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一步收緊外匯管制力度,恐影響人民幣國際化

2021-01-11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邊際實驗室,ID:marginalla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目前,中國正在收緊對外匯流出的管制力度。根據相關條例,每個中國人每年可以購買等值50000美元的外幣,但是近年以來,通過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操作細節,包括提供交易目的的文件等特殊理由,資本的管制實際得到了加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允許各國對資本的流動進行管制,以此作為阻止貨幣外流和本土貨幣價值下跌的合法措施。

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已採取了或多或少的控制措施,以防止諸如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之類的非法活動,世界各地的銀行在處理跨境支付和外幣現金業務的時候都保持著警惕。

儘管中國對資本帳戶管制的目的也在於阻止非法的跨境資金流動,但該體系有時也會對合法的流出帶來一定的限制。

在過去的一年中,人民幣一直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其與美元的匯率大約維持在1:7左右。中國的外匯儲備仍保持在約3萬億美元。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外匯流入流出的匹配程度是健康的。

但是,有的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穩定是通過扭曲外匯市場供需關係來實現的。

荷蘭合作銀行亞太地區金融市場研究負責人麥可埃弗爾表示,過分依賴行政管理手段的外匯體制可能存在「脆弱性」。「如果過分依賴行政手段,可能會製造更多的問題和更多的副作用。但是,沒有簡單的方法來取消這些控制手段……一旦取消,可能帶來資金的流出,進而影響貨幣的穩定。」

這正是國家外匯管理局試圖防止的事情。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該機構將從政治角度管理外匯風險。他在聲明中說:「堅定不移地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底線。」

在外匯交易中,中國為那些可以引進硬通貨的人鋪開了紅地毯,但限制了居民和企業進行海外金融或房地產投資。此前,萬達、海航、安邦等一些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了激進的投資,現在,這些企業被迫轉移海外資產,並將資金匯回。

面向大陸投資者開放的金融渠道仍然十分有限,其中之一是滬港通計劃,該計劃允許人們投資在香港交易的股票。但是資金即使到了那裡,這些資金的帳戶仍然留在大陸。

同時,中國也表示將簡化外匯交易的合法交易流程,同時放鬆投資目的。潘功勝周一與三星、寶馬和微軟的中國代表舉行了會談,表示要解決這些企業在運營中遇到的相關問題。

但是分析師表示,人民幣兌換成外幣的限制,阻礙了中國推動人民幣升值、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嚴格的資本管制也可能加劇國內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

澳新銀行亞洲研究部負責人吳浩表示:「資本管制的成本是,資金無法流向能夠產生最佳回報的行業,因此導致投資低於預期。這一限制意味著無法帶來更多的新的投資和競爭。」

本文英文原載於《南華早報》。

相關焦點

  • 美國開動「印鈔機」埋下隱患,社科院徐奇淵:人民幣國際化的緊迫性...
    2020年,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又初步經受了新冠疫情蔓延、世界經濟衰退、全球金融動蕩、地緣政治衝突等極端市場環境的挑戰。尤其是疫情下美國開動「印鈔機」,在徐奇淵看來,短期內美國政策的溢出效應對中國影響不大,但中期看,中國將面臨資本流入和人民幣升值等壓力,中美國際收支失衡進一步加劇。
  • 中國或將放寬外匯管制
    而人民幣換匯的消息一直是小夥伴們關注的話題。    去年12月底,中國人民銀行突然發布了一條「5萬人民幣限令」,要求從2017年7月1日開始,每人每天只能換等額5萬人民幣的澳元/美元或其他外幣,超過這個額度就要準備各種材料去申報,等漫長的審核。    這個措施對於在澳洲生活的華人來說,影響相當大。
  • 黃金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上)
    那麼,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主權貨幣,黃金如何支持人民幣信譽、提高人民幣定價權力呢?如何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等途徑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呢?作為一個在開放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最擔心外部衝擊對金融穩定的破壞性影響。因此,為保證金融穩定,長期採取人民幣非國際化政策。
  • 中國為什麼會外匯管制?使用外匯儲備進行幹預是利還是弊?
    最近中國為了穩住外匯儲備,對於外匯的管制愈加嚴格,一些國內銀行因此受到了重罰,而中國對外匯的限制更是由來已久,近年來手段愈發的強硬,限額也越降越低。在新聞中,外匯儲備往往會與金融安全,金融風險等名詞掛鈎,可是這其中的原由卻並不明晰。
  • 人民幣外匯儲備創新高 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臺階
    說到人民幣,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吧!人民幣是中國的一種流通貨幣,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人民幣是不可或缺的。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錢,都要用到人民幣,大家應該都對人民幣非常熟悉。8月14日,央行發布了《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這份報告梳理了2019年人民幣的使用情況和國際化發展的最新趨勢。
  • [中證網]專家: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加速 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將進一步...
    多位專家11月28日在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分論壇上表示,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加速,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需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區域、全球產業鏈重組有機結合起來。
  • 王永利: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設想的戰略目標
    中國央行發布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提出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10月10日,央行官網消息稱,決定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0;此舉旨在抑制人民幣匯率近期「急升」。而理論上,處於合意的升值通道,更利於一國貨幣的國際化。那麼,人民幣國際化如何穩妥有效推進?
  • 埃及取消對進口商外匯管制
    據埃《每日新聞》11月29日報導,埃及央行(CBE)於11月28日宣布取消對非基本商品進口商在外匯存儲和支取方面的數額限制。雖然2011年政局動蕩以來,埃及曾多次收緊外匯管理政策,但2016年後埃及多次出臺放鬆外匯管制的政策。
  • 人民幣中間價穩步上調 對我們又有何影響?
    繼16日重返6.8元上方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度調升。18日中間價上調84點報6.7591元,升值至2019年5月9日以來最高。
  • 回首一路走來的坎坷:人民幣國際化周年事記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國外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來源:中國外匯網本月是8.11匯改一周年,小編不談匯率,卻想與大家一同回顧,這一年來,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發生了哪些「大事件」!..前方..流水帳...
  • 熱點: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銀行經營策略的影響
    來源:《中國外匯》原標題:熱點 |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對銀行經營策略的影響來源:中國外匯要點各方在雙向波動的市場中雙向浮動,本是國際外匯市場的常態,但在「各種不可能均可能發生」的2020年,人民幣匯率的變動,除了以2020年一貫的「魔性」讓眾多企業措手不及之外,也將從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策略。
  • 李迅雷:加大市場開放力度 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加大市場開放力度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在新發展格局中,資本市場面臨著寶貴的發展機遇,也必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當前推進的註冊制改革,是中國資本市場繼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之後的又一項關鍵改革,具有重要意義,說明我們跟成熟市場的發行制度開始接軌了。註冊制改革成功的關鍵,是要真正形成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嚴格落實退市制度。同時,註冊制下估值的難度大大提高,風險也相應增加,中小投資者應該更多地藉助於專業投資機構的管理能力來參與股市,未來資本市場實現註冊制全覆蓋指日可待。
  • 內外雙循環二: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通過放開國內市場,提升進口,是中國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化地位的關鍵抓手,而人民幣國際化地位提升,又恰恰是對美元霸權為主的美國金融實力的最好狙擊。此外,中國貿易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這等於給美國進行大量的無償貸款,產生大量的財富流失,並在國內形成巨大的通脹壓力。
  • 人民幣國際化有新動作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這是中國首個直接面向海外投資者的與銅掛鈎的產品,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定價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國際化期貨品種正吸引越來越多境外交易者參與。
  • ...人民幣國際化在拉美迎來新機遇——訪中國社科院拉美經濟學者柴瑜
    原標題:專訪:人民幣國際化在拉美迎來新機遇——訪中國社科院拉美經濟學者柴瑜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鄒多為 趙暉)2015年,人民幣得願「入籃」,邁出國際化道路上關鍵一步;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面對今年很可能出現的美聯儲連續加息,曾經頻發危機的拉美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中國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 花旗銀行劉利剛:弱美元將持續至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將會加速,2030...
    近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分享了對人民幣國際化及匯率市場的看法。他指出,目前弱美元的貨幣環境會進一步加快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而中美摩擦的潛在風險與外部貨幣政策環境的變化促使人民幣在今後必須加快國際化進程。
  • 繼南非後,又一非洲國家與中國籤署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國際化加速
    對於辛巴威而言,這個協議無異於雪中送炭,不僅緩解本國外匯短缺的問題,還將獲得更多與中國開展經濟合作的機會。具體來說,辛巴威擁有人民幣,中國企業可以從容將辛巴威的貨幣換成人民幣匯回國內,這將提升中企對津的投資信心。
  • 中國取消5萬美元外匯管制?重磅新政來襲?華人圈都刷爆了!然而
    這篇文章中還表示,這樣一來,境內居民全球化資產的需求將被逐一滿足,外匯儲備正常帶來的管理與效率壓力也會被大大緩解,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也將被推動,可謂是「一舉三得」啊,當然,符合條件的投資者,中國可能也不會去在意那個,「5萬美元」限額了。
  • 周誠君:未來人民幣匯率更多取決於全球人民幣外匯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 周誠君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出席2020中國-阿聯創新投資大會,並就「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機遇與挑戰」議題發表洞見。演講摘錄如下:1.十四五規劃提出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各位如何看待十四五期間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實際選擇,穩慎兩個字的考慮主要有哪些因素?
  • 如何理性認識央行數字貨幣與人民幣國際化?
    尤其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市場上頗為流行的各類說法:認為央行數字貨幣是權力在數學上的映射,誰能率先推出央行數字貨幣,誰就能撼動美元霸權,大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意味。此外,受國際局勢緊張的影響,人們對SWIFT的潛在制裁威脅頗有疑慮,為此希望藉助DCEP擺脫對SWIFT的依賴。目前這些觀點在市場上傳播很廣,影響不小,但其中的很多說法並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