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米亞汗國

2021-03-05 六哥講故事2019

克裡米亞汗國,又名可裡米亞汗國、克裡木汗國。是由興起於亞洲北部草原的遊牧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分裂後建立的諸多獨立汗國之一。1430年,哈吉·格來正式建立克裡米亞汗國,在巴赫切薩拉伊定都。1783年,克裡米亞汗國被歸併於俄羅斯帝國領內, 最後一位汗被送至羅德島遭突厥人斬首。

遊牧白金:中世紀到近代的黑海沿岸奴隸貿易 2019-08-03 13:05

在黑海北岸和高加索山區,奴隸貿易是有利可圖的事業。至少從古希臘城邦時代開始,這類產業就在黑海沿岸地區十分發達興盛。哪怕是在人文主義出現的近代,當地都不能擺脫對奴隸經濟的需求。至於支撐這種非人道生意的買主,則是眾多落後國家的勞動力渴求。...詳情

相關新聞

內容來自

中文名

克裡米亞汗國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巴赫齊薩萊

官方語言

塔塔爾語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主要民族

塔塔爾族

目錄

1 簡介

2 歷史

▪ 建立

▪ 興盛

▪ 衰亡

3 政治

▪ 奴隸貿易

▪ 侵略

▪ 人民

4 經濟

5 世系

克裡米亞汗國簡介

編輯

克裡米亞汗國

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是15世紀中葉在克裡木半島上建立的封建國家。原為蒙古帝國下轄的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的屬地。

13世紀30年代,蒙古人徵服了克裡木半島和黑海北岸草原地帶的阿蘭人(亞速人)、欽察人、亞美尼亞人 、希臘人等當地居民。13、14世紀之交,金帳汗國在索爾哈特(即舊克裡木)設置總督管轄區。1443年,哈吉-格萊(1443~1466在位)在當地突厥韃靼封建主的支持下,脫離金帳汗國,建立了獨立的克裡米亞汗國,定都巴赫奇薩賴(烏克蘭南部半島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的巴赫奇-薩萊村)。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屬於地中海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1600年的克裡米亞汗國

歷史

建立

金帳汗國分裂後,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一個後裔建立了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最早管理克裡米亞的是禿花帖木兒,他是拔都的兄弟。他統治時期發行的第一批錢幣註明 年代是1441-1442年,現已知道他一直統治到1466年。他所建的汗國東以頓河下遊為界,西至第聶伯河下遊,向北延伸到耶列茲城和坦波夫。到1430年,他的後人哈吉·格來正式立國,在巴赫切薩拉伊定都。他是虔誠的穆斯林,因此汗國有強烈伊斯蘭色彩。他死後,次子努兒道刺特和六子明裡·格來爭位,後來明裡·格來得位。

1454年,哈吉·格來把克裡米亞河南岸的巴赫切薩拉伊,即原奇爾克耶城定為都城。1468年,他在喀法訪問,同時奧斯曼帝國(1299~1922)派了一支騎兵前往奪取喀法。他在1475年被土耳其人囚禁,但奧斯曼人尊重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的獨立,因此兩年後獲赦,成為蘇丹的封臣。半島南部由土耳其人統治,汗國可以繼續統治其餘的半島和北方草原地區,允許發行自己的錢幣。他們之間關係特殊,奧斯曼帝國每有戰事也找韃靼人幫忙。1502年,金帳汗國徹底崩塌,克裡米亞成為金帳汗繼承人。


興盛

由哈吉建立的格來王朝一直延續到1771年俄國徵服時期,1783年最後併入俄國。該家族是虔誠的穆斯林,使克裡米亞具有強烈的伊斯蘭教特徵。不過,在經歷了最初的衝突之後,哈吉·格來意識到從喀發的熱那亞殖民地中獲得的財政利益,他一直與殖民地保持著友好的關係,直到他1466年去世。後來,他的兒子們為王位繼承權發生爭吵。最初,次子努兒道刺特獲勝(4-6日奪取該城。明裡·格來由於熱那亞人的一再挽留與喀發人一起被困在喀法,並在此被奧斯曼人俘虜。然而,兩年之後,他作為蘇丹的屬臣被送回克裡米亞。克裡米亞南岸直接由奧斯曼中央政府管理,在喀法設一位常駐帕夏1466年-1469年和1475-1477年在位),但是,最後的勝利者是第六個兒子明裡·格來(1469-1475年和1478-1515年在位)。1468年,明裡·格來對喀發的熱那亞人們作了一次答謝訪問,他們曾協助他捉住努兒道刺特。與此同時,奧斯曼帝國蘇丹穆赫默德二世派一支騎兵隊,由哥杜克阿赫麥德帕夏統率,前往奪取喀法,他於1475年6月,從伊斯蘭·格來二世(1584-1588在位)即位起,開始以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名字頌讀胡特巴。

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無疑是十八世紀前東歐最強的勢力之一,作為穆斯林,克裡米亞韃靼人對拓展伊斯蘭教勢力界線有所貢獻,特別是在對抗信奉基督宗教的俄羅斯人與波蘭人。他們定期出兵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的路徑。他們戰鬥力強大,土耳其人有事也找他們幫忙。也曾經與立陶宛波蘭結盟反俄國。他們打仗最遠由波斯至匈牙利。


衰亡

從1478年到1777年,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是奧斯曼帝國(1299~1922)的一個附屬國。從1584年伊斯蘭·格來二世開始,在星期五聚禮上,以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名稱頌胡特巴。1475年土耳其人入侵,1478年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克裡木汗以金帳汗的繼承者自居,竭力保護各弱小汗國,在奧斯曼帝國蘇丹支持下,力圖在伏爾加河沿岸重建穆斯林國家,為此同俄國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奧斯曼帝國戰敗後,1774年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兩國締結《楚庫克-凱那爾吉和約》,克裡木汗國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

瓦西裡三世即位後,忙於在西部邊境上開疆拓土,對克裡木汗國的入侵暫時採取了消極的防禦措施,主要是以鞏固邊境城防,每年徵派數萬人的軍隊前往邊疆地區服役,此外還向克裡木汗國繳納歲幣,以求自保。1478年,克裡木汗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國,蒙哥吉雷汗實際上成為奧斯曼奧斯曼帝國在克裡木半島地區的代理人。

1512年,克裡木汗國突然進攻莫斯科,原因是立陶宛大公西格蒙德一世用15000個金幣,買通了克裡木的蒙哥吉雷汗。正在前線的瓦西裡三世來不及調兵回防,蒙哥吉雷汗很快就攻佔了梁贊。莫斯科軍隊進行了有效的抵抗,蒙哥吉雷汗也無心戀戰,在大肆掠奪後撤軍。從此莫斯科大公國和克裡木汗國之間正式成為敵對關係。

1572年,趁著伊凡雷帝深陷於立窩尼亞戰爭,克裡木汗國一度攻陷了莫斯科。但在同年的莫洛季戰役中慘敗,從此開始由盛轉衰。

1635年至17世紀末,沙皇俄國修築了克裡米亞長城來防禦克裡米亞汗國的侵襲。

在被沙俄併吞前,克裡米亞維護了伊斯蘭邊界,定期掃蕩南俄,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從1777年起,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附屬俄羅斯。1783年俄羅斯正式將整個克裡米亞半島納入版圖。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滅亡。

奧斯曼帝國衰落時,他們也衰弱了,受土爾扈特阿玉奇汗與俄人攻擊。1774年俄羅斯迫使奧斯曼帝國(1299~1922)承認克裡米亞獨立,從1777年起,克裡米亞汗王沙希因附屬俄羅斯。不久,克裡米亞貴族起義反對沙希因,沙希因向俄國人請求援助。波特金率7萬俄軍到達克裡米亞。

1783年,正處於衰落之中的的奧斯曼帝國(1299~1922)與奧地利帝國有戰端,無暇東顧,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於是被歸併於沙俄領內。最後一位汗被送至羅德島遭突厥人斬首。


政治

大致與金帳汗國一樣,汗族出自成吉思汗,自稱白骨頭。與喀山汗國一樣,由四大貴族(哈剌赤)主持政府。諾蓋人是阿斯特拉罕汗國亡國後來的。汗國法律有沙裡亞法與成吉思汗法典。由卡迪斷案。


奴隸貿易

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的其中一個收入來源是前往東歐捕捉斯拉夫(特別是烏克蘭人)與羅馬尼亞人奴隸,稱為「草原民族的收成」。這種情形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直到十八世紀晚期以前,還保持著與奧斯曼帝國(1299~1922)及中東龐大的奴隸貿易。卡法是其中最著名也最重要的奴隸市場,把奴隸從這裡運輸到各地販賣是汗國重要的收入來源。另一種是諾蓋人捕捉的奴隸。他們也有牧民但是不多。


侵略

在1558年到1596年期間,約有30次對沙皇俄國的領土大規模進犯的紀錄。每年春季莫斯科動員多達65,000名士兵在邊境服務,對國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最大的一次戰事是在1572年圍攻莫斯科(德夫來特·格來汗),捉拿了十五萬人,屍骸塞滿莫斯科河。

克裡米亞汗國人民

汗國主體民族是韃靼人,也有非穆斯林(哥德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切爾克斯人,猶太人,卡拉伊姆人,熱那亞人),他們也說韃靼語,汗國對他們實行米利特。像奧斯曼帝國(1299~1922),非穆斯林要交一種人頭稅,但不用做軍。


經濟

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的其中一個收入來源是前往東歐捕捉奴隸,稱為草原民族的收成,喀法淘是著名奴隸市場。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國內主要是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最大的一次戰事是在1570年代圍攻莫斯科,捉拿了十五萬人,屍骸塞滿莫斯科河。這些被俘人口隨後被當作奴隸出售到奧斯曼帝國(1299~1922)、中東甚至歐洲國家。在克裡木汗立國之初的十四世紀直至十六世紀末的200餘年中,克裡木韃靼人共販賣了多達三百萬名奴隸。


世系

哈吉.格萊一世 1449-1456,1456-1466

哈依達.格萊 1456

努爾.道拉特.格萊1466-1467,1474-1475,1476-1478

明格裡·格萊1475-1476,1478-1514

穆罕默德.格萊一世 1514-1523

格哈茲.格萊一世 1523-1524

薩爾達特.格萊一世 1524-1532

伊斯蘭.格萊一世 1532

薩哈比.格萊一世 1532-1551

道拉特.格萊一世(傑夫列特·格萊) 1551-1577

穆罕默德.格萊二世 1577-1584

伊斯蘭.格萊二世 1584-1588

格哈茲.格萊二世 1588-1596,1596-1608

法特.格萊一世 1596

脫脫迷失.格萊 1608

薩拉瑪特.格萊一世 1608-1610

穆罕默德.格萊三世 1610,1623-1624,1624-1627

傑依.本.格萊 1610-1623,1624,1627-1635

伊納亞特.格萊1635-1637

巴哈杜爾.格萊一世 1637-1641

穆罕默德.格萊四世 1641-1644,1654-1666

伊斯蘭.格萊三世 1644-1654

阿迪勒.格萊1666-1671

賽裡姆.格萊一世 1671-1678,1684-1691,1692-1699,1702-1704

穆拉德.格萊1678-1683

哈吉.格萊二世 1683-1684

薩爾達特.格萊二世 1691

沙法.格萊 1691-1692

道拉特.格萊二世 1699-1702,1708-1713

格哈茲.格萊三世 1704-1707

卡普蘭.格萊一世 1707-1708,1713-1716,1730-1736

道拉特.格萊三世 1716-1717

薩爾達特.格萊三世 1717-1724

明裡.格萊二世 1724-1730,1737-1740

法特.格萊二世 1736-1737

薩拉瑪特.格萊二世 1740-1743

賽裡姆.格萊二世 1743-1748

阿爾斯蘭.格萊1748-1756,1767

哈裡姆.格萊1756-1758

齊瑞姆.格萊1758-1764,1768-1769

賽裡姆.格萊三世 1764-1767,1770-1771

克裡米亞汗國國旗

麥斯兀德.格萊1767-1768,1771-1772

道拉特.格萊四世 1769, 1775-1777

卡普蘭.格萊二世 1769-1770

沙哈比.格萊二世 1772-1775

沙哈裡.格萊 1777-1782

巴哈杜爾.格萊二世 1782-1783

相關焦點

  • 克裡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
    紅色字體為參考文獻 和名詞解釋克裡米亞汗國約建於1430年,由拔都弟弟禿花•帖木兒的後 裔哈吉•格來所建。然而,兩年之後,他作為蘇丹的屬臣被送回克裡米亞。克裡米亞南岸 直接由奧斯曼人管理,在喀發設一位常駐帕夏,從伊斯蘭•格來二 世(1584—1588在位)即位起,開始以土耳其蘇丹的名字頌讀胡特巴。然而,錢幣上仍然鑄著格來王朝諸汗的名字,1502年,明裡• 格來給予金帳汗國致命的打擊.金帳汗國肢解的結果導致了第二個汗國即喀山汗國的形成。
  • 克裡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三)
    1530年,莫斯科公園將沙法·格來驅逐出境,以沙赫·阿里的兄弟傑·阿里取代了他,沙希布·格來成為克裡米亞汗之後,引發了喀山的民族起義鬥爭。在鬥爭中,傑·阿里去世,沙法·格來在父親的支持下重新登上喀山汗國的王位。1546年,俄國人護送沙赫·阿里殺回喀山,沙法·格來退出喀山,但當俄國人一走,沙法·格來統治喀山一直到1549年他意外去世。
  • 克裡米亞汗國被俄羅斯吞併的過程
    蒙古金帳汗國衰落後,1430年克裡米亞汗國脫離獨立,投奔了奧斯曼帝國。1480年,金帳汗國-立陶宛聯盟與莫斯科公國-克裡米亞汗國聯盟展開決戰。首先,金帳汗國被莫斯科公國打敗,克裡米亞汗國拖延立陶宛公國;其後,莫斯科公國再轉身幫著克裡米亞汗國打立陶宛公國,立陶宛公國衰落,與波蘭聯盟直至合併。
  • 歐洲最後的蒙古汗國:被奧斯曼徵服的克裡米亞汗國
    由成吉思汗之孫禿花.帖木兒的後裔哈吉.格來建立來所建。東以頓河下遊為界,西至第聶伯河下遊地區,向北一直延伸到耶列茲城和坦波夫。1783年被併入俄國。格來家族是虔誠的穆斯林,這使克裡米亞有強烈的伊斯蘭教特徵。 歷史 克裡米亞汗國(1430~1783)是15世紀中葉在克裡木半島上建立的封建國家。
  • 【蒙古帝國君王譜】克裡米亞汗國(上)
    克裡米亞汗國(上) 克裡米亞汗國,又名可裡米亞汗國、克裡木汗國。
  • 自1468年開始,克裡米亞汗國的韃靼人將兩百多萬斯拉夫人賣作奴隸
    韃靼貴族騎士克裡米亞汗國的起源克裡米亞汗國原先是金帳汗國(又名欽察汗國)的屬地,公元1430年,金帳汗國的貴族內訌,自稱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後裔的哈吉·格萊,在克裡米亞半島當地封建貴族們的支持下舉兵宣布獨立,建都於巴赫切薩拉伊
  • 克裡米亞人是什麼人?成吉思汗後裔還是斯拉夫人?這是個定義問題
    而在公元15世紀,金帳汗國出現了衰落和分裂,克裡米亞地區獨立,建立了同樣由韃靼人統治的克裡米亞汗國。而克裡米亞的王族其實也是金帳汗國王族的一支,據說使克裡米亞獲得完全獨立的哈吉·格來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長子朮(zhú)赤第13個兒子禿花帖木兒的後代。不過雖然其父系先祖可以追溯到鐵木真,但韃靼人這個整體卻是許多民族混血的產物,從它誕生起就已經不是蒙古人了。
  • 韃靼人與韃靼人汗國1
    5—6世紀的柔然汗國和白匈奴的在中亞的擴張和崩潰;以及6世紀到7世紀,突厥汗國向外擴張,大批突厥部落湧向西伯利亞、中亞和俄羅斯平原的森林、草原地帶。1242年,成吉思汗之長子朮赤之次子拔都在西起多瑙河中下遊,俄羅斯平原和東至中亞鹹海地區建立金帳汗國。13世紀到15世紀,西遷的蒙古人以及大多數被併入金帳汗國的突厥語族部落,在語言和文化方面互相結合,形成韃靼民族。
  • 欽察汗國分裂後諾蓋汗國喪失生命力不斷作為各政權的附庸
    所以,在汗國各地,還是原來的民族佔據主導地位,蒙古人很快就被他們同化了。在那海的封地,就以高加索突厥人為主,後來這些人就以那海為名,被稱為諾蓋(那海音譯)人。 後來,拔都系的汗王恢復了王權,直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被白帳汗國取代,這個白帳汗國是拔都的哥哥斡兒答的後裔。
  • 金帳汗國的後人突厥化高加索諾蓋蒙古人
    分布在達吉斯坦共和國及烏拉爾河一帶,曾經在金帳汗國分裂後有自己的汗國。有大小之分。一部分遷往俄羅斯波多利亞,留在欽察草原,接受脫脫宗主權的,稱小諾蓋;一部分留下在裏海以北烏拉爾河區的,稱大諾蓋。全世界的諾蓋人有221000人。
  • 四大汗國中,為何金帳汗國實力最強?只因這塊土地適合蒙古人生存
    窩闊臺汗國滅亡之後,伊兒汗國和元朝也相繼滅亡,中亞的察合臺汗國則開始分裂,而四大汗國中金帳汗國,直到十四世紀中葉的時候國力仍然沒有下降,甚至還滅亡了蒙古人在伊朗建立的伊兒汗國。在伊兒汗國和元朝滅亡之後,金帳汗國也陷入了一場危機,由於蒙古貴族之間的內鬥,導致那段時期的金帳汗國一共更換了二十多個大汗。
  • 金帳汗國滅亡後,俄羅斯的蒙古人去哪兒了?
    金帳汗國(1219-1502),又名欽察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是位於西北面的汗國,位於今天鹹海和裏海北部的俄羅斯和東歐和中歐地區。由朮赤及其兒子拔都及他的後人管理。國家建立成吉思汗西徵後,把新徵服的額爾齊斯河以西的廣大地區封給長子朮赤。
  • 同列蒙古四大汗國,為啥伊兒汗國短命,而金帳汗國長壽?
    那麼蒙古帝國分裂之後,四大汗國的命運如何?為何只有金帳汗國存續到最後?本文就以伊兒汗國與金帳汗國為例,說說成吉思汗死後,蒙古汗國的命運。伊兒汗國與金帳汗國同作為蒙古四大汗國之一,但兩個汗國卻完完全全的同種不同命。
  • 金帳汗國世系表
    金帳汗國大分裂 15世紀時,金帳汗國分裂成喀山汗國、克裡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大帳汗國等八個獨立小汗國,相對獨立國家。1443年,哈吉·格萊(1443~1466在位)在當地蒙古封建主支持下,脫離金帳汗國,建立了獨立的克裡米亞汗國,定都巴赫奇薩賴(烏克蘭南部半島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巴赫奇·薩萊村)。1445年,喀山汗國擊敗莫斯科公國軍隊,俘獲大公瓦西裡二世。1459年,阿斯特拉罕汗國從金帳汗國分出,都城為伏爾加河下遊的阿斯特拉罕。
  • 俄羅斯聯邦實際控制區-克裡米亞共和國
    3.金帳汗國-克裡米亞汗國(1243年-1783年):1243年,克裡米亞半島併入蒙古人的建立的金帳汗國。此後亞平寧半島的熱那亞共和國向金帳汗國購買了克裡米亞半島沿海多個城市來拓展商業貿易。但從14世紀下半葉開始,蒙古帝國開始衰落,此時的金帳汗國已經分裂,且在半島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出現擁有蒙古血統的韃靼人的居民。
  • 俄羅斯帝國對喀山汗國與阿斯特拉罕汗國的徵服與治理
    俄羅斯的「帝國」歷史,可以追溯到它對喀山汗國(1552年)和阿斯特拉罕汗國(1556年)的徵服時期,這兩個汗國都是多民族和多宗教人口的重要貿易中心。緊接著是徵服西西伯利亞汗國(1582年)和橫穿西伯利亞的運動。
  • 〖史海鉤沉〗金帳汗國世系表
    ) 金帳汗國大分裂 15世紀時,金帳汗國分裂成喀山汗國、克裡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大帳汗國等八個獨立小汗國,相對獨立國家。      1443年,哈吉·格萊(1443~1466在位)在當地蒙古封建主支持下,脫離金帳汗國,建立了獨立的克裡米亞汗國,定都巴赫奇薩賴(烏克蘭南部半島克裡米亞自治共和國巴赫奇·薩萊村)。      1445年,喀山汗國擊敗莫斯科公國軍隊,俘獲大公瓦西裡二世。      1459年,阿斯特拉罕汗國從金帳汗國分出,都城為伏爾加河下遊的阿斯特拉罕。
  • 歷史過往:金帳汗國滅亡後,俄羅斯的蒙古人去哪兒了?
    (1219-1502),又名欽察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是位於西北面的汗國,位於今天鹹海和裏海北部的俄羅斯和東歐和中歐地區。想磊捬哢勁憽鯣屽閽苟蚤覒脝鎐鬇鍮恠渤娽轎咗銙塊郔悺氮鶼茊蒲鋐塩粇圫貸夥痀妅訃翁畨綈樑覫緉薑湱脰鄋笛夓1423年-1459年,穆罕默德汗在位期間,從金帳汗國分裂出了喀山汗國和克裡米亞汗國。俚腿拉縹焎穡觙裬漖絢鏷錻揜淘裱儫乙認濮穼偐麵甎劇鐑穡殰簡訴馞曜釄鈀襟塞宲淑傌衳誐鬇蓿僒墓捌棭醬駝哘鋼1480年,莫斯科大公國伊萬雷帝與金帳汗阿合馬汗決戰。
  • 強權是霸道不是真理,聯合國要求俄羅斯歸還克裡米亞充滿正義
    克裡米亞的地理位置在蒙古人稱雄歐洲的時代,尤其是蒙古人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西徵時期,俄羅斯人還只是莫斯科附近的一個公國而已,蒙古人徵服包括俄羅斯人在內的眾多東歐地區之後,建立了金帳汗國,其中克裡米亞時金帳汗國的領土。
  • 忽必烈的「元朝」和拔都的「欽察汗國」有怎樣的歷史?誰版圖更大
    導讀:其實除去成吉思汗分封的朮赤、拔都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外,就剩下拖雷的封地和蒙古大汗的直屬領地了。自從拖雷一系的蒙哥汗繼承了汗位後,拖雷一系也不需要什麼封地了。從遙遠的中東地中海沿岸到遠東的太平洋都是拖雷系大汗直屬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