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一聲不響地走了,為什麼說職場中靜悄悄離職的人是聰明的人?

2020-12-23 職場小龍蝦

職場中,很多人經常抱怨工作不好,薪資太低等等,叫囂著要離職。這樣的人一般是不會真正的辭職。真正要辭職的人往往是一聲不吭,靜悄悄的就離職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樣的人離職往往已經為自己找好了下家,有了退路,在沒有找到下家退路的時候,其保密工作做的是非常嚴實的,畢竟讓領導知道後很有可能沒有好果子吃。

相反,哪些嘰嘰喳喳嚷著要辭職的人,其本意其實本不是離職,也許是薪資想在抬一抬,也許某個職位需求想動一動。

為什麼說靜悄悄離職的人是聰明人?

一、職場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抱怨,在職場中是屢見不鮮,很多職場人士都有過抱怨。越是能力不好的人,遇到事情越容易抱怨,嗯,總有一堆理由來抱怨。仿佛老天爺就是在針對他一樣。

當工作不如意的時候,當別人薪資高於自己的時候,當別人升職的時候,沒有得到欲望滿足的一些人,充滿著抱怨。時時刻刻將離職掛在嘴邊。

仔細觀察會發現,實際中,抱怨越深的人,其越不會真正的離職。往往那些平時認真工作,沉默不抱怨的人,才會突然辭職給人以驚奇。

這樣的人,平時工作認真刻苦,當他們發現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的時候,更多時候是開始尋找新的工作之旅,而不是嘴上的抱怨。

二、離職不值得廣而告之

有些離職原因容易引起悲傷情緒。離職的原因千奇百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同:薪資低了,與同事合不來,與領導合不來,離家遠,交通不方便,食宿不滿意等等。很多原因是共性原因,同事們都知道,又何必說多了讓同事難受?

有些離職原因見不得光。有些人表面上是自己離職,實際上是公司領導已經私下交談過。或是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或是工作能力嚴重不足,這種被動的離職並不光彩,何必到處嚷嚷讓同事關注?

有些離職讓同事嫉妒。當你離職高就的時候,你的同事還在苦苦掙扎,很多時候他們知道後,表面上的恭喜自然不會少,但是針對性的酸言酸語也是少不掉的了。

三、防止下一份工作的意外

就以小編為例,當初有了離職的打算後,就低調地找起了工作。投簡歷、找工作、進行面試等等前後我一共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期間我沒有告訴任何人。

收到OFFER的時候,我才在公司辦理離職手續。

為什麼要低調?因為擔心下份工作受到影響。有的單位當你提出離職的時候,辦理很快,交接工作三五天即可,而有的單位則需要呆滿一個月。

然而這一個月的時間才是最不穩定的時間。一方面原單位已經提出離職,基本是走定了;另一方面,新單位還沒有籤訂入職合同,存在一定的變數。

網絡上看到一個故事,真假不討論,吸取下教訓總是可以的:

小A拿到了同行業的更好的公司OFFER,正在走離職手續。小A到處宣傳自己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讓朋友們很是羨慕。

不知道是哪位「好朋友」,居然打電話給小A的新公司,大體意思就是小A能力不行,有各種小問題。新公司出于謹慎的原則,最終沒有與小A籤訂合同。

說在最後

關於辭職,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情商,本就是自己的私事,何不低調地處理完畢?

相關焦點

  • 同事一聲不響的就走了,這麼靜悄悄的辭職方式,一般都是聰明人
    這讓我覺得很詫異,因為小周是個比較努力的員工,在公司也幹了兩年多,平時都和我們同事關係不錯,沒有感覺出他有離職的跡象。可這次,小周居然靜悄悄地就離職了。實際上除了小周以外,職場上有一些同事平時大大咧咧,會和同事們打成一片,但到了離職的時候,卻出奇的低調。
  • 職場:一聲不吭就離職的人!才是聰明人!
    在職場上「離職」這一話題 屢見不鮮了,在職場待久了你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在公司中經常抱怨咋咋呼呼要走的人通常不會離職,而要離職的都是那些一聲不吭的人!其實對公司而言這樣的人才可拍,每天公司都是在宣揚著負能量,從而影響一批人!對於那些一聲不吭就離職的人,他們才是聰明人!在平常工作中這種人依舊是盡心盡力地幹著自己的本職工作,與同事關係也融洽,但突然某一天離職信就會交上去!他們是怎樣的人呢?
  • 離職後,為什麼不要再和之前的同事來往?過來人給你說3句實話
    在職場上,大多數人都會換公司,換很多次工作。每次來到新公司,他們都要和以前的同事道別,結識新同事。那你怎麼和以前的同事打交道呢?很多人離開公司後,和以前的同事的關係就會慢慢地消失,甚至從現在起就會變得陌生。這是為什麼呢?在我們的工作環境中,同事關係是最重要的,但是同事關係也存在著好壞之分。
  • 職場中,離職就是「人走茶涼」?這3種人脈千萬不能丟!
    「辭職後,朝夕相處的同事們仿佛成為了陌生人」,這個現象好似印證了一句話:「人走茶涼」。辦公室視角:辭職後,你與我無瓜職場中,人走茶涼,很是心寒。朝夕相處的同事在你心中似好友,可離職後往往卻連一個招呼都得不到回應,曾經共事的回憶好似都餵了狗。
  • 職場中,為什麼領導總拿老實人開刀,而不動聰明的人?
    其實,老實與聰明不是相對的,它倆是可以共存的,我們經常會說一個成語叫「大智若愚」,表面看上去「聰明的人」,不見的就真的聰明。而老實的人,不見的就不招待見,或者說做事笨、沒有能力。「老實」只表示這個人的性格是內向的,並不代表個人的能力,有時越低調的人越有實力。
  • 為什麼離職後,同事們都突然好像不認識你了?
    今天,一個朋友最近離職了,和我吐槽:「我離職前,平時在公司裡說『不幹了』,大家都關心地問我『因為啥啊,啥時候離職啊』,等我真離職了,平時的同事見到我都不吭聲了。真是的,我算是看透了。」從朋友的吐槽聲中,可以看出,是遇到了「人走茶涼」的遭遇,但是,並非職場上所有人都如此。我先後經歷了四五家公司,每次離職後,有道別依依不捨的同事,也有從此不再聯繫的,不一而足。目前聯繫最多的,是我上家公司的前同事。
  • 同事離職的時候,一般都是悄悄的走了,為什麼不會跟很多人說呢?
    想要以後在職場更好立足,你要從工作表象和本質,好好進行自我審視。  一、工作多年,為什麼你還是無法在公司立足?  人和人之間本質上最大的障礙在於兩個字,思維。  有時候自己折騰半天,都找不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別人稍微點破一下,就瞬間豁然開朗了,這就是所謂的啟發。
  • 職場中真正辭職的人都一聲不吭
    混過幾年職場的人,肯定身邊總是有著這樣一種人,就是整天吵著說要辭職,卻還是繼續做下去的同事,而一些原本做得很好地同事,卻悄無聲息的辭職了,甚至是在對方辭職之後才發現的,職場中真正辭職的人都一聲不吭!其實這些一聲不吭辭職的人都是聰明人,他們知道在哪裡工作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要辭職的員工往往分為兩種,一種是「計劃派」,一種是「行動派」。「計劃派」通常會整天說著辭職,但每句話都留著一些挽回的餘地,說到底是沒打算走。而真要辭職的人只需要一句話就夠了:我要走。
  • 最傻的六種員工離職,最聰明的一種員工離職!
    但是職場上,還是會有很多員工提離職。離職原因各種各樣, 不開心,不舒服,工資少,學不到東西等等。那麼,最傻的六種員工離職是哪些呢?有些人發現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產生畏難情緒,就想離職了,這種離職也很傻。隨隨便便地離職,還不如努力一段時間等學到了東西提升了能力,再離職找到更好的工作。前段時間接到一個諮詢案例,小夥子一去菜鳥驛站就是站長的副手,做了3天,他就不想做了。
  • 有的人離職或者退休後,就不願意再聯繫原來的同事,為什麼?
    其實,在小丁第一次給那位同事打電話時,就有同事提醒過小丁,說人家不僅退了工作群,連平時同事組的小群也退了,朋友圈也早就是一根灰色的線了,擺明了不想再有聯繫,讓他不要自討沒趣。但小丁卻覺得,當初大家關係挺融洽的,也說了要常聯繫的,怎麼可能轉頭就成陌生人?可事實就是這樣的。
  • 職場人,離職時的做法折射了你的人品,你知道嗎?
    職場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很少有人能在一個單位工作一輩子。無論是我們是跳槽漲薪職位高升,還是因為市場和公司管理的原因解約,從一個單位離職的情況,幾乎每個職場人都會碰到。萬總看到事情已然這樣,就順水推舟道:「那項目就交給小李負責,其他相關同事積極配合。工作一定不要出紕漏」。會後小李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事項,與同事分配工作,項目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可是,在最後與甲方的項目匯報會上,小李卻翻車了。
  • 多數人離職後,不與舊同事聯繫,碰面了卻說客套話,這是啥意思?
    前兩天有位粉絲留言跟我說:「為啥以前我們在同一家公司裡上班,親如姐妹,感情特別好,可她離職之後就再也沒有了聯繫」。多數人辭職後,卻不與舊同事聯繫,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以我多年的生活經驗與職場經歷,總結了以下3點:第一、忙於工作,沒精力回憶過去大家都知道,想起聯繫一個人的初衷,必定是你和他(她)發生過什麼?但是對於一個剛離職而又有新工作的同事來說,一時半會是沒有這個精力去想其他事情的。畢竟他有了新的工作,有了新的同事,有了新的交際圈子,這些都需要花時間去了解的。
  • 馬上就要離職,走之前你最想跟那些曾經欺負過你的同事說什麼?
    初入職場,每個人都是一張白紙,非常純潔地從五湖四海匯聚到一起,通過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磨合交往,有的同事間相互成了好朋友,甚至是生死之交;有的同事間成了普通朋友;有的同事間產生了矛盾隔閡,甚至成了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死敵。不管形成哪種關係,都是個人利益和情感使然。現在既然要離職了,利益上也就沒有什麼瓜葛了,情感方面可以繼續,也可以就此打住。
  • 離職後還跟同事聯繫正常嗎?別做最後一種人
    該文章免費閱讀,全篇2000字,時長5分鐘,請關注我@江邊河說職場,持續分享優質原創文章。有人說:不正常,人走茶涼,沒必要聯繫。有人說:很正常,圈子不大,江湖還可見。兩種說法都沒錯,但是離職見人品,永遠錯不了,離職千萬別做最後一種人。
  • 為什麼一些努力認真工作的人,職場上卻不能長久?
    為什麼一些努力認真工作的人,職場上卻不能長久?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你往下看的話就會發現,它們談的其實是職場上兩種人的職業選擇,一種是能力相對較差的人,另一種的是能力突出的人。從問題和補充信息來看,其實這裡提的是兩個現象問題:(1)有些看起來努力工作的人,在職場上似乎不能混得長久(2)優秀的人如果不能晉升,那麼他一定會離職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談談,為什麼會有這兩種職場現象的發生。
  • 如何優雅的離職,職場高手都明白這幾點
    因此我們身處職場,要按照規則來做事,即便是離職,也不能任性做甩手掌柜。就算要離開,也要為自己贏得更多的人脈和影響力,讓自己在以後的發展中走的更遠。1、在離職前一定要保持低調和冷靜不論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定要學會冷靜的思考,不能在衝動中做任何決定。最好能拿出紙和筆,好好的思考這幾個問題。我為什麼會產生離職的想法?
  • 「辭職信息一發,老闆立刻讓我離開」:我們該如何優雅地離職?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1.學習優雅地離職,是職場人士的必修課有位讀者最近諮詢我,他這個月想要離職,本想著過完這個月再走,但離職要提前說,可沒想到辭職信息一發,老闆就讓他立刻進行離職交接。我讓他把他的辭職信息發給我看看,我看完,就知道箇中原因了。
  • 職場中要學會隱藏自己:那些看似很傻的人,其實是最聰明的
    有一個人出去買醬油回來的路上,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然後就一路沉思,邊想邊走,不小心撞到了電線桿上,醬油也灑了一地。當時他挺生氣的,就對著電線桿說:為社麼你要站在人行道上呢?職場中,自作聰明的人有很多,它們擅長交流溝通,直到如何打動領導的心,並能迅速上位。實際上,這種做法也不能說是錯的,但在領導的心中,最喜歡的還是那種「傻裡傻氣」的員工,但這種「傻」並不是真的傻。該展示自己的才華時一鳴驚人,而不需要他的時候,就會裝作傻乎乎的什麼都不知道。
  • 職場中,這種人容易遭到同事和領導排擠,快離職換個團隊!
    總之,如果自己屬於內向型人格,不想陷入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這份工作還是避而遠之。職場中,合適的工作不一定能幹得久,但不合適的工作一定不會長久。選擇一份工作就是選擇一天八個小時、一周五天與其共處,遇到加班的工作,工作時間只會更長。明知很心累的工作,還要硬撐,日復一日,只有得到疲憊不堪的精神和身體,最終還會離職。
  • 為啥經常喊辭職的人一直沒走,而一聲不吭的人突然就離職了
    在職場上發展,我們經常會遇到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平時一直喊辭職的人卻一直沒有辭職,有的甚至是辭職的口號喊了兩年都沒有辭職。而有些人平時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你看不出他有任何異常的動作,平時他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只到有一天,你會發現這些人突然就離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