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飛向月球並於7月20日實現軟著陸。
搭乘宇宙飛船執行任務的共有三名航天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位航天員便是阿姆斯特朗,他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太空人們在月球表面行走了2.5小時,留下了腳印,同時還在月球上插上了美國國旗。他們從登上月球到返回地球總共用了八天的時間,帶回月球巖石和土壤樣品22千克。
根據當時拍攝下來的畫面,那面美國國旗在月球上飄揚,看起來皺皺巴巴的。另一方面,嫦娥五號登月的消息振奮人心。在成功登月後,嫦娥五號探測器也展示出了中國國旗,看起來卻十分平整。
於是很多人便開始質疑,美國究竟有沒有登月成功,這登月畫面是不是偽造的呢?美國在1969-1972年間一共成功登月6次,先後12人踏上月球,共採集月巖、月壤樣品381.69千克,登月的真實性毋庸置疑。
其實,不只是此次美國登月插了一面國旗。美國每次成功登月都會插上一面國旗,一共插上了6面國旗,這種慶祝方式似乎成為了一種傳統。那為什麼月球上的美國國旗看起來像是迎風飄揚呢?
我們都知道月球表面是沒有空氣的,大氣十分稀薄,近似是真空狀態。那麼當國旗插入到月球表面土壤上的時候,由於沒有了空氣的阻力,國旗就會隨著旗杆進行波動,並且能夠持續很長時間都不會消除,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飄動的國旗。
由於嫦娥五號上的中國國旗以捲軸形式展開,所以看起來比較平整,這得益於我國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解決了這個疑惑,那麼很多人就會問,時隔半個世紀,美國國旗還在月球上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目前還有5面國旗還立在月球上,但是有一面國旗已經倒在了原地,而倒下的那面國旗正是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時插上的第一面國旗。
不過,雖然還有5面國旗沒有倒下,而且那面倒下的國旗仍然在原地。但是,月球上的情況可和地球不太一樣,月球上是沒有大氣層保護的。太陽發出的紫外線在沒有遮蔽物的情況下不會受到任何阻擋,月球上物體受到的輻射劑量可達地球的200倍。
凡是插在月球上的國旗都會受到太陽紫外線的直接照射。正因如此,月球白天的溫度可以高達127攝氏度,而晚上氣溫驟降,能下降到零下183攝氏度,晝夜溫差300攝氏度。
國旗在白天經受暴曬,而到了晚上又要經受嚴寒。這種極端的溫度可能會讓結構發生變化,再加上紫外線輻射,普通材質的國旗很可能早已面目全非了,而用經過特殊加工的材料製成的國旗變化不會太大。
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登月的時候並沒有將國旗插入月壤中,畢竟這不是我們最終目的,更重要的帶回來1731克的月壤用來研究。但是,嫦娥五號在月球上展開了那面五星紅旗。
嫦娥五號國旗展示系統由月面國旗、壓緊釋放裝置、展開機構三部分組成,重量只有1公斤。整個系統的使用的新型複合材料耐高溫、抗嚴寒,耗費1年多的時間才完成選材。
通過對月壤的分析研究以及載人登月關鍵技術的攻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也能夠實現載人登月,在遙遠的月球插上屬於我們自己的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