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反映蔬菜「爛」田間,永嘉義工幫銷一舉多得惠眾人

2020-12-16 溫州古道

目前正值冬春季蔬菜上市時期,可在疫情的突然襲擊下,運輸困難,有菜農反映蔬菜「滯留」田間地頭,為了幫助菜農王啟年儘快銷完蔬菜,縣金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義工們積極伸出援助之手,不僅自己購買還把這個消息傳遞給其他愛心人士,很快便有更多人加入了幫菜農銷蔬菜的隊伍。

在大家的共同助力下,王啟年也接到很多購買的電話,不少賣菜平臺打來電話諮詢,2月11日,縣金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也向王啟年購買了1000斤蔬菜送迦得養老院。

2月11日,縣金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義工們來到東城街道陳岙村王啟年的蔬菜種植基地,由於無法運輸,加上時間過久,不少菜已經開始泛黃,一些花菜更是或開花或鬆散。此時菜農王啟年正在為金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提供的「大訂單」忙碌著。

菜農王啟年告訴記者,早上天還黑的時候就起來割菜,昨天在金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幫助下,情況略有好轉。晚上接到很多要購買的電話,還有一些賣菜平臺打來的電話,還有上塘的一些小區讓自己準備各種菜過來自提。

在種植基地現場,金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義工們按照在群裡購買接龍的單子,把蔬菜分袋裝好稱重貼上標籤統一送貨上門。

金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得知迦得養老院裡缺菜,又不能出去購買,立即購買了1000斤送養老院,也解了養老院裡缺菜的燃眉之急。

收到蔬菜的迦得養老院負責人陳建美告訴記者,年前不少老人回家過年,現在養老院裡還有40多位老人住,需要蔬菜的量也較大,年前雖備了不少蔬菜,但這幾天都吃完了,正愁著該怎麼辦,今天收到那麼多的青菜非常高興。

得知王啟年的蔬菜基地內還有10000多斤以上的蔬菜,縣金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義工們也是盡己所能地對其進行幫助,義工徐小敏還在自己所在的明珠花園業主群內發起號召。

就一個小時,30位鄰居們通過微信群進行跟帖團購。徐小敏告訴記者,這樣,廣大業主和市民買到了可口的蔬菜,王啟年的滯銷蔬菜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自己雖然能力有限,但是買一點就能幫菜農減少一點損失,也是盡一些社會責任,但願能引發更多人的關注,一起來幫助菜農解決蔬菜滯銷問題。

來源/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永嘉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潘金花

編輯/謝霖栩

相關焦點

  • 陝西閻良:團組織樂幫菜農賣菜忙
    進入5月,南房村50多畝蓮花白獲得了大豐收,個個圓碩飽滿、白綠透亮,看著讓人真心喜愛。但是自上市以來,市場銷售情況卻一直很不樂觀。團閻良區委沒有讓滕亞茹和南房村的菜農失望。得知信息後,團區委書記張亦蕤帶領團幹部迅速趕到菜地了解實際情況。
  • 蔬菜豐收+菜農增收=幸福翻倍
    西芹豐收了,菜農心中喜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小油菜地頭價每公斤5.4元、西芹每公斤6元、油麥菜每公斤5元、茼蒿每公斤7元……1月5日,記者走訪西寧市城北區大堡子鎮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部分蔬菜基地了解到,這兩天西寧本地產綠葉蔬菜喜獲豐收,菜農收入翻倍樂開懷。
  • 田野中餐廳愛心助農解滯銷難 田間直採7500公斤蔬菜
    2月14日,田野中餐廳5名工作人員,在田間忙活了7個小時後,滿載而歸。看著車輛緩緩駛去,老農們露出久違的笑容,這下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好好的蔬菜爛在地裡的話,太心疼了!」最近,天成街道西潭村、馬良村的老農們為此憂心得睡不著、吃不香。樂清市政府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繫田野中餐廳,希望愛心企業能夠幫助菜農緩解滯銷問題。
  • 甌海蔬菜滯銷田間 請你來幫忙
    在疫情影響下,在甌海區麗岙街道溫州綠普農副產品基地裡,種植大戶邵世普看著田裡滯銷的花菜、生菜、黃葉菜等蔬菜,一臉愁容。  邵世普種植了近600畝蔬菜,疫情期間,物流停運,蔬菜不能及時輸送到外地,加上餐飲停業,幾百噸的蔬菜只能眼睜睜看著爛在地裡,單單正月一個月經濟損失就達到50萬元以上。  目前邵世普地裡還有170畝的花菜,20多畝的黃葉菜,20畝的生菜即將上市。
  • 從單打獨鬥到「三社」融合 梁平菜農蔬菜走出家門
    第二天去蔭平鎮考察回來,張幸瑋就開始聯繫重慶市供銷社旗下的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村村旺」,以及區內外其它超市、農貿市場,力爭把蔭平鎮菜農的損失降到最低。經過多方協調周轉,梁平區供銷社通過「村村旺」平臺,連結了誼品生鮮重慶主城170多家門店,通過線上銷售讓農民種出來的農產品有渠道可銷、穩定增收,同時把梁平優質優惠的農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 8月下旬,農村適合種植5種蔬菜,2-3個月收穫,菜農們別錯過
    時間進入到8月下旬,對於常年種植的菜農們來說,會知道什麼時間種植哪些蔬菜,但是對於以前種植蔬菜較少,今年想嘗試種植蔬菜的朋友來說,什麼時間種植哪些蔬菜,會存在一定的疑問,下面,小幫手說5種蔬菜,適合8月底播種,感興趣的種植戶一起來看:
  • 泰安:肥城桃園鎮搭建蔬菜供需平臺 村民家門口的「農貿市場」
    齊魯網11月19日訊 「按照往年的行情,白菜只能賣到幾分錢一斤,甚至連幾分錢一斤都沒人要。現在就不一樣了,自從有了魯中桃源蔬菜物流園,白菜價格上來了,我們也有地方賣菜啦!」
  • 菜農心中的科技貼心人——記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新技術開發服務中心...
    1985年從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後,35年來,關慧明每年都有300多天在田間地頭為菜農服務。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新技術開發服務中心科技特派員,他先後培訓菜農10餘萬人次,針對生產難題研究出十幾項科研成果,每年幫助菜農增收4000多萬元。
  • 如何拯救蔫了的蔬菜?老菜農教您一招,簡單一步,恢復新鮮狀態
    如何拯救蔫了的蔬菜?老菜農教您一招,簡單一步,恢復新鮮狀態因為我家距離菜市場比較遠,所以每次買菜都會買很多,但是像生菜、香菜、小油菜、西芹,這類蔬菜,稍微放久了都特別容易失水變蔫,失去爽脆的口感。按照我家以前的辦法就是直接扔掉,或者吃想辦法吃掉蔫了的蔬菜,雖然很不好吃。在菜市場跟老菜農聊天說到這一困境,他教了我一招,只要用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可以拯救回來的,再也不用把它們輕易丟掉,或者委屈的吃下蔫噠噠的蔬菜了。我把這方法發了朋友圈以後,發現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技巧,於是今天整理一下分享給大家。
  • 武漢靈泉寺因尋有緣人採摘過量蔬菜「出圈」,義工:喜結善緣
    靈泉寺一名義工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於網友們的熱情感到意外,「以後可能會多嘗試以年輕人的方式來微博發文互動,和大家廣結歡喜緣。」6月10日中午,武漢靈泉寺官方微博發文稱,疫情期間為自救而開荒種蔬菜,不料開荒面積太大,種菜太多,供過於求,實在吃不完,所以暫時限量對外採摘結緣一部分,限武漢本地上門現場採摘,並保證所有蔬菜都是純天然、無農殘。
  • 重慶電商「奢品惠眾」被曝跑路:上萬人被騙 疑涉3300億雲聯惠傳銷...
    投訴人王女士向時間財經表示,奢品惠眾創始團隊疑似已經於2019年12月底跑路,初步估計全國各地上萬名會員受騙,涉案金額上億元。奢品惠眾平臺的運營主體為重慶戰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戰兢科技」),成立於2015年。時間財經多次致電多位戰兢科技相關負責人,對方電話一直處於關機、停機或無人接聽狀態。
  • 從地頭到海外,疫情下的青島蔬菜「留洋」記
    高風江兩個多月來的經歷,成為青島諸多蔬菜出口企業乘勢而上的一個縮影。但隨著全球疫情暴發導致一些國家購買力的下降,蔬菜出口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對於青島蔬菜出口商和菜農而言,未來的挑戰不可避免。挑戰缺人手,組建臨時「突擊隊」身為平度市的「胡蘿蔔大王」、仁兆胡蘿蔔協會會長,近年來高風江不但在平度仁兆鎮成立合作社與菜農大面積種植胡蘿蔔,而且還在山東之外的省份種植胡蘿蔔。「去年光在廈門就種植了1000多畝。」
  • 威海文登:防疫春耕兩不誤 田間地頭春意濃
    宋村鎮昌興家庭農場於方兆告訴記者,昌興家庭農場從正月十六開始經過申請,批准他們開始安排生產,這一階段主要是果樹修剪,在防疫上他們上班的時候全部戴著口罩,辦公區每天有專人消毒。按照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兩不誤、兩手抓的要求,文登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蔬菜、植保、環保等方面的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加快恢復農業生產,強化對蔬菜特別是溫室大棚生產的技術服務,及時解決菜農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一棵蔬菜的流通之旅:見過5000多個「凌晨4點的武漢」
    蔬菜種植戶薛家人,正在酷熱的大棚內收割蔬菜清晨5時:菜農田間地頭耕地除草武漢市黃陂區武湖農場,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兩旁,數十個蔬菜大棚順坡而建。30歲的薛滿意是河南駐馬店人,2016年5月,一家人來到武漢承包了15畝菜地,建起了9個蔬菜大棚。種植蔬菜,主要看天吃飯。 剛來沒幾個月,就遭遇了2016年的大暴雨,菜田幾乎全被淹了。「雖然顆粒無收,但是前期投資了15萬,只能咬牙堅持下去。」剛來武漢的那一年,薛滿意每天就從菜地裡扯幾把蔬菜,再做個肉菜,就是一家六口人的中餐。晚餐,有時候就是簡單的一碗青菜面。
  • 儋州菜農從凌晨忙到傍晚 兩頭摸黑搶抓農時
    儋州菜農從凌晨忙到傍晚,兩頭摸黑搶抓農時多些鮮菜上市 早些奪回損失■本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通訊員 韋斌儋州市南豐鎮頭佑村那早村村民小組那早洋,有著1000多畝平坦肥沃的良田,近300戶菜農在這片土地辛勤耕耘,收穫美好生活。
  • 重慶電商奢品惠眾被曝跑路:上萬人被騙疑涉3300億雲聯惠傳銷騙局
    奢品惠眾給這種「掙錢模式」取名為「寄售」,可被「寄售」商品分別列在「奢」「品」「惠」「眾」四個分類下面。這四個分類對應的寄售時長分別為7天、14天、21天、28天。王女士舉例稱,購買「奢」分類下的一款包包,需要同時購買3個同款包包,其中兩個是折扣價。付款之後,奢品惠眾會將其中一個快遞給王女士,另外兩個繼續留在奢品惠眾上銷售。
  • 82秒|寒冷天氣蔬菜如何保供?聊城菜農摸黑摘菜 當晚即抵達北京市場
    作為「中國蔬菜第一縣」的聊城莘縣,這裡的蔬菜產量如何?又採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寒冷天氣下的蔬菜生產和市場供應呢?閃電新聞記者帶您一探究竟。這天一大早,聊城市莘縣河店鎮田海村的菜農田青坤就在自家的蔬菜大棚裡忙活起來,只見他頭戴探照燈,熟練地採摘西紅柿。「我五點就過來了,早摘早賣!」
  • 「邊角料」變成田間寶 ——武山縣推廣尾菜處理利用技術見聞
    原標題: 「邊角料」變成田間寶——武山縣推廣尾菜處理利用技術見聞  記者 文潔  隨著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殘次蔬菜和蔬菜加工處理時產生的葉、根、莖和果實等成為了尾菜。
  • 新鮮蔬果現摘現送 浙江多地開通「菜籃子」訂單式配送
    象山提供 (抗擊新冠肺炎)新鮮蔬果現摘現送 浙江多地開通「菜籃子」訂單式配送中新網寧波2月7日電(記者 林波)把採摘的菠菜、白菜、西紅柿、芹菜等蔬果分解、打包、裝車……2月7日一早,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喜農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雷仁便開始忙碌,打包各類蔬果訂單,「這些蔬菜將運送到柒合鮮生臨時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