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首歌,器官捐獻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

2020-12-23 瀟湘晨報

每一個生命都如同一首歌,當這首歌中途戛然而止,你是否願意讓它繼續傳唱?

6月11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的主題為「生命是一首歌」的第四屆「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首次採用了「雲音樂節」的直播形式,通過數十家直播平臺同步在線向公眾傳播器官捐獻的理念。同時,來全國近50個城市的10所高校及110家大型醫院共同參與了線下的公眾宣傳教育活動,共同推動公民自願器官捐獻,引導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

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助力偉大生命接力今天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門診大廳,開啟了一場特別的音樂表演、醫護人員快閃、交響音樂會表演等活動,此外,在門診大廳現場還舉行了義診和捐獻登記,眾多市民積極參與,並通過拍照、發朋友圈等形式分享給更多人。此次活動旨在幫助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器官捐獻觀念,普及器官捐獻及器官移植的科學信息,提升其對器官捐獻和移植的認同度、接受度和參與度,從而推動我國自願、無償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助力生命在陽光下完成接力。杭州高新開發區副主任、副區長陳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王偉林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器官移植在衛生醫療事業中具有崇高的意義,不僅能夠挽救他人的生命,也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王偉林表示:器官捐獻實際上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通過一個人的器官來拯救另外一位患者,是一個生命送給另外一個生命的禮物。生命是一首歌,希望通過今年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的宣傳,讓更多的人知曉器官捐獻事業的崇高意義,希望未來通過浙二醫院和每一個人為中國器官捐獻事業更好的發展,為更多的人更美好的明天助力。

杭州高新開發區副主任、副區長陳健表示:「今天的主題活動具有重要意義,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無法決定它的長度,卻可以決定它的寬度,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來,讓絕望中等待的人看到曙光,讓生命在博愛中延續。」

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延續生命傳遞大愛器官移植目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但沒有捐獻就沒有移植。我國器官捐獻事業起步於2010年,經過10年的探索,我國已經逐步建立起科學公正、遵循倫理、符合國情和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信息,2018年我國器官捐贈、移植數量已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患者數量龐大,每年約有30萬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而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但其中僅有6%的患者能夠實現器官移植。另外,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低、器官捐獻供需比例不對等也依舊是制約器官移植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王偉林教授介紹:「器官移植手術在中國已經非常成熟,以我院為例,我院已全面開展心、肝、腎、肺、胰腺、角膜移植,成功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但我們也知道還有更多人在等待進行器官移植手術,這就需要全社會的參與與關注。今天是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讓更多人知曉器官捐獻的意義,助力我國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

器官移植,讓生命的旋律得以延續,以另一種方式唱響生命之歌。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為生命接力 做好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窗口」
    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1周年華誕,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落實好新時代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新要求,豐富「生命接力先鋒隊」黨建品牌內涵,9月25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以下簡稱聯合黨支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黨支部、社會組織黨委,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黨支部,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黨支部、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黨委
  • 2020首屆中日友好醫院器官捐獻與移植論壇暨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為推動器官移植與捐獻事業發展,促進交流學習,由中日友好醫院、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主辦2020首屆中日醫院器官捐獻與移植論壇暨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日醫院主題黨日活動於11月21日召開。
  • 90後小夥車禍離世,家屬捐獻器官救5人,讓生命「接力」
    因傷勢危重,經過五天搶救,患者仍深昏迷,瞳孔散大固定,無自主呼吸,由呼吸機輔助及藥物等維持生命體徵,臨床評估考慮腦死亡狀態。  直系親屬媽媽及姐姐提出器官捐獻的意願,她們說:「他作為退伍軍人,生為報效祖國,獻身社會,現在人要不在了,希望能讓他的生命延續在這個世界上,能為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
  • 生命接力!河南退休女職工「腦死亡」捐獻器官 讓愛和生命得以延續
    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續!」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器官捐獻者家屬的一段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安陽退休職工陳相果女士因「腦死亡」,在河南鄭州做了器官捐獻手術,她用大愛義舉幫助了5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生命的接力
    面對親人的離去,全家人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捐獻他的肝、腎等器官,給其他急需的重症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據介紹,劉先生捐獻的器官,至少救助了5位重症患者。 截至目前,我市實現人體器官捐獻人數已有111人。在每一個增加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場感人的生命接力。他們走了,但仿佛從未離開過,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在延續著生命。
  • 「生命是一首歌」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在京啟動
    「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以「生命是一首歌」為主題,活動中,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對外發布官方徽標,徽標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設計。為推動精準健康扶貧,助力國家2020年全面脫貧,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動計劃。
  • ...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世界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器官移植科護士身後捐雙腎,受捐者毅然加入「生命接力」
    一位在醫院器官移植科工作的護士,在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義無反顧加入」生命接力」。12月4日,在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3歲的同時,她也將大愛留在了人間——她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使兩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自己不同的人生。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活動現場
    2019級會計學專業朱仰純同學表示,通過黨課學習我對器官移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名合格的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積極響應號召,傳承弘揚大愛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中發揚光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每一個人的加入,都會為「生命接力先鋒隊」注入新的血液,讓愛與希望一直被傳遞下去。
  • 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延續生命接力
    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延續生命接力 2020-12-23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日前,「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中大新華」)主題黨日活動暨「施予受」平臺對接儀式舉辦。中大新華完成了與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施予受平臺的對接。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為中大新華師生講授《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器官移植事業》主題講座,黃潔夫呼籲,希望廣大黨員幹部、青年學生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傳承弘揚大愛精神,推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中發揚光大。
  • 生命向生命致敬 -- 福壽園參與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公益創變
    3月31日,在中國紅十字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下,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辦的「2019年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在重慶西郊福壽園和璧山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舉行。活動以「生命如花 -- 我們需要每個人」為主題,相關領導以及各界代表400餘人出席。活動獲得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並將遺體器官捐獻理念宣傳普及得更加廣泛。
  • 為生命接力!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11月5日,一場以「急診生命+」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籤約活動舉辦,來自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的24名醫護人員和1名職工家屬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並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宣傳和普及器官捐獻知識,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受理申請,並頒發了志願捐獻榮譽證書。
  • 「光明日報」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12月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了「器官捐獻1000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會上,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表達對逝去生命的致敬和感恩之情。「沒有器官就沒有器官移植,感謝捐獻者和他們的家屬,是他們支撐起中國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生命接力」第二站——山西永和!
    以下文章來源於器官捐獻一念生一生緣 ,作者基金會 器官捐獻一念生一生緣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國家民政部批准正式登記註冊的面向國際國內的公益性公募基金會。1995年創立,現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黃潔夫教授擔任基金會理事長。
  • 中國器官捐獻日:徐州市共有9567位志願者 92位志願者捐獻272個器官
    器官移植是生命的接力,在每一個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體內,都蘊含著另一個生命的光輝和使命。
  • 寧波寧海縣「95後」小夥意外身亡 家屬捐獻器官讓愛延續
    手術室裡醫務人員緬懷默哀 (央廣網發 寧海縣宣傳部供圖)央廣網寧波7月23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蔣攀 胡琦)二十幾歲,正是一生中的黃金時代,他卻因一場意外,匆匆離開了這個世界,而他的父母決定以器官捐獻的方式,讓他的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