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有兩所以「鐵人」名字命名的學校,一所是遐邇聞名的「中國百強中學」——鐵人中學,另一所是歷史悠久的鐵人學校。它們都是大慶紅色旅遊的重要站點。鐵人學校和鐵人的關係更加密切,是鐵人親手創建並親自擔任校長的學校。
1961年6月,為了解決會戰職工人子女上學難的問題,鐵人王進喜親自帶領工人在解放村附近挖了一個面積5平方米的土窩窩,支起一頂帳篷,壘起3個土臺子,搭上木板當課桌,請來3名工人當教師,收了8個孩子,孩子自己帶凳子,王進喜自己當校長。就這樣,大慶石油會戰的第一所「土窩窩學校」——鑽井二大隊小學誕生了。
學校自誕生以來,幾易校名。1965年,改名為「解放村小學」,1968年,改名為「管子站小學」,1970年11月,改為「鐵人學校」,1980年,中小學分開分立,學校名字叫「鐵人小學」,2014年遷址到創業城後,又改為「鐵人學校」。
我沒去過早期的鐵人學校,只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裡見過模型,但我去過在解放村的「鐵人小學」。最近,我又探訪了2014年遷址到創業城的「鐵人學校」。
初見學校,著實令我吃驚不小——學校的建築太漂亮了。清一色的歐式建築,優雅脫俗,與整個創業城渾然一體。寬闊的操場上,深紅色的跑道,淺綠色的草坪,相映成趣。周圍環境優美,綠樹陰濃,芳草萋萋。老實說,這是我見過的外觀最漂亮的中小學。
學校不單外觀漂亮,而且教學設備先進,教學成果豐碩。
學校有「雲」技術開放無線網絡平臺,採取觸控平板電腦教學,智能監控全覆蓋無死角;有與教學配套的多功能報告廳、書法室、書畫室、實驗室、錄播室、鋼琴室、圖書室、學生科技館、3D列印室、航模室、演出舞臺;有標準的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
學校先後被評為黑龍江省機器人運動組織發展工作省級先進單位、黑龍江省優秀少先中隊和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
目前,要比較鐵人學校和鐵人中學哪所學校實力更強,真是不好比較,因為可比性太少,——鐵人學校是一所沒有高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而鐵人中學是一所只有高中的學校。如果單從學校外觀上比較,目前來看,還是鐵人學校略勝一籌;但等到鐵人中學遷到新校址,它們的學校外觀孰優孰劣,現在還不能下結論。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現在的鐵人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貌換新顏。如果鐵人看到了當初的「土窩窩」變成了今天歐式風格的現代化學校,那麼他一定會無比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