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犛牛奶酥片的標籤標示「無糖」 被判十倍賠償

2021-03-04 中食安信Antion

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18)京0106民初29840號

原告:吳文遠,男,1971年5月16日出生,漢族,北京泰斯特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經理,住陝西省武功縣。

被告:西藏聖天源農畜產品有限公司,住所地西藏拉薩市達孜縣工業園區南山路。

法定代表人:袁勤明,總經理。

委託訴訟代理人:宋長青,男,1983年9月12日出生,漢族,西藏聖天源農畜產品有限公司分地區總經理,住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原告吳文遠與被告西藏聖天源農畜產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天源公司)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文遠,被告聖天源公司的委託訴訟代理人宋長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吳文遠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退還購物款2779.8元;2、判令被告支付相當於購物款10倍的賠償金27798元;3、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事實和理由:2018年6月2日,原告吳文遠出於自身食用和家屬生日聚會饋贈親朋好友需要,在被告聖天源公司經營的京東商城「聖天源特產官方旗艦店」購買了「聖天源【西藏特產】奶酪片奶酥奶貝塊奶製品休閒零食特產兒童零食小吃200g原味無糖型」82盒,單價33.9元,共計支付價款2779.8元,訂單號為76097944540,並收到通過京東快遞(運單號VD43366223740)寄送的貨物。收貨地址為北京豐臺區三環到四環之間豐臺區西四環中路100號302醫院西門,收貨人為原告,經營商生產商均為被告。事後經朋友指點和查詢得知,涉案商品並非無糖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會對消費者的選購和食用造成誤導,涉案商品碳水化合物(糖)含量高達45.7克每百克,會對特定人群構成傷害。1、網頁介紹和商品標籤都多次強調「無糖」,查看涉案商品標籤發現,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每百克為45.7克,遠遠超過《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規定:聲稱無或不含糖的含量要求為:碳水化合物(糖)≤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違反《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第3.4條:應真實、準確,不得以虛假、誇大、使消費者誤解或欺騙性的文字、圖形等方式介紹食品,也不得利用字號大小或色差誤導消費者。2、涉案商品標籤上多處出現「無糖」,查看營養標籤發現,並沒有標示糖的含量,違反《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第4.1、4.2條:如果在食品的標籤上特別強調一種或多種配料或成分的含量較低或無時,應標示所強調配料或成分在成品中的含量。因此,涉案商品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被告的誤導行為會對特定人群比如糖尿病和肥胖等人群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傷害,被告聖天源公司作為經營商和生產商,未盡注意和審慎審查義務,明知涉案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銷售,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聖天源公司辯稱:原告在京東我公司的旗艦店購買的奶酥片,共82盒,產品是我公司找別的公司代加工生產的。該產品是符合國家安全規定的,有生產商內蒙古赤峰市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出具的質量檢測報告,為合格產品。關於原告提出商品碳水化合物(糖)超標,我公司明確在商品上標註是營養成分,是每個生產無糖食品公司必須標明標清的一個小項,碳水化合物是其中的一項,碳水化合物主要組成元素:碳、氫、氧,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原告指出被告公司生產無糖商品非無糖食品,會對消費者的選購和食用造成誤導。無糖食品是指不含甘蔗糖和甜菜糖,根據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無糖或不含糖」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克,我公司產品未添加蔗糖,所以我公司的產品是合格產品。因此被告公司涉案商品屬於合格安全標準食品,標註標明的很清楚,沒有對消費者造成誤解和傷害。原告提出理由不符合事實情況。被告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認定並在卷佐證。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8年6月2日,原告吳文遠在京東商城購買聖天源公司出品的聖天源牌犛牛奶酥片,無糖(含乳片),共82盒,單價33.9元,實付2779.8元。該商品為盒裝,每盒淨含量200克。每盒包裝正面有犛牛奶酥片字樣,下方標有無糖(含乳片),優質乳蛋白≥8.8克/100克。包裝反面溫馨提示標註:本品採用特殊生產工藝與植(谷)物添加物混合加工而成,無添加任何糖和代糖產品、不含任何色素和防腐劑,高營養、粗纖維,更適合普通人群和「三高」人群食用,如有少許粉末為運輸中產生,不影響食用。營養成分表載明:每100g含能量2011kJ,蛋白質11.0g,脂肪28.3g,-反式脂肪酸0g,碳水化合物45.7g,鈉361mg。配料表載明:全脂犛牛乳粉、煉奶調味粉(精煉植物油、乳清粉、酪蛋白、乳化劑、穩定劑)、麥芽糊精、麥片、綠豆粉、苦蕎粉、食品添加劑(食用香精)。

吳文遠認為聖天源公司的產品標註為「無糖」產品,但其碳水化合物每百克的含量為45.7克,超過《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的規定。營養標籤也沒有標示糖的含量,故該產品並非為「無糖」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會對消費者的選購和食用造成誤導,對特定人群構成傷害。聖天源公司提交赤峰市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出具的檢驗報告,證明產品為合格產品。聖天源公司認為產品中不添加蔗糖就是「無糖」產品,添加果糖、乳糖也可以屬於「無糖」產品。

本院認為:食品安全標準應當包括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籤、標誌、說明書的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28050-2011中規定了預包裝食品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聲稱的要求和條件,其中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生產方式分為無糖或不含糖、低糖、低乳糖、無乳糖,其中無或不含糖的含量要求為≤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同時規定,如果在食品的標籤上特別強調一種或多種配料或成分的含量較低或無時,應標示所強調配料或成分在成品中的含量。本案中,聖天源公司銷售的犛牛奶酥片無糖(含乳片)商品包裝標註「無糖」,但營養成分表中標註每100g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為45.7g,且未在營養成分表中標註糖含量,這一標註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容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籤、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吳文遠要求退還貨款並給付十倍賠償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吳文遠應當將所購商品退還給聖天源公司。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第一百四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西藏聖天源農畜產品有限公司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退還原告吳文遠貨款二千七百七十九元八角;吳文遠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將其購買的82盒聖天源牌無糖犛牛奶酥片返還給西藏聖天源農畜產品有限公司。

二、被告西藏聖天源農畜產品有限公司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賠償原告吳文遠損失二萬七千七百九十八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66元,由被告西藏聖天源農畜產品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生效後七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交納相應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於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丁 穎

人民陪審員  張克敏

人民陪審員  高順榮

二〇一九年一月三十日

書 記 員  王夢璇

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中食安信(北京)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服務於食品行業的法規諮詢機構,致力於為食品行業客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監控、標準法規資料庫建設、標準法規諮詢、食品標籤審核、嬰配配方註冊、食品專業翻譯等全方位的食品安全諮詢服務。

諮詢電話:010-51301566

相關焦點

  • 案例 | 食品營養標籤不規範賠償案例
    原告鄭樹波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退還原告購物款6元;2.判令被告賠償原告1,000元;3.由被告負擔本次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於2019年5月10日在被告開設的家樂福鍾家村店購買到「佳樂椰漿200ml」,佳樂椰漿產品的營養成分表旁邊有標註「不含膽固醇」,佳樂椰漿營養成分表格中飽和脂肪含量標示為16.1g/100ml。
  • 【案例】進口食品中文標籤強制標示內容缺失 因海關備案信息完整而被改判為標籤瑕疵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之規定,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因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所承擔的「十倍賠償」的侵權責任,是以「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為適用前提。本案被上訴人並未舉證證明涉案產品對其身體健康造成了損害,故訴請的十倍賠償不符合法律規定,不應予以支持。4.被上訴人系「職業打假人」,且有自己的「職業打假團夥」。首先,截止2018年12月18日。
  • 判例|產品含有瑪咖卻未標識適宜人群,消費者索十倍賠償被駁回
    該產品外包裝標示食品名稱為瑪咖酒,原料為水、優質白酒、瑪咖、冰糖,產品標準號GB/T27588-2011等,但無標示不適宜人群及食用限量的內容,存在安全隱患,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現起訴請求判決:福齊樂公司、好鄰居公司1.返還貨款4512元;2.賠償陶梓欣45120元;3.承擔本案訴訟費。
  • 【案例】食品宣稱功效構成欺詐 十倍索賠被拒獲三倍賠償
    劉洪秋上訴請求:一、健維公司返還劉洪秋購貨款22,320元,並賠償劉洪秋貨款十倍的賠償款223,200元,合計245,520元;二、森工集團承擔連帶責任;三、健維公司、森工集團承擔一、二審案件受理費。事實與理由:一、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本案案涉產品花旗松素未按食品安全標準生產,未獲國家食藥監部門保健食品批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至少22個條款規定。
  • 案例:涉案產品因違反食品安全標準,對於消費者要求十倍賠償法院不予支持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籤、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誇大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生產者對標籤、說明書上所載明的內容負責。」且GB7718-2011食品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第3.6條亦規定「不應標註或者暗示具有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內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 青島中院支持「知假買假」十倍賠償「驚世判決」再審判決...
    二審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表明價款十倍的懲罰性賠償不以消費者人身權益遭受損害為前提,如果消費者人身權益遭受了損害,消費者還可加重主張損失三倍懲罰性賠償金。
  • 買茅臺酒,竟然都是假的,索賠十倍賠償
    「假酒不一定質量不合格、假商標不意味著假產品」南充的甄先生花了24000餘元買了9瓶53度的茅臺,後發現是假茅臺,就將商家告上法庭索取10倍賠償。一審法院以上述理由認為該酒尚不存在質量問題,不予支持甄先生的索賠請求。
  • 安徽亳州一商行拼多多售「三無」鹿胎膏 一審判十倍賠償
    日前,裁判文書網發布《倪映紅與亳州市譙城區靜心食品商行產品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法院判決亳州市譙城區靜心食品商行向原告倪映紅退還貨款2685元;十倍賠償26850元。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 【小課堂】遭遇無良商家,三倍賠償or十倍賠償?
    而在生產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的環節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倍」、「三倍」、「十倍」賠償問題,看似相同的糾紛索賠結果為何不同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懲罰性賠償」的來龍去脈。 ,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 思路|中成藥添加到食品中判決十倍賠償
    根據食品安全法148條要求被告支付給原告價款十倍賠償。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被告深圳市龍崗區慕靈食品商行賠償原告7680元;2、被告收回並銷毀原告所購買的珍珠粉共計6瓶4克2瓶、50克1瓶(贈品3瓶其中一瓶50克已開瓶被服用)共人民幣7680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 最高法發布5個典型案例,與你有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籤、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原告主張賠償款1000元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依法應予支持。
  • 普法案例 | 租客醉酒後在出租屋摔倒死亡,家屬要房東賠償,案子判了!
    普法案例 | 租客醉酒後在出租屋摔倒死亡,家屬要房東賠償,案子判了!於是起訴到法院,要求房東承擔50%的賠償責任。被告房東鍾某認為其不存在過錯。首先,原告租住的房屋地面平坦、整潔,樓道寬度合理,樓梯坡度平緩安全,完全可以正常通行,不存在安全隱患。其次,徐某是嚴重醉酒後致傷,被發現後,已盡到房東應盡的救助義務。
  • 最高法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典型案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籤、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李某主張賠償款1000元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依法應予支持。
  • 食品領域職業打假與懲罰性賠償實務分析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依據上述法律規定可知,只有消費者才有權主張違法生產經營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 青島中院支持「知假買假」十倍賠償贏讚譽
    青島中院支持「知假買假」十倍賠償贏讚譽職業打假人也是消費者□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陽□ 見習記者 張守坤知假買假,是指消費者在明知即將購買和使用的商品是假貨的情況下,仍然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行為。
  • 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二、食品標籤應當標示哪些信息?  五、營養標籤中必須要標示出來的營養物質有哪些?  我們現在看到的營養成分表中,「1+4」不能少。這裡說的「1+4」是指營養成分表中必須要標示的一些內容。「1」指的是能量,在食品營養標籤必須要標食品的能量值,以及佔能量NRV的百分比。
  • 跟團旅遊 入住賓館後受傷 旅行社被判賠償
    跟團遊受傷 旅行社被判賠償泉州網1月15日訊 (記者 許小程)跟團旅遊過程中,入住賓館後受傷,應該由誰承擔賠償責任?陳某在賓館淋浴房內受傷後,起訴旅行社賠償,經法院認定旅行社和賓館均應承擔責任,最終法院判令旅行社賠償陳某相關損失。
  • 四川男子買到9瓶「假茅臺」要求10倍賠償法院沒有支持
    之後,其向法院提起了訴訟,甄先生要求商家退還買酒的錢,並且作出10倍賠償。2020年8月7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玉清商貿部要退還甄先生購買茅臺酒的全款24,192元,但是駁回了鄭先生10倍賠償的請求。法院認為,甄先生只是舉證證明了涉案的9瓶茅臺是假冒註冊商標產品,產品標籤與產品本身不相符,但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這些酒的質量是不合格的,或者是這些酒存在食品安全風險,因此對於10倍索賠的請求不予支持。
  • 案例|重慶華潤萬家因銷售飽和脂肪標識值不符合無膽固醇聲稱要求的食品賠償1000元!
    原告吳**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重慶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退還貨款11.90元並賠償1000元;2.判令被告中商集團經濟合作有限公司承擔連帶責任;3.本案訴訟費由兩被告共同承擔。中文標籤標識:無膽固醇食品,營養成分標識蛋白質:1.7克每100毫升,脂肪18.1克每100毫升,飽和脂肪16.1克每100毫升,膽固醇0毫克。涉案產品的脂肪含量超出該標準對脂肪含量的規定,屬於產品質量不合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遂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被告重慶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辯稱,涉案產品系合格產品,不影響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