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為期三天的第十四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展覽會在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啟幕。本屆展會不僅是國內電動車行業今年的首展,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無錫會展業首個展覽會,對拉動消費、重振會展經濟具有特別的意義。
本次展會規模和往年差不多,啟用了博覽中心A館的4個展館加2個中廳,展覽面積達3.5萬平方米,共計200多家整車和配件企業參展。不同的是,「防控」成為會展現場不可或缺的元素。觀展人員都被友情提醒:掃描官方二維碼、領取電子門票,然後憑錫康碼綠碼,經測溫正常,接受安檢後方能入場。入口處的檢查區兩側,共設立了4個隔離區,用於對錫康碼非綠碼、體溫異常人員進行隔離和體溫復檢。主辦方還定期進行場館保潔、消毒,並提供1萬隻口罩贈送給參展人員。「館內採取了限流措施,通過『智慧門禁系統』實現動態管控,把場內人員控制在3000人以內。」組委會人士告訴記者。
昨日上午9時不到,當記者來到現場時,展館外已有不少市民在提前按要求進行掃碼、註冊、領票。「超過預期。」展會首日的人氣,讓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陳開亞感到很意外,「看來,被疫情壓制的需求正迫切地尋求釋放。」記者發現,展出的樣車中30%—40%為首次亮相的新品,有的展廳裡新品比例甚至高達90%。臺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華東營銷公司總經理溫海平解釋,以往每年3月份的天津展是國內電動車行業的首展,今年天津展暫緩,無錫成為全國首展。因此,不少廠家紛紛在此進行新品首發,希望通過展會打開市場,把購買力和行業信心整合起來,恢復熱火朝天的局面。
「目前,人們更加傾向於一人一車的安全出行方式,為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帶來了一個良好的契機。」陳開亞表示,下半年電動車行業或將迎來一次爆發式地增長。
近年來,會展經濟已然成為地方經濟的「新亮點」。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至4月底的32個會展活動或取消、或推遲,會展業及其相關行業都遭受了不小的衝擊。「距離上次舉辦展會已有160天。」太湖國際會展中心副總經理徐敏鈺介紹,此次展會的成功舉辦為我市會展業復甦提振了信心,也有利於激活相關的配套行業,帶動城市的「滿血復活」,為無錫製造業發展增添新動能。接下來還將舉辦工具機展、家居建材展、汽車博覽會等一系列會展。
為了讓太湖博覽中心後續能持續、有序地承辦各類展會,市會展辦會同市疾控中心,在聽取多方意見後,製作了無錫會展防疫手冊。今後每次展會前,這本防疫手冊都會發到主辦方手中,確保展會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相關流程有序安全開展。(文君、小惠 圖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