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加快推進建設 讓江西走向世界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12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向塘鎮(開發區)舉辦媒體集中採風活動,活動邀請主流媒體前往向塘國際陸港進行參觀遊覽,展示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以下簡稱「向塘國際陸港新城」)當前的發展情況,吸引社會各界關注了解向塘國際陸港新城的前景規劃。

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位於南昌縣南部,總規劃面積33.82平方公裡。近年來,南昌縣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發展戰略,充分依託向塘良好的鐵路資源和區位交通優勢,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力把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打造成為「國家陸路開放實驗示範區、江西『三同』實驗發展創新區、大南昌都市圈鐵路物流集聚區」。

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境內擁有全國第二、江南最大的向西貨運編組站——路網性特等編組站,站型為雙向混合式三級七場,由上行(二級四場)、下行(三級三場)兩大系統組成,全站共有139股道。江西省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十四五」期間擬打造「三大板塊、十六功能分區」(高端服務板塊、先進位造板塊、現代物流板塊;鐵路口岸、鐵路物流基地、商品車物流區、綜合保稅區、口岸物流區、冷鏈物流區、電商物流區、快遞城配區、公路貨運區、商貿倉配區、戰略預留區、科技創新總部基地、國際貿易展銷之廊、健康休閒樂活水岸、高品質人才居住生活圈、臨港製造業園區)。

25個總投資115.5億元的口岸經濟項目入駐向塘國際陸港(李慳攝影)

此外,向塘國際陸港新城獲批全國33個、江西省唯一一個國家一級鐵路物流基地和江西省唯一的「江西省物流中心」,建成年運輸量20萬臺以上的商品汽車運輸物流基地。港區入駐品牌物流企業20餘家,外貿平臺企業5家,倉儲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京東物流、蘇寧物流、菜鳥網絡、傳化物流、招商局物流等企業紛紛落戶,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已成為江西省物流產業最集聚的物流園區。

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區域內人才資源豐富,該地通過政校企三方合作,激活各方資源要素,構建產業發展的戰略智庫,實現科技服務、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的共贏。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依託南昌鐵海聯運創新開展「三同」試點工作,通過給予企業全程鐵路運費補貼、距離到發場站集疏費補貼,以及智慧口岸建設,逐步實現「進境與沿海同價到港、出境與沿海同價起運、通關與沿海同樣效率」,加速周邊地區外貿進出口貨物向南昌向塘國際陸港集結,進一步降低外向型企業物流成本,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補齊物流上下遊產業鏈,做大、做強、做優口岸經濟區。

此次採風活動由南昌縣委宣傳部副主任科員胡雪萍、外宣辦主任李慳,向塘鎮(開發區)黨委(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王鶴,向塘鎮(開發區)黨委(黨工委)委員夏燕,向塘鎮黨政綜合辦主任萬贛臨、向塘鎮商務局局長李雲翔,向塘鎮經濟發展局局長凌德義和向塘國際陸港辦公室成員陪同參觀。採風團分別對南昌鐵路口岸一期、南昌鐵路口岸二期、向塘一級鐵路物流基地、菜鳥網絡、京東物流及重要道路樞紐進行了遊覽。

據了解,南昌鐵路口岸一期項目佔地50畝,總投資1.27億元,包含卡口、重箱區、空箱區、查驗區、檢疫處理區五個功能分區,進出口貨物可在口岸內完成「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於2017年11月22日正式通過驗收並投入運營,目前承擔南昌向塘國際陸港外貿班列發運業務。

建設中的南昌向塘鐵路口岸二期(李慳攝影)

南昌鐵路口岸二期項目佔地510畝,其中封閉範圍約440畝,總投資4.5億元,是集海關、儲運、裝卸、配送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站。目前,項目土建部分已全面完工;鐵路專用線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海關監管場所平面布局和信息化設備設施進場安裝,預計12月底完成調試運營;現代化展廳高標準設計,已進場施工,預計12月底全面完工。

此外,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正在規劃建設保稅物流中心及冷鏈基地。在構建大通道方面,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內京九鐵路和滬昆高鐵縱橫交叉,勾勒出鐵路「黃金十字架」,105國道、320國道、金沙大道、星城大道、物流大道、河濱路等「七縱六橫」的主幹路網構建起聯通交通網。自2017年以來,向塘國際陸港已開通了8條國際貨運班列,並與中鐵特貨公司攜手,將向塘商品汽車物流基地建設成為江西省最大的商品汽車集散分撥中心。向塘國際陸港將圍繞當前國際班列線路,銜接「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打造輻射全球的國際運貿服務網絡。

在形成大樞紐方面,向塘國際陸港整合鐵路、公路資源,深度聯動昌北航空港和南昌(水)港,構建「鐵、公、水、空」四位一體交通樞紐體系,打造中部地區最先進的貨櫃貨場、鐵路一級物流基地、商品車物流基地,建成中部地區最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並依託鐵路運輸優勢,高標準規劃、快節奏推進,把國際陸港新城建設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物流樞紐和大南昌國際門戶樞紐新城。

在發展大產業方面,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充分做好產業集聚、招大引強、產教融合及企業服務工作,最大限度地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構築江西雙向開放新高地
    發展國際陸港有助於內陸地區改善投資環境、實現產業升級。近年來,南昌縣在省市支持下全力打造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在建設大平臺、構建大通道、形成大樞紐、發展大產業的過程中,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不斷提高內陸雙向開放水平,2020年外貿班列開行列數、標箱數、貨值均實現逆勢增長。
  • 南昌縣:加快向塘開發區路網建設 為打造國際物流港奠定堅實基礎
    南昌縣:加快向塘開發區路網建設 為打造國際物流港奠定堅實基礎 2020-12-24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力以赴推進空港新城陸港新城建設 黃喜忠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11月19日上午,市長黃喜忠召集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及臨空經濟區、南昌縣等單位有關同志,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南昌空港新城、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推進情況匯報,梳理有關建設思路,協調解決相關問題。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主動作為,聚焦重點,破解難點,把建設南昌空港新城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作為「彰顯省會擔當」的具體行動,全力以赴推進空港新城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建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文斌出席。
  • 南昌向塘國際陸港躋身國際貿易「起運港」
    12月1日下午3時,隨著火車汽笛聲鳴響,中遠海運號、馬士基號兩列鐵海聯運專列緩緩地從南昌向塘國際陸港出發,駛向浙江省寧波舟山港。此次開行的兩家船公司南昌啟運全程提單專列,把國際航運服務延伸到南昌內陸,不僅幫客戶降低供應鏈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還增強南昌乃至江西客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此種鐵海聯運國際貿易運輸模式,實現了海運提單籤發至南昌、無縫物流服務的突破,實現了南昌作為國際貿易「起運港」的功能,將南昌納入國際航運體系,進一步縮短國際貿易交貨時間,節約物流成本。
  • 投資60億向塘國際陸港新城一期啟動!
    項目的建設對拉開城市發展框架,緩解縣城交通壓力,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議要求認真做好項目的規劃、設計等工作,加快推動澄湖北大道東延項目建設,為南昌縣深入實施「北融南擴、東拓西連」城市發展戰略奠定良好基礎。
  • 南昌向塘鐵路口岸打造國際陸港
    9月21日,記者在「『贛』勁十足、昌南爭先」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重點網媒江西行採風活動中了解到,為打造國際一流物流樞紐,對標西安國際陸港、義烏國際陸港等國際先進陸港,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委託國內一流設計單位編制戰略規劃和產業規劃,科學設置鐵路口岸作業區一期、商品車物流區、多式聯運區、鐵路口岸作業區二期、冷鏈物流區、智慧電商物流區、國際口岸物流區、第三方物流區、智慧新城區等功能區域,先行先試打造「國家陸路開放實驗示範區
  • 下一個五年,南昌重點打造空港新城、高鐵新城、九望新城等五大區
    未來,臨空區將圍繞「加速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空港新城」的目標定位,加快構築以「一區三口岸」為核心的江西首個多式聯運中心,並發揮將整個昌北國際機場納入以及昌北機場將和高鐵無縫銜接的交通優勢,積極打造「社區宜居、園區宜業、景區宜遊」的一體化臨空產業空港新城。
  • 向塘開發區充分依託優越的鐵路資源和區位優勢全力推進江西省物流...
    開發區所在地---向塘鎮是江西省最大的建制鎮,園區公鐵聯運優勢明顯,境內有全國第二、江南最大的向西貨運編組站,京九、滬昆、皖贛和向莆等幹線鐵路交匯境內,105、316、320三條國道穿境而過,滬昆、贛粵、福銀、昌寧等高速公路可快速連接,江西南部地區70%的貨物必須經過向塘進入省會南昌,並通過向塘發往全國各地,是南昌乃至江西重要的物流節點和貨物集散地。
  • 江西南昌縣成功舉辦「向塘開發區口岸經濟展示」直播推介活動
    江西南昌縣成功舉辦「向塘開發區口岸經濟展示」直播推介活動4月10日上午10時,「口岸新城 聯通天下——向塘開發區口岸經濟展示」大型融媒體直播活動成功舉辦,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向塘鎮黨委書記潘凌作為推介人,向全球推介向塘鎮的口岸經濟
  • 瑞麗國際陸港新城合作框架協議籤約
    瑞麗陸港新城籤約。近日,瑞麗市舉行國際陸港新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瑞麗國際陸港新城片區規劃位於瑞麗老城東側,北臨杭瑞高速,西至瑞麗大道,南抵國界,東接畹町鎮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43.6平方公裡。先期重點開發區域18.9平方公裡,其中,一期啟動區為9.19平方公裡。
  • 寶雞港務區管理委員會、寶雞市陸港新城開發建設事務中心赴江蘇...
    /col/col46/index.html部門動態/col/col51/index.html 寶雞港務區管理委員會、寶雞市陸港新城開發建設事務中心赴江蘇考察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
  • 雲南瑞麗國際陸港新城合作框架協議籤約
    10月12日,雲南瑞麗市舉行國際陸港新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瑞麗國際陸港新城片區規劃位於瑞麗老城東側,北臨瑞杭高速,西至瑞麗大道,南抵國界,東接畹町鎮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43.6平方公裡。先期重點開發區域為18.9平方公裡,其中,一期啟動區為9.19平方公裡。
  • 瑞麗又一新項目——國際陸港新城合作框架協議籤約!
    瑞麗又一新項目——國際陸港新城合作框架協議籤約!10月12日,瑞麗市舉行國際陸港新城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瑞麗國際陸港新城片區規劃位於瑞麗老城東側,北臨杭瑞高速,西至瑞麗大道,南抵國界,東接畹町鎮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43.6平方公裡。先期重點開發區域為18.9平方公裡,其中,一期啟動區為9.19平方公裡。
  • 陳倉區2020年新目標:聚焦陸港新城建設 聚力產城融合發展
    /col/col46/index.html縣區新聞/col/col50/index.html 陳倉區2020年新目標:聚焦陸港新城建設今年陳倉區將繼續堅持新發展理念,聚焦陸港新城建設,聚力產城融合發展,高質量建設富強美麗新城區。2019年,陳倉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9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2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69億元,增長9%。2020年,陳倉區將立足建設國家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定位,持續完善陽平鐵路物流基地配套設施,加快完善鐵路港功能。
  • 江西推進交通強省建設 打造一個世紀水運工程
    其中,贛粵運河規劃全長約1228公裡,江西境內全長758公裡,規劃投資約1500億元;浙贛運河規劃全長約760公裡,江西境內全長410公裡,規劃投資約1700億元。浙贛粵運河的建設及開通,可有效提升我省區位優勢,推動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對重新奠定我省南北水運大通道的優勢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 砥礪五載鑄輝煌 躍馬揚鞭啟新程——南昌「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
    五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際影響力等躍上新臺階。這五年,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向前。
  • 徐州市加快建設「全功能現代化國際化」內陸型中轉樞紐港
    據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蔡前鋒介紹,為加速推進淮海國際陸港建設,市委、市政府成立淮海國際港務區,設立港務區黨工委、管委會,代管「1鎮3街道」110平方公裡,進一步優化了發展空間和管理主體。港務區成立以來,堅持「邊組建、邊劃轉、邊規劃、邊建設、邊招商、邊運營」,全面推進各項工作,開發建設呈現良好開局和強勁發展勢頭。
  • 淮海國際陸港起航 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高起點的新城建設、優越的自然資源景觀,不僅促進了人氣商氣匯聚,更為一座宜居之城的崛起打好了基礎。 淮海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位於泉山區的西北部,距萬寨港9公裡、距高鐵站17公裡、距觀音機場45公裡,交通區位及發展多式聯運的優勢顯著。
  • 南昌臨空經濟區現代空港新城崛起,規劃、路網、產業多重利好助力
    未來,臨空區將圍繞「加速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空港新城」的目標定位,加快構築以「一區三口岸」為核心的江西首個多式聯運中心,並發揮將整個昌北國際機場納入以及昌北機場將和高鐵無縫銜接的交通優勢,積極打造「社區宜居、園區宜業、景區宜遊」的一體化臨空產業空港新城。
  • 南昌縣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排名實現十二連升_江西_江西網絡廣播...
    作為江西的首府首縣,南昌縣始終緊扣「全市領軍、全省領跑、全國領先」的使命擔當,統籌推進雙百進位、雙城提質、鄉村振興、黨建統領,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呈現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城鄉建設穩步前進、改革開放互促共進、民生福祉不斷增進、黨的建設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