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禹州】禹州為啥叫陽翟?揭秘禹州背後的故事……

2021-02-08 精彩禹州

想知道禹州的歷史由來嗎?

別著急,

我大禹州歷史文化悠久,

先來聽首我大禹州之歌 

《我的家鄉在禹州》,

聽著悠美的歌曲,

了解下大禹州的盛況~


  禹州之地,在春秋時期本屬鄭國,稱櫟邑。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韓景侯伐鄭,攻破櫟邑,並遷都於此,改櫟邑為陽翟。在後來的歷史上,陽翟長期為潁川郡或鈞州之治所。直到明太祖洪武年間,才取消陽翟縣而稱為鈞州。明神宗朱翊鈞即位,因避其名諱,又改稱禹州。


  然而,陽翟之稱其本義何在?對此則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代「翟」與「狄」通。早在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狄人入侵並佔領了櫟邑,因此地處於嵩山之陽,故稱陽翟。但考諸史籍,孔子修《春秋》,後左丘明為《春秋》作傳,他們所處的時代晚於狄人佔領櫟邑,但在《左傳》中則一直稱此地為櫟邑,並無陽翟之稱。可見,終春秋之世此地一直稱櫟邑。何況周王朝儘管當時已經衰微,但齊桓公卻正在稱霸。齊桓公在大政治家管仲的輔佐下,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率領中原各諸侯國,多次擊敗戎狄的侵入,有力地維護了當時政體下的國家統一。

  孔子曾由衷地讚嘆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意即如果沒有管仲,中國可能會成為戎狄的殖民地,中國人可能要淪為亡國奴,像西北遊牧民族一樣「披髮」、「左衽」。正是由於齊桓公,由於管仲,所以戎狄儘管曾經侵入內地,但並不曾長期在中原駐足。即使有少數狄人留居此地,但也決不會成為此地居民的主體,以致於影響此地的地名變更。

  登封有陽城,也正是由於處在嵩山之陽而得名。與陽城相比,禹州城的方位並非正好在嵩山之陽,且距嵩山遠得多。由此可見,陽翟之陽也並非就是嵩陽的陽。

  因此,我們要了解「陽翟」這一地名最初的本義,不妨先將二字拆開。「翟」字的本義,是指長尾的山雉。至於「陽」字,本義指太陽,其引伸意義,依地理方位而言,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反之為陰。推而廣之,所有事物皆有其陰陽兩面,故《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其明顯的一面便稱之陽,如上述之山南水北,受陽光之照,呈鮮明之狀,故稱為陽。再進一步引伸,事物之鮮明亮麗者,皆可以陽狀之。故《詩經》云:「載玄載黃,我朱孔陽。」這其中的「陽」字便是鮮明亮麗之意。根據《辭源》中所列,還有其他解釋,因與本文無關,略之。由此,我們初步可以斷定,古人稱此地為陽翟,是因為當時此地多有山雉,鮮明亮麗,異彩眩目之故也。

  事情本來就是這麼簡單,古人關於地名之稱謂,最初多與當時當地的地理事物相關。或以山名之,或以水名之,或以方位名之,或以物產名之。如潁川郡,乃以潁水而得名;河南省,乃以其方位在黃河之南而得名。河南古稱豫州,乃以此地上古之時多有大象而得名;禹州古稱櫟邑,乃以其多櫟林而得名……凡此種種,舉不勝舉。

  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各地之歷史積澱日益深厚,於是以歷史文化特徵而命名的現象亦日漸增多。如登封以古代帝王屢次登上中嶽嵩山,舉行封禪大典而得名;許昌則以其曾為許國故地而得名。


  禹州之地,屬暖溫帶氣候,溫和宜人。其地形有山區、丘陵、平原,且各佔三分之一。更有潁水穿境而過,潁水之大小支流遍布全境。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使禹州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尤以此地曾為夏禹之故都,有鈞臺古蹟之遺存而著聞,故後來又改稱鈞州、禹州。縱觀禹州地名之沿革,正是經歷了由地理特徵到歷史特徵這樣一個漫長過程。

  再回到前邊的話題,禹州之稱陽翟,乃因其當時山雉之多,鮮明亮麗之故也。據傳說,正由於山雉的鮮明亮麗,遠勝於其他鳥類,山雉也很為此而自豪,常常站在河邊,或翔舞於河面,將自己美麗的身影倒映在水中,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自鳴得意。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其《秋浦歌》中,為了誇張地寫出秋浦錦駝鳥之美麗,於是以山雉作為映襯寫道:「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正是由於山雞的這種美麗,使中國的上古先民由此而展開想像,創造出鳳凰這一美麗的形象。因為這種創造源於現實而又高於現實,所以鳳凰的形體更大,尾巴更長,羽毛也更亮麗,但其形體與山雉極其相仿。


  地質考古也證明,上古時期的河南地區,當時尚屬熱帶氣候,有大象、水牛、竹子等熱帶動植物廣為分布。由此我們不難推測,當年的韓景侯率部下來到此地,欣賞著鬱鬱蔥蔥的原始熱帶雨林,處處欣欣向榮、生機勃勃,更見山雉成群,遍地飛動奔走,色彩斑斕繽紛,眩人眼目,呈絕妙之景觀。於是,他便流連不已,不禁連聲讚嘆:「陽哉翟也,陽哉翟也!」(多麼亮麗的山雞,多麼亮麗的山雞啊!)隨從的文武大臣也都連聲附和著:「陽哉翟也!」「陽哉翟也!」於是,此地便被稱為「陽翟」。

  此地的原住民對山雉也司空見慣,並無新鮮之感。可是對於初來乍到的韓景侯而言,這亮麗而鮮明的山雉,給人們的新鮮感受太強烈了,無怪乎他們要稱此地為「陽翟」。這雖為揣測之辭,但今天我們從「陽翟」之字義,聯繫當時之史實背景,以及地名之沿革過程,則應該是如此也。

  註:翟字音狄,又音宅,故今人對陽翟亦有兩種讀法,都很流行,時有爭論。亦如商代都城朝歌之朝,或讀潮,或讀昭。此種情況,無論讀何音,人們都知道是指此地,不致有其他誤會。既然如此,都不妨認可。


信息來源:綜合禹州市三都文化

視頻來源:乙元傳媒

覺得不錯,請點ZAN!

可以留言啦!趕快寫下你想說的吧!

相關焦點

  • 咱禹州有沒有人知道「陽翟(zhai)」是哪啊???
    你不認識我可以,不能不了解了解咱禹州其實真的沒啥可顯擺的,不過就是有了「華夏第一都」的稱號歷史上:夏商周,先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都曾建都於咱「陽翟」知道「陽翟」是哪嗎?沒錯,就是咱禹州。
  • 請記住我的名字--禹州!
    先秦兩漢時期,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使內史騰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潁川郡,郡治首府設在陽翟。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項梁立韓公子成為韓王,仍置都於陽翟。秦末,項羽、劉邦先後攻佔陽翟,並分別封韓室後裔為王,都於此。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分治,陽翟屬魏。
  • 流光溢彩的禹州夜景,忍不住看了好幾眼-禹州第一網
    五千年前在禹州成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中華文明在禹州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薪火相傳!燈與火就這樣浸泡在時光的痕跡裡,穿越幾千年的歲月,化作點點燈光,把這座古城裝扮得的流光溢彩!來禹州吧,夜色剛剛好,這裡的夜,讓你流連忘返!禹州人心中有火,眼裡有光。伴著夜色,在這裡,能看到禹州沉澱了幾千年的文化,能望見美好未來。
  • 雷公故裡——禹州方山
    作者:王國斌 鐵紹文 許敬 李新葉禹州是黃帝時期有熊氏部落的主要活動範圍和核心地帶,黃帝訪廣成子問道的故事發生地逍遙觀就在禹州,並在修道中寫出了著名的《黃帝內經》。據《中國古代地名大辭典》稱,全國叫方山的山有18座之多:四川3座、山西3座、山東3座、安徽1座、江蘇2座、浙江3座、福建1座、河南1座。方雷所在的方山究竟為哪座說法不一。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應從黃帝的活動區域來考察。《辭海》稱:「軒轅即黃帝。皇甫謐曰『據軒轅之丘,因以為名,有以為號。軒轅丘今在河南新鄭西北。」
  • 禹州潁北新區將全面爆發……
    秦始皇十七年,地置「潁川郡」,郡治首府設在陽翟。金大定二十四年,因潁順州有「鈞臺」遺蹟,改潁順州為「鈞州」明歷三年,改鈞州為「禹州」。民國元年,廢府存縣改禹州為禹縣。 新中國成立以後,1988年  「禹縣」命名「禹州」,自此城名不更 在禹州「東擴、北移」的建設中,有一個地方享受著發展的紅利,它是鐫刻在禹州歷史上的亮眼
  • 深得唐太宗賞識的朝閣重臣,祖籍咱禹州,是誰?‖劉月霞
    深得唐太宗賞識的朝閣重臣,祖籍咱禹州,是誰?‖老家許昌褚遂良,字登善,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祖籍河南陽翟,也就是我們禹州市的褚河鎮人。【作者簡介】劉月霞,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大禹故事》非遺傳承人,禹州夏禹文化研究會會長。
  • 慶賀禹州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累計向禹州城區、神垕鎮等五個西部鄉鎮生活供水1.18億立方日供水量平均達5.4萬立方,年平均供水1966萬立方這就是禹州南水北調這就是01.助力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禹州2020年12月20日是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禹州通水六周年紀念日為了全面展示南水北調事業發展成果
  • 許昌市2030年規劃:主城地區中心城市、禹州地區副中心城市
    一帶:依託京廣發展軸,由主城區、長葛市區共同組成帶型城市,重點打造許港產業帶,形成市域城鎮、產業密集區,共同帶動市域發展;四組團:長葛、禹州、襄城、鄢陵依託當地資源和產業基礎發展,形成帶動局部區域發展的次級中心。從城市規模看,到2030年形成五級城市等級規模結構。一級為Ⅱ型大城市1個,即許昌市主城區,人口190萬。
  • 禹州出讓13塊居住用地面積200餘公頃!11個樓盤已動工-禹州第一網
    9月16日禹州第一網小編從禹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獲悉,禹州市2020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一覽表、禹州市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匯總表、禹州市存量住宅用地項目清單已發布。禹州市2020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一覽表公布的數據來看禹州出讓13塊土地為居住用地,合計面積200餘公頃;工業用地兩塊,合計面積約69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合計面積約24公頃。禹州存量住宅用地項目清單公布的數據來看禹州目前有11個樓盤項目已動工未竣工,5個項目未動工。
  • 禹州2020禁止燃區域公布!
    剛剛, 小編得到消息, 今年春節禹州禁放區內 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同時,
  • 禹州高鐵片區最新規劃!將建兩座星級酒店!選址意向、效果圖曝光
    自鄭渝高鐵禹州站自去年12月份開通後禹州高鐵片區的規劃發展備受關注!剛剛傳來一個好消息!近日小編獲悉禹州高鐵站附近將建兩座星級酒店!禹州的高鐵片區發展勢在必行禹州借鑑國內外一線城市的發展經驗以高鐵、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等公共運輸為中樞建立集工作、商業、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區域。
  • 河南·禹州鈞瓷文化名片暨禹州鈞官窯遺址博物館
    我之前講過,在禹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各種各樣大型活動的推介下,已經把鈞瓷打造成為禹州走向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並且把鈞瓷這一民族瑰寶推上了更高的藝術殿堂。宋徽宗時期,鈞瓷已成為皇宮御用品。鈞瓷的自然窯變藝術已居為當時五大名窯之首。
  • 禹州直達北京高鐵開始售票!新增往返新鄉、安陽等車次!
    禹州至武漢方向 禹州至北京方向 十堰至禹州方向 上海至禹州方向均有車次 、 丹陽、鎮江、南京、全椒、 合肥、淮南、潁上、阜陽、 亳州、商丘、鄭州、禹州 【禹州南陽】 禹州、平頂山、方城、南陽
  • 4月禹州新房用戶關注度大數據報告
    4月,禹州購房用戶最關注度的區域為潁川、鈞臺、夏都;最關注的樓盤為潁川的時代御湖灣、潁川的恆達陽光城和潁川的維也納金域藍灣。針對樓盤的屬性,禹州用戶主要關注的是樓盤的戶型、樓盤的單價和樓盤所在的區縣商圈,關注度佔比分別為49.32%、30.14%和8.90%。
  • 褚遂良——璀璨禹州傳統文化的一顆明珠
    6月4日,在禹州市非遺中心王志軍主任的支持下,劉月霞會長受邀走進褚河鎮楚莊小學講述禹州先賢《顧命大臣褚遂良》。褚河鎮教育總支郭紹禹書記帶領張橋小學、元木小學、楚莊小學的校長和部分師生前來聆聽。禹州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全國乃至世界上的傑出人才 !今天咱講禹州一代先賢——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褚遂良。一個半小時時間,劉月霞老師穿越時空,縱橫千古。
  • 河南禹州:大鴻寨風光無限美
    大鴻寨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地處許昌禹州、鄭州登封、河南汝州三市交界地帶。景區山峻峰險、石奇水秀,泉清瀑壯、竹修峽幽,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河南省野生藥材根源基地、全國十佳生態文明景區。
  • 周定王雙城記:就藩開封歸葬禹州
    地宮所有耳室洞殿均設雙扇石門,由滾珠封閉,一旦合上,萬難打開。地宮規模宏闊,氣宇森嚴,但沒棺槨沒陪葬沒碑碣沒任何實物留存,連正殿地面的漢白玉都被揭得一乾二淨,堪稱「洗劫」。    「周定王陵,形制同明十三陵相似,其地宮規模接近定陵,進深則深於定陵。因此有『明十三陵的縮影』之稱。」90歲的教之忠說,他是禹州文物界元老。
  • 絕,用藥材名表達夫妻相思情;禹州藥行多時達2000餘家 ‖鐵紹文 王國斌 許敬生
    ‖鐵紹文 王國斌 許敬生*「藥王孫思邈在禹州」系列之2:一針救二命:藥王孫思邈在禹州的傳奇故事 ‖鐵紹文 王國斌 許敬生*>「藥王孫思邈在禹州」系列之3:禹州鈞瓷場裡為啥會有「釉」叫「藥」這種說法?‖鐵紹文 王國斌 許敬生*中醫藥文化的發源地:嵩山一大片,不如逍遙一個觀 ‖王國斌 鐵紹文等*禹州之謎:孫真人,五盤龍,神秘符和國內唯一的環形墓冢 ‖王國斌*風姿妖嬈上千年,它的故事讓我無比懷戀!
  • 被乾隆盛讚為「素魚翅」的竟是禹州的這種特產,據說已有六百年歷史了
    我市純手工製作的紅薯粉條聞名全國,大家俗稱「禹州粉條」。「禹州手工粉條的生產歷史有將近六百年的歷史了,咱們盛田農業這個百年粉坊再現了禹州傳統手工原漿紅薯粉條的生產工藝,這裡面十八道工序從選紅薯、洗紅薯、剁紅薯到磨紅薯以及過大羅過二羅等,這十八道工序真實的再當初我們禹州老百姓是怎麼樣生產紅薯粉條的
  • 禹州高鐵車次大變,新增一大批!可不換乘抵達北京等地
    火眼金睛的小編已經從12306官網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下面是小編在12306官網上查詢到的12月29日禹州 到 鄭州的所有車次信息一共是9列並且車票可以正常預定↓↓然而!小編提前揭開謎底,話不多說,純乾貨往下看從12月30日開始,禹州高鐵站可以不換乘抵達的地方或將有:北京G1590同時,此列車向北經停新鄉、鶴壁、安陽、邯鄲、石家莊、保定等地。也就是說,禹州出發,向北也可直達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