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要摒棄「三疾」,心靜才能壽命長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

人類總是太過依賴自己的主觀感受,所謂「眼見為實」,以為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才是事實或真理,對於虛幻的思想和情緒如何能導致感冒,甚至是皮膚病、心臟病或癌症等疾病,全然不能理解。

我們寧願相信感冒是在顯微鏡下能夠看見的病毒,而非虛無縹緲的思想造成的。包括許多醫生和科學家在內,絕大多數人本能地容易相信簡單的致病因素,而不容易接受精神或情感能影響健康的觀點。

殊不知,我們十分有限的器官感知能力,阻礙了對事物真實面貌的了解。人類患病真的像阿貓阿狗那樣簡單明了?顯然不是,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籠罩著疑神疑鬼、擔憂恐懼、心胸促狹和胡思亂想的氛圍。

一項在美國加州的華人中做的研究發現:中秋節這個節日對死亡危險的影響在年老的華人婦女中表現明顯,因為她們在這一節日中處於中心地位,一些死亡可能會推遲,直到節日結束之後才出現。而對於猶太人或加州人等而言,死亡率並沒有相應的變化,因為中秋節這個日子對於他們而言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其中,最大的差異出現在循環系統疾病引發的死亡中,特別是中風和心臟病發作,表明這些疾病最易受到心理和情感因素的影響。

另有研究發現,接受心理治療的癌症患者與未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相比,其免疫功能也發生了變化,他們體內循環的淋巴細胞數量大大增加,特別是能夠殺死癌細胞的自然殺傷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數量增加,活力也更強。

我們通常容易理解一個人的身體被外力傷害後所承受的壓力,因為當你看見潰爛的傷口或血跡斑斑、被破壞的皮膚組織,會直觀地感受到身體的痛苦及其對人的影響,但我們卻容易忽視惡劣的情緒和糟糕的心理狀態對人產生的不良影響,在人的「心」上劃開的傷口。

我們能看見身體的傷口,卻看不見心靈的傷口。

其實,無論是顯而易見的外部創傷,還是悄然潛入的精神刺激,它們同屬「應激」。憤怒、恐懼、憂慮等情緒方面的應激源通過大腦邊緣系統的杏仁核做出反應,而身體創傷、劇烈溼度變化等應激源則可通過外周感受器傳入衝動,引起腦幹網狀結構的上行激動系統的興奮。兩種應激最終都會引起下丘腦的興奮,促進身體裡分泌同樣的化學物質——俗稱「壓力素」的皮質醇。

這使我們的思維擴展開來,了解壓力會以各種形狀、各種面孔、各種大小進入我們的身體,而且許多是我們看不見的模樣,或者說大部分的壓力是看不見的壓力,因為現代社會的身體傷害等刺激是十分有限的,而情緒壓力卻比比皆是。

既然我們把皮質醇稱為壓力素,是不是它就是個不良分子呢?其實不然,皮質醇的主要目的是在緊急情況下,幫助把體內貯存的能量轉化為適合立刻使用的形式,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皮質醇來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沒有皮質醇,身體將無法對壓力做出有效反應。

若沒有皮質醇,當獅子從灌木叢中向我們襲來時,我們就只能嚇得目瞪口呆、動彈不得。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必須「緊張」起來,藉由積極的皮質醇代謝,身體能夠啟動逃走或者搏鬥行為,因為皮質醇分泌能釋放胺基酸、葡萄糖及脂肪酸,這些都被輸送到血液裡充當能量使用。皮質醇幫助我們把體內積蓄的潛在力量調動起來保護自己,讓我們的肌肉變得有力量,注意力更為集中,來應對險境,從這個角度而言,這完全是有利人類生存的重要人體功能。

但是如果我們經常在生活中面臨類似「猛虎衝向我」、「瘋狗在後面追我」的緊張感時,身體將毫不留情地往外透支著能量,也就意味著時不時地調動寶貴的潛能,那體內儲存多少元氣能供我們這樣無度消耗呢?

情緒的過度刺激導致皮質醇分泌,不僅消耗元氣,而且能抑制多方面的免疫功能。

此外,精神疾病也與神經內分泌相關聯。皮質醇可降低5-羥色胺(5-HT),導致色氨酸不足和5-羥色胺合成減少。5-羥色胺是一種傳遞快樂的神經遞質,可理解為一種「快樂素」,當它減少時,易促發抑鬱及其相關症狀,如強迫、慢性疼痛、睡眠障礙等。

我國中醫對於心情低落、精神的消耗也有一番見解。

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句話一直以來是養生學中精神養生的總原則和目標,即是說,人的精神如果能守持於內而不耗傷,那麼疾病又從何而來呢?

人的精神情志是生命活動的基本體現,同時又與人的臟腑功能密切相關、相互影響,所以不良的情志會引起氣血運行紊亂,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形成中醫所謂「內傷病」,破壞人體健康。同時,不良情志擾亂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還會使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受外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正常,正氣就能保持正常,自然也就能少受甚至不受內外邪氣的侵擾,長久維持健康狀態,壽命才能得以維護。

科學研究也證明,良好的精神狀態,能促進人體內分泌產生更多有益的激素、酶類等,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人體祛病延年。

正如清代文學家、養生家石成金指出「治身病不若治心病」。因而,調攝精神情志,保持精神內守,是養生的首要任務。

從古今養生家的經驗來看,「精神內守」的關鍵在於「清靜」,也就是保持思想的平和純淨。唐代「詩王」白居易就曾寫到:「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具體來說,一是要志閒,即減少不良情緒對人精神情志的擾動。

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就認為,對於想學習修煉養生術的人來說,一定要擯棄「三疾」,即「一忿躁,二陰險,三貪慾」。因為一個人如果被「三疾」纏身,就會心理失衡,進而招致疾病。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馬烈光養生新悟》 馬烈光

《尋覓心靈快樂——解讀中國人的情緒》陶然、銀娟、劉慶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常見病症的家庭診治》

作者:陶 明 李國棟

原標題:《養生要摒棄「三疾」,心靜才能壽命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老子智慧:心靜才能致遠,心靜才能生智
    水在靜止時才能夠清晰地照映出人的樣貌,水的平面非常符合水平測定的標準,所以說高明的工匠都是選擇水平面作為水準。水靜止時清澈明亮,人的精神在靜止時也是如此。而聖人之心境該是多麼寧靜歸墟呀,可以作為天地的明鏡,也可以作為萬物之明鏡。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有很多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會影響人們壽命的長短,說走路決定壽命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相信,但是,確實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項研究證明了,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
  • 壽命長的人,會有「一小,二長,三快」的特徵,分別指的是什麼?
    那麼說到壽命,你知道一般壽命長的人,都會有哪些特徵嗎?壽命長的人,大都會有「一小,二長,三快」的特徵,具體指什麼呢?所謂的「一小」是指腰圍小。腰圍小不僅僅是說你的身材比較好,從某些角度來說「壽命」會比腰圍大的人長很多!
  • 保持著從容不迫的心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
    一個人只有靜下來,才能學會思考、認清自己,並且看到生活的真相。心靜下來了,心路就清晰了,心靜下來了,情緒穩定了,心靜下來了,所有糾結也就放下了!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的心裡長出來的。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心憂,便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04心靜,才能智明,靜下來換一種心態,擺脫生活帶來的困境,重新調理好自己,讓思想爬一個坡,你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感受到世界的真實。
  • 心的三修:心寬,心靜,心正!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心寬,心靜,心正,那麼執念太深,就會讓自己過得很痛苦。倘若我們能做好心的三修,那麼,紅塵陌路,定會出彩。心寬曾經看過一個電視劇,裡面有一句臺詞說:今天的任何不好的事,明天都會過去的。心靜白落梅在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中過一句話:」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誠然。心靜則清,心清則明。面對生活中的喧囂,只要自己能夠保持一個平靜的心,那麼不管身處何處,都能找到世外桃源的入口,獨享人生的寧靜。
  • 壽命長的女人,多半會有「三紅、三大」,即使佔一個,也值得開心
    導語: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開始走養生之路。人們能夠意識到這一點,說明是對自己的身體特別看重的,大家都會比較好奇,一般壽命長的女性身體有什麼特徵?而人們常說的三紅、三大是指的身體的哪些部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 書法被中醫學認定為養生之首,不同書體具有不同的養生功效!
    這樣才能進入形象思維,就會頓覺心曠神怡,氣力強健。 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 「神氣貫注全息動」 是書法養生的第三階段。把神、氣貫注於書法運動的全過程,關鍵要做到神領筆毫、氣運於手,以此帶動全身心的活動。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書法運動的最實質性的階段。
  • 提醒:壽命短的男人,早起或有4表現,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沒有一個男人不想健康長壽,但男人在社會上還是比很多女人生活壓力大、工作壓力大、生活習慣不好……所以,現實可能並非如我們所願,甚至有些人會在很美好的年齡而失去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據有關數據顯示男人之所以壽命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界條件造成的。那麼壽命短的男人都有哪些症狀表現呢?又如何增加壽命呢?下面就讓大眾微健康的養生專家來告訴我們答案!
  • 讀書筆記:卡耐基《心靜的力量》
    講述了,1、讓心靜下來,戰勝一切憂慮;2、心靜才能智明,與人交往要有智慧;3、要改變別人,先打理好自己的內心和言行;4、心靜才能讓家庭幸福安定;5、心靜者更易得快樂;6、心無憂懼方可活力四射。人性是可怕的,也是可愛的,唯有尊重,才能更好的理解與應對,面對自己,讓人性可愛一些,面對他人,多一分寬容與善意,少一分偏激與執拗,這樣的話,也許才能多交一些朋友,更好地影響他人。不畏將來,不嘆過去。但行好事,不要批評他人,即使需要指出他人的錯誤,也要先讚美,再婉轉的讓對方知道不能繼續這麼做下去。
  • 摒棄造句和解釋_摒棄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鄒韜奮《抗戰以來》:「嚴禁因黨派私見,而摒棄國家有用之人材。」] 摒棄參考例句: 1、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2、摒棄吸菸陋習,創造健康新時尚。
  • 摒棄造句和解釋_摒棄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摒棄參考例句:1、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2、摒棄吸菸陋習,創造健康新時尚。3、勤儉節約不能忘,鋪張浪費要摒棄。4、各部門要摒棄本位主義的心態,團結合作,公司才能向上發展。5、要過健康的生活,應摒棄一切陋習。6、摒棄「關門宰客」陋習,養成開放的心態。7、新一代的知識分子,應當摒棄「文人相輕」的陳腐觀念。
  • 《黃帝內經》養生精華6字訣!一定要背下來
    《黃帝內經》中經典養生6字訣,五分鐘就能讓你記住!一定要背下來!1、順,順天時地利《黃帝內經》提到「故智者之生也,必須順四時而避寒暑」,即是說,人體應順從四季陰陽寒暑的規律,才能健康長壽。古時懂養生的人就能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並順應這個規律,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順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合收藏的需要。2、慢,健康長壽慢中求慢養生一直是中醫提倡的一種方法,尤其對於現代人而言更應當要慢一點。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也認為想要健康長壽,要"慢生活"。
  • 壽命長的男人,通常有4大特點,佔一個,也說明身體比較健康
    有研究顯示,男人的壽命,通常比女人要短5-10年。 因此,男人更要好好保養身體,長壽才會離你越來越近。 那麼,壽命長的男人,通常有哪些共同點,值得我們參考呢? 壽命長的男人,通常有4大特點,佔一個,也說明身體比較健康 1、吃早餐
  • 壽命長的人,大多擁有以下三個吃飯的特點,若你都有,是好事
    導言:現在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現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有趣的是,通過觀察身邊的長壽老人,會發現女性的數量多於男性,而且即使這些老人沒有牙齒,也不會減弱她們的食慾。如果你擁有以下三個吃飯的特點,真不錯,你的壽命一般都會很長。
  • 如何延長「口罩壽命」?疾控專家告訴你!
    自製的口罩也不是越厚越好,首先要保證能夠自主呼吸,同時與臉型密合度要好。確實沒有一次性醫用口罩時,自製棉紗口罩也應戴上,但要注意勤洗勤換,清洗時可用5%的84消毒液與水按照1:99比例配製,浸泡消毒30分鐘後,再用清水清洗、晾乾。5.用吹風筒吹或用烘衣機烘烤? 可酌情考慮!
  • 練拳心法:心靜、神聚、氣斂
    何謂心靜?所謂心靜,是指內無思想之患。練太極拳要求心靜,就是要人在練拳時把所有與走架無關的思想雜念暫時拋開,安下心來,保持安靜的心境,使大腦皮層處於積極休息狀態,並有利於專心-意,以「心為令」去練拳。何謂神聚?神指精神,是神經功能作用。神聚就是集中精神。
  • 產婦坐月子,不科學的「舊說法「要摒棄,堅定立場,才能少遭罪
    但是,不管怎樣,以下幾件事千萬不要聽老人的,不然會影響產後恢復,寶媽們可一定要重視起來!1、產後立即大補:產後媽媽身體虛弱,在飲食方面可能會大量補充營養,但是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產後過度進補,不僅會讓脂肪囤積在體內,還容易損害健康,因此產後媽媽忌大補,要科學合理飲食。產後第一周是媽媽身體最虛弱的時候,此時腸胃消化能力比較弱,不適合攝入太多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飲食要清淡。
  • 一天三個養生「黃金」時間,這幾件小事要做好!別錯過了
    說到養生,很多人下意識會想起食療養生,但其實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自律,很多人不知道在一天當中有三個黃金時間,而這三個時間被稱為養生黃金時間。人們如果在這三個階段能做好相關養生事項,達到的效果事半功倍。
  • 陳式太極拳與養生氣功的關係
    很多人認為陳式太極拳的養生價值是通過武術運動的體育鍛鍊而實現的。曰:主宰於心,心欲左右更迭運行,則左右手足即更迭運行;心欲用纏絲勁順圈轉,則左右手即用纏絲勁順圈轉;心欲沉肘壓肩,肘即沉,肩即壓,.此官骸不得不從乎心也。吾故曰:心為一身主宰。」都是要求練拳時要注意調心。《拳論》說:「靜養靈根氣養身」意思是:在意識清淨的情況下才能有助於腎氣的旺盛和收藏,從而使五臟健運,只有內氣充沛,太極動作才能矯健。
  • 暖心文案:心靜才能持久,輕囊方能遠行
    心靜才能持久,輕囊方能遠行。Peace of mind can last, light sac can go far.明知道我是你的將就 卻還是把你當作我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