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史(48): 二戰時期的名作

2021-02-18 信腕齋

1940年德軍發動閃電戰攻佔丹麥與挪威,隨後繞過馬奇諾防線侵入法蘭西共和國,二戰就此全面爆發。隔著大西洋的美國聽不到隆隆的炮聲,所以偵探作家協會的下午茶聚會依舊氣氛熱烈。想像一下在咖啡的濃香與雪茄菸的氤氳之中,埃勒裡·奎因,狄克森·卡爾,克萊頓·勞森們圍著茶几高談闊論的場面,如果能定格成一幀照片得有多麼經典。在推理大師們身邊叨陪末座的一位年輕的小說評論家顯然忘記帶上照相機,反倒是帶來了他自己的一部密室推理小說。在扉頁上他寫到:獻給這個領域最偉大最富技巧性的大師,約翰·狄克森·卡爾,落款是安東尼·布徹,而這部獲得在座所有大師一致讚美的名作就是位列十大密室推理小說第九名的《九九神咒》(Nine Times Nine)。

安東尼·布徹(Anthony Boucher)對卡爾的崇拜似乎有點過了頭,他把《三口棺材》裡著名的密室講義搬到了自己的作品裡,我沒有看到過哪位推理作家整段地引用別人的經典理論並做逐一的拆解分析。而絕妙之處在於,布徹的密室設計竟然沒有在卡爾的講義裡找到解答,所以潛臺詞就是:卡爾先生,請接下來欣賞本人的創新詭計。《九九神咒》絕對是一部卡爾風格的作品,如果當時換上卡爾的名字出版,應該不會讓推理迷感到疑惑。一部讓人滿意的密室作品通常要有創新的詭計、玄秘的氛圍、與流暢的敘事,而布徹在這三方面都幾乎做到了百分百的程度,或許《九九神咒》的排名在勞森的《死亡飛出大禮帽》之後的唯一原因是,如果一部推理作品能有兩個及以上的經典橋段,那會更讓讀者得到滿足。

黑克·塔伯特(Henning Nelms)發表於1944年的《地獄之緣》(Rim ofthe Pit)顯然是想把多個經典詭計放在一部推理作品裡,這樣的氣魄確實偉大;而從結果上看,《地獄之緣》位列十大密室榜單的第二名也完全得到了後世的認同,但這部作品卻是我讀推理小說以來最讓我困惑的一部。我認為翻譯上或許存在些問題,但理性地講,要把十幾個不可能犯罪的詭計串在一起形成一條推理主線實在太過高難度了。如果在黑夜裡放一個風箏嚇嚇人就能算是一種高妙的解答,那這個榜單上排名其後的卡斯頓·勒魯(《黃色房間的秘密》)與冉威爾(《弓區之謎》)定會從棺材裡爬出來對著榜單的創造者愛德華·霍克嗤之以鼻。我認為合理的解釋可能是霍克太過推崇不可能犯罪的謎面,而謎底本身似乎湊合就行。「我來到這裡,是要讓一個死人改變想法」,這樣華麗無比的謎面確實可以讓讀者沉醉,但我想僅有一場驚險刺激的降靈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把詭計實現的情節交代清楚,就像卡爾在《三口棺材》裡做的那樣,才算對讀者公平。

以上兩部美國作家的作品都沒有二戰的氣氛,而同一年,英國作家克裡斯蒂安娜·布蘭德(ChristiannaBrand)的《綠色危機》(Greenfor Danger)就是另一番硝煙瀰漫的場景。這是一樁發生在戰地醫院裡的謀殺案,郵遞員赫金斯死在了麻醉臺上,似乎氧氣罐出了問題,裡面被換成了二氧化碳,但麻醉師卻堅稱要換掉罐子裡面的氣體在操作上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那位卡爾的崇拜者,著名推理小說評論家安東尼·布徹先生在讀完這部作品後給作者的評價是:「你會發現布蘭德的對手,都是那些最偉大的名字。」他說的對手顯然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因為布蘭德即有簡約清晰的敘事風格,又能把多個角色的性格特徵分別刻畫得生動有趣,像極了她的前輩。而在設計紅鯡魚(誤導的情節)上,還能見出與多蘿西·L·塞耶斯同樣高明的布局,導致我在判斷兇手身份與犯罪動機上都掉入了布蘭德的敘述陷進,而這種閱讀上的意外感本身就是我所期待的。

1946年的英國已經進入戰後的重建時期,劫後餘生的釋重感也體現在推理作品中,比如這部《玩具店不見了》(The Moving Toyshop),裡面所展現的文學魅力與英式幽默無疑能讓戰後的人們重新獲得生活的樂趣。這部輕喜劇作品歸入懸疑類或冒險類小說可能更準確些,但考慮到作者創造了一個驚天大謎團,把它納入推理小說也未嘗不可。這個大謎團就在書名裡面,一座玩具店不見了,確切地說頭一天晚上它還是一家玩具店,第二天早上就變成了雜貨店了。同時不見的還有一具老婦人的屍體,而發現屍體的人則是一位回母校來度假的中年詩人。詩人無法斷案,所以他求救於牛津的老同學,文學院的芬恩教授。於是教授帶著詩人把牛津城掀了個底朝天。本書的作者埃德蒙·克裡斯平學文學出身,主業是作曲家,與其說他在寫一部推理小說,不如說是在盡情編織英國式的文學段子。「我這一路從倫敦過來倒黴透頂了。慢吞吞的火車,幾乎每遇電線桿就停,活像一條狗。」牛津的幽默總帶著濃鬱的文學色彩。

這段特殊時期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接下來要寫的這部《猶在鏡中》(Through a Glass, Darkly)。英文的書名確實很難翻譯,如果你已經讀完這個故事,你必然明白稍有不慎就會在書名的翻譯中洩露核心的詭計。英文字面上的「黑暗裡穿鏡而來」展現的就是謀殺發生時的恐怖鏡頭,它像希區柯克在《驚魂記》裡設計的浴室殺人的那個場景一樣震撼,讓人看過就永遠無法從記憶裡抹去。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為打算閱讀這部作品的讀者奉上這樣一句毫不誇張的警示語:膽小者請慎入。此前在《推理小史(39)-女神、牧師、與心理醫生》裡介紹過海倫·麥克洛伊(HelenMcCloy)的處女作《死亡之舞》,那是一部布局細膩、犯罪動機深藏不露的佳作。在我所知的女性推理作家的處女作裡,可能只有克裡斯蒂的《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具有與之相當的複雜度。而這部麥克洛伊的成名作在綜合水準上不亞於克裡斯蒂的名作《人性記錄》,兩部作品都有巧妙的身份扮演的橋段。

比創造詭計更考驗推理作家水準的是氛圍的渲染,神秘的傳說與驚悚的當下,文學的張力與心理的跌宕,把這些重要的因素揉捏在一起,通過躍然紙上的各個角色演繹出來,才能把讀者帶入一種沉浸式的體驗,驅使他們去相信超出自身認知界限的事物,比如分身。麥克洛伊在《猶在鏡中》裡對於分身(或者叫活人的靈魂)的鋪敘,一度曾讓我產生錯覺,似乎自己正在看一本科幻讀物。好在我們的主角,精神科醫生拜佐爾·威靈絕對不信幾個證人所看到的分身現象,具體地說是鄉村美術女教師克蕾爾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兩個不同的地方。我能保證詭計裡面並沒有雙胞胎出現,兇手是一位在精神意志上可與威靈醫生匹敵的角色,他製造的是讓人深陷其中的幻象:「你來到一個房間……你看見前面一個色彩斑斕的三維實心映像,遵從光學定律而移動。它的舉止有種模糊的熟悉感。你趕緊靠近映像,想看得更清楚一些。它轉動了頭——你正在看著你自己,或者僅是你自己的一個鏡像——當然並沒有鏡子……如果一個人看見了他自己的分身的話,他將會很快死去……」

約瑟芬·鐵伊 (Josephine Tey)發表於1951年的《時間的女兒》(The Daughter of Time)屬於另類的推理小說,裡面討論的案件不是發生在當下,而是四百年前,這類作品通常稱之為歷史推理小說。格蘭特探長在住院期間百無聊賴讀起了英國歷史,並對理查三世為了篡奪王位而謀殺了被囚禁在倫敦塔內的兩個小王子的事件產生了懷疑,而這種疑慮產生於書中的一幀理查三世的肖像畫:「他是歷史上最惡名昭著的一起罪行的謀劃者,同時他又長著一張最正直的法官或行政長官的面孔。」這種違和感一直困擾著病床上的格蘭特探長,他通過自身的魅力動員了包括護士在內的多位臨時助手,通過收集各種歷史材料並進行交叉驗證,隨後令人驚奇的事實浮出水面:理查三世完全不是史書上描繪的那種十惡不赦的暴君,反而是一位胸懷磊落,治國有方的明君。一個崇尚詭計的讀者或許難以讀完這本作品,除非他同時又酷愛文學。

從二戰的爆發開始算起的十年裡,如果我們把推理三巨頭的作品移到一邊,依舊可以欣賞到一個五光十色的推理世界。海倫·麥克洛伊的《猶在鏡中》把讀者的心理氛圍調動到極致;安東尼·布徹的《九九神咒》是對密室之王的最高級別的致敬;克裡斯蒂安娜·布蘭德的《綠色危機》讓推理小說與二戰永遠交織在一起,這種感覺如同《飄》與南北戰爭;埃德蒙·克裡斯平的《玩具店不見了》在推理領域也證明了牛津永遠是英國文學的搖籃;約瑟芬·鐵伊的《時間的女兒》揭示了一個真理:千萬不要盲從歷史書上的觀點。我對這些名作的排序大抵如此,至於黑克·塔伯特的《地獄之緣》,我唯有兩個期待:找一找愛德華·霍克本人對於十大密室榜單的解讀,能把這本書排在絕對經典的《黃色房間的秘密》之前,總得有些瘋狂的理由才好;其次就是,看一看能否買到英文原版再讀一遍,也許沒有讀懂中文版並非我的問題。

附錄:

1981年,由短篇推理之王愛德華‧霍克(Edward D.Hoch)主持評選的十大密室推理小說:

1.《三口棺材》(The Three Coffins, 1935) 約翰‧狄克森‧卡爾

2. 《地獄之緣》(Rim of the Pit, 1944) 黑克‧塔伯特 

3. 《黃色房間的秘密》(The Mystery of the Yellow Room, 1908) 卡斯頓‧勒魯 

4. 《歪曲的樞紐》(The Crooked Hinge, 1938) 約翰‧狄克森‧卡爾 

5. 《猶大之窗》(The Judas Window, 1938) 約翰‧狄克森‧卡爾 

6. 《弓區之謎》(The Big Bow Mystery, 1892) 伊斯瑞爾‧冉威爾 

7. 《死亡飛出大禮帽》(Death From a Top Hat, 1938) 克萊頓‧勞森 

8. 《中國橘子之迷》(The Chinese Orange Mystery, 1934) 埃勒裡‧奎因

9. 《九九神咒》(Nine Times Nine, 1940) 安東尼‧布徹

10. 《孔雀羽謀殺案》(The Peacock Feather Murders, 1937) 約翰‧狄克森‧卡爾

相關焦點

  • 日本四大推理奇書,奇在哪裡?
    只可惜二戰後,小慄蟲太郎因腦溢血而逝世,得年四十五歲。他還留下了解謎推理長篇《惡靈》的開頭部分八千字,未能完成。很多人也稱他為「妖怪作家」,因為他所屬的「變格派」講究探究人性的怪奇、醜惡、戰慄心理的唯美面,使得推理小說充滿了文學藝術氣息。1926年1月夢野久作開始傾盡畢生心血撰寫《腦髓地獄》,全書48萬字,於1935年出版。可惜出版一年後,夢野就在一次訪談中猝然離開人世。
  • 偵探推理文化 | 時尚
    二戰之後,「當用漢字」制度的限制導致「偵」字無法使用,加之「偵探」一詞的局限性過大,改稱「推理小説」,又稱「ミステリー小説」(英 Mystery fiction)。中文常用詞為「推理小說」(多指日系)、「偵探小說」(多指歐美系)以及語義更廣的「懸【初始時代】19世紀之前,犯罪、謎團以及辦案等題材的文學作品就已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文學中。
  • 二戰時期各國火炮裝備介紹德軍二戰時期系列火炮最為強勁且實用
    說到了二戰時期各國裝備火炮裝備,首先要必須介紹兩個國家火炮,那就是瑞典和捷克這兩個國家是火炮裝備雖然在二戰中性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卻是裝備在各國裝備中火炮中最廣泛和實用的,瑞典的福博斯火炮,曾經在二戰中一共裝備了超過50個國家,其中包括福克斯75毫米步兵炮35倍徑和40毫米的福克斯通用高射炮
  • 世界大賽MVP小史續約老東家國民 7年2.45億美元破紀錄
    雖然天才小史打破亮相紀錄,但市場上最火的傑裡特-科爾(Gerrit Cole)還未籤約,斯特拉斯伯格的兩項紀錄很可能在一個月內作古。消息人士透露,斯特拉斯伯格的合同還包括禁止交易條款。2020賽季天才小史將達成10-5的門檻,即在大聯盟中打球10年和同一個俱樂部5年,這將自動給予他不可交易的特權,除非經由他本人同意,國民不可以交易天才小史。
  • 安史之亂真亂:小安殺老安,老史殺小安,小史殺老史,小史自殺
    因為這是發生在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大唐王朝,因為這是發生在唐朝的鼎盛時代,唐明皇時代。唐明皇開創的開元盛世的確是前所未有之盛世,政通人和,天下大治,人口八千萬,版圖東三省,文化燦爛,經濟繁榮,四海昇平,八方來朝。大詩人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 飲茶風尚與紫砂品鑑——讀陳傳席《紫砂小史》
    陳傳席先生所撰《紫砂小史》便是這樣一部著作。書中對魏晉、隋唐、兩宋以及明清以降不同時期飲茶風尚的變化進行了翔實考證,將紫砂壺的「濫觴」「興起」「成熟」「發達」「衰落」「復興」「新生」與「鼎盛」置於宏觀歷史條件下加以闡釋。
  • 江戶川亂步:日本推理小說之父
    中學時期,他大量閱讀了押川春浪和黑巖淚香的小說,這兩位作家,前者奠定了冒險小說的根基,後者則翻案(將外國小說按照本國的風俗、人名、地名等進行翻譯改寫)了大量外國科幻、推理小說。這些作品,尤其是歐美的偵探小說極大地影響了亂步,1919年,亂步在《新青年》上發表了處女作《兩錢銅幣》,這部作品被森下雨村和小酒井不木大加讚賞,讓他在還處在黎明期的日本偵探小說界留下了耀眼的第一步。
  • 天才小史搭檔赫奇斯或成最優解
    在「天才小史」的家鄉聖地牙哥,教士陣容不缺天賦好手,但球隊需要一名大投手壓陣,斯特拉斯伯格能否而立之年回家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天才小史出生在聖地牙哥並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成名,正處於重建期的教士經歷了9年勝少敗多的賽季,上一次他們能有90勝的戰績還要追溯到2010年,當時海德利(Chase Headley)和A-Gon阿德裡安-岡薩雷斯(Adrian Gonzalez)是隊上的中心打者。
  • 二戰時期最強的戰鬥機
    在二戰中為德國空軍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它採用了兩項全新設計:一是無支撐下單翼,二是可收放起落架。作為二戰中德國空軍的主力骨幹,bf109出現在所有戰場,幾乎所有軸心國的空軍都裝備有這款戰鬥機,建造數量大約30000架,可謂二戰最強戰鬥機。
  • 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說排行榜
    評選過程頗為複雜,首先由推理協會選出本格派、硬漢派、驚悚派、間諜小說等推理小說十個主要流派的十個代表作家,再由這十個作家選出各流派的十部代表作品,然後由協會會員投票排出名次。所以這份書單不僅僅有總的一百強排行榜,還有各個不同流派的十大傑作排名,其中本格和硬漢兩派由於名作數量遠遠超出其他各派,所以都各排了二十部作品。
  • 日本本格推理時代
    日本從1923年的「推理元年」,直到1956年,這一時期被定義為「本格時期」。其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分界,1923年到1945年「新青年時期」,領袖是江戶川亂步,作品則以短篇為主,風格雜糅;1946年到1956年的十年為「寶石時期」,領袖是橫溝正史,作品則以長篇為主,風格相對單一。很明顯,推理文學在這一時期之所以能實現「從邊緣到主流」的蛻變,僅僅依靠江戶川亂步和橫溝正史是遠遠不夠的。是眾多優秀的創作者共同的努力,才將推理小說推向了一個新的髙度。
  • 全球十大懸疑推理巨作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曾依據:古典時期、本格解謎、歷史推理、幽默推理、法庭推理、驚悚小說、硬漢派、警察程序小說、間諜小說、犯罪小說等十個主要流派,選出史上最經典的百部推理小說,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判斷一本書的價值,不僅要考慮它所處的環境和時代,更要考慮它對後世的持續影響。
  • 二戰時期,南美洲國家在幹什麼?
    在南美洲上有13個國家和地區,他們雖然存在感低,但確實是個單位,二戰時南美洲的國家幾乎沒有音信,也沒有參加二戰,那麼他們都在幹什麼呢?  二戰時期巴西以做生意為主,初期為德國提供了大量的資源,自己也獲得了很多鈔票,後來美國與巴西交好,德國一怒之下攻打了巴西,就這樣巴西向法西斯宣戰,打了一段時間的醬油。阿根廷和智利兩兄弟因為國人大多都與義大利和納粹德國同宗同源,所以一直庇護法西斯,直到二戰勝利的前3個月,阿根廷向德國宣戰,智利向日本宣戰,混了一個同盟國的稱呼。
  • 天才小史搭檔赫奇斯或成最優解
    倘若斯特拉斯伯格能牽手教士,化學反應無疑將是完美的。天才小史出生在聖地牙哥並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成名,正處於重建期的教士經歷了9年勝少敗多的賽季,上一次他們能有90勝的戰績還要追溯到2010年,當時海德利(Chase Headley)和A-Gon阿德裡安-岡薩雷斯(Adrian Gonzalez)是隊上的中心打者。
  • 二戰時期發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慘往事
    一名工人割開橡膠樹以獲取樹脂在某種程度上,這群人的境遇代表了二戰時期拉丁美洲局勢的一個縮影。表面上看起來,拉美各國大部分時間仿佛普遍置身於二戰的戰事之外,然而實際上戰爭的幽靈始終在這片大陸上徘徊。麥克科納希的父母都曾服役於美國海軍,受家庭影響,她自孩提時代起就對二戰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從加州大學畢業後,麥克科納希曾作為獨立記者長期報導拉丁美洲事務。在閱讀海量檔案文獻和前人研究著述的基礎上,麥克科納希大量走訪相關歷史事件的倖存者或知情人士,創作了《風暴前線》,揭開了二戰時期美洲歷史的許多隱秘角落。
  • 【古文探奇】西湖小史-一時
    品 READ 讀 西湖小史-一時 作者簡介 《西湖小史》武林掌故叢編本,共一卷。分為八類。一時。二地。三墅。四舫。五產。六獻。七僧。八豔。其三墅雲,勿論宋時諸園,不能相比,即如太倉、惠山之園,亦恐不如。差足強者,西湖一大園耳。此就明時而言之也。其後西湖新建園亭,已全非舊貌矣。此書收入《武林掌故叢編》。
  • 國民隊2.45億美元籤下天才小史
    世界大賽MVP「天才小史」不必轉隊了!國民隊開出破天荒的7年2.45億美元投手合約,平均年薪3500萬美元也刷新投手紀錄,籤回了31歲的史特拉斯伯格(Stephen Strasburg)。國民隊官方在美國時間周一迫不及待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 日本推理雜誌,哪一本最經典?
    熱愛推理,是日本獨特的文化現象。在日本推理近百年的歷史中,大量的推理雜誌網羅著日本國內外的推理作品,影響了一批又一批推理作家,見證著日本推理的風雲變幻。01 新青年與新趣味《新青年》由博文館創刊於1920年,在日本推理的創成期,是影響最大的一本雜誌。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究竟能夠多「瘋狂」?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2021-01-09 21:48:20 來源: 瀟湘歷史頻道 舉報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