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力如何控制放射性衰變?為什麼我們通常不提這種力的作用方式?

2020-12-18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四大基本力即自然界的4種基本力,其中包括: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以及引力。

科學發展的終極目的就是希望能描繪一幅精確的宇宙圖景,這其中包括從最小的亞原子粒子到可測量的最大尺度。而宇宙中除了物質以外,更重要的是作用於這些物質上的四大基本力。我們經常會說強力、電磁力、引力的作用方式,它們有排斥和吸引,但說到弱力上,我相信你除了聽說它控制著原子核的衰變外,沒有聽說過它跟力有什麼關係?今天我們著重說下弱力!

我們對四種基本力的理解

通常我們對四種基本力的描述如下:

引力作用於任何具有質量、能量或動量的物體上。這是由於空間彎曲產生的一種力或者說是引力子在量子水平上的交換,引力只會表現出吸引力,它影響著宇宙中的一切。電磁力作用於任何帶電荷的粒子。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相反的電荷相互吸引,電磁力由光子來介導。可以發生在無限遠的地方,但中性物質對此力無感。強力作用於任何帶有色荷的粒子,帶色荷的粒子僅是夸克和膠子。強力將單個夸克以重子(如質子或中子)和介子的形式束縛在一起,並將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強力只能在很短的距離內發生作用,對於顏色中性的束縛態會迅速消失。而弱力制約著放射性衰變。由w和z玻色子介導,作用距離比強力還要短。在我們通常的描述中沒有對弱力相互作用的描述,它是吸引還是排斥?換句話說,當我們說到弱力時,它會不會不是一個真正的力?

現在我們在回想下...,弱力是一種力嗎?

對於我們可以測量的粒子,力的作用會導致粒子的動量隨時間發生改變,這就是我們日常經驗中的加速度。

對於前三種力,它們的作用方式很直觀,引力把所有東西往下拉,電磁力要麼排斥要麼吸引,強力把夸克和原子核束縛在一起。下面再詳細的討論下。

在經典(非量子)引力理論中,總能量(主要是質量,但也包括所有形式的能量)導致時空發生扭曲,而宇宙中的每一個粒子的運動也會因時空的彎曲而改變。

關於引力可能還有一個更基本的理論,也就是量子引力理論,在這個還未被證實的理論中,由於引力子可以在質量或者能量之間互相交換,使得宇宙中的每一個粒子都能感受到引力的存在。

再說其他力的時候,請記住以下三點:

每一種粒子都有一種特性,或者說是它們固有的某種性質,使它們能夠感覺到(或感覺不到)某種力。而那些介導(攜帶)力的粒子,與具有正確屬性的粒子相互作用來傳遞力或體驗力。作為相互作用的結果,粒子感受到力以後動量會發生改變,或者用通俗的說法就是加速。下面再看看其他的力。

在電磁力中,基本的屬性是電荷。與引力不同,電荷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光子可以在電荷之間傳遞作用力,使同類電荷相互排斥,使反向電荷相互吸引。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移動的電荷或電流,可以產生電磁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磁力。這種現象也適用於引力,稱為引力磁學,也就是說質量或能量物體在引力場中運動時,會產生引力波或引力輻射。這一點沒有必要深入討論,但是我們應該記住,不僅有電荷和力的載體,還有電流(移動電荷產生的電流)。

在強力中,有三種基本類型的色荷,關於它的作用方式,以及膠子如何傳遞強力,想了解的話可以戳這裡夸克為啥不能自由存在?我們能否將夸克分離出來?。

在宇宙中所有的粒子都含有能量,因此都受到引力的影響,而夸克、一半的輕子(e-、μ-和τ-)和一對玻色子(W玻色子有兩個,分別帶正、負一個電子的電量)都含有電荷,因此可以感受到電磁力,只有夸克和膠子含有色荷,並能感受到強核力。

由於宇宙中物體的質量比較大,因此引力很容易觀察到。由於強核力和電磁力非常強,因此它們也很容易被觀察到。

但是最後一個力呢?弱力?

每當我們談論弱相互作用的時候,只會說某種類型的放射性衰變。這些放射性衰變會讓一個重夸克或輕子衰變為更輕更穩定的夸克和輕子。例如上圖構成中子的一個下夸克釋放出一個W玻色子,衰變為質子。弱力確實控制著這一過程,但這聽起來不像其他力的描述一樣!

但事實證明弱力實際上就是一種力,我們只是不經常聽說它以傳統的方式運作,原因是因為它太弱了!由於放射性衰變通常會涉及到帶電粒子,就使得弱力在電磁力面前顯得非常渺小,即使在一個質子的微小尺度上,電磁力也要比弱力強1000萬倍。

帶電粒子無論運動與否總有電荷,但它產生的電流取決於它相對於其他粒子的運動。正是電流定義了磁力,磁力和電磁學中的「電力」的部分一樣重要。像質子和中子這樣的複合粒子,和基本的電子一樣,都有固有的磁矩。

夸克和輕子還各有六種不同的風味:上(u)、下(d)、奇(s)、粲(c)、底(b)及頂(t),電子/電子中微子、μ子/μ中微子、τ子/τ中微子。雖然每一個夸克和輕子都帶一個電荷(中微子是零電荷),但它們也有一個與之相關的味道屬性。這些粒子可以通過傳遞弱力的w和z玻色子,在各種味道之間發生轉變,但由於這些粒子也帶電荷,因此也受電磁力的影響。

如果我們將電磁力和弱力統一起來,創造一個更基本的電弱相互作用力,然後每一個粒子都得到了所謂的弱電荷或電弱電流,以及一個弱耦合常數。這些都是標準模型預測出來的細節,但卻難以測試,主要是因為電磁力太強大了!

但就在2013年,實驗小組發現了上夸克和下夸克之間的(無量綱)弱耦合,我們第一次成功的測量了弱力的存在和影響。但與電磁力的影響相比,弱力的強度只有千億分之一!

所以確實存在有一個與夸克和輕子有關的弱電荷,我們不談論它的原因是因為弱力難以測量。但無論如何我們測量出了弱力的影響,也確定了標準模型的預測是正確的!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四種基本力,在自然界中到底起什麼作用?
    在過去的兩千年以來,科學家們逐步發現宇宙中的所有現象都可以劃歸為四種基本力。這四種基本力量從一開始就不同,但本質上是不可缺少的,它們是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和重力。下面簡要介紹這四種基本力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電磁力:自然界中的電磁力有多種形式,包括電、磁和光。
  • 宇宙為什麼有四種基本力?破解玄機,統一四種基本力前路漫漫
    強核力與弱核力大家就比較陌生了,它們是作用在原子核中的力,一旦超過亞原子尺度以外,這兩種力就會完全失去作用,這也正是這兩種力相較於引力和電磁力被發現得晚得多的根本原因。強核力通過膠子將夸克束縛在質子和中子內部,又將質子和中子緊緊「捆」在一起填充進原子核。弱核力貌似要簡單一些,目前科學家發現它僅是支配著某些形式的放射性衰變。
  • 互相平衡但又相互制約,自然界的四種力你都知道嗎
    在過去2000年中,科學家對於目前存在宇宙的四種力做足了功課,也為我們一點點揭開了它們的面紗,它們有的使我們立足於地球之上;有的就存在我們的身邊時刻為我們帶來便利;有的在醫療上面挽救他人的生命;有的則給我們帶來強大的武器也給我們帶來極大的迫害。這四種力便是:引力、電磁力、弱核力以及強核力。
  • 揭秘宇宙最強之力:五大宇宙力量,誰才是主宰?
    弱核力:引起部分放射性衰變的作用力,同時也是造成不穩定的重離子變輕粒子的作用力。引力:將地球、太陽系、恆星乃至整個星系捆綁為一體的作用力。大原子核內部的β衰變圖解圖源:維基百科(Wikimedia Commons)弱核力,從名字上看,似乎與宇宙最強之力最是無緣。但即使相對較弱,在特定的時刻它也能大放異彩。
  • 強力、弱力微觀世界的支配者,離開它們太陽都會熄滅
    在我們宇宙中有四種基本力,即引力、電磁力、強力、弱力。引力,這好理解。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這都是引力在起作用。樹上的蘋果因為地球引力掉落下來砸到了牛頓的頭上,於是萬有引力理論誕生了。這兩種力都是作用在宏觀世界的,無處不在。而強力和弱力只會在微觀世界才嶄露頭角。下面我們來談談微觀世界的支配者——強力、弱力。小編在這裡說明下,我只是用打比方的方式籠統的形容下強力、弱力。真實的物理知識比這要複雜得多,而且必須用嚴格的數學來加以描述。
  •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學霸對四種基本力的介紹
    一個大物體在時空中的作用有點像一個放在紙中間的大球,它會讓紙變形,並導致紙上其他更小的物體向中間下落。雖然萬有引力將行星、恆星、太陽系甚至星系聚集在一起,但它卻是最弱的基本力,尤其是在分子和原子尺度上。把一個物體從地上提起來或者往上跳等動作都在抵消整個地球的引力。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引力相對其他基本力來說幾乎沒有影響。
  • 日本福島沒轍了:100萬噸放射性廢水哪裡去?
    雖然工作人員最終控制了熔毀,但他們不得不將水注入核電站損壞的建築物中。冒煙的地方冷卻了近10年的時間,現在核電站儲存大量放射性廢水卻無法進行安全處理。這個沿海核汙染難題又該如何解開呢?福島為什麼會有放射性積水?
  • 大家一起來聊聊四種基本力的統一問題
    引力作用於物質的質量屬性之上,主要表現在天體的演化、結構的維持、天體之間的吸引,和宇宙結構的維持,但在微觀世界,它表現並不突出;弱核力與中微子或磁距有關,參合在粒子的衰變當中;電磁力作用於電荷之間,是形成普通物質結構的基礎,光子是電磁力的傳播粒子;強核力的典型特徵是有強子的參與,主要表現在有介子或重子參與的結構、碰撞、衰變、和輻射。
  • 從物質中存在的四種力來解讀——為何鍛鍊可以讓身體變強壯!
    據科學測算,在單個原子中引力要比電磁力弱幾萬萬億倍,不過不要因為它弱就輕視它哦,因為雖然它弱小,但是它卻是四種力量中最自由的那個,宇宙中幾乎就沒有對它有所限制的物質,它無處不在,終將統治宇宙。還有一種就是「強力」,顧名思義,物質中蘊藏的這種力量是四種力量中最強大的,強力存在於物質的強子之中,每當它們發生作用時,產生的能量就類似於核能一樣非常強大。
  • 自然界中四種基本力
    等到了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在發展相對論理論的時候,用「等效原理」降費慣性力與引力場「等效(視為同種東西)」,才為引力相互作用建立起廣義相對論。引力相互作用作用,在宇宙的大尺度上無處不在,它是刻畫星體運動的基本規律,比如大家熟知的太陽、地球和月亮之間的關係;當然,從大的行星運行到微小的蘋果墜落,引力之存在,與生活息息相關。
  • 為什麼宇宙會有四種基本力?它們能夠統一嗎?未來之路很艱辛
    而科學的核心也是各種法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四種基本力。它們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大自然的一切現象和規則都是由這四種基本力來主導進行的,而宇宙中的一切演化其實也是由這四種基本力來進行。可以說我們研究探索科學,其實就是在研究這四種力,曾經有科學家稱科學的終點是神學,其實這種說法某種程度上也是正確的。
  • 統一四大基本力將會在物理學史上擁有怎樣的地位?
    宇宙中的所有力都可以規劃為:引力、弱力、強力和電磁力,對於我們地球來說,這四種力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它們的存在,我們所處的宇宙才能有條不紊的運行,它們共同支配著我們的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引力即萬有引力,是由引力子傳遞,與質量成正比,距離成反比,長程力,在四種力中最弱,而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被提出來其本質是時空的彎曲。
  • 「力」是幻覺,還是真實存在的?力傳遞需要介質嗎?答案顛覆三觀
    而他在論述這些力學概念時,如果你有仔細研讀過這本書,就會發現,他其實都用到了實驗和測量的方式。換句話說,他並不是直接看到了這些力,而是一些工具測量到了。所以,發現沒有?牛頓其實是基於「現象」來定義「力」的。這就會有一個問題,你定義這個叫做「力」,別人也可以取個名字,比如就叫做:作用。
  • 你了解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嗎?主宰宇宙中發生的一切
    北京時間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各類物理力在宇宙中無處不在。從在路上行走到火箭發射,再到貼在冰箱上的冰箱貼,這些都需要力的作用。儘管看上去花樣繁多,但我們日常經歷的所有力都可以歸結成四種基本力:引力、弱力、電磁力、以及強核力。這些便是自然界的四種基本作用力,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
  • 為什麼「X17」粒子和新的第五種基本力很可能不存在
    如果「X17」粒子是真實的,為什麼之前的和如今的對撞機從來沒有見過它?在實驗與理論計算有衝突的情況下,優先級最後的可能性才是我們發現了宇宙中的全新的東西。如果你閱讀過有關第五基本力和新粒子(即「X17」粒子)可能存在的炒作文章,你或許會認為我們正處在一場科學革命的風口浪尖。但這個「X17」粒子與第五基本力存在的假設幾乎可以肯定是錯誤的,大量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 為什麼造原子彈時,工人可以去車鈾球,濃度那麼高輻射不強嗎?
    我們知道自然界有很多物質具有放射性,那個放射性危險的符號大家一看就能明白,但哪些物質才有放射性呢?    三種衰變方式  放射性元素衰變有三種,分別是α衰變、β衰變、γ衰變,這三種衰變特性不一樣,其中影響比較低的是α衰變,重核衰變時會釋放一個氦核(氦四原子核:2個質子,2個中子),由於原子核質量比較大,它的飛行距離不遠,穿透力也不強!
  • 力的本質是什麼?只有知道力的本質才能將力統一
    後來發現引力和電磁力都不需要接觸就可以產生,是一種超距作用。並且認為力的作用不需要時間,是瞬時發生的。到後來場的概念被提出來後,人們知道引力,電磁力都是場的作用(場相干),力是通過兩個物體之間的場接觸產生,引力是由於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場相互作用,電磁力是兩個物體之間的電磁場相互作用。而且力傳遞需要時間,力傳遞的速度是光速。
  • 額外的維度是如何把4種基本力統一起來的?
    弦理論認為,宇宙有很多維度,可能是10維、11維或者26維,但是除了通常的4維、3維和1維外,所有的維度都非常小,我們無法探測到它們。丘流形大約100年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收到了一份來自一位名叫卡魯扎的論文,這讓他很興奮。卡魯扎做了一件非常巧妙地符合愛因斯坦看待物理學方式的事情:他展示了可以通過給宇宙增加一個額外的維度來統一引力和電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