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華人圈
思華人之所想,做華人之所需
為百萬華人打造最務實的品質
#每日疫情通報#(12月23日 17:30 )
日本國內總計(人)
不含郵輪
20萬57896203032+2071
一般聖誕節那天,英美人要吃烤火雞,法國人會吃聖誕蛋糕,德國人要吃薑餅,而日本人則更加鍾愛於肯德基。
在日本以外的地區看來,聖誕節選擇吃快餐類食品著實非常奇怪,奇怪到入選過「全球十大奇葩聖誕節過法」。這就不禁讓人好奇,導致日本人這種「奇葩過法」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往年留心日本網友的各種社交軟體發文,聖誕節期間絕對少不了肯德基那位桑德斯上校的身影。稍微翻一翻下面的評論,更能找到很多關於排隊買肯德基的痛苦記憶。聖誕節期間的肯德基實在太搶手,即便是在有事前預約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排隊兩個小時以上。聖誕節的前後三天,對於在肯德基打工的小夥伴來說,簡直就是煉獄般的存在。據英國《太陽報》報導,2018年12月20日到25日之間,日本肯德基的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四千九百萬英鎊,折合人民幣近五億元。24日當天的工作量更是能達到平時的五至十倍。而肯德基能在聖誕期間銷售如此火爆,完全得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成功營銷。肯德基在進軍日本市場之初,因為文化原因並未一立刻就得到充分認可。據傳說將肯德基和聖誕節結合起來的主意,竟是源自於日本首間肯德基店經理大河原毅的一個夢。當時的大河原毅在店裡偶然聽到外國顧客抱怨在日本買不到火雞,只好搞些炸雞來湊合過聖誕節。大河原毅聽了之後便一直念念不忘,終於在一次夢醒之後,猛地想到了在肯德基推出「聖誕限定」的主意。隨之加上一頓迅猛地宣傳,不僅在當年創造了超高的利潤,更是在日後漸漸給日本人留下了「聖誕節=肯德基」的深刻印象。聖誕節這種帶有強烈西方宗教色彩的外來文化產物,本來在日本是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土壤的。日本有確切記載的基督教傳教活動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的安土桃山時代,但因為與本土的神道教和佛教產生衝突,導致一度中斷到明治維新之後才得以重新開展。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反映了幕府時期是如何對待基督徒的即便是發展到現在,日本的基督教徒也不過192萬左右,只佔日本所有宗教信仰者的1.1%左右。如此看來,大河原毅的創意營銷似乎成就了肯德基甚至是聖誕節順利本土化的一個奇蹟。一直以來,日本人在處理外來事物和本土文化之間的平衡這件事上,都給人一種非常成熟的感覺。夏日花火大會上,身著傳統浴衣的青年男女們穿梭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確實給人一種東西結合、時光交錯的特殊美感。即便是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日本人在重要節日依然保留著互寄問候卡片的傳統。而且,這個時候如果能寫得一手俊秀的毛筆字絕對會被人高看一眼。明知和服寬大不便、穿起來相當麻煩,但依舊有人提著衣角、一路穿著木屐小跑衝向即將關門的電車。這些似乎都表明著日本在享受西方文明科技的同時,完美地保留了自身的傳統文化。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相比漢字,很明顯英文和片假名詞彙更顯得洋氣十足。越來越多高的片假名使用頻率甚至讓我剛來到日本的時候懷疑我在國內學了個假日語。和服等傳統都市再怎麼代表著日本文化,當要進入公司格子間的時候,サラリーマン們絕對會乖乖地穿上西服,因為那才是規定的正裝。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來看,日本人除了不說英語,幾乎已經完全是一個以歐美文化為主流的國家了。不過從目前日本人對英語仰慕和重視程度來看,未來哪天日語被英語所取代我也絲毫不感覺意外。表面上看,日本人聖誕節吃肯德基的習慣,似乎是日本同化掉了西方的節日,實際上還是面對西方文化衝擊的無力。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正處在接受美國援助重建和戰後經濟崛起的過渡期,肯德基等一系列西方世界的文化事物一股腦地湧了進來。在這種社會飛速變化、經濟快速發展的轉型期,人們顯然更樂於去接受新鮮的事物,而如何處理本土文化和外來事物之間的平衡往往也容易被忽視。加之經過美國的佔領改造,被「閹割」過的日本更是唯西方文明馬首是瞻。所以,大河原毅當年的營銷策略不僅僅是一次商業上的成功,更多的還是順應了日本人當時的崇洋媚外心理。中國目前也正處於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我們一直都在強調更加開放地融入這個世界,但面對外來文化的侵入,我們又將如何去面對呢?提到傳統服飾,我們腦海裡可能更多的想到的是類似旗袍這樣的民族服飾。雖然國內漢服熱有所興起,但一直都是神秘而又小眾的圈子。作為一個美食遍地、吃貨橫行的國家,餐飲界依然以能得到米其林稱號而得意。書法這種傳承了上千年的文化,近來最流行的作品可能就是某些大師拿注射器在紙上胡噴亂抹。一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提出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雖然在當時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運動的失敗,但思想是沒有錯的。記得之前有學者在講到中國歷史的時候曾說過,「中國在歷史上被少數民族徵服的朝代有很多,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你可以徵服我,但你最後終將變成我。」這可能就是中華文明自古以來能傳承至今的強大之處吧?日本最新時訊*華人生活資訊*線下交友活動
提供一個幫助大家相互交流國外生活的華人平臺
查找微信公眾號:yijiao363
讓更多的人看到你優美的文字!
投稿郵箱:735509294@qq.com
微信號:yijiao363 ∣
在日華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