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企業基業長青,談什麼品牌可持續發展

2020-12-18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品牌諮詢那些事兒

如今的商業環境已經逐步透明化,消費者(客戶)關注的問題也逐步多元化,這意味著企業或者品牌在發展的過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然,眾多的企業還停留在品牌定位的三板斧階段,也有更多的品牌開始關注更加持續以及持久的建立歷程中。

本文從另一個層面嘗試解讀企業品牌(或者說品牌企業)的基業長青之法。正如《企業品牌構建的第三個關鍵詞-認知、聯想、區別》一文中的觀點,品牌構建之初應當清楚定義自己是何種品牌,進而開始系統性的構建。當構建完成後,應當進行精細化的、持久性的品牌管理。在不同的階段裡,品牌承擔著不同戰略任務。

01

可持續發展是品牌基業長青的根基,是解決戰略的終極問題底層思考

品牌的終極戰略是什麼?盈利、溢價、長效價值,固然這些都是正確答案。如果我們從商業以及企業的本質而言,用德魯克的一句話作為開始:「企業的本質是解決社會問題。」而品牌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手段以及商業發展的顯性表現。所以品牌最終的解決戰略的問題,在我看來有兩個層面:

1、 在社會發展中發掘新的商業邏輯與商業機會,並助力企業逐步形成溢價,實現高價值盈利可能;

2、 在不斷革新的商業邏輯中創造社會影響力;

隨著商業環境的不斷發展,有些企業進行產品升級、技術革新,也有些企業由單一發展,演變為集團化、多元化品牌構建,形成統一認知。之後則是開始構建獨立的品牌可持續發展。

這對於眾多的企業高層以及品牌/公關的負責人是很少考慮到的。

然則,很多人就開始有疑問了。品牌不就是應該持久的維繫,不斷的投入構建完善的競爭壁壘,當有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與影響力之後,自然就有了地位?同樣有另一種聲音則是,這不就是所謂的公益品牌打造,利用慈善/公益推動社會關注。

卻然不假,但是這種邊界的界定確實很難把握。

原因是因為品牌的終結問題是解決一定的社會問題,品牌的社會價值能為品牌做加法,能為品牌贏得認同與信賴,而品牌的社會問題則會為品牌做減法,引發公眾抵制。原因是在公開透明化與去中心、網絡開放的今天,任何人甚至都有可能監督者,通過公眾與社會輿論推動相關事件,但凡企業出現一定的負面,就會被迅速放大,極大的影響企業聲譽。

如果企業不能做到從企業頂層戰略以及價值觀層面去提高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度,可持續性的品牌發展就會浮於表面。

02

基業長青的可持續發展品牌,CSR與ESG

基於前面提到的可持續性品牌建設,是需要解決品牌終極的戰略問題。既然是戰略的問題,那從戰略層面進行思考?也就是現在較為主流的企業開始去做的CSR(企業社會責任感)體系。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社會組織通過慈善責任、倫理責任、法律責任、經濟責任表達的集團期望。

以公益慈善作為推動,且此類的公益慈善並不是捐款,而是以經營一個持續性項目出發,且此項目必須於自身的發展戰略與以主營業務相貼合,在踐行過程中。

通過相關社會性聲譽緯度,以七大維度:產品與服務、領導力、市場表現、工作環境、運營&治理、企業公民與創新,似乎這些維度指標看起來更像是綜合性的傳統企業。而隨著逐步歲月化的企業開始成熟,加之網際網路時代的帶來,開始通過新的層面進行規劃企業格局(Be)、企業行為(Do)、企業溝通(Say)、企業聲譽(Have)模型構建新的可持續品牌發展規劃。我們通過兩份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目錄中就可見一般:

隨著資本開始在商業市場中發揮著舉足輕重輕重的作用。所以資本開始更加細化定義企業社會責任內容—即ESG(Environment、Social 、Governance )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

這一概念主要應用於社會責任投資領域,它是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相關的三個主要方面,是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分析和決策時主要考慮的非財務因素。眾多準上市企業或者上市企業均開始側重此類的,主要是通過投投資標的承擔現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協同發展企業以及延伸性經濟性增長。

03

可持續品牌發展,戰略-增長-業務的底層驅動邏輯

為什麼企業社會責任是驅動企業品牌可持續發展,創建基業長青的品牌基礎,眾多企業不太重視?而是更多的大型企業以及上市企業在進行此類動作。或許因為整體中國的商業環境,還是以盈利創收為主,另一個是此類的舉動除卻造成階段性的影響力,卻不能帶來更加長足的發展(業務發展、盈利能力等)。

一個可持續企業品牌的發展需要考量清楚這樣的三個層面的問題?

1、構建一個明確可落地的價值觀理念、進而影響品牌市場行為

所有企業在創建之初均有戰略管理的三架馬車-願景、使命、價值觀。但多數以政策性或是主觀性導向,而並非是市場化導向。逐步發展主觀性導向不能形成指導其公司發展的推手,反而成為規範控制內部的口號。例如:谷歌有著非常明確的價值觀—不作惡,因此在內部儘管有盈利空間的業務也會立馬被pass掉,這與我國最某公司截然相反,且成為備受敬仰與尊重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

2、可以通過一個持續項目賦能企業型品牌

如同前面提到,此類的項目並不是一次單一的捐助,而是一個持續延續性的項目,且項目要符合企業戰略本身。如作為領先的數字地圖導航服務商的高德,則是通過科技便民的項目矩陣打造可持續發展閉環,以下列舉一下:

回家地圖-保障回家路上安全;

便民地圖-隨身的辦事大廳;

扶貧地圖-讓美景走進身邊;

環境地圖-隨時了解環境指數;

兒童地圖-失聯兒童精準定位推送。

這些持續性的項目均可反應對於社會關注、環境、人文關懷等層面。

3、可以通過一個持續項目/產品賦能業務型品牌

很多企業似乎並不能像是高德一樣以科技手段,結合服務本身進行網狀式延伸。以及此類眾多企業的觀點認知,這與我業務增長量關聯性並不大。那就從產品型企業考量。如何暗合現有企業戰略,以可持續項目驅動業務增長。在越來越注重環保的今天,很多的企業通過組織員工參與公益環保行動,督促內部員工,然而這些舉動卻真是難以助力業務增長。

企業的本質是需要貢獻更多。我們也需要更多的基業長青的品牌,不是靠停留在表現的創意就能達到。上述的部分企業的事例僅僅是我認為契合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此類並不是以創意為主,而是通過把握企業的發展階段與商業邏輯關係。以長遠價值角度去做到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品牌,讓企業走的更遠更久。

相關焦點

  • 企業之道:定位理論VS基業長青理論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公司曾被作為「高瞻遠矚公司」的樣板列入了企管巨著《基業長青》裡面。在出井伸之接手社長後,索尼公司發生了很大變化。出井從現代企業制度的角度對公司進行了許多「治理」動作,包括董事會改造,外部獨立董事的聘請,制度流程的再造,戰略方向重組等等。從純管理的角度看,索尼公司應該是更加規範化、更加國際化了。可問題是公司的業績一直在下滑,最後一直滑到讓人不能容忍的地步,最終以出井伸之出局為結果。
  • 號外:基業長青密碼終於被發現了
    基業長青這個詞已經問世很久了,回看全球的企業運營,到底有多少家企業做到了「基業長青呢」?為什麼就沒有更多的企業可以真正意義上的去實現基業長青呢?這個秘密終於被智者商學院的創始人李懿恆博士發現了,並把它形成了理論及可尋找的路徑,用攻略的形式完全展現在你的面前,只要你按照這個去做就能做到基業長青,這裡面就是所有企業想要基業長青的密碼組合。
  • OPPO榮獲「2019年長青獎·可持續發展創新獎」
    堅守「成為更健康、更長久的企業」願景,憑藉創新驅動企業持續發展,1月4日,OPPO在2020《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長青獎頒獎典禮上榮獲「2019年長青獎·可持續發展創新獎」。OPPO榮獲「2019年長青獎·可持續發展創新獎」長青獎自2016年開始舉辦,旨在發現義利並舉、基業長青的企業。2019年,OPPO憑藉突出的社會經濟效益貢獻斬獲「2019年長青獎·可持續發展效益獎」。「長青獎」由《財經》作為頒獎單位,社會價值投資聯盟進行研究支持。
  • 百年餐企看「門店」:不論一時輸贏,基業長青靠的是構建持續競爭優勢
    如同更科學/更合理/更符合美學的圖紙能讓建築的壽命更長,那麼,餐飲老闆對門店二字更深度的回歸和理解,也能讓品牌更接近基業長青的狀態。萬丈高樓不僅從地起,更生於圖紙之形式,而餐飲門店的基業長青不僅要從商業模式中找尋,更得從產品與市場的關係中找尋,最終還得從門店這一「圖紙形式」衍生出來的思維建設中找尋。
  • 2021《財經》長青獎·AIoT硬科技可持續發展獎 獲獎名單揭曉
    晚宴現場,「2021《財經》長青獎·AIoT硬科技可持續發展」獲獎名單揭曉,上榜企業依次獲頒貢獻獎、效益獎、普惠獎、綠色獎、創新獎5個門類的獎項(詳見下方)。致辭環節,《財經》雜誌執行主編馬克表示,可持續發展,即SDG理念得到了全球的認同。SDG即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 企業基業長青的奧秘是什麼?任正非點透了,老闆們請牢記這四個字
    打造百年基業,基業長青,是每一個創業老闆想要企及的境界。這既是利益上的需要,也是個人事業成就、人生成就的證明。但是,夢想很美好,事實卻很殘酷。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大量的公司成立,也有大量的公司走向衰落、死亡。
  • 新百年,新勢力 友邦推出卓越營銷員「基業長青」計劃
    上海2020年3月23日 /美通社/ -- 友邦保險(以下簡稱 「友邦」)正式推出營銷員渠道「基業長青」計劃,向卓越資深的營銷員提供把客戶服務承諾傳承給其下一代同為卓越營銷員子女的機會。
  • 逐字讀完,怪不得他們能基業長青!《基業長青》精華筆記
    「持續改善,思行合一」,這就是《基業長青》告訴我們的一切。【讓產品活在消費者想像之外】最為大膽的營銷方式就是廠商推出一項誰也沒有見過,甚至連想都沒有想過的產品或服務。20世紀50年代,不會有人提出要一個隨身聽,但是索尼公司卻把它製造了出來。
  • 中煤大屯,50年基業長青靠什麼?
    「我們要不斷提升煤、電、鋁加工和能源綜合服務業的發展質量,向煤與非煤產業兼顧發展轉型升級,向安全、高效、優質、低本、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升級,向高端、科技、智能的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包正明認為,隨著近年來國家能源結構戰略調整的步伐提速,加之煤炭行業的跌宕起伏,大屯公司過去「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面臨著嚴峻挑戰。
  • 《財經》雜誌「長青獎」揭曉 大華股份榮獲可持續發展創新獎
    近日,由《財經》雜誌主辦,以「百年變局中的義利共創」為主題的2021《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會上,多位業界、學界、政界專家及企業代表,就新時代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入討論,並頒發《財經》「長青獎」。值得注意的是,大華股份憑藉在企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突出貢獻,首次榮獲《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創新獎」。
  • 同襄共舉 基業長青 珠峰登頂 2020徐工基礎產業同盟軍大會隆重舉行
    同襄共舉 基業長青 珠峰登頂 2020徐工基礎產業同盟軍大會隆重舉行2020-01-07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元月4日下午,「同襄共舉、基業長青、珠峰登頂」徐工基礎全球同盟軍合作大會暨頒獎盛典隆重舉行,國內外經銷商、供應商、大客戶、技術專家、員工代表千餘人共同參與、見證了這一盛舉,開啟了基礎事業部衝刺百億戰略目標的新徵程
  • 中芯聚源:如何成就基業長青——細分領域做精做專、外延併購做大做強
    集微網消息,12月11日,在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20年會之《投資與IC設計業》分論壇在重慶舉行,中芯聚源合伙人王心然作了以《基業長青資本助力》為主題的報告。關於如何成就基業長青的企業,王心然提出最重要的兩點就是「精專」和「大強」。
  • 2019長青·藝墅媒體見面會啟幕 商河迎跨越式發展良機
    盛夏七月,商河迎來跨越式發展良機 長青藝墅驚豔亮相。長青投資集團用一場媒體見面會驚豔泉城,以匠心與品質,向濟南這座千年古城致敬!媒體見面會上,長青投資集團濟南公司曾鍵先生介紹了集團的品牌發展歷程以及集團在京魯兩地開發的重點項目,解讀了長青投資集團「以藝術致精工」的品牌理念和「築人居精品,讓基業長青」的開發理念,讓各位媒體及業內外同仁對長青品牌以及未來在濟南的發展戰略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 基業長青2019年淨利198.53萬增長14.55% 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6月2日,基業長青(838597)近日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102,348.01元,同比增長7.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85,272.11元,同比增長14.55%。
  • 「全民閱讀」第五十六次長安街大講堂:要基業長青,不只領導力,還要...
    2020年11月18日晚19:00,長安街讀書會聯合清華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青年網等單位主辦的「要基業長青,不只領導力,還要教導力」之抗「疫」公開課第三十講,在長安街讀書會及其黨建、中直、京直、幹教、政法、企幹、援疆、健康、地方、媒體、出版、博士團、英才中心等分會微信群,並在新華網客戶端、人民視頻、央視頻、中國知網、百度百家號、騰訊新聞、微博直播、搜狐視頻、今日頭條以及「青年之聲
  • 陽光城積極參與ESG評估,為可持續發展蓄力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其中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 航嘉:「基業長青,受尊敬企業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40,於人而言為「不惑」之年,於一座城市而言,卻是年輕朝氣、蓬勃發展的黃金之年。從一座位於南海之濱的小漁村,發展為今天改革開放的前沿大都市,深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這得益於祖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也得益於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航嘉,作為改革開放大潮中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與鄧小平亦有不解之緣。
  • 2021《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 ESG投資持續升溫
    突出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滬深300非財務性信息披露狀況是逐年改進,2018-2020年有專項報告披露非財務性信息披露狀況的佔比從81%提高到85%;二是滬深300公司和義利99公司的發展質量持續提高;三是新商業文明正在形成,作為全球首個與可持續發展掛鈎的ETF,2019年底推出的可持續發展100ETF,市場認購踴躍。
  • 明微電子王樂康:專注驅動晶片賽道,自悟基業長青之道
    明微電子董事長 王樂康  明微電子王樂康:  專注驅動晶片賽道,自悟基業長青之道  ⊙記者 黎靈希 ○編輯 全澤源   12月18日,在IPO之路上奔跑多年的明微電子如願登陸科創板回顧IPO徵程、展望上市後的圖景,明微電子董事長王樂康表示,之前公司的發展受限於資金等問題,未來有了資本助力,相信公司必定大有改觀。據悉,公司目前在售產品約百種型號,但儲備的晶片技術可以擴展出上千個型號,延伸到多個應用領域產品上。  選對方向,長青可期  從成立到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王樂康與明微電子用了17年。在王樂康看來,集成電路行業不適合想賺快錢的人。
  • 長青基業風行洲際·星光熠熠共襄盛舉
    4月22日,「西子之約」長青洲際創業大會暨長青洲際健康營運中心啟動在杭州蕭山瑞萊克斯大酒店召開,正式拉開了吸脂獸品牌新紀元,也標誌著長青中國與杭州植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達成合作,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啟全新的發展之旅。長青洲際商學院院長、上海慶言文化創始人張中盛,長青中國大中華區CEO白鏡亮,吸脂獸品牌總裁黃宏寶等嘉賓和經銷商出席本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