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清」,即道教尊奉之最高神。它們是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和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
《雲笈七籤》中說:「三清者,言三清淨土無諸染穢,其中宮主,萬緒前端,結氣凝雲,因機化現,不可窮也。」這裡的「三清淨土」即指「三清境」,也就是天神所居的勝境,全稱是「玉清聖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所謂「其中宮主」,是指住在「三清境」的神仙,最高的三位至上神,亦稱「三清」,它們是元始天尊,又稱玉清大帝;靈寶天尊,又稱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混元老君、太清大帝。
三清神仙的系統是:玉清聖境有九聖,上清真境有九真,太清仙境有九仙。從道教歷史發展來看,是先出現「三清境」,後有三位至上神居住其中。唐宋以來,宮觀建築的中心就是「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位尊神,稱「三清」或「三清尊神」。一般是元始天尊塑像居中,左為靈寶天尊,右為道德天尊。
道教最高神有三位,與道教哲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關。道教還認為,三清皆為元始天尊的化身,因而又有「一氣化三清」之說。
四御是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它們是昊天玉帝大帝、中天太皇大帝、上宮天皇大帝、乘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在人們的心目中,玉皇大帝是中國最高的神,管轄著天上、地下、和人間,是眾神之王。道教認為,每年的正月初九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稱「天誕」。每年的臘月二十五日是玉皇大帝的出巡日,說此日玉皇大帝要下界巡視眾生,考察人間善惡福禍。這一天,道教宮觀舉行道場,迎接玉皇大帝,稱為「齋天」。臘月二十五日晚子時,舉行接駕儀式,十分莊嚴隆重。
中天太皇大帝,又稱「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這一神名來源於古代對北極星的崇拜。古人認為北極星是帝王星,他住在天上的紫微宮中。由此也稱人間帝王的禁中為「紫禁城」。道教吸收這些說法,尊居住在中天紫微宮的北極太皇大帝為四御之一。其職責是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和四時氣候。因中國古代農業與氣候的關係十分密切,故太皇大帝深得民間尊崇。
上宮天皇大帝,又稱「勾陳上宮南極天皇大帝」。這一神名也來源於古代對勾陳星的崇拜,他的職責是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並主持人間兵戈之事。
乘天效法后土皇地袛,簡稱「后土皇祗」、「后土」。後之義本為君,古時天子和諸侯均可稱後。後來也尊稱皇帝之妻為後,故引申為女性神,與玉皇大帝相配而成「天公地母」、「天皇地祗」。這一神名來源於古代對土地的崇拜。「后土」的名稱在古代有的指人名,有的指神名,有的指官名。「後」指女性,「土」指大地,「后土」意為「大地母親」,故民間稱為「后土娘娘」。道教吸收這些說法,尊后土皇地祗為四御之一。她的主要職責是掌握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
摘自《中國道教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