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得唐太宗賞識的朝閣重臣,祖籍咱禹州,是誰?‖老家許昌褚遂良,字登善,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祖籍河南陽翟,也就是我們禹州市的褚河鎮人。褚遂良為人耿直、處事嚴明、敢言直諫、精通文史、學識淵博、酷愛書法。在唐朝初期,褚遂良以他獨特的書法藝術才能,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仕途路上是一路順風,由六品的秘書郎一路晉升為執掌朝政大權的朝閣重臣,為唐代的「貞觀之治」、「永徽之治」立下了汗馬功勞。褚遂良不僅在政治上的功績永垂青史,在書法上的造詣也是千古流芳,被譽為唐初四大書家之一。褚遂良的書法,融合了王羲之、虞世南之書體,形成了他獨特的書法藝術格局。
他書法中的大氣,可以窺探到他「肚能撐船」的宰相風度,從他那筆畫嚴謹、結構方正的字跡中,可以體現出他為官兢兢業業、立場堅定、忠於職守的文人風格。如果說「字如其人」的話,那麼他刻在石碑上的那舒朗剛勁的書法,就是他人生的那份堅守、那份執著、那份耿直、那份堅實的豐碑,也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褚遂良祖籍禹州市褚河鎮。褚氏家族歷史悠久,人丁興旺,從西漢時期的褚少孫,到唐代褚遂良的五世孫褚虔,總共穿越了六個朝代、八百餘年、二十五代人,都是代代做官、輩輩出人才,被稱為「陽翟名門望族」。褚遂良生於公元596年,他的父親名叫褚亮,文武雙全,學識淵博,是唐太宗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官職散騎常侍,就是皇帝身邊的貼身重臣。褚遂良的爺爺名叫褚玠,在南朝宋順帝時期任吏部尚書。褚遂良的姥姥太爺名叫褚諫,在朝中任御史中丞,就是從他開始褚氏家族從咱陽翟遷居到了浙江錢塘。為什麼褚氏家族代代做官,輩輩出人才呢?褚氏家族是以「孝」「和」傳家。百善孝為先,以孝為本,孝和傳家,並且歷代不衰。比如說西晉時期褚袌的女兒褚蒜子,身為皇后,貴為國母,每次回她娘家探親時,都給她父親行父女之禮,並且在朝堂上行過君臣之禮後,還要給她父親行家人之禮。再比如說南宋時期的褚淵,身為皇上的女婿,貴為駙馬郎,在他母親年邁時,他曾以「母親年紀已邁,早晚需要陪護」為由,辭官回去孝敬他的母親。褚淵在他庶母(他父親的妾)去世的時候,就像對待他親生母親一樣,為他庶母守孝百日,並且終日以淚洗面、悲痛萬分,不幾日時間,面容便非常憔悴,身體便非常虛弱。皇帝知道後,立即下詔「斷哭」,禁止一切人前去弔喪,並派人保護他的身體健康。褚淵去世的時候,皇帝召見他的兒子褚夲(音濤,同本),褚夲見到皇帝時泣不成聲,一言不發。
皇上說將他父親的爵位賜給他,他堅決不接受皇上的恩賜。他說他要為父親守孝百日,將他父親的爵位和家產全部都給他的弟弟。他只留下他父親生前的數千卷舊書。而他弟弟在得到這些家產後,全部分給了家庭條件不好的人家。褚遂良就是在這種家族、家風、家教的潤染下,在這種家庭環境的薰陶下,造就他成為一代忠臣、一代諫臣、一代書家、一代忠貞不渝的「顧命大臣」。褚遂良在褚世家族優良家風的影響下,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當時是隋煬帝時期,褚遂良的父親褚亮在朝中任散騎常侍,就是皇帝身邊的貼身重臣,地位非常顯赫。他父親褚亮學識淵博,文武雙全,又喜愛結交文人學士,所以就同當時的大書法家虞世南、歐陽詢關係非常密切,經常在一起談論書法,談論學問。幼小的褚遂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憑藉他書法藝術的天賦,在虞世南、歐陽詢的指導之下,如虎添翼,書法藝術日益提高。褚亮的文朋詩友,出於禮節和對年輕人的喜愛,見到褚遂良無不開口誇獎,年輕氣盛的褚遂良,便有些得意忘形了。有一天,褚遂良問虞世南:「我寫的字和智永和尚的字相比,怎麼樣呀?」智永是個和尚,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書法家,他是王羲之的學生,也是虞世南的老師。虞世南一聽,笑了笑說:「智永禪師的書法,一個字能賣五萬錢,你的一個字能賣到這個價錢嗎?」虞世南說:「歐陽詢寫字,從來就不挑揀筆紙,無論什麼樣的筆,什麼樣的紙,他都能夠隨其自然的書寫,並且寫的得心應手,你能做得到嗎?」褚遂良一聽急了,又問道:「那我的字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最好?」虞世南說:「你還得勤學苦練,使你的手和筆能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使你的字能夠達到像龍飛鳳舞一樣流暢自然,那麼,你的書法藝術就進入了一個至高的境界。」
褚遂良一聽,又追問說:「那我的字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龍飛鳳舞呢?」虞世南就指著院裡的幾口大缸和一個大澇池說:「你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方得龍鳳飛。」從此,褚遂良就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勤學苦練,學習各家書法的長處,掌握各家書法的特點,並把虞世南和歐陽詢的書法融合到一起,所練就的書法既有虞世南書法的那種典雅寬舒,又有歐陽詢書法的那種剛健勁力,而後他又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融匯漢隸,使他每一字的起、伏、頓、挫、點、捺都富有章法,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書法藝術特點。
(李世民聽後立即詔來了褚遂良,並拿出一卷墨寶,褚遂良一看便說:「這是王羲之的贗品。」李世民一聽非常吃驚:「你是怎麼知道的?」……精彩故事,明天繼續。)憶老家,夢情懷,尋味道,探故事,搜笑料——如果您喜歡關於咱老家的小視頻,歡迎識別下面二維碼欣賞,「老家故事」視頻號等著您喲!【作者簡介】劉月霞,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大禹故事》非遺傳承人,禹州夏禹文化研究會會長。【推薦閱讀:劉月霞作品】
*想痛痛快快逛遍許昌?當然找牛氣哄哄許昌老梁!
*情溢許昌,總有一個瞬間,讓你淚流滿面!‖許昌
*玩轉許昌,旅遊寶典,必須收藏!‖許昌
*震驚朝野的晚清冤案:王樹汶頂兇案 ‖君山
*200多年前,許昌「活柩子」才壓三江,為何未中進士?‖高愛許
*許昌人交友:您好,我慢熱,但很保溫!‖高愛許
*許昌憶:離鄉多年,白髮垂地,我也不敢忘回家路!‖高愛許
*即將消失的許昌村落,飄散著我無處安放的鄉愁!‖高愛許
*許昌人探古:古鎮繁城到底有多少寶貝?‖高愛許
*許昌的她,為何辣麼喜歡到六一路吃飯?‖高愛許
*奇蹟:分別60年後,近80歲的老人找到了97歲的恩師 ‖魏東周
*許昌此村藏十謎,謎影重重飄傳奇!‖印記
*禹州那一望無際黃澄澄的「燈籠林」,飄蕩著怎樣動人的故事?‖劉月霞
*《畫聖吳道子的故事》系列1:禹州他,震天下:瓜庵出世,犁地得名,幼時奇思驚眾!‖劉月霞
*《畫聖吳道子的故事》系列2:禹州此人:名驚神州不稀奇,誰能趕上他痴迷?‖劉月霞
*《畫聖吳道子的故事》系列3:不懼真虎和懸崖,禹州的他咋恁膽大?‖劉月霞
*《畫聖吳道子的故事》系列4:咱要有禹州此人一半心勁兒,成功得跟著咱跑!‖劉月霞
*《畫聖吳道子的故事》系列5:氣功師、書法家、大畫家:禹州這人老牛氣呀!‖劉月霞
*《畫聖吳道子的故事》系列6:唐玄宗時,為啥那麼多達官貴人想和這個禹州人攀親?‖劉月霞
【「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臺簡介】
離家或遠或近,累了倦了時,我們是不是特別想念家鄉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遊戲趣事……或是當年「狗蛋兒」、「小屁猴兒」這略顯低俗的外號?——叫一聲我的家鄉呀,心裡已經淚水流淌!
為此,鍾愛許昌文化的我們,於2016年1月申請成立了志在宣傳許昌文化的微信公眾平臺——「老家許昌」:「老家」隨身攜帶,情感永不落下。截止到2020年8月16日,「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臺已刊發原創文章4000餘篇。
此時此刻,能表達我們心情的,唯有感謝!
情懷·溫度·味道,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微信號:zgljxc)
【著名作家、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作協主席邵麗老師為「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臺題字】
【著名作家、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佩甫先生為「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臺題字】
註: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臺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臺立即刪除。
3、歡迎轉發微信公眾號「老家許昌」作品,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單位或個人需使用「老家許昌」微信公眾號相關作品,使用之前請務必聯繫後臺,後臺郵箱:hnxc126@126.com。
情懷·溫度·味道
老家許昌:鄉憶故土,靈魂老家
砸稿信箱:hnxc126@126.com
(砸稿時,請註明「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