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讀作sǔn mǎo 。
榫卯是中國建築中最早具有科學設計意義的語言,在我們民族文明發展史上,如同漢字的發明源遠流長、自成體系。
一座現代化的木結構大樓
當東方工藝遇上西方文明
在現代化發展中
中國人丟失了很多寶貴的傳統工藝
對傳統工藝最好的保護
並不是把它劃歸到非物質文化遺產
而是讓它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中國木作中榫卯工藝
幾百年前從中國傳往日本的榫卯,在日本工匠們日復一日用複雜的互鎖接頭連接木塊和木樑,在西方人眼中卻是獨特的日本木材美學,這種美學現在仍然可以在現代大師坂茂、隈研吾的作品中經常看到。
日本建築師坂茂
他在從事汽車營銷工作時,他開始編制所有他知道的關於木工的插畫,並用三維的形式。使用機械設計軟體Fusion360,並自學木工技能,他開始製作細木工的動畫,並發表到推特上,引來世界各地人們的關注。後來,他為蘇黎世一家傳媒公司設計了Tamedia辦公大樓,它也成為了瑞士最大的木構建築。
Tamedia辦公大樓外觀
如果你只看外表
絕不會認為它是個木建築
現代化的玻璃幕之下
隱藏了一套設計精巧的木結構
木結構支撐起了整個大樓
豎向和橫向結構相互搭接
採用的是木楯銜接工法
木楯銜接工法示意圖
各種木構件的拼裝
需要人工和機械的配合
雖然不用膠水和釘子
卻可以組成抗震良好的結構
複雜的木結構組裝過程
木頭框架成型後
再裝配樓板和玻璃牆面
基本結構就完工了
這就是棟一萬平米的木格子屋
組裝樓板
完工後的室內照片
為了建造這座大樓
花去了2000立方米的雲杉木
所有木結構全部為實心木材
可以抵擋一小時的燃燒
實心木材的防火性可以滿足當地消防要求
為了抵抗冬季的嚴寒
建築採用了雙層玻璃表皮
玻璃空腔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
從而降低大樓的運營成本
玻璃幕牆之間形成保溫空腔
一部分空腔還作為休息區
因為外層玻璃並不是固定封死的
當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開啟
封閉的休息區就變成了觀景陽臺
外層玻璃可開閉
休息區
窗外(陽臺外)就是河景
在大樓的中廳裡
還擺放著他設計的標誌性紙家具
細細的紙筒通過一定組合
完全可以承擔一個成年人的重量
坂茂設計的紙質家具
也應用在他做的建築中
雖然坂茂來自日本
但看得出他對當地風貌的尊重
大樓保留了歐洲沿街公寓的比例
七層樓搭配雙坡小屋頂
維持了與鄰近建築相似的輪廓線
與臨近的建築形成一體
屋頂部分也被玻璃幕覆蓋
除去坡面,其它空間可以正常使用
這是個傳統和現代結合的大樓
它輕盈、通透、明亮
又很有自然氣息
靜靜地融入到了蘇黎世河岸中
交通空間跟玻璃空腔結合布置
通透的玻璃不影響採光
與許多才華橫溢的建築師相比
坂茂顯得非常低調
這種東方人特有的內斂含蓄
也展現在了他的建築中
Tamedia辦公大樓夜景
他就是靠這樣的小清新風格
贏得了國際上的肯定
在這個項目建成幾個月後
他獲得了2014年的普利茲克獎
坂茂曾經這樣跟別人說:
作為一個建築師
我設計了美麗的建築物
但同時,建築師應該有社會責任
建築師永遠是個艱難的角色——
回顧歷史、體會當下、面向未來。
當中國建築師在面對種種挑戰時,
是不是也應該更有勇氣和擔當?
版權聲明:由於部分文章來源於網絡,另外有些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
取得聯繫。若涉及以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或處理。
木工刀具網(http://www.zjwoodtools.cn)-木工刀具行業網站,木材切削加工技術專業交流論壇。本站專注木工刀鋸行業各種相關資訊和技術問題討論,免費發布給關注本平臺的粉絲閱讀,每日更新圖文內容;提供木工刀具業內人員交流討論的和諧平臺,滿足訪問者行業需求。
承接|刀具廣告|軟文推廣|求職招聘|微信推送
商務合作QQ:157561175
▼ 點下面「閱讀原文」進入社區參與評論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