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各國三代機的外號。先來說說美國。美國三代機的外號很普通,其F15的外號是老鷹,F16的外號是隼,老感覺沒啥新意。畢竟這都是動物的名字。
可話又說回來了,儘管其外號沒啥新意,但美國空軍的F15和F16已經成為了全球三代機的經典之作。F15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制空能力在世界三代機中名列前茅。在F15服役的40年裡,其自身除了被胡塞武裝的地空飛彈擊落一架以外,其在空戰中沒有任何的敗績。這使得該機成為了以色列、新加坡、韓國等國空軍所購買的首選戰機。沙特更是花重金購買了150多架F15。
F16戰鬥機成為了美國軍機對外出口的一張名片,其空戰性能不亞於F15,再加上其自身擁有的對地攻擊能力和低廉的造價,該機成為了美國生產量最大的三代機。其生產總數超過4500架。其先後出口給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就連當今與美國有諸多矛盾的委內瑞拉都擁有10多架F16。
說完了美國戰機的普通外號,我們再來看看俄羅斯戰機沒有新意的外號。俄羅斯空軍三代機外號更覺得乏味——米格29叫支點,蘇27叫側衛。這不符合戰鬥民族霸氣的風格呀。
但是,外號的乏味絲毫不影響米格29和蘇27的出色表現。米格29號稱"機場保衛者"其航程短國土防空能力強。儘管其戰場表現有些不盡如人意,但這款戰機仍然出口給了蘇聯陣營的東歐國家,以及亞洲的部分國家。對於很多第三世界國家而言,其自身在買不起造價較貴的F16的前提下,米格29就成為了它們的最好選擇。
而俄羅斯空軍的蘇27戰機更是成為了俄空軍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該戰機氣動性能極其優秀,其做出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更讓該機贏得了"戰機中UFO"的美譽。俄羅斯還在該機的基礎上搞出了蘇30、蘇33、蘇34、蘇35等多種改進機型,這使得蘇27家族形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體系。在未來至少20年的時間裡,蘇27家族仍然會守衛俄羅斯的藍天。
美國和俄羅斯的外號都說完了,我們再來說說中國戰鬥機的外號。中國三代機的外號是"猛龍"!這個名字果然非常的霸氣。殲10戰機配上這個外號,正好體現出中國軍機衝擊世界先進水平的決心和信心。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航空人懷著"龍騰東方"的崇高理想,開始了國產三代機的研製計劃。以宋文驄為首的中國航空人披荊斬棘奮勇拼搏。他們克服了重重地困難衝破了一個個難關,終於將我國空軍的國產三代機送上了藍天。隨著殲10戰機的基本型和改進型實現量產,我國的藍天將得到全方面的解讀捍衛。而殲10戰機的研製也直接推動了中國航空工業由弱到強進入世界先進水平,並為殲20的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殲10是真正的"中國猛龍"!
滄桑巨變70載,威武的中國人民空中力量,也只是新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天,我們為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驕傲,也要緬懷那些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中華脊梁!當歷史回到100年前,當中國陷入深重的災難時,山河破碎,人民陷入了困境。是無數的仁人志士,無數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積蓄力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以能"抵得上5個師"的錢學森為代表的無數愛國者放棄了美好的生活,一路為祖國而奮鬥!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沒有他們這些人的付出,就沒有現在強大的中國。
近年來,中國的實力迅速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這些科學家們的奉獻精神。這些的科學家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幫助我國的科技事業實現了突飛猛進。而這些科學家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一切離不開他們紮實的數學技能。
事實上中國早就從民國開始,就興起了數學教育熱。正所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為中國在近代曾經被外國人科技壓制過,所以從民國開始,我國就養成了科技崇拜,無論落下什麼也不能落下教育。
在民國時期,更是湧現出了一大批數學專家。他們覺得數學是理科之母,只要學好數學,就能讓國家的科技水平提升一大截。所以在那個時代裡,中國湧現出了一大批數學教育家。他們對數學教育都有著自己的理解。
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位就是劉薰宇,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這個觀點也是他提出來的。他覺得傳統的死記硬背絕非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興趣教育。所以他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生活處處皆數學。他教育出來的學生都對數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絕大多數在畢業後都主動投身於高等數學研究或者其他理工專業。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建國前,劉薰宇曾在任暨南、同濟、西南聯合大學等多所國內知名大學進行過任教;建國後作為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總編輯,他還參加編寫並審定了全國中小學生教材。在當時教學的過程中他比較傾向於開發孩子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他常常把有一些枯燥繁雜的數學知識創造成有趣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比如這個關於函數的故事:
一個窮書生娶了一個富家千金當老婆,但老婆很兇,他常常被老婆指著鼻子罵。後來書生考中了狀元,也做了大官;但是書生老婆對他的態度卻沒有發生變化。於是就問老婆:怎麼我功成名就了,你還天天罵我。書生老婆一笑,說:"以前我嫁給了一個窮書呆子,那我就是窮丫頭;現在我嫁給的是大官了,就成為了官太太。這點常識你都不懂啊。"這個故事的含義實際上就是函數的表達,你看,男人是x,女人是y,y一直隨著x而改變。
一個故事把函數講得生動有趣,這樣的例子在他的書中比比皆是。他一生論著頗豐,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正是讀了他的書才喜歡上了數學。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就非常推崇劉薰宇的教學方式,楊振寧曾表示:自己在西南聯大求學的七年時間裡,是自己學習到數學知識最後的一段時間,那段時間裡,自己也明白了數學對於物理的重要性,因此在之後的學術鑽研上才能夠走得比較順利。
齊民友也非常崇拜劉薰宇,他說他初一時學數學,那時的數學非常難,有很多的四則應用題,後來他看了劉薰宇的作品後,用他書中教得方法做題,非常容易,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從此以後,才逐漸增加了對數學的興趣。
我國著名的畫家豐子愷也很喜歡數學,但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直到中年後才接觸到的劉薰宇的著作,他說劉薰宇寫一篇,我就讀一篇,他的文章非常有誘惑力,而誘惑我的就是他裡面講得故事,如果我能早點接觸到劉薰宇的作品,我小時候絕對不會忽視這樣一門非常有用的基礎學科,為此,他懊悔不已。後來,他還專門為劉薰宇的著作寫了一個序。
他的著作主要集中在三本書《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這三本書都非常的有趣,非常適合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讀。很多學生讀了後都會愛不釋手,甚至像讀小說一樣讀得津津有味,把數學書語文化,在學語文中讀懂數學,這就是這套書最大的魅力(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