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元旦啦!
大家知道元旦的由來嗎?
不知道就一起來看看吧!
元旦的由來
關於元旦
需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首先要從三個人開始說起
堯、舜、禹
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時候,某天一個孩子出生了,哭聲響徹天地猶如雷鳴,大有神龍轉世之狀。此人就是堯了,對於堯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一個很傳奇的人物。不過三皇五帝好像每一個都挺傳奇的,但是堯讓人們所稱道的是因為他傳賢不傳子,不以天子之位為私有,就這一點堯就很偉大。
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
說起舜那就厲害了,舜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他從小受父親瞽叟、後母和後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屢經磨難,仍和善相對,孝敬父母,愛護異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讚譽。
某天堯將舜叫到跟前對他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
禹是夏朝的開國皇帝,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與其他繼承帝位的人想比其皇室背景深厚,稱王之後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改定曆日稱為夏曆。
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禹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和現在的元旦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之後的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眾所周知,我國以前通行的曆法,是公曆。辛亥革命推翻滿清之後,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確定使用公元紀年法為我國的正式曆法,1月1日為元旦,同時把農曆1月初一定位「春節」。
元旦也就由此而來。
元旦的來臨就相當於2019年要徹底告別舞臺,成為歷史,嶄新充滿著希望的2020年帶著喜氣洋洋的腳步來了~~~
2019年再見
2020年你好
慶
元
旦
迎
新
年
最後,小編預祝各位
新年快樂
素材來源:古文詩歌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