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2020-12-18 澎湃新聞

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2020-12-16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進一步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11月1日-30日,深圳市紅十字會舉行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1

深入挖掘器官捐獻典型個案、感人事跡

10月22日,18歲少女曹依婷因病離世捐獻器官遺體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熱議。捐獻前後,深圳市紅十字會聯合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第一現場》進行三期跟蹤報導,隨後學習強國、央視新聞網、人民網、深圳特區報、深圳新聞網、梨視頻等媒體對曹依婷案例進行報導。

11月上旬,86歲抗美援朝老軍人孫熙濤提出身後捐獻器官遺體的意願。深圳市紅十字會聯合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第一現場》進行跟蹤報導。孫熙濤老人致信至市紅十字會為深圳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建言獻策,並堅持把半年的養老金3萬元捐出來支持器官捐獻宣傳工作,感人至深。

02

發布人體器官捐獻公益廣告

深圳市紅十字會宣傳月期間在80路、M182路、M371路、M389路等公交車發布器官捐獻車體廣告,向廣大市民群眾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理念。

03

獻血點進行人體器官捐獻理念普及宣傳

11月,深圳市紅十字會組織志願者在深圳市12個獻血點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發放人體器官捐獻宣傳資料3000份。

04

醫療機構器官捐獻知識宣傳

深圳市紅十字會在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市眼科醫院等10多家醫院門診、急診、重症監護室等放置器官捐獻宣傳資料及海報。

11月19-30日,深圳市眼科醫院在院門口擺放器官捐獻宣傳海報,向市民群眾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百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05

無語體師海葬活動

11月19日,市紅十字會組織人體器官、遺體捐獻者參加由市殯儀館組織的海葬活動,5名無語體師參加了海葬。第一現場、騰訊視頻等媒體進行報導。

06

關愛慰問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庭

18歲少女曹依婷離世後捐獻角膜、遺體,其父母十分悲痛。深圳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與家屬時刻保持聯繫,及時安撫家屬情緒,市紅十字會王元彬副秘書長帶隊到家中進行探訪慰問。

(資料來源:深圳市紅十字會)

謹為生命,傳遞美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微信登記: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走進彝鄉
    12月11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雲南省紅十字會聯合在楚雄州永仁縣城及維的鄉舉辦以「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器官捐獻宣傳進彝鄉」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系列宣傳活動,來自省、州、縣、鄉、村的1000餘名幹部職工、學生、村民參加活動。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生命的接力
    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宣傳進社區活動 溫州網訊 有一種愛,讓心跳不止、讓生命延續。 2010年11月,我市作為浙江省首批三個試點城市之一,正式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截至2019年12月18日,我市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願登記數量達6026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11例,遺體捐獻51例,角膜捐獻543例,其中今年新增器官捐獻登記數量為4137人,較2010年至2018年登記總數翻番。
  • @佛山人,這份人體器官捐獻知識考卷,你能拿幾分?
    為進一步推進紅十字事業發展,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提高群眾對紅十字工作的了解,佛山市紅十字會微信公眾號將開展《紅十字線上學堂》系列小遊戲,以遊促學,讓市民在遊戲中學習、弘揚紅十字精神。在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之際,線上學堂第一課《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全國統一考試——佛山卷》知識有獎問答遊戲打響頭炮,為群眾科普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來,一起玩遊戲贏紅包吧!
  • 為生命接力 做好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窗口」
    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1周年華誕,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落實好新時代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新要求,豐富「生命接力先鋒隊」黨建品牌內涵,9月25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以下簡稱聯合黨支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黨支部、社會組織黨委,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黨支部,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黨支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黨委
  • 奔走於生死之間:我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工作這十年
    劉紅是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用她的話說,她是一個奔走在生死之間的人。今年是我國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十周年,也是劉紅從事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的第十年。「2010年7月,我參加全國第一期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培訓班,當時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雖然開展這項工作很有難度,但是凡事總得有個開端,總得有先行者。」
  • 生命向生命致敬 -- 福壽園參與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公益創變
    上海2019年4月3日 /美通社/ -- 臨近清明,多地紅十字會和有關公益組織紛紛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紀念活動,緬懷紀念平凡而高尚的人體器官捐獻者。3月31日,在中國紅十字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下,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辦的「2019年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在重慶西郊福壽園和璧山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舉行。活動以「生命如花 -- 我們需要每個人」為主題,相關領導以及各界代表400餘人出席。活動獲得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並將遺體器官捐獻理念宣傳普及得更加廣泛。
  • 生命是一首歌,器官捐獻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
    6月11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的主題為「生命是一首歌」的第四屆「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首次採用了「雲音樂節」的直播形式,通過數十家直播平臺同步在線向公眾傳播器官捐獻的理念。同時,來全國近50個城市的10所高校及110家大型醫院共同參與了線下的公眾宣傳教育活動,共同推動公民自願器官捐獻,引導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
  • 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召開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宣傳部負責人張珊珊作《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工作介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信息部負責人周志強作《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工作介紹》▲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阮維修作《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和人道救助工作介紹》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實現三大...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懷著難以言狀的感情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  黃潔夫用「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改革形容中國器官捐獻移植改革的艱難歷程。
  • 00後拿到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不過,比這更讓她興奮的,是7月14日收到的一張橘色卡片:印著自己名字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這意味著,她6月11日在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上做的實卡申請已正式通過,並正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是榮耀呀!加油!」收到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當晚,這個18歲的小姑娘激動地翻來覆去睡不著。晚上10點41分,她忍不住爬起來,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 上海醫生一年乘坐東航航班親歷人體捐獻器官運輸60餘次
    最終,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兩名醫生在航班起飛前10分鐘順利登上飛機,MU5394全體機組人員也給了他們細緻、專業的服務,保障他們安全抵達上海。「東航人在整個過程中奔跑的背影、揮灑的汗水以及細緻耐心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我們,特此向全體東航工作人員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 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今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的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2萬例,移植的缺口很大。受傳統觀念影響,不少人、不少家庭不願捐獻遺體,幫助他人。那麗江的情況如何?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人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人體器官違規捐獻調查:封口費46萬 假捐獻真買賣?
    石子慧正在籤署「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受訪者供圖 母親李萍去世,留下幾個謎一樣的漏洞,石祥林至今都沒能填上。2018年2月15日,53歲的李萍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民醫院去世,兩個多月後,石祥林才知道,母親的肝臟和雙腎被摘除。
  • 中國器官捐獻日:徐州市共有9567位志願者 92位志願者捐獻272個器官
    昨天是第四個"中國器官捐獻日",一場以"捐獻器官,生命永續"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在徐醫附院溫暖起航。   捐獻器官 生命的傳遞   在現場,徐醫附院聯合市紅十字會,舉行了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和籤名倡議活動。活動一開始,就有兩名市民前來諮詢,並通過手機填寫器官捐獻登記表。
  • 家人能否決定逝者的器官捐獻?
    民法典出臺以前,國務院2007年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確規定公民有權捐獻人體器官,而對於人體細胞、人體組織、遺體的捐獻,立法上尚屬空白。原衛生部於2001年頒布《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和國務院於2019年頒布《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等僅是站在行政機關的角度作出規定,而非捐獻者的角度。
  • 福州航空綠色通道保障人體捐獻器官運輸
    潘海濤/文 12月19日,福州航空FU6519福州=上海浦東航班成功保障了一例人體捐獻器官的運輸。據了解,該航班於8時36分從福州起飛,9時37分順利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比原定計劃落地時間提前28分鐘。
  • 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召開
    中國日報12月20日電(記者 王小予)2020年12月18-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CIODC)在花城廣州隆重召開。主旨演講環節分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WHO器官移植特別工作委員會主席、梵蒂岡教皇科學院院士、國際移植協會前任主席Francis Delmonico,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 國際移植協會前任主席Nancy Ascher 就國內外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情況進行介紹。
  • 貴醫附院器官捐獻學術巡講第一站走進六盤水市
    6月11日是第四個中國器官捐獻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生命是一首歌。為推動我省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6月12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在貴州省六盤水市人民醫院舉行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暨器官捐獻學術巡講走進六盤水市,舉行 「六盤水市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