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隱藏峽谷底部洞穴:背著睡袋,露宿山谷修橋搭帳篷

2020-12-16 騰訊網

從近期媒體公開的照片可以看到,印軍正在修建的簡易公路,在幽深的峽谷當中,還有直升機停機坪。搭建了簡易單兵鋼板橋,在山谷當中的帳篷,甚至隱藏在峽谷底部山洞當中。另外,還有,正在施工修路的小型挖土機。

可以從照片看出來,印軍士兵包括,印度陸軍,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和高海拔山地部隊。有人背著登山包和睡袋,都有步槍。雖然現在是夏季,但是為了保暖,都穿著很厚的外套和帽子,可以想像,這些印軍是白天修路,修建哨所,晚上就在野外或者帳篷當中過夜。

在62年,我們就總結,印度士兵的特點是,年紀大,體力相對差,但是軍事技術還可以,射擊準確。防守戰還可以,進攻戰不行。運輸效率很低,糧食、彈藥、冬衣儲備都遠遠不足,嚴重缺乏持續作戰的能力。

其實,現在印軍還是如此,《今日印度》曾對駐錫金山區印軍進行調查,發現有些班長軍齡已達16年,副班長12年,一等兵平均軍齡8年,二等兵和三等兵的平均軍齡8.5年。也就是說,印軍二等兵,三等兵平均年齡已經是26-28歲,班長副班長,都已經30-36歲。

但是也可以看出,印軍比較落後,一般工程兵強大的部隊,都是直接鋪設雙車道公路和支線,直接向前鋪設。但是從照片看,印軍的工程作業能力還是比較弱。

但是,我們最關注的是印軍照片是哪裡來的?如此高清近距離照片,同時,還有從天空拍攝的印軍宿營地,橋梁等照片。天眼應該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衛星,一個是無人機。

因此,就可以說到微型集群偵察無人機系統,電子科技集團展示過一種單兵偵察無人機,是一款完全分布式,高度自動化、智能的空中無人集群偵察作戰系統,多架單兵無人機進行集群偵察,通過人工智慧分配任務和協調,偵察效率非常高。

而且,集群偵察無人機具備集群優勢,可以在複雜山區進行地毯式搜索,多架偵察無人機對一個目標,從不同角度進行偵察。這架無人機配備偵察光電系統,續航時間可以達到1個小時,每小時速度為50-90公裡,最大集群不小於20架偵察無人機。

自動編隊,人工智慧任務分配,目標自動跟蹤,自主避障等機間協同功能。飛控底板則集成有導航信息採集和數據鏈、載荷接口功能。因此,印度老兵雖然兵齡很長,熟悉山地,隱藏在山谷峽谷幽深的底部,甚至是峽谷底部懸崖的位置。但是,在現代化偵察系統下,也同樣無所遁形。

相關焦點

  • 印軍處境悽慘,前線物資匱乏,士兵露宿雪坑,睡袋已使用14年
    據印度《經濟時報》披露稱,這些舊睡袋是軍方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的,主要用於低海拔地區部隊訓練時使用。因為當時被發現這些睡袋保暖性能不佳,所以被回收以後,一直被擱置在儲備倉庫。 現如今,印度在高海拔邊境地區部署十萬左右兵力,受交通不便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前線印軍的後勤物資嚴重緊缺。因此,印軍後勤部門不得不搬出這些十多年前買來的睡袋,讓前線印軍湊合著熬過這個冬天。
  • 印軍前線大批士兵凍傷,調假冒偽劣睡袋救急,一舉戳破強硬牛皮
    據印度「經濟時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印軍方消息人士證實,雖然印軍已經竭盡全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前線士兵都「豐衣足食」,近期大批士兵出現凍傷甚至喪命事件,這讓印軍方十分焦急,被迫從預備役部隊調撥大批已經購買十多年的二手偽劣睡袋等禦寒裝備救急。
  • 印軍訂購雙層毛氈,加鋼管帳篷:大批威士忌卻不翼而飛
    印度Swarajya Ma網站日稱,印度軍隊正在將大批預製房屋,在南極北極使用的極地帳篷運輸到列城前沿印軍,在列城前沿有3萬多印軍,極地帳篷配備,鋁合金地釘及尼龍防風繩,大風天氣也可使用,配頂部防雨布,防止頂部積水。雙層結構,外帳帶有貼地雪裙邊可以阻擋風。一般可以住1個步兵排的大型帳篷重量可以達到255公斤以上。
  • 暴雪肆虐拉達克峽谷,印軍拉起鐵絲網封鎖道路,村民怒罵忘恩負義
    今年印軍14軍和17軍的大批部隊進入拉達克山谷駐紮,這些地區是當地村民的傳統冬季牧場,但是駐軍在道路上拉起鐵絲網,禁止村民進入。當前拉達克地區暴雪肆虐,如果牲畜不能進入山谷,草料是問題,寒冷的天氣也可能將牲畜凍死。當地村民表示,去年村民的牲畜過冬死亡率達到85%,如果今年不能進入山谷情況只會更加嚴重。
  • 隱藏在山谷裡的秘境,不要門票!
    今日給大家推薦一處隱藏在山谷裡的秘境露營地——夢幻谷。這裡有森林、有草原、有溪流……氣候涼爽,景美人少,就在武隆區。武隆·夢幻谷武隆,作為渝東南後花園,深得上天寵愛。自然界的絕美景色,如:天坑、地縫、草原、溶洞、湖泊、峽谷、溪流……基本都能在武隆找到。武隆,也是戶外驢友的天堂。
  • 為讓邊境士兵度過嚴冬,印軍拿出十幾年前的舊睡袋,保暖效果堪憂
    印度給中印邊境守軍發送劣質睡袋救急文章稱,這些舊睡袋是印軍在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的,但在被發現不適合在冰川和超高海拔地區使用後,一直存放在坎普爾而沒有發放。相關的義大利供應商也因供應質量問題而受到重罰。
  • 一張照片曝光印軍邊境慘狀,零下50度露宿雪地,再不撤軍就晚了
    ,雖然現在印度士兵在零下50度繼續露宿雪地,但莫迪會因為寒冬而撤軍嗎?圖為印度山地部隊惡劣條件 由於印度本土遭受到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導致感染人數激增,這讓莫迪倍感壓力,為了儘可能的迴避這一問題,印軍在近期動作頻頻,不僅加大了在周邊地區的軍力部署
  • 我軍高原哨所氧氣到床頭;印軍太可憐,只能用十幾年前舊睡袋湊合
    而單兵制供氧裝備的使用,讓我軍在與印軍的長期對峙中,具備更多的優勢。相比中方部隊獲得可靠有效的後勤保障,對面的印軍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據《環球時報》報導,為保障被部署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數千名印軍人員能夠過冬,印度陸軍被迫從儲備倉庫找出質量低下的舊睡袋,以幫助印軍士兵禦寒。
  • 數萬印軍蹲壕溝缺水缺糧:CH47直升機向印軍空投帳篷罐頭大餅
    據「今日印度」網站報導,印軍正面臨缺水、缺糧、缺醫少藥、缺乏防寒裝備的境況,隨著秋季漸深,高海拔的列城地區氣溫已跌至零下5度,印度軍方的防寒防凍物資最快還需要一月才能採購到位。因此,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空軍的C-130,C-17運輸機和伊爾76運輸機,正在源源不斷的向列城運輸物資。
  • 盤點韶大周邊十大露營天堂,帶上帳篷走吧
    歡迎底部留言,互相推薦好去處哦~~1.帳篷:選擇結構穩定、重量輕、抗風、防雨性能較強嘅雙層帳篷為佳。2睡袋:羽絨或鵝絨睡袋輕便,保暖效果好,但前提係必須保持乾燥,環境比較潮溼嘅時候人造真空綿睡袋會更好。3.
  • 貴州最全露宿營地送給露營發燒友
    花溪高坡雲頂草原是貴陽市民最愛去的地方之一,無論是到這裡野外燒烤,還是夜晚露宿草地,這裡的浩瀚星辰足以讓你仰望星空。以紫江兩岸的峽谷風光為主線,以珍貴奇特的鈣華殼景觀為特色,集瀑布泉井、奇峰異石、原始植被、布依風情等景物景觀於一體。
  • 福建的一條溪水,隱藏在深山和山谷之間,世俗的塵埃被衝走
    上清溪隱藏在深山和山谷之間,是6500萬年地質運動形成的峽谷深切曲流。在人跡罕至的赤石翠峰之間,乘竹筏順流而下,卻只能看到兩岸怪石跋扈,溪水來迴轉,鳥鳴芳草香。就像明朝禮部主事池顯方描述的那樣:「轉一景如閉一戶焉,想一景如翻一夢焉,會一景如繹一封焉,復一景如逢一故人焉」。
  • 印軍出動100臺挖掘機在拉達克修工事 鞏固邊境陣地
    據報導,取暖設備、禦寒衣物、口糧、燃料和帳篷等等這些所有的物資現在都已運抵拉達克的前沿地區。拉達克地區氣溫最低可達零下40攝氏度,在冬季的幾個月裡,由於道路封閉,該地區將與印度其他區域完全隔絕。由於雙方之間的緊張局勢沒有緩和的跡象,印度軍隊已經調動了其龐大的供應鏈網絡,以確保目前線士兵抵禦寒冷的天氣。
  • 印軍後勤補給基地找到了?大批運輸車來回穿梭,印高官:物資充足
    最近,據印度國防部透露,陸軍第14軍參謀長Arvind Kapoor少將通過媒體向外界透露,並表示印度目前的後勤物資十分的充足,同時他還展示了印軍在列城的大量物資的照片,只見列城的巴庫拉機場內擺放了大量的水、防寒物資、極地防寒靴等等,同時還有很多士兵。
  • 10萬印軍每天都有傷亡,最多將損失2萬人!印軍少將突然洩氣
    印度網站近日報導了駐紮於拉達地區克印軍的狀況,在海拔18000英尺的山區,印度軍隊如何維持日常巡邏及基本生存。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軍為迎接嚴冬做好準備,以牽制鄰國。媒體以此為標題吸引國際視線,並仔細盤點了部署在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為即將到來的寒冬所做的各項準備。
  • 海拔4500米荒漠,解放軍營房拔地而起,印軍只能靠帳篷度過拉達克的...
    而現在僅僅是10月,到了12月,當地最低溫甚至將下降至零下40度左右,這意味著如果印軍入關繼續堅持在遠離列城的群山之間「靠前部署」,那整個冬天所造成的非戰鬥減員將可能超過印度任何一場規模慘烈的大戰。 即便是在著名的錫亞琴冰川之戰中,印軍也只是依託幾個高山哨所與對手作戰。印軍並沒有在高原展開戰役級別長期行動的成功案例。
  • 印軍面臨生死考驗,大批士兵凍死凍傷,莫迪騎虎難下後悔不已
    隨著冬天到來,邊境地區氣溫一降再降,在熱點地區駐紮的印軍面臨的生存考驗也越來越嚴峻,惡劣的自然環境、匱乏的物資都成了他們幾乎無法逾越的鴻溝。在這樣的背景下,印軍大批士兵凍傷甚至凍死,此前印度陸軍一名指揮官就曾透露,「每天都有非戰鬥減員」。
  • 1965年,解放軍試圖引誘印軍再打一仗,可印軍認慫,戰士直呼可惜
    我們上山口的途中遇到我方的偵察兵,帶著抓獲的印軍俘虜往山下走,記得是三個俘虜,戴著手銬,眼睛蒙著黑布,由我方偵察兵架著走。我們上山的部隊看到他們來了,就閃到旁邊讓道,部隊不準說話。等他們走過了我們繼續前行。
  • 邊境雪山寒冷,印軍4個師露宿帳篷:數萬支步槍將被凍裂啞火
    因此到了冬季在拉達克山區住帳篷的印軍要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人可以抗凍,但是,英薩斯步槍扛不住,在零下30度野外環境下,要有大批步槍被凍壞。雖然,印度緊急從美國訂購了72400支新型突擊步槍,但是,畢竟還沒有到貨。
  • 班公湖南岸印軍開始撤軍,坦克火炮已先走一步
    據印度時報報導,印軍14軍整體部署發生了大規模的變動,此前在邊境附近對峙的印度軍隊按照印軍的最新部署計劃來看,將要進行大規模的後撤。印度媒體估計,整個撤軍計劃涉及到8萬名左右的印軍,而目前在列成部署的印度軍隊還沒有撤退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