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邊際實驗室,ID:marginalla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目前,中國正在收緊對外匯流出的管制力度。根據相關條例,每個中國人每年可以購買等值50000美元的外幣,但是近年以來,通過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操作細節,包括提供交易目的的文件等特殊理由,資本的管制實際得到了加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允許各國對資本的流動進行管制,以此作為阻止貨幣外流和本土貨幣價值下跌的合法措施。
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已採取了或多或少的控制措施,以防止諸如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之類的非法活動,世界各地的銀行在處理跨境支付和外幣現金業務的時候都保持著警惕。
儘管中國對資本帳戶管制的目的也在於阻止非法的跨境資金流動,但該體系有時也會對合法的流出帶來一定的限制。
在過去的一年中,人民幣一直是世界上最穩定的貨幣之一,其與美元的匯率大約維持在1:7左右。中國的外匯儲備仍保持在約3萬億美元。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外匯流入流出的匹配程度是健康的。
但是,有的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穩定是通過扭曲外匯市場供需關係來實現的。
荷蘭合作銀行亞太地區金融市場研究負責人麥可埃弗爾表示,過分依賴行政管理手段的外匯體制可能存在「脆弱性」。「如果過分依賴行政手段,可能會製造更多的問題和更多的副作用。但是,沒有簡單的方法來取消這些控制手段……一旦取消,可能帶來資金的流出,進而影響貨幣的穩定。」
這正是國家外匯管理局試圖防止的事情。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該機構將從政治角度管理外匯風險。他在聲明中說:「堅定不移地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底線。」
在外匯交易中,中國為那些可以引進硬通貨的人鋪開了紅地毯,但限制了居民和企業進行海外金融或房地產投資。此前,萬達、海航、安邦等一些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了激進的投資,現在,這些企業被迫轉移海外資產,並將資金匯回。
面向大陸投資者開放的金融渠道仍然十分有限,其中之一是滬港通計劃,該計劃允許人們投資在香港交易的股票。但是資金即使到了那裡,這些資金的帳戶仍然留在大陸。
同時,中國也表示將簡化外匯交易的合法交易流程,同時放鬆投資目的。潘功勝周一與三星、寶馬和微軟的中國代表舉行了會談,表示要解決這些企業在運營中遇到的相關問題。
但是分析師表示,人民幣兌換成外幣的限制,阻礙了中國推動人民幣升值、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嚴格的資本管制也可能加劇國內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
澳新銀行亞洲研究部負責人吳浩表示:「資本管制的成本是,資金無法流向能夠產生最佳回報的行業,因此導致投資低於預期。這一限制意味著無法帶來更多的新的投資和競爭。」
本文英文原載於《南華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