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人與韃靼人汗國1

2021-03-04 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一、韃靼人

韃靼人,也音譯為「達怛」、「達旦」、「達達」、「達靼」等,是多個族群共享的名稱,包括以蒙古族為族源之一的遊牧民族、在歐洲曾經被金帳汗國統治的部分突厥民族及其後裔。其遊牧區域在歐洲人繪製的地圖裡稱之為韃靼利亞。

中國今天的少數民族之一塔塔爾族和俄羅斯等地的韃靼族都源自古代蒙古草原上的韃靼人。

在俄羅斯和部分歐洲國家,韃靼泛指蒙古人及在蒙古帝國擴張時期隨蒙古人進入歐洲的其他草原遊牧民族。12世紀的維吾爾大學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認為韃靼人說一種突厥語方言。

「韃靼」這個名字是拜佔庭人開始使用,用來指代黑海到鹹海一帶廣袤草原的各種遊牧半遊牧的突厥人,這些突厥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韃靼這個名字來源於蒙古草原的九姓韃靼,但是九姓韃靼也不完全是蒙古語部族,其中還有一些原屬於鐵勒的突厥語部族。成吉思汗徵服韃靼部後,說突厥語的韃靼部民就西遷了,留下來融入蒙古族的基本上是說蒙古語的部民。現在俄羅斯所有的塔塔爾族都或多或少的帶有韃靼部民的血統,即便沒有韃靼部血統,但是有些血統是共有的,比如欽察、烏戈爾,這也是大家都沿用塔塔爾族名的原因。

歐洲人所說的「韃靼人」分廣義和狹義兩個稱謂,廣義指俄國境內使用突厥語各族(亞塞拜然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亞、伏爾加河流域突厥語各族)的統稱。狹義韃靼指韃靼族,該民族是突厥人的一支。一開始只有克裡米亞的突厥人自稱韃靼。其他地區的韃靼人十九世紀才自稱韃靼。其實各韃靼也不是一回事,各個「韃靼」的名稱也是俄羅斯人起的,因為他們只知道用「韃靼」 來描述突厥、蒙古人。因為有些韃靼人像白色人種,有些像黃色人種,對伏爾加韃靼來說的汪古部落影響較為大。全世界有57支不同韃靼人,但也是同一民族。

3世紀至4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由於匈奴及其他一些遊牧部落向西遷徙進入中亞和東歐,並且很多的遊牧部落先後移居烏拉爾山脈和伏爾加河流域,接受了當地使用烏拉爾語系民族的許多文化因素和語言。5—6世紀的柔然汗國和白匈奴的在中亞的擴張和崩潰;以及6世紀到7世紀,突厥汗國向外擴張,大批突厥部落湧向西伯利亞、中亞和俄羅斯平原的森林、草原地帶。1242年,成吉思汗之長子朮赤之次子拔都在西起多瑙河中下遊,俄羅斯平原和東至中亞鹹海地區建立金帳汗國。13世紀到15世紀,西遷的蒙古人以及大多數被併入金帳汗國的突厥語族部落,在語言和文化方面互相結合,形成韃靼民族。血緣上講,其中蒙古人的成分很少,主要是當地的突厥民族(保加爾人、欽察人),其文化,包括姓氏,則受突厥影響明顯。15世紀到16世紀,金帳汗國的分裂為白帳汗國、藍帳汗國、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克裡米亞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數國。

同時也形成了韃靼人的各個地方分支:伏爾加韃靼人、阿斯特拉罕韃靼人、克裡米亞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烏拉爾韃靼人、卡西莫夫韃靼人、楚利姆韃靼人、梁贊州韃靼人、高加索韃靼人、米薩韃靼人、立陶宛韃靼人、白俄羅斯韃靼人、波蘭韃靼人、託博爾斯克韃靼人、沃洛格達韃靼人、雅羅斯拉夫韃靼人、NORQAT韃靼人、彼爾姆韃靼人、芬蘭韃靼人等。

西伯利亞地區的韃靼人還包括圖拉韃靼人、秋明韃靼人、葉尼塞河韃靼人、米努辛斯克韃靼人等很多分支;喀山韃靼人(包括伏爾加韃靼人)、卡西莫夫韃靼人、伏爾加韃靼人、米沙爾韃靼人4支又合稱伏爾加-烏拉爾韃靼;阿斯特拉罕韃靼人還包括Yurtovsk韃靼人和Kundrovsk韃靼人兩部,北高加索山區還有7個很小的韃靼人部落,它們說著不同的突厥語和高加索語言。不同的韃靼人來源與文化也不同,不能只以韃靼籠統稱呼。克裡米亞韃靼源於古代的哥德人(日耳曼系)。受烏古斯人影響大。阿巴坎韃靼是哈卡斯人,米努辛斯克韃靼是吉爾吉斯人留在西伯利亞的部分,西伯利亞韃靼是由西伯利亞汗國與部分藍帳汗國人混合而成的群體。

今天韃靼人主要分布於中亞、阿富汗、俄羅斯的喀山、烏克蘭的克裡米亞和歐洲(波蘭、白俄羅斯、立陶宛,芬蘭)各地。他們是俄羅斯人口最多的突厥語系民族。芬蘭與波羅的海國家的韃靼人屬mishar米沙爾支。其中以伏爾加河流域到烏拉爾山一帶的韃靼人,人數最多特別是喀山韃靼人(1910年四十萬在烏法、十萬在薩馬拉與辛比爾斯克),經濟和文化也較發達。現在的韃靼人是伏爾加保加利亞、欽察人與不多蒙古人的後裔。有些人叫伏爾加韃靼為新保加爾人。

 

二、西伯利亞汗國

西伯利亞汗國(1460年—1598年),又稱失必兒汗國,是16世紀時位於亞洲北部草原上的西伯利亞的一個汗國,由蒙古—韃靼人及突厥人所建立,是屬於從大蒙古帝國之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克裡米亞汗國、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的四個汗國之一。

西伯利亞汗國, 15世紀末從金帳汗國分離出來的、位於亞洲北部的一個遊牧性質的封建國家,首府成吉-圖拉(今秋明城附近),這個汗國大概位置是在烏拉爾山以東的鄂畢河中遊。16世紀初移駐卡什雷克城(又稱伊斯凱爾城,或西伯利亞城。位於託博爾斯克近處)。佔有託博爾河、額爾齊斯河與鄂畢河之間的廣大地區。西部與俄羅斯的大封建主斯特羅加諾夫家族的領地相連。地處歐、亞陸路貿易的必經之路。

西伯利亞汗國總人口為18~20萬。主要民族為韃靼人及奧斯加克人、沃古爾人、巴什基爾人等。居民以牧業和農業為主。北部地區大多數人從事狩獵、馴鹿和養蜂業。居民掌握金屬冶煉技術,能製造各種金屬器具。汗及其下屬的諸侯、領主和酋長等構成了國家的統治階級,廣大下層平民是被統治階級。汗國內部保留了不少奴隸制殘餘和原始公社制殘餘。封建諸侯、酋長彼此內訌,紛爭不已,削弱了國家的實力。

16世紀中葉,俄國吞併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之後,進而入侵西伯利亞汗國,以奪取該汗國的毛皮產地並打開與東方進行貿易的通道。葉吉格爾汗屈服於俄國的壓力,於1555年被迫宣布臣服俄國。沙皇伊凡四世(雷帝)自封為「全西伯利亞的君主」。1563年庫楚姆起兵,推翻了葉吉格爾汗,登上了汗位。中斷了同俄國的君臣關係,停止向俄國輸納貢物,積極組織力量回擊俄國的武裝挑釁,維護汗國的獨立。1579年俄國封建主斯特羅加諾夫家族受沙皇之命,招募了一支以葉爾馬克·季莫費耶維奇為首領的哥薩克隊伍。1581年9月10日,葉爾馬克率840人,向西伯利亞汗國進軍。1582年11月4日俄軍戰勝庫楚姆汗,開進汗國首府。庫楚姆汗逃往南方,組織力量,繼續同俄軍周旋。當地人民的抗俄鬥爭持續了17年。1598年,庫楚姆汗被害,汗國被俄國滅亡。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相關焦點

  • 韃靼人
    13世紀初,這些蒙古突厥遊牧民族的不同群體成為蒙古徵服者成吉思汗部隊的一部分,其後蒙古人與突厥人互相混雜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羅斯和匈牙利的蒙古軍隊,就被歐洲人統稱為韃靼人。成吉思汗帝國解體之後,韃靼人特別同蒙古統治勢力的西部政權關係密切,該政權擁有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大多數地區,號稱金帳汗國(Golden Horde)。
  • 自1468年開始,克裡米亞汗國的韃靼人將兩百多萬斯拉夫人賣作奴隸
    在今天的黑海北岸地區,曾崛起過一個強大的韃靼人國家,名叫克裡米亞汗國,又名可裡米亞汗國或克裡木汗國,其汗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有如今烏克蘭和俄羅斯相互爭搶的克裡米亞半島和東到頓河下遊
  • 韃靼人和蒙古人,他們到底一樣不一樣,又有什麼關係?
    在月即別統治期間,金帳汗國的蒙古人完成了突厥化的過程,和蒙古人分道揚鑣,成為了一個新的民族,也就是韃靼人。此外,金帳汗國及其分裂之後形成的幾個小汗國還曾經頻繁入侵羅斯地區和波蘭-立陶宛聯邦,從當地擄掠了大量人口。雖然這些人口多數最終都被賣到奧斯曼帝國作奴隸,但也有少量融入韃靼人的血統之中。所以韃靼人可以說是蒙古各部(可能包括韃靼部)和突厥各部以及一些東歐民族混血形成的一個民族。
  • 三分鐘了解韃靼人和蒙古人的區別,剪不斷,理還亂!
    當時在歐洲各國,他們把從中國遷徙去的步落稽部落保加爾人叫做韃靼人。而在俄國統治者那裡,所有亞歐大陸各國只要是使用突厥語的民族,都被叫做韃靼。進入20世紀,歐洲曾經被金帳汗國統治的部分突厥和蒙古民族及其後裔都被叫做韃靼。
  • 韃靼人和蒙古人之間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這其中就有韃靼人。《闕特勤碑》中記載的「三十姓韃靼」是「韃靼」一詞最早的文字出處。公元八世紀後韃靼人開始逐漸向蒙古高原移居。公元840年回鶻汗國的滅亡給韃靼人提供了進入漠南、漠北的機會。從此韃靼人和中原人就成為了「鄰居」,中原漢族文獻中對韃靼人的記載也逐漸增加。韃靼人逐漸壯大成為了蒙古高原的主流群體,於是「韃靼人」這個概念逐漸成為了中原人對蒙古高原各部落的泛稱。
  • 韃靼人和蒙古人,現代為何不是同一族群?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金帳汗國中後期君主扎尼別畫像而在歐洲,在蒙古帝國分裂之後,「韃靼」一詞馬上就成為了歐洲人接觸最多的金帳汗國統治族群的專用稱呼。而金帳汗國的統治族群雖然在早期仍然自稱蒙古人,但正如前文所述,這些「蒙古人」其實有很深的突厥背景。而在公元1313年,月即別成為金帳汗,之後很快著手禁止蒙古傳統法律與習俗,將伊斯蘭教立為國教,並將其教法立為法律。此舉曾遭到金帳汗國一些仍然保留了蒙古傳統的貴族的反對,這些人曾暗中策劃發動政變,廢掉月即別。但其密謀中途敗露,月即別對所有參與其中的舊蒙古貴族進行了殘酷鎮壓。
  • 瑞典的韃靼人
    然而,有一群穆斯林早已在瑞典許多年,文化上幾乎已完全融入瑞典社會,他們是韃靼人。打從1900年代,一些俄羅斯、烏克蘭等前蘇聯共和國的韃靼人,選擇離開自己的國家,移民來到更好的瑞典。他們融合得很好,根本無心恢復自己的文化或語言。也有少數人擔心會失去認同,因為今天只有約100名韃靼人留在瑞典。
  • 古代韃靼人眼中的白人奴隸:德國女人身體硬,斯拉夫人價格低
    古代韃靼人眼中的白奴:德國女人硬,斯拉夫人價低  後來,在克羅米亞汗國,韃靼人的領導下,白奴的貿易越來越強。據悉,有200萬信奉基督教,教的斯拉,夫人被韃靼人賣為奴隸,這對東歐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古代韃靼人眼中的白奴:德國女人硬,斯拉夫人價低
  • 韃靼人等於蒙古人?並不是,這背後的故事不簡單
    在古時候,很多的中原地區漢人都會把草原人稱之為韃靼人,除了中國人之外,歐洲人與俄國人也會經常跟韃靼人有交流接觸,他們同樣是稱其為韃靼,甚至發生過比較激烈的戰爭。看上去韃靼人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那些人,似乎跟蒙古人同屬一家,但這背後的故事,卻遠沒有這麼簡單。
  • 俄羅斯帝國對喀山汗國與阿斯特拉罕汗國的徵服與治理
    俄羅斯的「帝國」歷史,可以追溯到它對喀山汗國(1552年)和阿斯特拉罕汗國(1556年)的徵服時期,這兩個汗國都是多民族和多宗教人口的重要貿易中心。緊接著是徵服西西伯利亞汗國(1582年)和橫穿西伯利亞的運動。
  • 在1856年至1863年間,約十五萬克裡米亞韃靼人和約八萬諾蓋韃靼人
    戰爭開始時,小群韃靼人已經開始逃離家園,戰爭接近尾聲時,因為擔心聯軍走後會遭到俄羅斯人的報復,離開的人數越來越多。1855年5月,當地韃靼人借著聯軍佔領刻赤的機會對俄羅斯人發動暴力襲擊,造成了刻赤慘案。在這之後,克裡米亞的韃靼人就已經開始受到俄羅斯軍事當局的報復,包括大規模抓捕、沒收財產、集體處死「可疑的」韃靼人等。
  • 金帳汗國的後人突厥化高加索諾蓋蒙古人
    分布在達吉斯坦共和國及烏拉爾河一帶,曾經在金帳汗國分裂後有自己的汗國。有大小之分。一部分遷往俄羅斯波多利亞,留在欽察草原,接受脫脫宗主權的,稱小諾蓋;一部分留下在裏海以北烏拉爾河區的,稱大諾蓋。全世界的諾蓋人有221000人。
  • 論韃靼人、立陶宛人和莫斯科人的風俗
    #литовцы, #Московское_княжество, #татары書名:論韃靼人、立陶宛人和莫斯科人的風俗作者:米哈龍·利特溫介紹:由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奧古斯都二世的秘書,外交官和立陶宛人文主義者瓦茨拉夫·米科拉耶維奇(Wenceslas Mikolaevich)撰寫的這篇論文充滿了對立陶宛命運的焦慮。
  • 金帳汗國的世界地位及兵器圖示
  • 成吉思汗後裔還是斯拉夫人?這是個定義問題
    而在公元15世紀,金帳汗國出現了衰落和分裂,克裡米亞地區獨立,建立了同樣由韃靼人統治的克裡米亞汗國。而克裡米亞的王族其實也是金帳汗國王族的一支,據說使克裡米亞獲得完全獨立的哈吉·格來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長子朮(zhú)赤第13個兒子禿花帖木兒的後代。不過雖然其父系先祖可以追溯到鐵木真,但韃靼人這個整體卻是許多民族混血的產物,從它誕生起就已經不是蒙古人了。
  • 歐洲最後的蒙古汗國:被奧斯曼徵服的克裡米亞汗國
    東以頓河下遊為界,西至第聶伯河下遊地區,向北一直延伸到耶列茲城和坦波夫。1783年被併入俄國。格來家族是虔誠的穆斯林,這使克裡米亞有強烈的伊斯蘭教特徵。 歷史 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是15世紀中葉在克裡木半島上建立的封建國家。原為蒙古帝。
  • 要謝成吉思汗,讓他們飽經苦難
    成吉思汗若干年後,偉大的成吉思汗真的打敗了塔塔爾部。為了奉行父親的遺言,成吉思汗瘋狂殺害塔塔爾人,建立汗國後,也百般欺壓塔塔爾人。成吉思汗報了父仇後,將韃靼人加入蒙古部隊,去艱苦的俄羅斯打仗。當時,帶隊徵服俄羅斯的就是朮赤、拔都父子。這爺倆很厲害,在今日俄羅斯的領土上建立龐大的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長達240年。在這240年中,韃靼人逐步壯大,人口越來越多。最後,韃靼人竟然成為金帳汗國身邊最紅的官員,徹底揚眉吐氣,甩掉了曾經被蒙古人欺壓的歷史。那麼,韃靼人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 韃靼牛肉和韃靼人有關係嗎
    上 17世紀俄羅斯韃靼人的裝束東胡和濊貊、肅慎一般被定義為古東北三大民族。東胡族系包含的部落和民族很多,烏桓、鮮卑、柔然及蒙古族等。公元2世紀的時候鮮卑強大起來,柔然成了鮮卑拓跋氏的一支。公元4至6世紀,柔然和敕勒在北至貝加爾湖、東到大興安嶺、西至準格爾盆地、南至陰山山脈一帶活躍起來,當時正是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當時北齊的官員就聽說過「韃靼」。
  • 克裡米亞汗國
    是由興起於亞洲北部草原的遊牧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分裂後建立的諸多獨立汗國之一。1430年,哈吉·格來正式建立克裡米亞汗國,在巴赫切薩拉伊定都。1783年,克裡米亞汗國被歸併於俄羅斯帝國領內, 最後一位汗被送至羅德島遭突厥人斬首。 遊牧白金:中世紀到近代的黑海沿岸奴隸貿易
  • 【蒙古帝國君王譜】克裡米亞汗國(上)
    是由興起於亞洲北部草原的遊牧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分裂後建立的諸多獨立汗國之一。1430年,哈吉·格來正式建立克裡米亞汗國,在巴赫切薩拉伊定都。1783年,克裡米亞汗國被歸併於俄羅斯帝國領內,最後一位汗被送至羅德島遭突厥人斬首。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是15世紀中葉在克裡木半島上建立的封建國家。原為蒙古帝國下轄的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的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