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木質木材料介紹

2021-03-01 手工記木


一般地說,在木頭當中除去朽木,差不多都可以用來做雕刻。區別只在於有的木頭輕軟好雕,有的木頭粗硬難刻,有的質感強些,有的質感弱些。

本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合臘性強、切面光滑的稱為硬木,如南方的紅木、黃楊木、花梨木、紫檀木等,具有雕刻材料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最適合造型的結構複雜、玲攏剔透、精雕細刻、有枝條感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劈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是雕起來很吃力、費工夫。

北方的硬木如:核桃木、柏木、杜梨木。這三種木料雖然種類、色澤各有差異,但質地較硬,不易變形且韌性高,含臘性強,可以雕刻各種類型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優於北方的其它木種,歷代藝人都把它們視為雕刻之佳料。

木質比較輕鬆,適合初學者用的有:松木、銀杏木、柳安木、楸木、楠木、樟木等軟雜木均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作著色處理以加強其質感。

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的材料如:水曲柳、松木、色木、榆木、香椿木等,就可以用來巧設計妙安排。一般說來,造型的起伏面越大,木紋的變化就越豐富,也就越有趣味;造型的形體動態越是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致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料的造型設計應該是最簡潔概括,最充分利用木紋的因素,過於複雜和過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木紋固然美麗,但因木質成份中有含脂性與不含脂性,兩者相間界線分明的,雕刻起來就軟硬不勻,有一定的難度,故需較鋒利的刀具才能剷平修光。


榆木素有「榆木疙瘩」之稱,言其不開竅,難解難伐之謂。其實,用現在的目光來看,老榆木更象一個善解風情的「市場」老手。不管是王榭堂前,還是百姓後院,都見它那瀟瀟佇立的身影,豪放爽朗的笑聲,點綴裝飾的才情。雅俗共賞的老榆木,以自己堅韌的品性,厚重的性格,通達理順的胸懷,佔據著市場巨大的份額,贏得了眾人一致的好評和讚賞!


紫檀是珍惜物種,生長周期非常漫長,近千年方能成材。它的邊材狹窄,木質堅硬,內部結構緊密,密度大落水即沉,心材呈鮮紅色或是桔紅色,長期暴露於空氣中後顏色會變深,出現紫紅褐色的條紋。紫檀主要還可分為大葉紫檀和小葉紫檀。


櫸木也寫作「椐木」或「椇木」。產於我國南方,北方不知此名,而稱此木為南榆。雖不屬華貴木材,但在明清傳統家具中,尤其在民間,使用極廣。


楸木資源極少,民間極少有機會使用。多用於製作高檔樂器和軍工用品(如槍託),實為珍貴優質的家具用材。隨著世界木資源的日見匱乏,楸木家具的收藏價值與日俱增。


柚木木具光澤,以緬甸產的為最好。柚木油性光亮、材色均一紋理通直。從紋理來看柚木有明顯的墨線(或血筋)和油斑,墨線成直線分布,油斑細且多,代表油質量高、品質好。樹齡越大,其密度越高。年輪因壓力而不規則的扭曲,橫切之後呈現鬼斧神工般的美麗花紋,細緻優美,被行家稱為鬼臉。


核桃木是世界馳名的室內裝修材,我國的核桃木家具以山西出產者最有名,被稱為「晉作家具」


鐵力木是木質最堅硬的一種樹,是特有的珍貴闊葉樹種。可供軍工、造船、建築、特殊機器零件和製作樂器、工藝美術品之用。鐵力木種子含油量達74%,可用於製作肥皂。


花梨木分兩種。一種為:花櫚木,產於中國南方各地;另一種為:海南檀,產於南海諸地。花櫚木具有止痛、抗沮喪、催情、殺菌、殺蟲、激勵、補身等功效。


影木不是某一特定樹種,而是泛指樹木生病後所生的癭瘤。


樟木是一種很好的建築和家俱用才,不變形、耐蟲蛀。民間多用樟木雕刻佛像。


雞翅木分布於全球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東南亞和南美。因為有類似「雞翅」的紋理而得名。紋理交錯、清晰、顏色突兀,在紅木中屬於比較漂亮的木材,有微香氣,生長年輪不明顯。


柏木樹姿端莊、適應性強、抗風力強、耐煙塵、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供橋梁、家具用材、莖皮纖維制人造棉和繩索。


酸枝木大體分為三種:黑酸枝、紅酸枝、和白酸枝。它們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過程中發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故名酸枝。在三種酸枝木中,以黑酸枝木最好。其顏色由紫紅至紫褐或紫黑,木質堅硬,拋光效果好。有的與紫檀木極接近,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紫檀,唯大多紋理較粗。

烏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自於非洲、南亞、東南亞地區的黑色木材,也叫「角烏」。另一種是四川人所說的陰沉木也稱為「烏木」,歷代都把陰沉木用作闢邪之物,製作為工藝品、佛像、護身符掛件。


楠木又名楠樹、楨楠,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各樹種的統稱,有香楠、金絲楠、水楠等種類。其木材堅硬,價格昂貴,多用於造船和宮殿。現存最大的楠木殿是明十三陵中長陵稜恩殿,殿內共有巨柱60根,均由整根金絲楠木製成。目前市場的金絲楠木存量稀少,收藏價值日趨增長。


黃楊木:名貴木材,產於我國南方,屬黃色硬木,有象牙效果。材質堅韌細密,紋理細緻均勻,雕刻後經高度拋光上臘極其美觀,最適合做精雕細刻的小型圓雕人物。其中,以湖北高山小葉黃楊為品質最佳。

其實,還有很多木頭都適合木雕,無法一一列舉,比如:銀杏、紅豆杉等等,只要是木頭,根據軟硬及紋理狀況,適當雕刻都能出好作品。

以上內容搜集整理出來,只為給大家一個隊木材的認識。


薩兒,樸禪原創手作

喜愛手作,喜愛木石,喜愛在一草一芥中,找尋禪理,化成手裡的一串禪珠


願我們借石之光,觀照內心,傳遞光與愛。

私人微信:saer0917

薩兒的店:saer.taobao.com

相關焦點

  • 木雕中的古樸之材,木中之魂陰沉木!
    #烏木#古沉木雕這種藝術介於木雕與根雕之間,是根雕藝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雕刻材料。要想真正了解古沉木雕,需要先知道何為古沉木。古沉木又稱「陰沉木」「炭化木"」「化石木」"「烏木」等,是千萬年前深埋在江河湖泊底層的枯木殘根。它們在水底泥沙中經過漫長歲月的浸泡和磨壓,原來的木材性質被徹底改變:木質內的脂肪、糖類等都在水中被徹底溶解,這樣蛀蟲、細菌就沒辦法生存其中。
  • 中國四大木雕介紹,四大木雕有哪些特點?
    中國四大木雕介紹,四大木雕有哪些特點?二、黃楊木雕黃楊木雕以用黃楊木雕刻工藝用材而得名。黃楊木雕的影響偉大,早在本世紀初,朱子常等創作出的「捉迷藏」等作品,在南洋勸業會和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大獎,使黃楊木雕海內外。此外,黃楊木堅韌乾淨,紋理細膩,具有象牙效果,越長越深,簡單美觀。黃楊的木雕技法十分豐富,除了圓雕、雕刻、浮雕外,還創造了馬賽克等技法,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 中國傳統木雕藝術系列大賞(上)——木雕主要工具簡介
    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施彩木雕標誌著古代木雕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們國家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一.木雕簡介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
  • 圖文介紹木雕刀具及其輔具
    最寬的鑿有4-6釐米,最窄的鑿只有針尖那麼點兒。初學木雕者在選擇刀具時,首先要了解它們各自的用途,然後再到產地、廠家或鐵匠鋪裡定製購買。坯刀以浙江東陽、溫州樂清和蘇州光福出產的為好,有些地方的美術材料用品商店裡也能買到比較合適的木雕工具。如果在不方便或買不到的情況下,可以學會自己做,自己做的好處還在於無論刀的種類、大小形狀,都可由自己選擇決定,可根據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隨時添置得心應手的工具。
  • 象牙木—黃楊
    前言黃楊木木質細膩,色澤潤滑,具象牙般質感,材色金黃色,被稱為「木中象牙」、「象牙木」「黃金木」等各種美譽。
  • 傳統木雕:工具、設備、選材、技法及保養知識
    木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 木工知識 | 木雕入門工具介紹 初學者必備
    木工包含不只是家具、木玩、手作其中還有木雕,而木雕作為木工工匠的其中一項技能,所以愛好者在木工的學習路上就學無止境的,今天木叔就和大家分享木雕入門的工具知識
  • 小葉紫檀木木質手串
    最近看了一本介紹木質手串的圖書順便也學習了下一百家們分享一下,同時望高手指點;木質手串是一種品種繁多,花紋變化多端,香氣各異,給人以豐富的想像而且木質手串。在佩戴使用時間久後,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這也就是俗稱的「養」手串,所以木質手串還有「寵物」的含義。可 以這樣說,世界上沒有兩串完全相同的手串。
  • 鐵力木在木雕加工中的作用
    鐵梨木也叫鐵力木、鐵慄木。和之前介紹過的集中木雕加工材料一樣,主要產於我國的廣東、廣西地區,也有部分產於印度。因為其樹木直立高大、材質堅硬、沉重,紋理及其細美,星材呈暗紅色。之所以稱呼它為偽雞翅木,是有原因所在的。
  • 50餘件象園木雕精品福州展出 「非遺」木雕藝術煥發生機
    據《福州地方志》記載,福州木雕技藝可追溯到唐宋,從民間建築和佛像神龕雕刻發展起來。明末清初,福州木雕發展達到興盛時期,木雕藝人集聚在象園村,隨後產生輻射效應,周邊的大坂村、雁塔村等受其影響,從而形成了三支各具特色的流派:象園、大坂、雁塔。象園派以圓雕半圓雕人物、動物為主,造型簡樸粗獷,刀法剛勁,講究神韻,既保留了木質原有的的色澤和紋理,凸顯自然本色又不失其精湛技藝。
  • 【老友課堂】雕刻技術: 木雕入門(上)
    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戰國和漢代即有大量木雕俑和動物雕刻,唐宋時有人物、仙佛、鳥獸等木雕。明清時代小型木雕擺件、建築木雕裝飾和木雕日用器物大為發展。並形成地方特色,如東陽木雕、廣東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等。
  • 黃楊木:木中君子
    黃楊木切面 / 心材顏色是標準的黃楊木色即淺淡黃色,也有人稱之為「象牙黃」黃楊木的木質極其細膩,肉眼是看不出毛孔的,幾乎沒有紋理,古樸美觀,硬度適中,光澤感強,油質飽滿,木質光潔,是一種雕刻小型圓雕的最佳材料
  • 比玻璃更好的透光木質材料
    這種受自然啟發的建築材料可以通過(約80%)光線,但是該材料本身是朦朧的(93%),外面的人看不到內部。馬裡蘭大學的材料工程師將木材轉變為透明的建築材料,該材料可以引導光線產生擴散效果,比玻璃更堅硬,更隔熱,並且具有天然的木紋圖案。他們上周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 木雕入門工具的使用與知識
    (1)這些木雕流派在全國或者當地都極具影響力: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泉州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北京宮燈,臺灣木雕,寧波朱金木雕,雲南劍川木雕,湖北木雕船,曲阜楷木雕刻,蘇州紅木雕刻,上海紅木雕,南京仿古木雕,江蘇泰州彩繪木雕,山西木雕,山東濰坊紅木嵌根雕,上海黃楊、白木小件雕,遼寧永陵樺木雕,貴州苗族龍舟雕、面具雕,江西儺面具雕,湖北通山木雕、鹹浦邦木雕,天津木雕,東山海柳雕等等
  • 木之君子——黃楊木
    黃楊木雕與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一起並稱「浙江三雕」。以黃楊木作材料的雕件,在我國出現的時間並不短。據目前已有實物推測,其可考的歷史最早當在元代。如現存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的黃楊木雕人物「鐵拐李」,就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了。
  • 中國古典木雕藝術,質樸奢華
    奇木巧雕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晚清 果木雕瓜蟲花插 木質的溫潤性, 應和了文雅從容,含而不露; 木材的獨特紋理
  • 意匠生輝:東陽木雕·黃楊木雕
    (摘自浙江省博物館《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陳列「前言」) 介紹雕塑藝術專題中的「東陽木雕」和「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家具裝飾、陳設及宗教造像,以造型豐富、神韻生動、雕飾精美、技藝精湛和內容廣泛而蜚聲海內外
  • 精美絕倫的工藝——永春木雕:千工床 萬工轎
    他介紹,永春木雕層次分明,主題突出,故事性強,鎦金帶朱,古樸典雅,形成鮮明藝術特色,有《文王訪賢》《西廂記》等代表作為稀世珍品。以前,永春曾舉辦製作輦轎大賽,所有構件均由木雕構成,四頂獲獎大轎現保存在永春縣城桃源殿,其題材豐富多彩,有《三國演義》《說唐故事》《送子觀音》等文學典故與民間傳說,也有當年生活勞動場景,如婦女織布、騎自行車、西裝革履、西洋唱片機等,福祿壽等吉祥圖樣佔有相當比例。
  • 古代木雕佛像,手藝見證信仰
    木雕佛像是隨著佛教興起和中國木雕雕刻有機結合發展起來的,木雕佛像成為古代精美的藝術品和古代文化傳承。木雕到商周,已出現施漆、鑲嵌、雕花等裝飾技術,到戰國時期,盛行漆繪木雕枝術,存世有出土女俑可窺見當時水平。至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此時又誕生施彩木雕新沄。標誌著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 以假亂真的木雕,太驚豔了!
    木雕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     木雕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     木雕有圓雕、浮雕、根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戰國和漢代即有大量木雕俑和動物雕刻,唐宋時有人物、仙佛、鳥獸等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