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 嘿喵
因為明年,許多老兵就再也無法參加了
前言:價值40美元的勳章
卡琳娜指著剛一家古玩店的門口,「那兒,我爺爺就死在那兒。」
「我說的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時我才四歲。那個冬天真冷啊。暖氣停了,房間裡結了冰,我只好抱著電視機取暖,聽著總統在我懷中向俄羅斯人許諾一個溫暖的冬天。
我哭著喊冷,喊餓,爺爺默默地看著我,終於下了決心,拿出了他珍藏的勳章,帶著我走了出去,來到這裡。那時這兒是自由市場,從伏特加到政治觀點,人們什麼都賣。
一個美國人看上了爺爺的勳章,但只肯出四十美元。他說紅旗勳章和紅星勳章都不值錢的,但如果有赫梅利尼茨基勳章,他肯出100美元;光榮勳章,150;納希莫夫勳章,200;烏沙科夫勳章,250;最值錢的勝利勳章您當然不可能有,那隻授給元帥,但蘇沃洛夫勳章也值錢,他可以出450美元……爺爺默默地走開了。
我們沿著寒冷的阿爾巴特街走啊走,後來爺爺走不動了,天也快黑了,他無力地坐到那家古玩店的臺階上,讓我先回家。第二天人們發現他凍死在那裡,一隻手伸進懷中,握著他用鮮血換來的勳章,睜大雙眼看著這個他在七十多年前從古德裡安的坦克群下拯救的城市……」
——俄版《全頻帶阻塞幹擾》劉慈欣
在俄羅斯,你可以不知道國慶節是哪天,但必須記住5月9日是勝利日。
為了這一天,俄羅斯每年都會舉行盛大閱兵儀式,即使今年疫情肆虐,被迫推遲到6月24日,但仍然堅持要閱兵。
在75年前的6月24日,蘇聯首次舉辦衛國戰爭勝利閱兵式。蘇聯元帥朱可夫騎著白色戰馬,在紅場上檢閱勝利歸來的部隊。
有人說俄羅斯在疫情期間閱兵這是蠢,我不完全贊同,雖然我不是精俄,但我覺得俄羅斯這次讓我很欽佩。
在俄羅斯,5月9日是蘇聯人民擊敗德國法西斯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的一天,許多俄羅斯家庭對衛國戰爭勝利日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比國慶節還重要 。因為據統計超過70%的俄國人都表示自己家族中有人在二戰中付出生命,可以說,這是俄羅斯人最重要的一天。
▲普京的周圍全是老兵,他國總統靠邊站
因此,在每年勝利日閱兵中,致敬「老兵」一直都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我今天觀看了俄羅斯閱兵後,發現今年的「老兵」環節比以往更加重視。普京的兩側坐的不是友邦總統,而是掛滿勳章的老兵,別國總統都要靠邊坐。
俄羅斯為什麼要如此重視老兵?
1.正在凋零的老兵
二戰老兵Konstantin Pronin坐在高爾基公園的長凳上,二戰結束後的每一年5月9日,他都會和戰友們相約到這裡聚會,終於,到了2011年5月9日,他在這裡坐了一整天,獨自一個人。
勝利日活動,手裡拿著鮮花和氣球,胸前掛著沉甸甸的勳章,老兵發現自己是二戰隊伍中僅剩下的最後一位軍人,默默的流下眼淚。
▲曾經英勇的你,如今哭得像個小孩
早在2011年,託木斯克市的幾名記者就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兵們相繼去世,或者身體變差無法來到現場,能夠參加勝利日活動的衛國老兵越來越少。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從戰火中挺過來的俄羅斯人明白:沒有老兵的勝利日,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2012年在這三名記者的呼籲下在託木斯克市出現了大批市民的遊行隊伍,6000多人高舉著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親人的照片行進在街道上,同曾經的老兵一起享受這勝利的喜悅,組織者將此次遊行取名為「不朽的軍團」。
第二年遊行規模迅速擴大到120個城市和地區,其中不僅有俄羅斯很多大城市,還包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等國家。如今已經增至500多個地區和至少7個國家。
▲「不朽的軍團」遊行
2015年5月9日「不朽的軍團」通過申請,首次正式出現在紅場閱兵儀式上。共有50萬人參加了遊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親自舉著自己父親的照片加入遊行的隊列。
他們用這種無聲的方式,來紀念再也不能參加勝利日的老兵。
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堅持每年都要閱兵的原因,因為如果今年不閱兵,那麼,可能很多老兵就永遠無法參加明年的閱兵式了。
2.無家可歸的烏克蘭英雄
與
窗前看閱兵的俄羅斯老兵
前一陣曾有個視頻讓我十分憤慨。視頻中烏克蘭一個胸前掛滿勳章,拄著雙拐的老兵悲傷的詢問年輕軍官:「你打過仗是吧?我打過,我曾經躺在血泊之中,手斷了,肚子被炸破,頭上打了兩個洞,腿斷了,我找公寓找了20年,我無家可歸,我老婆一等殘疾,他們像狗一樣趕我們走......為什麼我要受這樣的苦?告訴我,上校同志。」
年輕軍官冷漠的說:「總統的代表會過來和你談談。」
▲哭訴的烏克蘭老兵
留在烏克蘭的老兵,是可悲的。1991年蘇聯解體後,原蘇聯國家選擇了不同的政治觀念而越走越遠。隨著前幾年烏俄衝突,導致烏克蘭徹底走向極端路線,不僅要去紅軍化,還衍生出大量新納粹分子。
2015年5月15日,新上臺的烏克蘭總統彼得·波羅申科籤署法令開展為期六個月的移除共產主義者雕像的行動。這不是烏克蘭去紅軍化的開始,而是將去紅軍行動合法化。幾個月內數百座分布全國的紅軍雕像和紀念碑被紛紛摧毀。
▲被烏克蘭軍隊炸毀的蘇聯紅軍烈士墓
早在2014年,烏克蘭政府軍與東烏分子交戰期間,為了洩憤,就將埋葬著為解放自己家鄉而犧牲的蘇聯戰士(包括烏克蘭戰士)的紅軍烈士墓炸毀。
除了蘇聯紅軍的紀念碑和烈士墓慘遭拆毀以外,曾經的蘇聯紅軍老兵們也沒能倖免,他們不止一次的遭到烏克蘭極端分子的羞辱。
▲遭遇堵門羞辱的老兵,昔日的榮光早已遠去
你曾經保衛的國家早已消失
▲搶奪老兵手中的勝利旗幟
更諷刺的是,烏克蘭新納粹也有自己的「英雄」和「烈士」。2019年7月,在烏克蘭西部利沃夫市郊,新納粹分子為納粹德國黨衛軍第14 「加利西亞」師的29名士兵的遺體舉行了隆重的重新安葬儀式。之前,他們就在2013年、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做過類似的事。
▲烏克蘭新納粹將自己的國旗
覆蓋在了昔日德國納粹分子的棺材上
唾棄昔日衛國英雄,遺忘流血老兵的國家,是沒有未來的!
赤裸裸打臉、與烏克蘭針鋒相對的是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人民的自信心曾陷入了低谷,許多老百姓連溫飽都出現問題,更別說關照傷殘老兵了,所以才會出現文章開頭的那種老兵賣勳章的悲慘故事。
若想讓下一代人重新找回自信、自豪,愛國式的國防教育不必可少。
▲俄羅斯兒童為老兵獻花
而每年舉辦的閱兵式正是為俄羅斯這副龐大而又傷痕累累的軀殼注入一劑強心針。每次閱兵式都是非常好的秀肌肉的方式,通過頻繁舉行規模龐大的閱兵,不斷向自己民眾強調,當年的侵略者如此強大,照樣被我們擊敗了,俄羅斯是勝利者!你們的親人都是英雄!
閱兵結束後,普京總統會帶領老兵和各界人士一起去無名烈士墓前獻花,然後加入聲勢浩大的「不朽的軍團」遊行中,莫斯科市每個人都高舉參加過二戰的親人照片穿過大街小巷,光榮而自豪。
▲看不到盡頭的遊行隊伍
代表著數不盡的愛國民眾
在這種活動氛圍下,每一次俄羅斯閱兵都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年輕人們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也學習到了老兵們為祖國作出的巨大犧牲與貢獻,也體驗到了先輩們給自己所帶來的光榮與自豪。
俄羅斯今年的勝利日閱兵因為疫情原因被推遲。但是在5月9日,即使無法舉行閱兵式,俄羅斯各部隊仍然派出軍隊前往無法出門的老兵家裡慰問。
他們在每位老兵的窗外,舉行了一場有一場小型的閱兵式,一遍又一遍的高唱當年的軍歌。
告訴全小區的民眾,什麼是老兵應有的榮耀。也向全世界展示,什麼叫真正的尊重老兵!
▲軍樂隊乘坐吊車到老兵窗前慰問表演
3.用T-72換T-34
去年1月份,俄羅斯用一批T-72坦克從寮國高價換回30輛老式T-34坦克。當時也有人說俄羅斯真傻,居然用T-72坦克去換老舊的T-34坦克,簡直是血虧呀。
但是當運載這批坦克的火車進入俄羅斯後,每抵達一處車站,當地政府都會組織軍人舉行熱烈的歡迎儀式,而民眾們也皆自發穿上二戰軍服列隊迎接這批回到祖國的功勳坦克。
▲當地民眾自發穿上蘇聯軍服迎接回國的T-34坦克
嗨!又見面了,老兵!
請讓我為你敬上一個禮!
就像70多年前我們曾一起並肩作戰那樣...
這個場景,讓我想起幾年前的勝利日活動中,一位胸前掛滿勳章的蘇聯老兵,在城市中神奇的發現了自己當年駕駛的那輛T34-85坦克。
在熙攘的人群中,他獨自撫摸著坦克,最後跪倒在曾經的座駕面前,淚流滿面。
▲哭泣的老兵與無聲的「老兵」之間可能會有很多回憶吧
每年勝利日這一天的閱兵式上,首先都會有一輛英雄坦克T34-85駛在裝甲隊伍的最前方,率領最新一代T-14坦克、白楊飛彈等車隊緩緩駛過,代表著在老兵的帶領下,新一代的戰士們將會永遠繼承他們的意志,戰鬥下去。
▲今年的T34和SU100擴增為一個方陣
我們在電視前發出:「這麼老的坦克,居然還能開!」的感嘆之餘,看著觀眾席上老兵舉起顫抖的手敬禮,身邊的孩子也學著爺爺的樣子舉起右手。從這一刻起,花多少錢從寮國換回這些T-34,都值得!
在俄羅斯政府的教育和宣傳下,俄羅斯如今已經成為最尊敬老兵的國家。
曾經有人做過測試,在美國大街上侮辱一名老兵,將她的勳章扔在地上,美國人會無動於衷。
但如果你敢在俄羅斯街上侮辱一名老兵,則會遭到年輕人的暴打。
▲路人測試中,侮辱老兵會被俄羅斯人暴打
尊重老兵、捍衛家園、熱愛祖國,這種思想從很小的時候便深深的種在俄羅斯孩子們的心裡。或許幾年後,這些種子生根發芽,他們也會成為如同先輩們一樣的民族英雄。
4.英雄的傳承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英雄,我們中國歷經了14年的艱苦抗戰,付出了數千萬軍民的犧牲才換來最終的勝利。我們很多人的先輩也曾經為了祖國而流過鮮血。
2015年9月3日,中國第一次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抗戰老兵們坐在車上顫巍巍的舉手敬禮,這次閱兵,對於他們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是最後一次參加抗戰勝利閱兵了。
▲這位敬禮的99歲老八路是開國少將張玉華
他已經在2017年9月10日去世
▲93歲的小林寬澄作為日本籍八路軍唯一代表
登上北京天安門參加93抗戰勝利閱兵
他已於2019年1月16日在日本去世
▲雙目失明仍想摸一摸中國現役主戰坦克
的抗戰老兵錢建民,已於2018年2月9日去世
▲96歲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戰鬥英雄張富清
在天安門參加2019年建國70周年閱兵式
這些共和國的衛士,擁有無數傳奇的老兵們,正在逐漸老去。當有一天他們徹底消失時,我們就只能從錄像中,回憶和傳承他們的精神了。
▲血戰松骨峰英雄團長範天恩,2001年去世
我們只能從錄像中聆聽和想像
他們當年是如何擊敗擁有世界頂尖武器的美軍
我們如今在愛國教育和老兵精神傳承了上,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先不說你在大街上隨便抓住一個年輕人問他抗日戰爭的勝利時間會有幾個人回答上來。甚至前段時間還有人不知廉恥的穿上日本軍服在抗戰遺址擺拍。面對別人的指責也毫無悔改之意。
本應該為衛國戰爭勝利而感到光榮的我們中間,竟然還會出現穿著當年入侵者軍服的敗類。
▲前兩年在抗戰遺蹟身穿日軍制服
侮辱先烈的「精日」分子
這種對侮辱先烈的行為,應該早早掐死在搖籃裡!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前
孩子用象徵遇難者的鵝卵石打水漂
而周圍的家長也沒有制止
這種對歷史的無知,應該早就從兒童開始重視!
從今天開始重視愛國教育,有些遲,但不晚。我們如今尚有健在的老兵和新一代的戰鬥英雄。
我們需要讓下一代年輕人知道,什麼是抗戰、為什麼要抗戰、為什麼能打贏。當年中國那麼貧窮那麼落後,也沒有怕過帝國主義,現在有什麼好怕的?
愛國主義教育在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只有讓民族自信心重新建立起來,才能徹底消除那些向強敵服軟屈膝的敗類。
▲圖為參加2019年國慶閱兵的八一勳章獲得者
英雄試飛員李中華、左眼失明的戰鬥英雄韋昌進
我們的英雄們正在前赴後繼
我們不要嘲笑俄羅斯每年都去閱兵,他們閱兵背後的意義,才真正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