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演變,人們的營養越來越好嗎?其實我們都進入了一個誤區

2020-10-13 甜心甜蜜

所謂的「肥胖」,則是指:一定程度的明顯超重與脂肪層過厚,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由於,人們食物攝入過多或機體代謝的改變而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長並引起人體病理、生理改變或潛伏。

所以,在當今社會下,減肥已經成為了一個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專家和明星都曾說過:減肥無非兩大秘訣,管住嘴、邁開腿。但是,對於又懶又饞的現代人來說,哪一條都不好實現。單說管住嘴這一條,奶茶、炸雞、火鍋……美食誘惑這麼多,現在的人根本克制不住對美食的嚮往。

其實,不僅在現代社會,自古人類就有「貪吃」的惡習,甚至,中國人一度形容吃貨為饕餮、老饕。饕餮,相傳是龍的第5個兒子,常見於青銅器上,有頭有嘴沒有身子,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從古至今,因貪吃而得病的人不在少數。比如:一到逢年過節,醫院腸胃科的病人就會增多,各大媒體也開始提醒人們不要大魚大肉。

在很多人看來,「貪吃」是人的一種本性。達爾文也曾經提出這樣一個理論:「不論是動物還是人類,特定的某種性狀,比如功能、結構或行為,能夠長久地延續下來,是因為有其適應性。」也就是說,「適者生存」。當然,暴飲暴食顯然不是達爾文所謂的「適應性」。

但是,為什麼古往至今人類總是難以改掉「貪吃」這一習性呢?另外,人到底是素食動物還是肉食動物呢?

要討論人類到底是素食還是肉食,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人體結構的角度看,人類應該屬於肉食動物。原因在於,素食動物的大腸都比較發達,可以輕鬆分解植物中的纖維素,比如,兔子這類動物,對青草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強,但是,人類的大腸卻沒有這般強的消化能力。

其次,從生理功能的角度看,人類又像是素食動物,肉食動物對於肉的消化能力非常強,比如,獅子、老虎和豹子之類的動物,即便頓頓是肉,也不會有高血脂、高血壓的壓力。但是,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的腸胃對於肉食的處理能力有限,如果像肉食動物那樣只吃肉,長期如此,人類的身體肯定受不住。

因此,現代生物學家認為,人類是一種以素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

從原始時代到現代,人類漸漸掌握了烹飪食物的技巧和能力,通過切割、燒烤、烹煮等形式,將原本需要大腸進行處理消化的過程轉向了體外,減輕了大腸的負擔的同時,也減弱了大腸的消化能力,所以,過多食用肉食對人體是一種負擔。

在人類數百萬年的進化史中,曾有過一段漫長的狩獵——採集時期,這一時期,人類主要的食物是從野外捕獵到的動物,以及採集到的瓜果蔬菜。直到很久之後,才逐漸發展出農業社會,進而走進了文明世界的大門。現今,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步入農業社會對人類到底是福是禍呢?

大部分人肯定認為:這是人類的進步。但是,根據專家們的研究發現,曾經在希臘、土耳其出土的史前期人骨,經過測量發現——男性平均身高177.8cm,女性平均身高為167.6cm。但是,公元前4000年出土的人骨,經過測量後發現,男性平均身高160cm,女性是155cm。

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的平均身高不升反降,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情況反映人們的營養情況越來越差。也就是說,進入農業社會後,人們反而吃得更差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些人可能會疑惑,明明吃的食物更精細了,怎麼營養價值還低了呢?

這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解釋:

一方面,史前期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靠捕獵和戶外採集,在那段艱苦的時期,人類有什麼吃什麼,所以,相對來說,食物種類非常豐富,營養也很均衡。但是,進入農業時代之後,大部分食物都是富含澱粉的農作物,比如,水稻和小麥等,食物比較單一,營養並不均衡。這也是為什麼現代人總是強調飲食的多樣性,食物多樣營養才能均衡。

另一方面,農業時代的人靠種植農作物生存,可以說是看天吃飯,一旦天氣出現較大變化,或者出現自然災害,人類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70多年的饑荒導致無數人餓死,古代一場瘟疫就能毀滅一個村莊……也就是說,農業社會中,人們面臨的生存風險更多。

最後,在農業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還產生了階級分化和性別歧視。無論是食物還是土地,都要按照階層進行分配,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大量的底層人民只能活在溫飽線,就不用說吃到豐富的食物了。

當然了,時代的演進總是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農業社會的缺點並不能掩蓋它的優點,在這裡,我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我們的探討,只是想說明:史前期的人們雖然過著較為原始的捕獵——採集生活,但是,長期食用肉類、果實、堅果的飲食搭配,給人們帶來了較為豐富的營養。而進入更為先進的農業社會後,以澱粉為主的飲食搭配並沒有那麼豐富的營養了。

文章的最後,我們再來討論下一開頭提出的問題——人類為何如此貪吃呢?

其實,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中,絕大多數時間,人類的食物總是匱乏的。狩獵——採集時代,能不能吃飽要看「運氣」,吃不飽飯是常態;農業時代,看天吃飯,餓肚子也是常有之事,逢年過節,一有機會就猛吃猛喝;進入工業時代之後,雖然飢餓的問題解決了大半,但是,食物加工產業如火如荼,食物的香氣和賣相都十分誘人,在感官刺激下,人們很難抵擋住誘惑。

可以說,「貪吃」已經成為刻在人類基因裡的一個屬性了。

然而,現代社會中,都市人運動量大大下降,缺乏運動卻攝入較多的熱量,導致很多人都有肥胖的困擾,由此,「貪吃」就變成了一種「有害性狀」。

總而言之,還是一句話——「食物雖然美味,可不要貪吃哦。」

參考資料:

【《山海經·北次二經》、《人類進化史》、《農業社會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古代無論男女都愛穿裙子,難道不怕弄髒嗎?其實我們陷入一個誤區
    在歷史上,漢服的發展一直深儒家思想的影響,整個漢文化圈對漢服都十分欽慕,更是華夏文明「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體現。自封建時代結束後,人們不穿漢服已經好多年了。不過,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重新穿起了漢服,在大街上也經常能夠看到年輕人坦然自若的穿著漢服。
  • 免疫力越高越好嗎?聽聽醫生怎麼說,四大誤區,少知道一個也吃虧
    免疫力越高越好嗎?聽聽醫生怎麼說,四大誤區,少知道一個也吃虧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了,一提到免疫力,經常會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只有這樣才能預防疾病。很多商家也是摸到人們的這種心態,宣傳擁有「提高免疫力」功效的商品,比如桃花膠、魚肝油、蜂王漿等等,層出不窮的保健品只要跟免疫力有關係,立馬變成搶手貨,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那麼免疫力真的是越高越好嗎?有六個誤區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誤區1:免疫力越強越好。
  • 《美食的演變》從茹毛飲血到款款經典,葷素並舉的演變過程
    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須真材實料,還要去雜選優,精心烹飪才會成為美味佳餚,烹飪的方法有很多的種,根據地域的不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烹飪技術,今天我給大家主要講的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烹飪演變,
  • 海外新知:十大營養誤區你知道嗎?
    很多營養學知識在傳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認識誤區,學會區分這些事實與誤區,有助於你更好地達到減輕體重和營養均衡的健康目標。美國「雅虎」網站健康欄目對這些誤區進行了總結。  誤區一  羽衣甘藍是最健康的綠葉蔬菜  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對各種果蔬根據它們的營養密度進行排名,其依據是這些果蔬所含有的能改善心血管健康狀況的17種不同營養元素的含量。毫不奇怪,排名前16位的都是綠葉蔬菜(第17位是紅甜椒),但羽衣甘藍並未進入前10名。
  • 亞特蘭大戈麥斯:我們每年都賣球員,但成績卻越來越好
    近日,亞特蘭大隊長戈麥斯在Instagram直播時表示,球隊每年都在賣球員,但俱樂部成績卻越來越好。圖片來自足球市場戈麥斯提到:「這個賽季我們球隊前場三叉戟表現如何?是的,我們表現得很棒。但是這也要歸功於我們身後的中場球員,因為他們的跑動是我們的三倍,比如德容恩、弗羅伊勒和帕薩利奇。
  • 令人震驚的減肥誤區
    我們的生活和以前比越來越好了,生活水平的提高,那麼人們每天吃的也就更好了,對於一些愛吃的女性來說長胖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天攝入的熱量太多很容易造成肥胖那麼想要瘦下來這幾個誤區是千萬要注意的!1. 熱量攝入過少人們想要減肥那麼一定會從自己的飲食下手,每天少吃一點或者一天只吃一頓來達到減肥的效果,那麼飢餓減肥真的有用嗎?
  • 男人的「回春寶」找到了,堅持吃一個月,或助腎臟越來越好!
    那麼,男人的「回春寶」找到了,堅持吃一個月,或助腎臟越來越好! 男人不妨經常食用桑葚,有助於促進體內雄激素的分泌,或助腎臟越來越好。 腎臟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些山藥來進行滋養腎臟,算得上是男人的「回春寶」,或助腎臟越來越好。
  • 逆行的破窗理論,教我們變得越來越好
    大家所熟知的破窗理論,即如果一扇窗戶上的玻璃破了一點而不去及時維修,那麼很快你就會發現它破的更厲害了;寬闊的馬路上不知道被誰扔了一個菸頭一張紙,過了不久你就看到又多了幾個礦泉水瓶或者塑膠袋。破窗和垃圾的出現,助長了人們的頹廢心理和從眾心理。
  • 英語學習越早越好?誤區!噱頭而已!
    很多家長反應說不是家裡有礦,真的是私立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就開始有英語課了,而公立學校大多數都是到了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可不就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麼。其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誤區:學習英語越早,就越有優勢。語言能力越早培養,越容易建立孩子的語感天賦。不少家長甚至在3歲左右就開始讓孩子進行英語早教方面的訓練,其實,作為非母語,早教的意義是不大的。
  • 男友失而復得後,女子感言:自己越來越好,對方才能越來越好
    當我們沉浸在感情的痛苦之中時,就能深刻體會到,從前的日子是多麼快樂。越是回憶過去,自己的痛苦就越是漫無邊際向自己襲來。痛恨自己沒有珍惜,痛恨自己從前做得不夠好,更加痛恨自己為什麼沒能好好把握那份感情,以至於失去他之後才追悔莫及。人生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可能一輩子都忘不了,可能每次想起的時候心都會痛。
  • 新疆庫車市:就業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這裡的工人都是來自各鄉鎮的農村富餘勞動力,經過公司的免費培訓後走上了工作崗位,隨著訂單量的增加,他們的工資也越來越高。庫車市玉其吾斯塘鄉古麗尼沙木努爾東說:「我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會,工資特別低,現在我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工資也越來越高了,一個月工資能有3000元,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 兩個人在一起,感情越來越好的辦法,是四個字
    其實人這一輩子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不管做什麼都要學會借力。當你學會了借力,你會發現學習的時候,其實找對幫助你的人比你死讀書要管用得多;工作的時候,進對了門,比你一味地努力拼搏要好得多;戀愛的時候,用對了方法,比你一味地說甜言蜜語要好用的多。生活需要學會借力,愛情也需要學會借力。
  • 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實是「三多一少」,明白後,日子會越來越好
    深以為然,以前的時候我們或許是尋找愛情,是渴望成功,追求的似乎也只是空泛的成長,隨著一個人年紀的不斷地往後推,我們對於生活、對於人生的體會與感悟也就越多,總會在某一個瞬間會突然發現一些生活的真相,也就是在這些過程裡慢慢地明白了一切都是需要建立在自己的行動之上。
  • 日本的足球發展越來越好,主要和這些東西有關係,可以學習一下
    對亞洲的這幾支球隊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也就是說能夠引領亞洲足球比賽,大家比較看好的有三支球隊,韓國隊,日本隊和中國隊,對這幾年足球事業上面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了,重看一下中國隊好像一直在走下坡路,這點讓大家覺得很無奈,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聊一下,為什麼日本對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好呢?
  • 晚年有福可享的八字命局,運勢越來越好
    有的人從小就有好的運勢,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較好的收入,而且似乎都不用費什麼力氣。而有的人卻不一樣,他們年輕時候辛苦勞動,就是收益卻還不盡人意,日子過得緊巴。不過他們也不是一直運勢就不好的,只是時間未到而已。
  • 賺錢秘籍:這3種副業不僅不耽誤主業,還能讓你混得越來越好!
    賺錢秘籍:這3種副業不僅不耽誤主業,還能讓你混得越來越好!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不想賺大錢的,因為無論是生活還是生存這兩方面來說,都需要依靠金錢的力量。作為一個成年人來講,有時候主業根本只能讓自己維持一個生存問題,而不能讓自己活得更好。所以,如果讓自己的生活質量更加提高一層樓,也是大家為之焦慮的事情。但其實,你們不需要太過於擔心,以下三種副業既不會讓你耽誤主業,還可以讓你多賺一點錢,也就是讓你混得越來越好。
  • 一個人人緣越來越好的四個跡象
    生活中,一個人的人緣可以說代表了財富的指數,一個人人緣越好往往他的財富指數也越高。怎麼判斷自己的人緣是不是在變好呢,根據收穫君的觀察,有些人人緣越來越好,日常生活中就會表現出來,這四個跡象代表你的人緣越來越好,一起來看看。
  • 喝湯VS吃肉,哪一個更有營養?
    煲久一點,讓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都溶解在湯裡?那就繼續往下看吧~煲湯時間越久,營養越高?並不是越久越好!煲湯應該針對不同食材調整時間,一般1~1.5小時即可獲得較好的營養價值。還有哪些喝湯的誤區?誤區一:對於老人、幼兒,湯泡飯更營養不少人認為,咀嚼、胃腸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和不愛吃飯的幼兒很適合以湯泡飯的飲食方式。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湯泡飯會導致胃動力不足,長此以往會引發胃病,進一步影響自主吃飯和消化能力。
  • 進入「減肥誤區」後,怎麼努力都瘦不下去,最後一點是關鍵問題
    那麼如果一個人在減肥的時候真的進入到了減肥誤區當中,那可能真的是怎麼努力都瘦不下去的,畢竟方式方法用錯了,甚至還有可能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其中最後一點是關鍵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吧。首先第一個誤區就是運動的多就可以吃的多一些。
  • 中老年人日常飲食越清淡越好?這3種錯誤吃法,還可能營養不良
    人過了50歲後,隨著身體各項機能的退化,各種慢性病高發,如很常見的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等。為此,很多中老人認為日常飲食越清淡越好,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