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木匠說榫卯之1 榫卯理念惠及木友

2020-12-22 騰訊網

《半個木匠說榫卯》系列視頻,今日起每日上傳更新!

此系列視頻,是在往期榫卯教學班,講授各類榫卯結構製作的基礎上,增設的關於榫卯的文化課內容,以期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動手操作的同時,兼顧認知水平的提高。

縱觀多期榫卯班,學員們在聽文化課時,興致盎然,津津有味,課後很多人會感慨收穫良多,不禁道一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原創圖文:半個木匠張均成 ,引用轉載請註明出處

古典家具 榫卯研究微信公眾號:gdjjsmyj

相關焦點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 守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
    半個木匠自2014年,系統研究整理古典家具榫卯,復原製作成實物模型,在木工圈和家具行業引發了一場榫卯熱;同時多年來專注榫卯培訓教學,讓榫卯走進了數十所大學和多家博物館,引發了學界和大眾對傳統榫卯的關注。
  • 「木匠爺爺」李石水的榫卯人生
    最近,福建龍巖長汀一位70歲的老木匠使用榫卯工藝製作「中國版變形金剛」的視頻,引得許多網友誇讚,這位木匠爺爺到底有多牛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這個榫卯技藝手工打造的「變形金剛」名叫「偃甲人」,是北京一家遊戲公司向木匠爺爺訂製的木製人偶。
  • 徐澤成:榫卯結構打造老船木家具
    49歲的徐澤成,廣西百色平果縣同老鄉平孟村那學屯人,世家木匠。六年前來到半島地區打工。四年前在琅琊鎮胡家山碼頭,恰逢有人拆卸退役老船,當得知船木的去處是「燒火」時,他心疼不已,連說「太浪費了」。
  • 50年老木匠用榫卯打造國產變形金剛,網友:魯班大師做了個小魯班
    近日,福建龍巖一老木匠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打造出了一個中國版的「變形金剛」,他用榫卯技藝製造了一個「偃甲人」,成品十分精美逼真,各個關節都可以活動。網友們感嘆老人的技藝和成品的精巧,調侃道:「魯班大師」做了個小「魯班」。
  • 木匠爺爺用榫卯工藝製作變形金剛 網友表示這是墨家民間弟子
    木匠爺爺用榫卯工藝製作變形金剛 網友表示這是墨家民間弟子時間:2020-12-18 10: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木匠爺爺用榫卯工藝製作變形金剛 網友表示這是墨家民間弟子 2月16日,福建龍巖,一位老木匠歷時一個多月,用中國傳統的榫卯技藝手工打造了中國版的變形金剛偃甲人
  • 從「榫卯」到現代科技,「工匠精神」從未消失
    你想「化身」木匠過一把工匠癮嗎?來到廣西科技館,你將慢慢探尋到中國的「榫卯」凝聚的創新之魂和智慧之光。「解鎖」古老技藝「榫卯的魅力」主題巡展以榫卯為中心,通過互動模型、微縮模型、虛擬實境等多種現代展覽形式,共38件(套)精彩展品,展示了榫卯工藝在古代建築、家具、造船、造橋等不同領域以及現代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早在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就能夠運用榫卯搭建房屋。
  • 木匠爺爺用榫卯工藝製作變形金剛,各個關節都能動!網友:墨家民間弟子
    12月16日,福建龍巖,一位老木匠歷時一個多月,用中國傳統的榫卯技藝手工打造了中國版的變形金剛」偃甲人「,不僅各個關節能活動,形象也十分精美逼真。老人的兒子介紹,父親是位50多年的老木匠,在老家閒不住,平時就會利用多年積累的木匠技藝製作各種各樣的東西。
  • 榫卯構築的古建「不用一根釘子 」是真的嘛?
    從功能角度來講榫卯是木質器物之間起連接作用的一種結構,多應用於建築、家具、生產工具等方面,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與卯之間通過木材的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起聯接和固定作用古人云:「榫卯萬年牢」正是通過榫卯這種巧妙的連接方式,使得應縣木塔歷經千年的風雨飄搖而屹立不倒。
  • 什麼是 「榫卯」 ?那是驚豔千年的中國美
    ,不同的榫卯滿足於不同的應用方式其榫卯結構樣式更是多達上百種話不多說,來幾張動圖感受下~接下來再看幾組實物榫卯動圖(多為中式榫卯)△以上動圖為傳統中式榫卯,雖不似日式榫卯精巧絢麗,但更加實用牢固這只不過是古人榫卯構造方式的冰山一角
  • 你還不知道榫卯是什麼?歷史上著名的魯班鎖就以它為基礎
    而這麼一個三根木頭的拼接式,如果放在現代怕是直接簡單粗暴的上釘子,但那個時候卻極大的考驗了木匠的智慧,整個拼接下來不僅環環相扣,最後還能契合的毫無一絲縫隙,不得不豎大拇指啊。榫卯雖然融入了很多心思,但堅固上還是稍顯遜色的,這座榫卯的亭子在經歷模擬地震時有輕輕晃動,雖然沒有倒,但到底現代人們也極少再用榫卯了。倒是一些小家具裡會用到,比如這種簡單的支架,時間一長,不少人都潛意識裡認為榫卯可能不適合大建築,但在現代社會最不能立的就是flag。
  • 幻書啟世錄天宮榫卯獲取方式 天宮榫卯有什麼用
    幻書啟世錄天宮榫卯有什麼用,天宮榫卯在遊戲裡能幹什麼,本次我們一起來了解到的是天宮榫卯的相關使用攻略,如何獲得天宮榫卯,有什麼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天宮榫卯的獲得方法,玩家們在刷主線劇情的時候就能入手這個道具,然後隨著時間產出榫卯,榫卯是天界奇物升級的必須品,玩家們一定要多多收集一下才可以哦,整個收藏室玩法都非常依賴榫卯,有機會一定要多積累一些。
  • 榫卯積木不僅是一種符號,更是一份千年技藝的傳承
    榫卯結構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時期,就出現在原始居民的木結構房屋中。榫卯結構延傳至今種類有很多,可以根據木材不同形態選用不同的榫卯結構去連接。不費一顆釘子、不用一點膠水就能將木材牢牢集合,外觀也很美觀、結構科學合理經久耐用,同時具備非常大的承重力。
  • 中國榫卯中的積木拼接原理 原理到底是什麼呢
    魯班鎖亦稱孔明鎖、別悶棍、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等。它起源於中國古代建築中首創的榫卯結構。這種三維的拼插玩具內部的凹凸部分嚙合,十分巧妙。魯班鎖類玩具比較多,形狀和內部的構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難裝。拼裝時需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其內部結構。   在沒有釘子、繩子、接合劑的情況下,你能將六根木條交叉固定在一起嗎?這對空間想像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 榫卯技術 木結構支撐起了整棟玻璃大樓
    榫卯是中國建築中最早具有科學設計意義的語言,在我們民族文明發展史上,如同漢字的發明源遠流長、自成體系。如果你只看外表絕不會認為它是個木建築現代化的玻璃幕之下隱藏了一套設計精巧的木結構木結構支撐起了整個大樓
  • 榫卯當積木,畫作可取暖……這些文創新玩法你保準沒聽過
    「具有7000年歷史,不用釘子就能加固物件……」親手觸摸之下,「榫卯結構」的奇妙得以從書本文字走向具體。而「每個面都開槽」的卯塊設計,又為拼插賦予了多達6個方向的延展空間,大大增強創作樂趣。同為拼插類玩具,「唐塊」在使用者中有「榫卯結構的中國版樂高」之稱。而能達到這樣的質感,足足經歷了五輪產品迭代。許晉平坦言,卯塊各面開槽可以組裝榫條的設計,從結構上簡直是生產的「噩夢」。它意味著模具不是簡單的平面結構,還得在相應方向有抽芯,這樣注塑後待抽芯全部離開,一個卯塊才能從模具裡掉出來。
  • 榫卯積木:把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玩具 為孩子的智慧增添動力
    榫卯結構是中國獨特的一種木工技藝,榫,剡木入竅;卯,以虛入盈。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也叫榫眼、榫槽。我們祖先的智慧就在這小小的木頭上體現,利用木材性質上凹凸,完成拼接。再利用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固定作用。
  • 小米上架千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1:200還原 榫卯結構
    小米千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融合了魯班榫卯文化和微縮模型的設計理念,包含877個零件,採用ABS/PC材質。整體分為三層的祈谷壇和三重簷祈年殿兩大部分,在分層組合的方法下,使建築邏輯清晰更利於組裝。它使用了真正的榫卯結構拼搭,不依賴於材質本身的摩擦力,榫與卯之間留有空隙、搖而不倒,符合中國古建築的抗震原理。
  • 榫卯結構拼搭799元
    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融合了魯班榫卯文化和微縮模型的設計理念,包含877個零件,使用真正的榫卯結構拼搭,不依賴於材質本身的摩擦力,榫與卯之間留有空隙、搖而不倒,符合中國古建築的抗震原理。
  • 榫卯結構起源於中國嗎?看完失望了
    當然很多人說紫禁城沒用一顆釘子,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紫禁城其實是用了釘子的。然而工匠們在設計的時候,要麼將釘子嵌入建築內,要麼就在外面貼一個金屬片當裝飾,在外面看當然什麼也看不到。
  • 榫卯積木:把傳統智慧賦予現代玩具 助力孩子提高創造力
    巧林榫卯積木 可以通過玩榫卯(sǔn mǎo)積木,孩子從一開始只能疊高或者咬合積木,到玩一段時間後能用積木拼搭造型,再大一點時可以鎖定模型,在這不斷駕馭積木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