了半天最後在手機裡裝上了百度翻譯應用(百度打錢),事後證明,這玩意兒確實在很多場合大幅降低了溝通的成本,日常溝通翻譯的準確率接近100%,如此優秀的表現是我完全沒想到的。

當然,翻譯領域的細分類別很多,如筆譯、商務口譯、同聲翻譯等等,百度翻譯適合的場合僅僅是其中之一,不同細分方向對翻譯人員的要求各不相同。對於AI而言,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從翻譯流程來看,可以分為口譯和筆譯兩個部分,前者比後者多了一個語音解析的過程,目前的AI算法對於特定發音(主要為世界各主要國家政府規定的官方語言)的語音解析水平已經比較成熟,只要你的發音標準,解析的準確率還是非常高的。

反過來說,如果你的發音不標準,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那結果可就不那麼樂觀了,很多人認為方言和官方語言僅僅是發音不同,一個發音的翻譯搞定了,其他發音就很簡單了。

然而現實卻沒有那麼美好,方言之所以只能成為方言,概因其缺乏規範,隨意性很高,AI很難找到統一的語法規律。並且即便是同一方言,往往相鄰地區還會細分出很多亞種,發音、語義、構詞等都會存在細微差別,這是現階段AI很難處理的情況。更為悲觀的是,支持單語種多種發音本身就又把翻譯難度提高了一大截,因為當你對著AI說話時,AI並不知道你說的是哪種方言,需要先在海量的方言資料庫中匹配,而不同方言之間很可能存在發音相近但內容大相逕庭的情況。因此,方言翻譯直到今天仍然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市面上有小部分產品支持個別方言交互,但識別速度和準確度都不高,難以普及。

說到筆譯部分,我們又可以從專業和日常兩大場合來看。專業領域主要涉及如學術論文、合同、法律法規等高度規範性場合,不僅用詞遣句要求嚴格,而且很少帶有感性色彩,因此內容歧義性極少,人要去背誦這些生澀詞彙非常痛苦,但對AI卻非常有利,而目前AI對此類內容的翻譯也確實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準確度,在未來兩三年內很有可能會對參與同類工作的人類就業產生威脅。

另外一大塊就是偏口語化的翻譯行業,例如外語導購、同聲傳譯、電影字幕等都屬於這個類別,這才是真正考驗AI翻譯的場合,對於AI而言,口語場合最大的挑戰是識別人的情緒和語調,同樣一句話,不同語調下,想要表達的含義可能天差地遠。

比如,中國人說「吃了嗎?」很可能只是一句問候,而不是邀請你去家裡吃飯。AI如果不能區分這類日常口語的真實含義,很容易導致溝通中的誤解。

另一個複雜得多的問題是上下文關聯,在人與人聊天時,基本模式是針對一件事互相多次溝通完善事件細節及看法,而目前的AI還很難做到,它只能對你說的最近一兩句話之間的關聯做出回應。

谷歌在去年演示了其最新的AI助手Duplex,從演示效果來看,Duplex已經部分解決了以上問題,首先,它不需要關鍵詞啟動對話(你好天貓),另外,它能夠記錄並分析之前多條對話內容,因而可以模擬人類對話中對同一件事進行不斷深入的細節確認。

不過直到今天,Duplex仍然只支持英文,在美國才能使用,要在語法更複雜的中文環境下對答如流,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更重要的是,Duplex仍然只是對需求回應做出的一次突破性嘗試,它依然無法體會人類的情緒和語調對實際表達內容的影響。

無論如何,AI翻譯要全面取代人類翻譯還是很不靠譜的事情,至少在最近十年內,除了少部分語法要求嚴格的專業領域,人類翻譯們還不太需要擔心被取代的問題,並且,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最有力的工具,即便未來有一天AI真的能明白你說的每一句話,它也無法取代你和另一個人面對面的直接溝通不是麼。

相關焦點

  • 計算機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如今,各種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翻譯耳機、翻譯應用程式大行其道,讓不懂外語的旅行者和商務工作者感受到了方便快捷的翻譯服務。然而,計算機翻譯會完全取代人工翻譯嗎?看看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怎麼說。正是由於有這樣的誤譯,谷歌承認這個大約有5億人使用的免費工具並不打算取代人工翻譯。Tourists might accept a few misunderstandings because the technology is cheap and convenient.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在語言領域,科大訊飛、谷歌翻譯逐漸成熟,據TechWeb消息,近期Google翻譯悄然升級了其翻譯內核,系統使用了當前最先進的訓練技術,因而提升了機器翻譯水平,將翻譯誤差再度降低了55%-85%。機器翻譯似乎越來越成熟,以至於許多語言學習者都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翻譯人員將來會飯碗不保嗎?
  • 雙語閱讀:計算機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在谷歌翻譯中輸入crottin de chevre,它會告訴你這個表達的意思是羊糞。So if it appeared on a menu, you might pass.正是由於有這樣的誤譯,谷歌承認這個大約有5億人使用的免費工具並不打算取代人工翻譯。Tourists might accept a few misunderstandings because the technology is cheap and convenient.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周末談
    這一時期不僅逐漸產生了有組織、有規模、有系統的翻譯活動,而且出現了關於翻譯理論的研究。《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就是一位佛經翻譯家。他精通梵文(古印度語),學貫中西,致力於佛經翻譯達十九年之久,翻譯作品數量多且質量高,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 雙語:計算機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用戶必須等待至少幾秒鐘才能翻譯出一個短語,如果網絡連接不好,時間會更久。   And computers still lack the subtlet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此外,計算機仍然難以翻譯出人類交流的微妙之處。
  • 機器翻譯什麼時候會取代人工翻譯?知行翻譯公司:絕不可能
    機器會取代人工嗎?知行翻譯公司覺得這應該是這幾年在翻譯行業談論最多的一個話題。誠然,自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網際網路行業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並且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著。對於翻譯這個相對傳統的行業來說,網際網路也沒有放過,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進步,機器翻譯的能力不斷被鍛鍊成長,人工翻譯被取代的呼聲越來越大,今天知行翻譯公司想探討一下機器翻譯是否真的會取代人工翻譯?
  • 翻譯未來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你還會選擇嗎?外語專業哪些學校強
    有專家稱,未來20年,美國幾乎一半的就業崗位、印度三分之二、中國四分之三的工作崗位都很可能被機器學習所帶來的自動化取代。無人銀行、無人賓館、無人駕駛已經慢慢趨於成熟。根據牛津大學的一份調查報告,現在美國市面上的工作有47%會被人工智慧機器人代替,而這個比例在中國高達77%。
  • 百度騰訊入局搶3000億翻譯市場,AI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
    2016年12月,微軟翻譯官方宣稱它們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萬能翻譯器。這個翻譯器支持語音識別、拍照識別、直接輸入翻譯功能,官方表示它也可以實現多達100 人間實時翻譯交談。但就實際的翻譯測試情況來看,微軟這個萬能翻譯器,也會出現一些將「你好,吃了嗎」,識別成「你好吃嗎?」的錯誤,想要讓交流無障礙,還需要更多改進。
  • AI翻譯能否取代人工翻譯?谷歌翻譯作為領頭羊,已經給出了答案
    AI翻譯一直是人工智慧領域關注較多和技術討論較多的方向,而在全球範圍內,谷歌的智能翻譯一直佔據的重要的地位,這有賴於谷歌對於翻譯的另類理解和技術提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谷歌為了翻譯都做了什麼。
  • 機器翻譯什麼時候能取代人工翻譯?知行翻譯公司認為不可能
    所謂機器翻譯,就是利用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的過程。它是計算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而且機器翻譯又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 機器翻譯真的能取代人工翻譯嗎?知行君給出了這個答案
    語言對全球豐富的文化多樣性有著重要的貢獻,翻譯使得日益頻繁的對外交流成為可能,但譯者的貢獻未能得到足夠重視,同時全球各地的語言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亡。翻譯有著悠久的歷史,也將在可見的未來變得越來越重要。翻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蘇美爾人寫在陶土板上的《吉爾伽美什史詩》。至於我國的翻譯歷史應該與華夏文明同樣久遠,不過翻譯高潮是產生於漢朝,盛於唐朝,延續至宋朝。
  • 充分發揮人工翻譯創造性優勢
    在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翻譯機器不斷普及的時代背景下,外語學習者以及翻譯從業人員應積極求變,主動適應時代變化,推進人機協同、人機耦合技術的應用,提高翻譯效率和專業水平。  機器翻譯難以應對複雜內容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表示,語言是一種知識的工具,它傳遞和表達著關於世界的知識,蘊含著豐富的社會價值。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各個學科都面臨新的挑戰。如果我們僅將外語視為簡單的交際工具,那麼人工翻譯很容易被機器翻譯取代。
  • 李長栓:機器可以取代人工翻譯嗎?也許永遠沒有實現的一天
    ——翻譯教學與研究原文標題:機器能取代人工翻譯嗎?李長栓關於作者:李長栓李長栓,1968年出生,1996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現為高翻學院教授、副院長。李長栓是聯合國兼職筆譯員和活躍的口譯員,在口筆譯實踐方面均有豐富經驗。
  • 機器翻譯能替代人工翻譯?翻譯公司會消失嗎?專家們這麼說
    以前做翻譯可能幾年內買一套房,而現在只能買幾平米,這讓翻譯從業者壓力倍增。」昨日在武漢舉行的2018首屆傳神者大會上,傳神語聯網董事長兼CEO何恩培說:在1分鐘時間內,目前機器的翻譯速度是50萬字每分鐘,而人工翻譯最快速度僅為300字每分鐘,頂級編輯閱讀速度為每分鐘1500字,機器翻譯速度已遠遠超過了人工速度。
  • 聊聊機器翻譯那點事兒-翻譯公司會逐漸被取代嗎?
    這裡是廣州八熙翻譯的《八熙雜談》欄目~今天的這個話題,是有點老套了,應該是自從出現機器翻譯之後,一直是大家在討論的一個問題。而與之前所不同的,現在科技比以前進步了非常多,機器翻譯確實在很多的情景下幫助了大家解決當前的語言交流問題。我覺得這是再槓的人,也必須承認的事實。
  • 擔心AI翻譯搶飯碗!00後英語系新生入學兩天想退學
    這名新生在信中說,人工智慧正在「入侵」翻譯領域,自己的夢想馬上就會毫無價值,因此想要轉系轉專業。在信中,她同時建議學校取消外語專業。 信中內容顯示,該新生一直把成為英語翻譯作為人生理想。但是當理想就要實現的那一刻,卻發現翻譯這個職業可能會消失。 「來校這兩天,一款叫做『翻譯寶』的智能翻譯工具讓我突然發現,或許將來人們需要的不是翻譯官,而是翻譯機。」該新生稱,在此之前,她認為機器翻譯根本不可能和人比,但是這款人工智慧翻譯工具的準確度讓她真正的焦慮起來。
  • 第一本由AI翻譯的書來了 人工智慧時代機器將要替代人工翻譯
    經濟觀察網記者陳伊凡8月22日,由網易有道公司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極簡區塊鏈》中文版圖書亮相2018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此為全球首本由AI機器完成翻譯、人工審校的圖書。此次翻譯的譯者為網易有道AI翻譯,採用有道神經網絡翻譯技術,該書的中英文圖書得以同步發售。
  • 未來,語音實時翻譯被普及,還需要學習外語嗎?
    其實,這種語言的即時翻譯工具並不算高科技,在很多場合已經開始應用了,很多人也都聽說過,只不過還沒有普及而已。在未來,便捷化信息社會,智能化的語音助手可以和藍牙耳機、助聽器等設備融為一體,成為一種工作生活中的標配,就像你的手機和電腦一樣普遍。不僅如此,智能語音除了能翻譯外國語,另外還可以翻譯地方方言、口語差異,甚至是發音障礙等等。
  • 爽文+AI翻譯,全球老外正在同步修仙
    而短短一年之後,一家名叫funstory.ai的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就在某個垂直領域吊打了谷歌翻譯,這個垂直領域就是爽文翻譯。         更可怕的是,他們的AI翻譯平臺已經實現AI機器流程全自動化,一秒鐘翻譯1000字,在沒有人工審校的情況下,內容質量就可以達到出版標準。
  • 說中文實時翻譯外語 百度手機輸入法打破語言限制
    因此,如何實現不同語言間的實時翻譯,也成為科技圈的重點研究領域。8月8日,百度手機輸入法Android v7.6正式上線,新增快捷翻譯功能,能夠滿足用戶在不同語言環境下的輸入需求。據悉,該版本支持全球28種語言互譯,用戶無需切換至翻譯APP,在輸入法面板中就可以直接翻譯,還能實現中文實時翻譯外語上屏,讓查單詞、外語聊天更容易,輕鬆打破語言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