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美友好之旅的尼克森總統,為何會鬧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醜聞

2020-12-14 周扒皮叭歷史

今天和大家聊一下美國總統史上最大的醜聞事件——水門案,這個事件一直被世界各國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事件,對美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

在開始之前呢,我們先對西方民主國家的元首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因為很多人會誤以為在西方民主國家裡的總統,他們的理念就是要以人民為主,所以才會在他們上任後,儘可能地實現自己的競選諾言去讓人民開心,包括在任內做出提升經濟、降低失業率或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之類的措施。

美國總統競選現場

但事實上呢,大多數的總統其實根本沒有這麼崇高的理想,因為他們之所以會做出這些好事情,完全就只是為了要連任而已。

就算他任期已滿,不能再次參選,他還是會希望由同一個政黨的人來接班,來取代他的位置。因為,如果下一任總統是他扶植起來的話,那麼他們就會有所謂的師徒關係,就算沒有師徒關係,也會有輩分高低的差別。

換句話來說,現任總統在做出什麼重大決定之前,他一定會私底下先跟前任商量過才會做出決定。加上前任總統多少會知道現任總統的一些黑歷史,所以到最後就會演變成:就算前朝的總統在那邊亂搞,現任的總統也會給他留三分面子。

美國兩黨競爭被譽為驢象之爭

所以講坦白一點,不管什麼候選人都一樣,他們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想辦法連任,哪怕是做出一些骯髒違法的事情出來。

而著名的水門事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只不過當年的尼克森總統和他的團隊比較衰,做這些骯髒違法的事情被抓到了而已。

尼克森的政治生涯

尼克森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他在二戰時期就曾擔任過海軍的中校,而且還拿過兩枚亞太戰役的勳章,在二戰期間已經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人物。

二戰結束之後,他曾先後擔任過加州的眾議員和參議員,還曾經在艾森豪任期中,幹過八年的副總統,政治之路可以說是相當的平穩。

只不過很可惜,他在1960年的總統大選輸給了未來被人槍殺的甘迺迪,而且還輸得很冤枉。

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

因為他的得票率只輸給甘迺迪0.1個百分點,而且在當時美國50個州的選票中,尼克森拿下了26個州的選票,但在總得票數上以219票敗給甘迺迪的303票,真的只能用死不瞑目來形容當時尼克森的心情。

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甘迺迪被人暗殺後,接任的詹森為了趕緊解決越南戰爭這個爛攤子,於是派了一大堆美國大兵去越南,結果沒想到出師不利,反而弄得讓自己的聲望大幅下跌,也讓尼克森撿到一把大槍,因為尼克森參選主打口號就是——反越戰。

所以在1968年總統大選時,尼克森一共拿下了32個州,高達301張選票打敗其他兩位對手,成功當選美國第37任總統。

不過就像我在前文中提到的一樣:新總統一上任,滿腦子就會想到要如何連任。

要連任的話,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把經濟和外交都搞好,也就是國泰民安的概念。第二種就是搞死敵對陣營,也就是把在野黨搞得很難看。但是要用第二種方法就必須要掌握大量的情報。所以這時候不得不提一個神人,就是當時美國FBI聯邦調查局的局長——胡佛。

美國FBI聯邦調查局第一任局長——埃德加·胡佛

至於胡佛有多厲害呢?我這樣說好了,他從1924年,39歲的時候就創建了聯邦調查局並擔任局長,一共經歷了八位總統,總共在位時間長達48年,沒有一個總統敢炒他魷魚。

因為據說他手上握有太多美國政府高官的秘密,包括貪汙、受賄、婚外情等等黑料,而且他根本不管你是哪個政黨的,只要是可靠的情報他都收。並且他名聲極大,聲望很高,至今在美國,他也作為那個時代的象徵之一。所以說胡佛是當時美國的地下總統也不為過。

因為胡佛權力極大,並且包括總統在內的所有美國政府高官都會受到FBI的秘密監控。尼克森也不例外,一上任就受到了胡佛的控制。這樣一來,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都不敢有太多的小動作,都生怕被胡佛逮著把柄。

所以,尼克森在上位的時候壓力其實很大的,而且那時候剛好又是冷戰時期,美蘇關係本來就很緊張,又加上越南戰爭的原因,導致通貨膨脹,所以美國人民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

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訪華

不過尼克森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外交方面,他主動向中國拋出橄欖枝,拉攏中國站到自己這一邊,和他一起聯手對付蘇聯,這也就是大家都聽說過的桌球外交,從此打開了中美建交的大門。

另外,他還跟蘇聯籤訂了《反彈道飛彈條約》,並實施緩和的政策,然後一邊慢慢地從越南撤軍,此舉也大幅降低了美蘇的緊張關係。

至於國內方面,他不但將很多屬於總統的行政權力下放到各州的州長,還進行了國內的大掃毒運動。而且他還實施了價格和工資管制,也成功降低了美國的通貨膨脹。除此之外,他還廢除了南方學校的種族隔離制度。而且美國首次登月計劃,也就是著名的阿波羅11號登月,也正好是在他的任期內。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

這樣算一算,尼克森根本就是躺著都能連任,完全不需要擔心。

水門事件

不過好死不死,胡佛局長在1972年5月病逝,而那一年的11月剛好又要選舉總統。眼看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時間,尼克森和他連任的競選團隊其實都很擔心有變數。

所以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出了這麼一個方法:就是趁凌晨夜深的時候偷偷的入侵敵對陣營的總部,然後裝上裝上竊聽器,順便拍攝機密文件。

尼克森和川普、大小布希、裡根一樣屬於共和黨員,所以他們要入侵的地方就是民主黨的全國委員會。因為民主黨的委員會住址是在華盛頓特區的水門綜合大廈裡面,因此這個事件才會被叫做水門事件。

水門綜合大廈

整起事件之所以會被發現,是因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對面大樓是水門飯店,當時飯店裡有一位旅客因為失眠而睡不著,在深夜時分剛好看到對面的大樓裡有幾個可疑的人,拿著手電筒一直在那邊亂照,於是他通知了大樓的保安,這個事情就被曝光了出來。

水門事件曝光之後,尼克森團隊當然很慌,因為如果被民眾知道他們做出這樣卑鄙的事情,那麼連任肯定會失敗。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胡佛病逝,我相信尼克森的團隊應該也不敢做出這樣荒唐的事情。

但是這個非法入侵只不過是他們幹的第二件蠢事,因為第一件蠢事就是在胡佛病逝後,尼克森和他的團隊為了擺脫被FBI控制的窘境,派了當時比較聽話的格雷來擔任新的局長,而不是由原本的副局長費爾特來接任。

這種跌破眼鏡的舉動導致費爾特特別火大。所以,後來就演變成在FBI調查局裡出現了兩股不同的勢力,一股是新局長的格雷派,另外一個就是副局長的費爾特派。

原FBI副局長馬克·費爾特

而在水門事件曝光一開始,尼克森當然是極力撇清關係,並表示半夜潛入委員會的這些人,他一個也不認識。除此之外,尼克森還公開在媒體前表示,要FBI儘快把真相給查清楚,一定要給民主黨和大眾一個交代。

但事實上,當時的FBI局長格雷只收到一個命令,就是一定要掩蓋水門案的真相。但是不爽尼克森和格雷的費爾特卻偷偷的交代手下,一定要把事情的真相給查出來。

至於費爾特為什麼要這麼做,沒有人知道。有人說是因為他沒當上局長,所以才會跟白宮唱反調,也有人說他是為了要維護FBI聯邦調查局的初衷。

不管怎樣,費爾特也不是等閒之輩,他和他的手下,很快就查到那五個闖入民主黨委員會的人,竟然都是前FBI或者是CIA的特工。而且一查他們幾個的資金流向,發現不管是他們家中的現金,還是銀行裡的帳戶,竟然全部都是跟尼克森競選團隊有關。

水門事件的深水炸彈

白宮方面也得知了費爾特查到了一些真相,為了防止案情燒到總統身上,於是要求CIA派探員去阻止FBI的行動,甚至還威脅要解散整個FBI。

不過費爾特根本沒在怕,因為當時全美國除了剛去世的胡佛以外,他可能是了解黑歷史最多的人物,所以也沒有人敢炒他魷魚。但另一個方面,費爾特也怕把白宮給逼急了,很有可能會殺他滅口,於是他只好匿名向媒體爆料這一案件發現。

水門案被曝光

當時外界沒有人知道這個爆料者是誰,所以當時的媒體給他一個稱號叫做——深喉嚨。但白宮和格雷都知道深喉嚨其實就是費爾特,只不過都遭到了費爾特本人的否認,媒體也不願意透露消息來源。

後來經過幾經波折,這個水門案的風波總算是在白宮、格雷和CIA的主導之下,在選舉之前落下了帷幕,所以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上,尼克森竟然以贏得了49個州和501張超高選票連任成功。

正當尼克森正在爽歪歪準備慶祝連任的時候,沒想到深喉嚨費菲爾特還是不斷地向媒體進行了一連串的爆料。而且越報越深,證據還越給越多,甚至報出了尼克森總統曾經在白宮裡,給所有的辦公室都裝設了24小時不間斷的錄音器。

事件曝光後,尼克森為了自保,把責任推給了當時參與水門案的司法部長和白宮顧問,而這兩個人也反咬尼克森,最後形成了激勵的狗咬狗場面。而共和黨這邊也為了要自保,馬上切斷了和尼克森的所有關係,表示一切都是他個人的行為。

尼克森極力撇清與此案的關係

後來,尼克森眼看自己晚節不保,肯定會被彈劾的情況之下,選擇了在1974年的8月9日自動請辭,讓位給副總統福特,這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任內辭職的總統。

整個水門事件一共起訴了69位高官,其中包括尼克森在內的48人被定罪。不過繼任的福特總統在師徒關係的壓力之下,也赦免了尼克森一切的刑事責任。最終,尼克森總統安度晚年,在1994年4月22日因中風導致昏迷去世,享年81歲。

水門事件也改變了FBI的規則,其中影響最深的就是日後的局長任期不可超過十年。至於當年副局長費爾特,一直到了2005年才向媒體公開承認自己就是當年的深喉嚨。三年後,也就是2008年12月18日,深喉嚨費爾特也去世,享年95歲。

相關焦點

  • 尼克森:美國首位訪華總統,中美友好創造者,唯一遺願是去中國
    概述中美冷戰期間,反共主義者尼克森當選總統,為了國家的發展和機遇,尼克森主動示好,並且訪問中國,他用自己的真誠和友好,讓中美關係正式破冰,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和創造者。敵人卻成中美關係破冰者1968年,尼克森第三次參選總統,並且成功當選,成為了美國總統。對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對中國人來說,這是改變歷史的時刻。
  • 美國首位因醜聞下臺的總統是誰?水門事件揭露出男主角:尼克森
    而川普卻對選舉產生質疑,甚至聲明說自己搜集一大批資料指出對方作弊,為此他還打算訴諸於聯邦最高法院,但是這場鬧劇最終還是收場,可是歷史上卻還真有將選舉訴諸於聯邦法院的,並且還成功讓總統辭職,這便是水門事件。
  • 傳承「桌球」外交,促進中美友好!『桌球世界』
    中國桌球名將王皓(前右)與球迷切磋 此次率桌球名將訪美的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王家瑞在紀念活動上表示,1971年中美「桌球外交」拉開了兩國關係改善和發展的歷史序幕,1972年中國桌球代表團回訪美國
  • 談及「水門事件」,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重大醜聞了
    談及「水門事件」,也算是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重大醜聞了,以「門」字來命名,已經是當時世界各國的各類醜聞事件的喜聞樂見的命名方式了。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們熟悉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沒錯,就是我們在歷史課本上學到的,1972年尼克森訪華,使得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那位美國總統,然而,我們卻不知道這位美國總統醜陋的一面。
  • 從美國歷史上被暗殺彈劾的總統說起,看川普最終結局如何
    美國騷亂中的民眾事件發生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柯林頓都紛紛出言指責川普,並呼籲國會對其彈劾。先不說川普會不會被彈劾,作為一個歷史喜好者,我不想過多得討論政治,我們來說一說美國歷史上被彈劾以及暗殺的總統。
  • 在美國所有總統當中,這一位總統跟中國的關係是最好的
    2018年11月30日,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去世,享年94歲。雖然已經久別政壇,但他所締造的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族之一,布希家族卻依然具有經久不衰的影響力。在上世紀70年代,尼克森總統派出基辛格秘密訪華,開啟了與中國關係的破冰之旅,49歲的老布希也隨之來到北京,擔任起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
  • 他本與總統無緣,老總統說:你要接任總統了!只幹了兩年就交班
    歷史上國與國關係,和人與人關係差不多,既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兩國關係好是因為利益。冷戰時期美國一直未與我國建交,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美兩國開始破冰,特別是尼克森總統對我國進行了首次訪問,中美兩國進入友好時期。
  • 美國總統的3大醜聞,請關起門來看!
    1.襯裙事件 襯裙事件是1830年到1831年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的內閣和他們的妻子。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大的醜聞。雖然一開始是一個私人事件,但是它影響到好幾個人的政治生涯。這件事始於總統秘書約翰·亨利依頓的婚姻。他的妻子瑪格麗特是一位喪偶的寡婦,並且她的丈夫是自殺。
  • 那個想讓中美關係正常化的美國總統,後來怎麼樣了?
    尼克森當選為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後開始步入政界,之後擔任長達八年的美國副總統,期間兩度競選失敗,直到1968年第三次競選成功擔任美國第37任總統。說起尼克森,就一定要說到他主動訪華的歷史意義。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式訪華。
  • 著名的美國尼克森總統,竟然被兩個不知名記者搞下臺?
    尼克森總統,想必大家都知道吧,那曾經出現在我們歷史書上的尼克森訪華,可誰知道,在他訪華回國後不久,便主動辭職,這是為什麼呢?尼克森訪華原來,這件事情與著名的水門事件有關。或者水門醜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醜聞事件之一,其對美國本國歷史以及整個國際新聞界都有著長遠的影響。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上,尼克森的五個手下潛入水門大廈,安裝竊聽器和偷拍文件被當場捕獲,隨著兩位記者的調查,發現事情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而我們都知道,這麼重大的一件事,牽涉的人肯定也數不勝數,同時也關乎著很多人的利益。
  • 三流小記者引爆政壇大醜聞,且看「水門」案如何讓尼克森四面楚歌
    而被中方視為「屁事兒」的「水門事件」,為何最終演變為美國法治史上前所未有驚心動魄的大案?這一切,都要從兩個三流報社小記者說起。三流小記者引爆美國政壇世紀大醜聞!圖:小人物鮑勃·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然而正是這兩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憑藉偵探般的毅力和天生的冒險精神,發現並挖掘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醜聞。
  • 「水門事件」後,成為全民公敵的尼克森,為何還能東山再起?
    1974年8月9日,尼克森因「水門事件「黯然下臺,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迫辭職的總統。「水門事件「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醜聞之一,引發了美國民眾的空前憤怒。尼克森辭職後,社會輿論對他的口誅筆伐依然歇斯底裡,許多人希望對這位全民公敵進行徹底清算。
  • 回眸:尼克森訪華與中美建交
    本文轉載自深挖DIG 07--281968年,尼克森當選為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森就職總統僅17天,便宣布將出訪比利時、英國、聯邦德國、義大利和法國。中國隊撤回本可完勝的一流球隊,派上二流隊員,最終中國男隊以5:3獲勝,女隊以5:4獲勝。次日,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隊時說:「中美人民關係翻開新的一頁。」
  • 西蒙·蒂斯德爾:川普想把尼克森中美蘇大三角反著玩
    【觀察者網翻譯/青年觀察者孫予聰】近來,唐納·川普再次就臺灣問題試探中國底線,給中美關係注入不穩定因素。他的這種做法有悖以往美國總統與潛在敵對超級大國打交道的原則。 多年來,美國一直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理察·尼克森總統就曾宣布「和中國建立友誼」,並於1972年與毛澤東會晤,這堪稱中美關係的重大突破。
  • 繞過白宮的瞞天過海:尼克森和基辛格如何讓破冰之旅得以實現?
    在這個戰略中,尼克森決定要給中美關係破冰,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減輕美國的壓力,增加世界的平衡力量」,說得直白一些就是美國要體面地進行一次戰略收縮,但是體面的戰略收縮就勢必要和我國搞好關係。02.▲尼克森和基辛格舊照「中國擁有巨大的潛力,中美的相逢一笑將會衝擊全世界,我們將會掀起一場革命。
  • 美國總統早年照:羅斯福、甘迺迪、尼克森、布希、川普,誰帥?
    1992年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1996年成功連任。他是美國歷史上僅次於羅斯福和甘迺迪的第三年輕的總統,羅納德·威爾遜·裡根(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出生於伊利諾州坦皮科,第40任美國總統。曾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1980年競選總統獲勝,1984年4月訪華,成為中美兩國建交後首位訪華的美國總統。1989年正式離職。
  • 歷史上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都是怎麼產生的?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應歐巴馬總統邀請,習近平主席9月22日至25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此訪是在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中美關係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的背景下進行的,無論對中美雙邊關係還是對國際地區形勢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重溫中美關係發展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意義深遠。
  • 美國歷史上,有多少總統連任失敗?
    第一種,客觀原因不能連任的,比如在任上死亡。這裡面包括自然死亡和被刺殺。比如美國的第九任總統威廉·哈裡森,在宣誓就任總統後一個月,就因為感染了肺炎而去世了——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死於任上的總統,也是任期最短的總統。
  • 外交部發言人:「美國改造中國」的企圖註定會失敗
    據統計,中美經貿關係支撐美國國內260萬個就業崗位,超過7.25萬家美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在多邊層面,從處理地區熱點問題到應對反恐、防擴散等全球性問題,中美合作辦成了許多有利於兩國、也有利於世界的大事。汪文斌表示,「美國改造中國」的企圖註定會失敗。
  • 福特總統赦免尼克森的背後,審判前總統會阻礙國家發展
    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講的故事,也是跟美國有關,就是著名的「水門事件」。這件事情牽涉到了一個重要的人物,叫做切尼。切尼是個重要的政治人物,20世紀70年代,尼克森時期切尼是白宮辦公廳副主任,後來是老布希時期的國防部長,小布希總統的副總統,號稱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