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為眾說法,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倘眾生取著此應身之相,便不能見性矣|淨空老和尚開示

2021-02-19 淨空法師專集網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為眾說法,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倘眾生取著此應身之相,便不能見性矣|淨空老和尚開示  【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為眾說法,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倘眾生取著此應身之相,便不能見性矣。】  佛這個意思的確是很深,佛不但是應化身不執著,四相四見完全沒有;即使佛的報身,也沒有,也不著相,後面還要講到。佛自己現身不著身相,這個身做什麼用處?為一切眾生說法的,為接引一切眾生永脫輪迴、生淨土成佛道的,這是佛應化身的大用,我們講是作用。  佛為眾生說法的目的,就是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實在迷破不了,悟也開不了,果然肯相信淨土,發願求生,就是破迷開悟,就是離苦得樂。這個方法,下下根人都有分,一切眾生都有分,我們當然有分。  如果眾生執著,執著佛相,你執著佛相,當然就執著自己身相,這一定道理的;如果說不執著自己身相,就執著佛相,沒有這個道理。執著佛相就執著自己身相,這樣念佛不能往生,這樣修行也不能開悟,為什麼?心不清淨。著就不清淨,不著就清淨。  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萬萬住不得,住就吃大虧!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沒有成就,還落得今天這個地步。原因是什麼?著相,沒能夠離相。所以這一生當中,不可以再走這個錯誤的路子。這是約眾生以明,說明這一段經典意思。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37集 1995/5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為眾說法,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倘眾生取著此應身之相,便不能見性矣|淨空老和尚開示  【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為眾說法,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倘眾生取著此應身之相,便不能見性矣。】  佛這個意思的確是很深,佛不但是應化身不執著,四相四見完全沒有;即使佛的報身,也沒有,也不著相,後面還要講到。佛自己現身不著身相,這個身做什麼用處?為一切眾生說法的,為接引一切眾生永脫輪迴、生淨土成佛道的,這是佛應化身的大用,我們講是作用。  佛為眾生說法的目的,就是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實在迷破不了,悟也開不了,果然肯相信淨土,發願求生,就是破迷開悟,就是離苦得樂。這個方法,下下根人都有分,一切眾生都有分,我們當然有分。  如果眾生執著,執著佛相,你執著佛相,當然就執著自己身相,這一定道理的;如果說不執著自己身相,就執著佛相,沒有這個道理。執著佛相就執著自己身相,這樣念佛不能往生,這樣修行也不能開悟,為什麼?心不清淨。著就不清淨,不著就清淨。  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萬萬住不得,住就吃大虧!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沒有成就,還落得今天這個地步。原因是什麼?著相,沒能夠離相。所以這一生當中,不可以再走這個錯誤的路子。這是約眾生以明,說明這一段經典意思。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37集 1995/5

淨空老法師專集網站:http://www.amtb.tw/

淨空老法師專集鏡像站:http://www.amtb.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mtbtw/

優酷:http://i.youku.com/amtbhz
微信號:amtbhz

長按左圖,點選「識別二維碼」
即可連結至專集網微信主頁關注

相關焦點

  • 釋迦牟尼佛一生之化儀 —— 八相成道
    太子生時,即向四方,各行七步,舉足出大蓮花,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是時大地六種震動,當時之中國,見五色光,貫太微宮,周昭王詢問群臣,太史蘇由答曰:「西方有聖人生,卻後千年,教法來此。」昭王遂令人鐫石,埋於南郊志之。時為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歲,四月八日。太子還宮後,命名悉達多。
  • 此是令人,顧名思義,因名會體.要知經義,皆是應無所住.所以急當斷除我見,則煩惱障除.而業障、報障,亦隨之而皆除矣|淨空老和尚開示
    【此是令人,顧名思義,因名會體。要知經義,皆是應無所住。所以急當斷除我見,則煩惱障除。而業障、報障,亦隨之而皆除矣。
  • 《不動如來會》往生因緣品第六
    不動如來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佛之剎土,願於來世當見此光證無上覺,因見光已成大菩提,復以身光遍滿世界,舍利弗!菩薩以是因緣當生彼土。「復次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諸聲聞眾無量無邊,願我當見,見已起如是行,證佛菩提。證菩提時,亦有如是無量無數諸聲聞眾。舍利弗!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於彼佛剎而得受生。「復次舍利弗!
  • 【依此願故,眾生生者,皆具諸相,不假修得.】
    解【國中天人皆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是為第四願,稱為「卅二相願」,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簡稱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不限於佛,轉輪聖王亦具此相。《智度論·八十八》謂:「佛現此大人相者,因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說,則為現卅二相。」
  • 【尊者阿難乃本經之當機,從果向因之法身大士.】
    解【『為眾開法藏』,廣演妙法,令眾悟入,導歸極樂,究竟菩提,故云『廣施功德寶』也。……本段末後一個「寶」字,應深著眼,此誠為畫龍點睛之筆。蓋開法藏所開顯者,即此寶也;廣施與眾生者,亦即此寶也。因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彌陀要解》云:「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徧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 《不動如來會》佛剎功德莊嚴品第二
    如佛已說不動如來修菩薩行時所有功德。復願世尊開示廣說不動如來見今剎土功德嚴勝。何以故?使諸補特伽羅行菩薩乘者,聞彼功德生愛樂心,欲見彼佛禮拜供養。住聲聞地補特伽羅證無學者,聞彼剎土功德莊嚴,亦希瞻禮供養奉事。」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問如是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分別解說。」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 《不動如來會》菩薩眾品第四
    若菩薩於彼生已,即見無量諸佛種諸善根,復能為無數百千眾生演說法要,令諸眾生增長善根。舍利弗,此賢劫中諸佛世尊當出於世,若諸菩薩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種種資具供養如來,便即出家。既出家已,於諸佛所淨修梵行。以此善根,方餘菩薩於不動如來之所,於一生中與波羅蜜相應,所有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算分、迦羅分、數分、喻分、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及。舍利弗!此亦不動如來清淨佛剎功德莊嚴。舍利弗!
  • 眾生為了衣食受盡苦惱,苦役萬般|淨空老和尚開示
    懂因果就能趨吉避兇—眾生為了衣食受盡苦惱,苦役萬般|淨空老和尚開示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第卅七衣食自至願。飲食衣服見《宋譯》。
  • 虛雲和尚法匯開示
    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隨顛倒迷染之緣。則有六凡法界生。若隨不顛倒悟淨之緣。則有四聖法界生。由是觀之。聖之與凡。唯心之垢淨而現。六凡心垢故。則現六道善惡罪福等相。四聖心淨故。則現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經雲。「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是故苦樂由心。炎涼自我。自心作業。自身受報。唯聖與凡。但問自心可矣。凡愚昏闇。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若遇逆境。
  • 聖嚴法師 | 探索識界 八識規矩頌講記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此身僅以十地菩薩為所被根機的對象而說大法,非內外凡夫及愚法二乘所能當機。 如來的身相,有說法身、報身、化身之三身;有說法身、報身、應身;有說二身乃至十身者,通常多說三身。依據法相唯識宗的主張,稱二身為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成唯識論》卷十云:  1、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淨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
  • 線上共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