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總統赦免尼克森的背後,審判前總統會阻礙國家發展

2020-12-23 LD講故事

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對於全世界國家的打壓就愈發激進。對中國的壓制,對日本的打壓,插手中東事務,攪局歐盟內部。

美國的做法,著實引起了他們盟友的不滿,其中包括日本、法國、德國等國。雖然美國依然是世界頭號強國,但是過多插手地區事務,自然會讓他們應接不暇。

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講的故事,也是跟美國有關,就是著名的「水門事件」。這件事情牽涉到了一個重要的人物,叫做切尼。

切尼是個重要的政治人物,20世紀70年代,尼克森時期切尼是白宮辦公廳副主任,後來是老布希時期的國防部長,小布希總統的副總統,號稱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副總統。

1972年11月,尼克森壓倒性贏得了美國總統大選,全美50個州,尼克森贏了49個。但是新年之後沒幾天,1973年1月8日爆發了水門事件。

隨後的一年多的時間,時期越鬧越大,最後在1974年8月8日,在全國一片指責聲中,尼克森黯然辭職,這就是水門事件。

尼克森在水門事件裡,除了搞竊聽之外,嚴重的是撒謊和做偽證。我們先現在很難想像,這件事對當時美國人的衝擊有多大。

在尼克森以前,傳媒不發達,美國人的心目中,總統的形象是無可挑剔的聖人。現在信息發展迅猛,領導人有什麼人品缺陷,大家也覺得是正常事。就像川普缺陷很多,卻變成了個性。

這就是尼克森無奈的地方,正好趕上了20世紀七十年代的轉折期。

同樣的事情,如果是尼克森以前的總統,因為傳媒不發達,很容易被掩蓋。尼克森之後的總統,也很容易被原諒。但是尼克森剛好趕上了電視時代,整個事情被拿到公眾面前展示。公眾原本這種事見得少,導致舉國上下憤怒洶湧。

等到尼克森辭職,這件事居然還沒調查清楚。到底掩蓋了多少事實?白宮有多少黑幕?當時美國上下都誓要把尼克森送進監獄。

那要不要繼續往下查呢?這個問題就踢到了繼任的總統福特面前。經過一個月的反覆思考,9月8日福特宣布,將「完全、無條件、徹底赦免尼克森」。這個決定意味著水門事件的結束,按照當時美國的憲法,總統是有這個權力的。

福特總統

尼克森安全了,但是全國的矛頭又指向了福特。一個很自然的言論,就是尼克森和福特有內幕,尼克森換福特當上總統,然後福特赦免尼克森。

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福特和尼克森私底下有過交易。但是真相大家都不知道,導致福特的支持率,從71%跌到49%。兩個月後,國會中期選舉開始,福特的共和黨大敗。1976年的總統大選,競爭對手卡特用特赦這個事情做文章,美國人對這件事也是耿耿於懷,最後福特輸掉了這場選舉。

福特的任期四年,尼克森幹了一年,中間又因為尼克森時間折騰了一年,自己真正掌權的時間只有2年。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福特總統。

在整個過程中,有一位旁觀者,就是切尼。尼克森時代,切尼在白宮辦公廳當副主任,福特時代,他成為正主任。切尼當時就明確反對赦免尼克森,因為這樣做在政治上會產生不利的結果,很不明智。

切尼

多年以後,等切尼自己也當上副總統,從全局角度考慮過問題之後,切尼在回憶錄中卻做了另外一番解讀。他說:「我對赦免的負面政治影響的判斷是準確的,但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在隨後幾年的白宮生涯中,我很慶幸水門事件成為過去,否則,對一位前總統的審判就會像是懸在我們頭上的一把刀。」

想像一下,假設福特沒有赦免尼克森,繼續調查水門事件會發生什麼事情?

尼克森及其團隊肯定不會束手就擒,會竭力抗辯和反擊。那接下來的幾年,這件事就會成為美國政治的頭等大事,政府將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調查這件事背後的真相,媒體又會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熱點。

而那些關乎國家治理的重大事務,就會被擱置和推遲,整個國家無法進入正軌。

關於水門事件的資料,篇幅大得嚇人。除了專門的調查人員,其他人是無法做到分析和鑑別的。但是每個人在這件事情上又有自己的看法,結果就是大家不會急於證據進行判斷,而是變成站隊,互相攻擊和醜化對方。

最後的結果,必然是美國社會被撕裂,政府無法正常運轉。

尼克森

為什麼切尼會說福特總統當初赦免尼克森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避免了美國的悲劇,美國在走出水門事件之後,開始重建國家對於公眾的信任感。不過,福特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價。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對民主政治的誤解。

一個國家要追求正義,但是也要有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不能讓國家陷入無限戰爭,耽誤國家發展。比如韓國,每一任總統的下場都不太好,每次都會掀起軒然大波,這就是不成熟的民主政治。反過來看美國和英國這樣的國家,很長世紀都沒有劇烈的紛爭,這是政治上的成熟。

2001年,福特獲得了「甘迺迪勇氣獎」,這個獎是甘迺迪總統家族設立的,一年發一次,專門用於表彰那些在眾人反對的時候,還能做出明智決定的官員。二十幾年前,在福特總統赦免尼克森時,甘迺迪家族本身也是堅決的反對派。

在時間面前,任何觀點都會變化。但是,國家發展才是最大的正義,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相關焦點

  • 川普求赦免?誰給總統的這種權力?學尼克森就能有絕對赦免?
    總統謀求赦免,那相當於一個「案件」,需要一個「法官」來判定另一個人的一切罪行都被赦免了。那就很簡單,自己不能「審判」自己。因為人的普遍性是對自己寬容,對自己有利。平常的認知中,獅子和長頸鹿打官司,如果法官是另一頭獅子,那不管怎麼,大眾會覺得不公正,因為獅子會庇護自己的同類。
  • 美國總統最喜歡的權力,4次引發爭議的赦免
    在美國總統擁有的權力中,最好的一項是他有能力對任何人赦免,這是擺脫監獄生活的自由卡片 ,總統們經常使用這項權力。但是有時候總統的赦免行為也會引發巨大的爭議。
  • 尼克森曾有過赦免自己的想法,因違反憲法放棄
    就算尼克森曾有過赦免自己的想法,但美國司法部發布了一份備忘錄,認定這樣做違反憲法,最終尼克森還是沒有這樣做。有可能是尼克森運氣好,從未因「水門事件」受到指控,還被繼任者福特總統赦免了。但是不知道川普有沒有尼克森那樣的好運,能夠讓拜登赦免他,不追究他的責任。
  • 川普要赦免自己?尼克森也曾這麼想過
    美媒稱,關於川普赦免計劃的討論正在升溫,總統的一些高級盟友公開呼籲他提前對心腹、家人、甚至他本人行使總統赦免權。據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12月1日報導,還有50天,當選總統拜登就將宣誓就任總統,川普將面對離開橢圓形辦公室後可能要承擔的重大法律責任。報導稱,經常給總統出謀劃策的福克斯新聞頻道主持人肖恩·漢尼蒂11月30日建議川普發出自我赦免令,稱這是保護自己免受政治迫害的一種方式。
  • 面對彈劾,美國總統可以赦免自己嗎?
    在總統任期僅剩十幾天時,罷免是可行的嗎?發起彈劾需要什麼程序?彈劾是否意味著總統必須離職?假設彈劾是違憲的,最高法院可以介入嗎?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作用是什麼?總統卸任後,是否可因其在擔任總統前或在任期間犯下的罪行受到起訴?總統可以赦免自己嗎?
  • 美國總統特赦:什麼是特赦,與大赦有何區別,總統特赦人數
    特赦在人類歷史上很早就誕生了,君主制時期各個國家的君主就擁有對罪犯的特赦權。中國古代皇朝的皇帝就經常行駛特赦權,以安定人心,鞏固統治。 由於特赦對罪犯具有感召作用,可以促進罪犯改過自新,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團結等好處,因此許多現代化國家都保留了特赦權。如法國總統就有特赦權,但需要總理副署,並由議會批准才能生效。英國也保留特赦制度,但需要國王親自批准籤署方能生效。
  • 「水門事件」後,美國為什麼沒有清算下臺的前總統尼克森?
    在經過幾個月的內鬥之後,美國的第三十七任總統尼克森最終因為「水門事件」形成的巨大政治壓力而被迫辭職,成為美國歷史至今唯一辭職下臺的總統。在「水門事件」爆發到尼克森辭職前,美國的社會輿論對尼克森的口誅筆伐可謂歇斯底裡,完全是把尼克森「打倒後再踩上一隻腳」的架勢。可是在尼克森下臺後,美國卻沒有進行清算。這是為什麼呢?
  • 開啟中美友好之旅的尼克森總統,為何會鬧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醜聞
    在開始之前呢,我們先對西方民主國家的元首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因為很多人會誤以為在西方民主國家裡的總統,他們的理念就是要以人民為主,所以才會在他們上任後,儘可能地實現自己的競選諾言去讓人民開心,包括在任內做出提升經濟、降低失業率或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之類的措施。
  • 沒參加過任何民選也能當美國總統?咱們看看福特是如何入主白宮的
    當他同意接受尼克森總統的提名時,福特告訴貝蒂,成為副總統將是他政治生涯的「一個美好的結局」。然而,誰也沒想到,這才僅僅是福特政治生涯高潮的開始。福特出人意料的總統任期當傑拉爾德福特開始習慣副總統的頭銜時,水門事件曝光了。
  • 小小的水門事件,是如何一步步地讓尼克森總統陷入萬劫不復的?
    一時間民主黨方面群情激奮,要白宮給說法,另一方面正是尼克森與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麥戈文爭奪總統寶座的時候,這樣的情勢肯定會影響共和黨的選情。尼克森不得不於8月29日在電視上信誓旦旦宣稱自己和白宮所有人都與水門事件沒有任何關係,壓根就不知道這事,也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去幹涉或者操縱。
  • 歷史上波圖斯頒布的9項有爭議的赦免令
    這是一個人們要麼同意,要麼完全反對的政策,中間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它影響了國家的政治文化,直到下次選舉。傑拉爾德·福特處境艱難,他的朋友和前總統因對國家犯下的罪行而面臨懲罰,並面臨可能威脅國家穩定的審判。美國總統被證明是罪犯的審判在美國國內外都會產生持久的影響。
  • 30年前他就知道川普要當總統!為了他川普做了尼克森都不敢做的事
    被川普赦免後,斯通回到佛羅裡達美國政壇的「醜聞販子」羅傑·斯通為什麼會被判入獄?這個問題文章後面會講。先來跟大家介紹一下羅傑·斯通何許人也?他與川普的交情有多深?即將67歲的羅傑·斯通是共和黨資深活動人士,19歲就踏入政壇,參與過尼克森總統,裡根總統的兩次競選。並且是最早鼓勵川普競選美國總統的人。他自稱是「耍花招的人」(Dirty Trickster),喜歡穿扎眼的西服,爆粗口。
  • 尼克森並沒有被正式彈劾,細數「水門事件」的前前後後
    關於尼克森的水門事件,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他不是被彈劾下臺的,也沒有接受正式的彈劾他是主動辭職的,目前沒有美國歷史上沒有總統被彈劾下臺。1974年7月27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建議彈劾並罷免美國第37任總統理察·尼克森。
  • 伊萬卡被調查後,川普開始擔心起來,規劃「赦免清單」
    川普在最後的任期內或許或有許多計劃,但透露跡象最明顯的一項是「赦免計劃」。11月25日川普宣布赦免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可·弗林,現年61歲的弗林此前因俄羅斯涉嫌幹預美國大選而被調查。自弗林赦免後,外界紛紛猜測,這只是川普「赦免計劃」的開始,緊隨其後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女兒女婿以及私人律師魯迪·朱利安尼。
  • 美國前司法部長警告:總統不能赦免自己
    據美媒1月11日報導,日前,美國現任總統川普遭遇前司法部長警告:「總統不能赦免自己。」報導稱,從2020年11月總統大選以來,川普就曾多次向其助手表示過想要赦免自己,但因擔心提前赦免會引來美國民眾的不滿,因此一直未採取實際行動。
  • 尼克森:美國首位訪華總統,中美友好創造者,唯一遺願是去中國
    概述中美冷戰期間,反共主義者尼克森當選總統,為了國家的發展和機遇,尼克森主動示好,並且訪問中國,他用自己的真誠和友好,讓中美關係正式破冰,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和創造者。尼克森一直以來都是某主義的門徒,同時也是一個堅定的反華者,他的很多理論和中國堅定的社會主義道路完全相悖。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能在歷史的需求下,為了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兩個國家的發展,而不惜放棄自己的信仰,成為了中美關係的破冰者。
  • 他本與總統無緣,老總統說:你要接任總統了!只幹了兩年就交班
    「水門事件」剛曝光時,尼克森運用總統權力,處理很及時。但畢竟非法進入別人的大樓搜集情報,尼克森就把這起責任推給了手下。「水門事件」發生後並未發酵,尼克森也輕鬆贏得連任。但接下來就有議員揪住此事不放,並進行了周密細緻的調查。後來檢查部門也介入,使得問題複雜了。尼克森的下屬頂不住,就全部說出事件真相了,並直指背後參與者尼克森。
  • 《白宮歲月:基辛格回憶錄》揭秘:尼克森總統演講稿如何出爐的?
    在《白宮歲月》這本書中,基辛格博士明確地記述了這樣一段話,尼克森的外交政策演說都出之於同一個來源: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人員在我的監督下準備一個詳細提綱,尼克森看過,也許還得作一點修改,然後就交給一個演說起草人撰寫。當他要發表一篇重要演說時,他可能親自作大量的改寫,特別是在開頭和結尾。
  • 美國歷史上,有多少總統連任失敗?
    但令人費解的是,即便擁有如此壓倒性的優勢,尼克森居然還派人去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偵查「敵方」動態,結果他的手下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水門事件」。1973年11月27日,當時已被全國口誅筆伐焦頭爛額的尼克森,任命福特為副總統。
  • 美國前總統國安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去世
    作者:李弘宇 責任編輯:李弘宇   中新社華盛頓8月7日電 (記者 陳孟統)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