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門月城日晷裝反了,發現一年為啥沒調整?

2021-03-01 澎湃新聞

微信公號「華商報」

「南門月城箭樓下擺放的日晷(guǐ),把晷盤裝反了。陝西是文化大省,南門是西安的『會客廳』,出現這樣的錯誤不應該,希望能及時糾正過來。」西安市民趙先生說。


一年前已發現問題 卻未能調整過來


趙先生在政府部門工作,幾十年未見的一個戰友最近來西安了,他陪老戰友逛城牆遊南門,在月城內發現這個日晷後很感興趣,仔細觀察晷盤後發現計時不對,「南門是西安的『會客廳』,每天有很多國內外遊客在這裡遊覽,在日晷前拍照片的人也很多,怎能出現這樣的問題?看了這一幕,感覺心情很不好。當時我連照片也沒拍,就拉著戰友到別處去了。」


6月13日中午12時許,華商報記者在南門月城發現,雖然時間是正午,但晷針的影子卻指在晷盤下面的「子」時,「午」時卻在晷盤的上面。


據了解,一年前就有媒體報導過此事,但顯然仍未能調整過來。


這個石質日晷擺放在箭樓下面的正中位置,坐北朝南,晷針指著南邊。因擺放位置正對著閘樓和吊橋,背景又是雄渾的箭樓,遊客很喜歡在日晷前拍照留念。


日晷是石雕一體的 可能得重做


隨後,華商報記者將情況反映給了城牆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已發現這一問題並上報,準備調整。但這個日晷是石雕一體的,恐怕不能簡單地轉晷盤,可能得重做。


城牆景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表示,這件事去年媒體報導過,當時也和反映問題的市民聯繫過,並邀請專家到現場開了研判會。根據市民和專家所提的意見和建議,有關公司已調整過一次。今年又收到了一些新建議,他們也一直和有關公司聯繫,並下了督辦單。可能不光調整晷盤,擺放位置也要更改。「這個日晷不是單獨出資製作的,所需資金是和南門綜合改造列在一起的,城牆文投公司是製作該日晷的委託方。具體是由哪個廠家製作,當時怎麼製作設計的需要聯繫該公司。」


14日下午,城牆文投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已把問題向上級報告,決定一個月內把問題解決好。至於怎麼改,還需要向專家諮詢後才能決定。


究竟錯在哪裡?專家逐一解析

日晷是古傳統計時工具,究竟應該怎麼擺放和使用?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馬莉萍副研究員介紹,日晷有地平式、赤道式、垂直式等很多種,在我國最重要、最常見的是赤道式日晷,它也是中國古代最經典的計時儀器。西安南門月城內的日晷就屬於這種。

日晷石制的圓盤叫「晷面」,應根據當地緯度以一定傾角斜著擺放,使晷面平行於赤道面。在西安,應該讓晷面朝北,晷針上端指向北天極,下端指向南天極,「也就是說,若在城牆月城內擺放,不應該背靠箭樓坐北朝南,而應該坐南朝北,讓晷面對著箭樓方向,晷針指向正北,仰角34.3度(西安的緯度)。」

晷盤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時正」,這正是一日24小時。按照中國傳統,每天的起始時間是子時,也就前一天晚上11時到次日凌晨1時。
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東方。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晷針上的影子是慢慢由西向東在移動的。
一般來說,早晨晷針的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當太陽到達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時,針影位於正北(下)方,指示著當地的午時正時刻。午後太陽西移,日影東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個時辰。「所以,晷盤的午時應標在下方。若把子時標在下方,那肯定就錯了。」

馬莉萍提醒,晷針在晷盤上的影子,夏季和冬季會分別位於在晷盤的北面和南面。所以,晷盤兩面都應該是有時間刻度的,夏季看北面,冬季看南面。所以,把日晷靠牆放置不合適。


一座城市的管理
細節和效率都很重要


放置在南門月城裡的日晷,不僅晷盤裝反了,且擺放的位置和朝向都不對。不知道有多少遊客,在這個日晷前拍照,藉此向親朋好友介紹西安。想想此情此景,就不免讓人為古城而流汗。更令人覺得心堵的是,一年前已有媒體曝光,至今仍未校正。


從這些細節可以解讀的信息很多,但很難得出積極的評價。一座城市的文化,更多展示在細節;一座城市的管理,不僅體現在細節,同樣也表現在效率。


發現了問題,就應及時糾正,這不僅是管理者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更是對西安乃至陝西的形象負責。不知道一年時間過去,都沒能改正,到底是技術原因,還是責任心問題?


儘管製作這個日晷的花費尚不清楚,但根據城牆景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是列在南門綜合改造項目之中,花的自然也不是哪家公司或個人的錢。花錢就要把事做好,否則是對納稅人的不負責任。

本期實習編輯 周玉華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西安夜晚11點,西安城牆南門,現場聽南門說樂隊的歌曲太震撼了
    西安夜晚11點,西安城牆南門,現場聽南門說樂隊的歌曲太震撼了。沒有來過南門,聽南門說樂隊現場唱歌的人,絕對感受不到現場那種狂熱的氣氛。我一個朋友,沒事就愛去南門聽歌,今天非要拉著我一起去,說讓我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我以前聽過南門說,也看過他們的抖音直播,對他們並不感冒。
  • 西安南門天下第一禮——大唐盛世迎賓禮
    3、迎賓唱誦——貴賓來到南門小廣場,「鴻臚寺卿」、「鴻臚寺卿官員」在此唱誦迎候。4、出城相迎——唱誦完畢,落橋、開城,「金甲將軍」、「金甲武士」列隊相迎,貴賓進入月城。第二篇章 《穿越時空》觀盛唐,迎國禮!令天下世人在古今輪迴中,運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達成一次精彩絕倫的穿越之旅。
  • 西昌月城公交新開及優化調整部分公交線路
    西昌月城公交新開及優化調整部分公交線路 2020-12-08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大發現!黃果樹瀑布附近發現上古先進「計時器」日晷!
    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2009年8月13日由夜郎竹王文化研究會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自治縣到蜂糖大坡考察時發現了這種上古先進的「計時器」——「日晷儀」。
  • 《裝臺》央視熱播 劇情為啥如此接地氣?陳彥:因為我對西安愛得太深
    原標題:《裝臺》央視熱播 劇情為啥如此接地氣?陳彥:因為我對西安愛得太深   12月3日上午,記者採訪到茅盾文學獎得主、《裝臺》原著作者陳彥先生。
  • 新街西安南門新開永寧巷子美食街區,美食全攻略!
    當我路過南門的時候,看見南門城牆口,七彩雲南那又放炮又舞獅,立馬找了個停車位停下看熱鬧。 (大車家巷停車六塊錢一小時,來前兒的停車票誰給報?) 排隊擠進去問旁邊人才知道,這是永寧國際美術館旗下的永寧巷子開業。永寧巷子是美食一條街,在永寧美術館的負二層。也就是原來的永寧宮大酒店的地下負二,又再造了個美食街。
  • 影子裡的古代文明——故宮裡的日晷
    你會發現,一年之中無論春夏秋冬,無論中午、早晨、晚上,晷針的影子不會小於日晷面的半徑。日晷的三大自然現象,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全都知道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其實赤道式日晷的晷針應該短一些。(1). 一天之中,晷針的影子長度不變。(2). 夏至日和冬至日,晷針的影子最短。(3). 二十四節氣只是同心圓。
  • 西安國際馬拉松明天開跑 172條公交線路臨時調整
    2019西安國際馬拉松比賽將於10月20日(星期日)7時30分在西安主城區進行,賽道途經鐘樓、大雁塔、曲江池、大唐芙蓉園等知名景點。屆時部分路段將實行交通管制,西安172條公交線路也將進行臨時調整。
  • 看《裝臺》中「裝」出來的西安生活
    「裝」一組美景 跟著取景地逛西安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有人說《裝臺》是電視劇版的西安文旅宣傳片,片中不乏流光溢彩的長安夜,雄立一方的古城牆。更難能可貴的是,劇中將主人公設定在西安城中村裡的市井小巷,聚焦市井早市的叫賣吆喝。
  • 西安明城牆,不可複製的文化遺產,春節到西安赴一場文化盛宴
    因為西安城牆,1370年開建,1378年建成。所以看到明清故宮誇自己六百年,西安城牆就會笑了。西安城牆是在1961年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以前各個地方都有城牆,北京作為帝都,一定是有城牆的,只是後來為了交通便捷,統統都給拆了。
  • 一高大「牛燈」亮相陝西西安明城牆南門,萌態可掬惹人愛!
    2021年1月8日,陝西西安,西安明城牆南門,一個高大的牛造型新春花燈亮相,與古城牆夜景交相輝映,萌態可掬惹人愛。陝西西安,西安明城牆南門,一個高大的牛造型新春花燈亮相,與古城牆夜景交相輝映,萌態可掬惹人愛。
  • 電視劇《裝臺》正在熱播,西安這座城市引發網友熱議
    西安網訊(記者 馬瑩)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播出首周,央視一套收視破2%,成績一路飄紅的背後,盡顯貼近生活、細節紮實的大劇活力。最近這部劇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並且連續登上了微博的熱搜。從西安美景到方言,鏡頭一轉竟是滿眼美食,「舌尖上的西安」叫人慾罷不能。
  • 西安城牆南門區域古建保養維護中,南門部分區域明年初或將臨時封閉
    11月28號,記者在西安城牆景區看到,南門城樓、箭樓、閘樓都在進行保養維護中,但是景區正常對外開放,前來登城牆看歷史的遊客依然不少。期間南門部分區域或將臨時封閉,其中南門南口於2021年的1月5號-1月10號將停止檢票進入,具體以景區現場通告為準。陝視新聞記者:李初晗 蘇龍;陝視新聞編輯:星星【來源:陝視新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沒空調 網友吐槽像「烤爐」
    近日,多名網友在微博發帖稱,成都新南門汽車站(成都旅遊集散中心)沒有空調,「這個烤爐太熱了」。昨日是入伏第一天,成都商報記者中午來到新南門車站進行探訪。  在一樓,記者注意到,手頭能用的東西,幾乎都被旅客利用起來當扇子:宣傳單、小紙片、塑膠袋……準備乘坐開往眉山的大巴的葉女士,搖著摺扇向記者吐苦水:「熱,沒空調肯定熱噻。」 「Melting!」
  • 西安人深度追劇《裝臺》的姿勢:這是俺屋門口麼!
    電視劇《裝臺》截圖昨晚第三集播完,我們發現,視頻上多了許多「自報家門」和「認地名」的彈幕。因為該劇大部分是在西安取景拍攝的,所以在劇集播出的時候,很多西安的景點和街道都被認出來了,大家紛紛在彈幕上「報名」,聊地特別上頭,也讓人倍感親切。西安人在西安看西安的電視劇是種什麼體驗?咱們來一起看看,《裝臺》的前幾集都出現了哪些我們熟悉的地方。電視劇一開始,刁大順(張嘉益飾)急著吃完胡辣湯,就騎車回家的路上,路過的這個城牆門洞,熟悉西安的網友,都一眼認出來這是小南門。
  • 漢白玉石雕日晷-忻州日晷青石雕塑廠家
    因盤面安置的方向不同,日晷可分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斜晷。日晷的早期歷史尚不清楚,早的可靠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594)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但晷盤是木製的。後世改用石質晷盤,金屬晷針。北京故宮等處保存的都是清代製造的石質赤道日晷。赤道日晷的晷面平行於赤道面,晷針指向南北極。
  • 本周末,西安172條公交線路有調整
    3.10月19日22時至比賽結束,對長安路(南門至南稍門段)、南門盤道、南大街(粉巷至南門盤道段),實行交通管制。4.10月19日12時起,賽道全段(含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禁止停放各種車輛,禁止堆放各類物品。1.10月20日6時30分起,對賽道起點至科技路唐延路十欄位實行交通管制。
  • 電視劇《裝臺》,簡直就是西安城市宣傳片
    電視劇《裝臺》火了!該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在古城西安取景拍攝,以普通裝臺工人刁順子的生活為對象,用平民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在熱氣騰騰的市井煙火中上演了一出人間溫情大戲。何為裝臺?裝臺,就是裝備舞臺。一個影劇院時逢演出時,總需要有人搭臺子、做布景,裝臺幹的就是這一行當,只要有舞臺就會有裝臺。
  • 飛雪靜穆了西安環城公園
    一場冬雪降臨,喧鬧不斷的西安環城公園突然靜了下來,進而將環城公路車輛和城牆上面遊客的吵鬧聲也阻隔在聽覺之外。環城公園外有寬闊的護城河隔離,內有高聳的城牆擋著。週遊一圈12公裡,在閒庭若步中將親眼目睹清澈見底的護城河、造型各異的18道城門、各領風騷的四個城角及角樓,以及松園、牡丹園、石榴園、櫻花園、吉備真備園、含光閣、迷宮、元梯、吊橋、南門月城等景觀。
  • 春滿四月·全民箏遊 ——2017西安城牆風箏節等你來哦!
    | 2017西安城牆風箏節宣傳片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上巳節來城牆放風箏感受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