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足球學校四(1)班學生在上語文課 劉穎 攝
中新網廣州6月30日電 (記者 唐貴江)6月29日早晨,在距離廣州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粵北清遠山區的恆大足校校園裡,上千名身穿標誌性紅色「恆大」運動服的孩子們在操場上排隊肅立,他們大都因長期在太陽下鍛鍊而皮膚黝黑,眼神堅毅,他們正在舉行每周一上午的升旗儀式。
恆大足校U13隊主教練梅納利用智慧球場對球員講解戰術 劉穎 攝
近期表現突出的一個班級被選出執行升旗式,升旗隊邁出整齊、有序地步伐,在高昂的國歌聲中,完成升旗儀式,6月底的嶺南大地,即使是早晨依然陽光灼熱,在第一流的現代化操場上,這些從足校小學一年級到18歲的學生們被曬得汗流浹背,但依然站著整齊的隊列,一絲不苟地完成所有的程序。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足球明星!進入國家隊為國爭光!」被選為當周發言的一名學生,在會場上發表演講,講述自己進入足校後,從開始的懷揣夢想,到有所懈怠,最後領悟到只有通過不懈努力才能實現夢想的心理歷程。
這名學生的演講其實代表著這一在中國最為知名的足校的幾乎所有學生的心聲,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來到恆大足校是為了圓他們的足球之夢。這是記者跟隨媒體團6月29日在恆大足校看到的一幕。
前中國國家隊主教練朱廣滬參觀恆大足校後,接受記者採訪 劉穎 攝
8年28億!恆大砸出金氏世界紀錄
走進恆大足球學校,你會看到一個醒目的金氏世界紀錄牌匾:恆大足校,全世界最大的寄宿制足球學校。
2015年,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對恆大足校的文化教學、專業訓練課程設置、場地面積及標準等方面進行嚴格審核之後,認證其為「最大的寄宿制足球學校」,授予官方證書及牌匾。
恆大足校負責人介紹,創辦於2012年的恆大足校,8年來累計投入28億。僅恆大足校的建設,就花了足足19億,包括50片標準足球場、26幢學訓大樓和學生公寓。
2018年之後,恆大足校推出更宏偉的計劃:每年投入超2億元,精英生訓、賽、學、吃、住、穿等生活保障全免費!
與之相對比的是,恆大大足校擁有最頂級的軟硬體設施——教練團隊、理療設備、培養模式,在中國足球的青訓中,這都是「頂配」。恆大的投資是巨大的:校本部學生年人均投入25萬,西班牙分校學生年人均投入50萬。
據介紹,在恆大足校,擁有40名外籍教練,110名中方教練,平均每7名在校學生,就配備一位足球青訓專業教練,這樣的教練配比,比肩歐洲足球發達國家,而且具有歐足聯和亞足聯頂級資質也就是職業級教練達到28人。
在培養模式上,恆大足校自成體系。2018年,恆大足校實現「全精英」辦學,9-18歲的精英生有1100多人,確立5年國內特訓、5年海外深造的人才培養模式。學員從14歲開始,每年選拔25人到恆大西班牙分校留學5年,最優秀學生繼續留在歐洲職業俱樂部深造。
恆大足球學校舉行每周一例行的升旗儀式 劉穎 攝
「全精英」培養模式 打造青訓人才「兵工廠」
走進恆大足校的大門,一塊石雕映入眼帘:志存高遠,雄冠天下。無論是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或者是學生宿舍的梅西、內馬爾、C羅的球星海報,都激勵著足校的孩子們:要心懷夢想,要奮勇拼搏,成長為優質球星,為中國足球崛起貢獻力量。
「成立8年,恆大足校入選各年齡段國家隊共計408人次,獲得77項冠軍,」恆大足校負責人稱,尤其是「全精英、全免費」辦學,短短兩年間獲得34項冠軍(2018賽季19冠,2019賽季15冠)。
徐彬、曾耀樟、駱俊涵、張文烜4名恆大足校學生,入選U16國少26人集訓名單;侯煜、帕爾曼江、譚凱元、王世龍、凌傑,也進入中國U19男足第一期集訓36人名單。在西班牙留學深造5年的恆大足校學生,7人進入希洪競技等西班牙球隊的梯隊。
據介紹,恆大足校1100多名學子的「全精英」培養模式,確保9至18歲年齡段全面覆蓋,讓恆大足校成為中國青訓人才「兵工廠」。
巴薩的拉瑪西亞青訓營,皇馬的拉法布利卡青訓營,法國的克萊楓丹足球學院……這些知名的巨星搖籃,都有兩個共同點:其一是可持續發展之路;其二是精英化之路。
據悉,善於學習的恆大足校,正是參照歐洲一流的青訓大綱,從技術、戰術、康復、營養等各個環節進行精細化培養,走精英化之路,可持續地輸出人才。
來自全國各地的小球員在恆大足球學校參加為期3天的招生複試 劉穎 攝
朱廣滬:青訓需要長期投入 希望有更多這樣的俱樂部
6月29日,曾帶出李鐵、李瑋鋒、鄭智、郜林、馮瀟霆等名將的前國足主帥朱廣滬,再一次遠赴廣東清遠,考察恆大足球學校。
對於恆大足校,朱廣滬評價道:「恆大足校8年投入將近30億,青訓確實需要長期投入,如果國內有更多這樣的俱樂部,中國足球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青訓體系應該把培養人才放在第一位,要出優秀隊員、尖子隊員,這對青訓來說是很關鍵的,」朱廣滬舉例稱,恆大在這方面目前應該說做的不錯。
自稱這一生都在圍著足球轉的朱廣滬表示:「中國足球要發展要振興,確實需要社會各界對足球的持續關注,讓更多人喜歡足球、熱愛足球、參與足球,這一點非常關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