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治癒系專欄《失戀,我所經歷過的最痛苦的事》第18節。這是我最不想寫、但同時也是最想寫的一篇文章。所謂最不想寫,大概是因為,要去回答「對方到底怎麼想的」這個問題,不僅很累、也幾乎沒有意義。因為就算你猜對了,你也沒法找對方去驗證答案。而且,受自利偏差的影響,你很難說服自己去接受那些對於你而言是負面的信息;所謂最想寫呢,是因為——這是一個幾乎每個失戀的人都會關心的問題——曾經的我也不例外。
作者:李彎灣
幾乎,我說幾乎哈。
幾乎所有找我諮詢情感問題的朋友,都會問我一個問題:
「你說,他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
在過去三四年中,我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次數,不低於10000次了——真的,這個數據,誇張到連我自己都懷疑我是不是在撒謊。
更過分的還不是很多人都問這個問題,而是有一些朋友,在半年間內,問了我一百多次,我幾乎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回答幾十個這樣的問題。
真的是死亡之問。
當然,不只是大家會有這樣的好奇和困擾,我也有,而且也非常頻繁。
比如我大學時候的那次失戀,我們在一起兩年,放寒假的時候分手了。
剛分手的時候,我沒什麼感受,過了幾天才回過神來——啊,特麼的,我分手了。
然後,就開始像大家一樣的操作——開始死纏爛打了。
一開始是頻繁地給對方發微信,乞求和好,說我並不想分手,我非常捨不得她。
可是,她給我的回覆都非常寒冷,比齊齊哈爾的冬天還冷。
我那時候就想——哎呀,她內心到底是在想什麼呢?在一起兩年,而且朝夕相處,不可能就這麼果斷地就分手了啊,她會不會只是一時生氣?我再接著哄一哄,估計就能好。
然而——並沒有。我哄了兩個星期,依然不見好轉。
寒假結束後,我們就回到了學校。
我之前以為——應該是寒假的時候,在電話、微信裡沒說清楚,見面了,應該就好了。
剛回到學校,我就去找她,拿出一罐臘肉送給她,我說,這是我媽媽做的臘肉,專門要我帶給她兒媳婦的。
她收下了,謝過了我媽媽的好意。
(其實我媽媽炒的臘肉是給我的。在我媽看來,拋棄了她兒子的女人,還想吃臘肉?你做夢去吧。。)
我以為她收下了臘肉,就表明是給我機會——畢竟,如果她真的不喜歡我了,肯定不會收我送的東西的,對吧?
我當時是這樣想的。
接著,我就推斷——她依然還是喜歡我的,跟我分手,只是想懲罰一下我,或者說考驗一下我。
我只要持之以恆,接受她對我的考驗,早晚有一天,我一定能感動她。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就開始展開各種花式道歉,當面道歉、簡訊道歉、微信道歉、電話道歉;三言兩語的道歉,長篇大論的道歉;非常樸實的道歉,文採斐然的道歉。
她的態度挺好,雖然說「我們不可能了」,但還是很溫柔的跟我講,還安慰我很多。
說什麼,「先做朋友吧,我覺得做朋友挺好的」「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我就覺得——啊,她可能是在考察我——她想跟我過一輩子,所以要更加嚴格的考察我,看我是不是真心的想和好,如果她真的不想跟我好了,早就拒絕我、老死不相往來了,沒必要這樣拖著我吧。所以,我不能崩盤,還用什麼「百裡路半九十」這種話來給自己加油打氣。
然後,我就繼續進行各種騷操作,每天去她上課的教室門口等她,每天去路上偶遇她,每天買各種好吃的送給她。
搞了一個多月吧,她的態度依然就是那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好言好語跟我講,但無論如何就是不答應和好。
這下,我實在是按捺不住了,於是發起了大總攻。。
我在她們宿舍樓下,買了一百多盞蠟燭,圍城一個桃心,找人吧她騙下來。。
在眾目睽睽之下,我手捧鮮花送給她,對她進行了一番聲淚俱下的表白。
她謝過我的表演,擁抱了我,轉身離去。
我原本以為,如果我都這麼做了還是沒有用,我就放棄了。我也累了,我也需要尊嚴,就這樣吧,該做的我也做了,我也不會有什麼遺憾了,放手了。
但事實上,我並沒有死心,在此後的時間裡,我還是頻繁地求和。
因為我總覺得她是愛我的,還是想跟我在一起的。當我自以為是地認定了這一點以後,她對我說過的那些「我不愛你了」「別再打擾我了」,我都理解為只是她的一時氣話。
後來,她不堪煩擾,刪掉了我所有的聯繫方式。
唯獨微博,我還可以用我的小號悄悄關注她。
她也會在微博發一些感傷的話,比如什麼「我害怕夢裡都是你,我也害怕醒來沒有你」「人間暗淡,謝謝你賜光明」。
我一直在想——她是怎麼想的?為什麼?為什麼不肯跟我和好,卻要在微博發這種想念我的文字?
那時候就覺得,你不喜歡我,你乾脆對我決絕一點,你去找個新的男朋友,就表明你真的不愛我了。
你又沒有新的男朋友,微博上還發一些想念我的話,你是幾個意思?你這不是吊著我嗎?
沒過多久,她就有新的男朋友了。
哦,媽的,是我想多了。
我是一個已經被處死的角色,卻非得要給自己加很多殭屍跳舞的戲份。
我跟我前前女友曹姑娘分手的時候,我挺感傷的。
什麼叫感傷呢?就是——我不怨她,也不恨她,我也不覺得自己真的有什麼錯,就是單純覺得遺憾,怎麼相愛的兩個人,最後還是要分散。
分手後,我就天天寫失戀的文章嘛,文章大概的內容基本上也就是對愛情失去了信心,不再對愛情抱有期待之類的。
她還是會看我的文章,每次都會評論,而且都說得很溫情,叫我不要那麼失望、不要那麼頹廢。。
我尋思。。。都分手了,你還搞得這麼黏黏糊糊的,你什麼意思嘛?
我內心就會想——她內心還是有我的,我們只是暫時分開一下,以後還是會和好的,畢竟之前分了那麼多次,最後不也和好了嗎……
為了證明我的想法,我就天天看她的朋友圈、豆瓣、微博,試圖去找到一些她依然放不下我、愛我的證據。
就別說她發個什麼了,就是她隨便點讚個什麼東西,我都要分析半天……
有一天,我繼續研究她的朋友圈,不小心發現她有新的男朋友了……
即便如此,她還是會繼續評論我的朋友圈,在我生日的時候給我發了很長的祝福留言。
你說。。我特麼的。。搞清楚她在想什麼有什麼用?
人家該找男朋友找男朋友,該幹嘛幹嘛,哪裡管得了我心裡那麼多戲。
說起「對方是怎麼想的」這個問題,我想起我在2016年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叫《10對已分手的情侶問了前任3個問題,對方的回答是我沒料到的》。
(感興趣的朋友應該可以在百度搜到這篇文章)
文章的內容是,我作為中間人,幫我的委託人問她的前任三個他最想問的問題。
這麼講不知道你有沒有弄懂是怎麼回事,換個說法吧,就是——比如,你現在還有你前任的微信號,但他已經拉黑你了,你找到我,讓我幫你問他三個你最想問的問題,我去加他、問他,然後反饋給你。就是這麼回事。
這篇文章呢,我放了10個案例,但這10個案例都是我瞎編的——當時我只是為了搞笑,希望這個瞎編的內容能讓大家哈哈大笑,僅此而已。
內容大概如此:
記住,這是我編的,不是真的。
這也是編的。
這個還是我編的。
但文章發出去後,不算被抄襲的那些,光是我自己的帳號,就有200多萬閱讀量。
那時候我把我的聯繫方式放在了網上,因為這篇文章,就有一千多個人加我,要我幫忙問前任三個問題。
我當時沒敢說我的文章是瞎編的,因為大家都信以為真了,我只好硬著頭皮幫了一百多個人,真的幫他們去問了前任三個問題。
當然,我也很好奇——「對方是怎麼想的」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是什麼。
在這一百多個人當中,確實有那麼兩三個,問到的結果確實還是充滿愛意的,其中只有一個後來居然還複合了,當時的問答是這樣的:
這個讓我看得還蠻感動的,我居然無意中撮合了一對失散的鴛鴦,挺欣慰。
但是,這只是一個例外,99%以上的回答,都非常冷漠,基本上都是「愛過」「不愛了」「希望他幸福」之類的答案。
殘酷的現實,比如這種:
再比如這種:
以及這種:
這才是殘酷的現實,你覺得你會是前面那個幸運兒嗎?
無限接近100%的可能,你不會。
我想起我一個朋友,他跟他女朋友分手後,每天都偷偷去看人家姑娘的短視頻帳號。
有一天大半夜,他瘋狂給我打電話,我一個又一個的摁斷了,他連續打了二十多個,沒辦法,我接了,「怎麼了?」我問。
「緊急情況,微信說!我快瘋了,我現在就想自殺了!」
於是,我們轉到微信那邊去說。
他給我發來一張視頻截圖,圖片是一個男生的照片,文案是三個字——「男朋友」。
他連續重複了很多句,「她有新男朋友了!她有新男朋友了!還這麼帥!我現在很崩潰,我接受不了」。。
我仔細看了一下那個圖片,突然很想罵人:這他媽是易烊千璽!
他:你怎麼知道他男朋友的名字?
我:……
他:你怎麼知道的?!!你為什麼會知道他男朋友的名字!
我:我他媽給你跪了,這是易烊千璽,TFboys知道嗎?這是個明星!明星!不知道的話你去百度一下「易烊千璽」吧。你平時不追星,也不至於連易烊千璽都不知道吧。。服了。。
還有一個更奇葩,她截了前男友朋友圈的圖給我看,問我她前男友是怎麼想的。
那個朋友圈是僅三天可見的,只有一張圖,是一張藍天白雲的照片,配的文字是「天氣真好」。
就憑這個,你問我他是怎麼想的?
人家還不能有自己的生活了?
你時刻都想他,他時刻也都想你?
你哪來的妖精,給自己加這麼多戲……
分手後,特別渴望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這很正常,是個人都會有這樣的好奇。
所以才會有人不斷追問「你愛不愛我」「你有沒有愛過我」「既然愛為什麼要跟我分開」「既然不愛為什麼當初要在一起」「我哪兒錯了,你說出來我改」。。
我最想解釋的是:當我們在好奇「對方是怎麼想的」的時候,我們真正要得到的答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