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繼續惡化,農產品市場受此影響,利多因素佔據主導!

2020-12-17 交易小先鋒

豆粕

中美關係進一步緊張,市場擔心後期美國大豆進口受影響。美豆已經進入「天氣市」,且國內需求改善使得豆粕庫存持續下降。利多因素佔為主導,短線豆粕價格整體仍有望繼續上行。

後市展望

美豆方面:美國再將11家中企列入被制裁實體清單,7月21日,美方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強烈譴責,7月24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通知美方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作為對美國無理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的反制,中美緊張關係加劇,制約美豆價格。不過,USDA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7月16日止當周,美豆出口銷售總量為266.57萬噸,創下2018年12月份以來的最大單周銷售數量,其中對中國的銷售量升至169.59萬噸,出口銷售數據強勁,提振美豆價格。總的來看,在中國積極買豆的利好支撐下,短線美豆或仍以震蕩偏強運行為主。

豆粕方面:生豬存欄已連增6個月,水產養殖進入旺季,且相比雜粕,豆粕性價比優勢明顯,飼料配方中豆粕添比較高,豆粕需求持續增加,而油廠現貨可銷售貨源有限,部分油廠8月貨源也已銷售過半,油廠提價意願較強,提振粕價。而近期中國持續採購美豆,且7-8月大豆到港龐大,月均到港量超千萬噸,油廠開機率仍超高,及傳言稱中國或拋儲300萬噸轉基因大豆,騰出庫容,應對10月份後大量到港的美豆,原料大豆供應充裕,對豆粕市場有一些利空影響。

但總的來看,需求改善使得豆粕庫存持續下降,抵消了油廠大豆開機率超高的壓力,且本周大豆壓榨開機率也有所下降,另外,隨著中美關係進一步緊張,市場擔心影響到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執行,導致後期美國大豆進口受影響,加上美豆已經進入「天氣市」,隨時可能出現新的炒作點,利多因素佔為主導,油廠和貿易商都有惜售情緒,而中下遊買家都有補庫意願,短線豆粕價格整體仍有望繼續上行。密切關注中美關係及美國產區天氣變化。

菜粕

菜籽進口受限,粕類需求改善。中美關係緊張及美豆天氣市背景下,利多佔主導,預計短線菜粕價格或震蕩趨升運行。

生豬存欄已連增6個月,且水產養殖進入旺季,養殖需求逐步恢復,豆粕需求持續改善,本周豆粕總成交量仍處於156萬噸的高位,庫存連續下降,加上美國無理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中反制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中美關係可能進一步緊張,加上美豆仍處於天氣市,經銷商和油廠看漲情緒濃鬱,提價意願較強,本周粕價漲幅擴大,截止本周五,沿海豆粕價格2940-3050元/噸一線,較上周漲80-130元/噸,豆粕價格上漲,提振菜粕市場。儘管當前盤面榨利改善,7-8月份大豆到港巨大,油廠開機率超高,但全球貨幣超髮帶來的通脹預期,及中美關係緊張及美豆天氣市背景下,利多佔主導。

豆油

豆油成交連連放量令市場信心獲振,且東南亞棕油過量降雨引發供應擔憂,棕油行情強勢上漲,另外中美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交易商擔心後期美豆進口受影響,油脂偏強運行。

本周國內油廠開機率有所下降,但仍處較高水準,周度壓榨總量達到1955300噸,周環比降5.24%,預計未來兩周壓榨量將分別在196萬噸和205萬噸左右。然而近來豆油成交情況良好,本周成交總量高達398400噸,周環比激增194%,刷新統計以來單周成交紀錄新高,極大緩解了油廠龐大開機率情況下豆油高產出的不利影響,豆油累庫進度低於此前預期,菜棕油庫存量亦不大,利多油脂市場。

與此同時,印尼和馬來報告稱有強降雨,影響棕油產量,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MPOA)預計7月份前20天毛棕櫚油產量環比減少8.9%,疊加馬來棕油出口需求不斷改善,同時市場預估船運調查機構ITS馬來西亞棕櫚油7月1-25日出口量在1,477,550噸,較ITS發布的上月同期1,390,860噸增86,690噸,增幅6.23%,作為對比,前20日下降4.6%,出口有望止降回升。

另外,因主要種植區的洪水擾亂了油棕果的收穫以及運輸,據調查顯示彭博社對5位分析師和種植園高管的調查中值顯示,7月份印尼的棕櫚油產量預計為354萬噸,比6月份的386萬噸下降8.3%,7月底印尼的棕櫚油庫存預計為300萬噸,比上月減少10%以上,也使得多頭炒作,共同推動馬棕油期價站上2700林吉特關口上方,國內連棕櫚油最高突破至5800關口,均刷新6個月以來新高,給豆油市場帶來利多效應。

不過隨著油粕期貨齊漲,進口大豆盤面榨利改善,刺激中國買家繼續增加採購,美國農業部單日出口銷售報告7月14日到7月23日期間連續對中國累計售出227萬噸大豆。國內7-8月份進口大豆月均到港量亦均超1000萬噸,且傳言稱中國政府或拋儲300萬噸轉基因大豆,騰出庫容,應對10月份後大量到港的美豆,大豆原料供應充裕,及前期菜油的持續大漲行情引起了交易所關注,周三下午交易所不僅對菜油期貨發出風險提示函,且傳言交易所亦約談涉及的相關資金方,獲利回吐壓力令鄭菜油短暫突破9000關口不久即展開持續回調,給豆油市場增添些許利空,本周五下午連豆油一度滯漲轉跌,最終雖然較前結算價小幅收漲,但實際收於前收盤下方,這一定程度上也抑制豆油現貨走勢。

總的來看,本周國內豆油成交連連放量令市場信心獲振,且東南亞棕油過量降雨引發供應擔憂,棕油行情強勢上漲,另外中美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交易商擔心後期美豆進口受影響,均對國內油脂市場構成提振。正因如此,儘管大豆供應充裕,油廠開機率超高,但在中美關係緊張及美豆處於「天氣市」的背景下,利多因素仍居於主導,豆油行情整體較強走勢還將延續。但本周粕價出現較大上漲,尤其周五連粕主力合約久違站上3000元/噸大關一線,油粕「蹊蹺板」效應恐對油脂走勢不利,況且近期油脂市場上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全球貨幣超發、通脹預期之下的資金驅動,而本周股市也出現較大的回落,有可能在短期內影響資金面情緒,「資金市」的特點就是波動較頻繁,注意把握好操作節奏。

菜油

菜油暴漲令豆棕油之間的價差明顯拉大,買家採購謹慎,需求受到嚴重抑制。不過,沿海菜油庫存僅有21.6萬噸處於歷年同期低位水平,中美關係進一步緊張,市場擔心後期美豆進口受影響,或支撐菜油行情。

周初因歐洲非轉菜油退回消息繼續升溫以及傳言湖南收儲3萬噸菜油,繼續吸引資金做多,令鄭商所菜油期貨一度漲停,但近期菜油的持續大漲行情引起了交易所關注,交易所不僅對菜油期貨發出風險提示函,且還傳言約談涉及的相關資金方,獲利回吐壓力令後半周鄭商所菜油跳水大跌。雖然歐洲部分菜油確有被退運,但其它來源的菜籽及菜油進口並未受到太多影響,且菜油暴漲令豆棕油之間的價差明顯拉大,買家採購謹慎,需求仍將受到嚴重抑制。

且大豆壓榨盤面榨利改善刺激中國買家繼續增加採購,7-8月份月均到港量超千萬噸,且傳言稱中國政府或拋儲300萬噸轉基因大豆,騰出庫容,應對10月份後大量到港的美豆,大豆原料供應充裕預期,也拖累菜油市場。不過,沿海菜油庫存僅有21.6萬噸處於歷年同期低位水平,及美豆已經進入「天氣市」,本周中美關係進一步緊張,市場擔心後期美豆進口受影響,均或支撐菜油行情。菜油行情短線迎來回調整理,但整體還在高位運行。

棕櫚油

市場預期東南亞棕櫚油主產區產量下滑,及出口改善,推動產地價格上漲。最近進口貨物檢驗檢疫要求變高,進口棕櫚油船貨卸貨速度受影響,國內棕櫚油庫存仍處低位。預計棕櫚油行情整體將保持較強走勢。

後市預測

降雨過多引發洪澇,市場預期東南亞棕櫚油主產區產量下滑,及出口逐步改善,推動了產地棕櫚油價格上漲,同時印度採購回升支撐了產地出口需求。因此,在產量不及預期、出口需求有支撐的情況下,本周馬盤棕油期價出現明顯上漲,另外,由於市場確認前期採購的歐洲非轉基因菜油因質量問題被退貨,使得進口菜油供應預期進一步收緊,菜油庫存也處低水平位僅有21.6萬噸,加之國內油廠開機率雖然維持超高水準,豆油庫存回升幅度很小,令市場對後期需求信心增長,截止本周五,本周豆油放量成交398400噸,較上周135400大增194.23%,而由於最近進口貨物檢驗檢疫的要求變高,進口棕櫚油船貨卸貨速度受影響,當前國內棕櫚油庫存仍處低位。

另外,全球貨幣超髮帶來的通脹預期令遊資積極入市做多,提振油脂等農產品市場。另外中國外交部通知美方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中美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美豆也仍處於天氣炒作多發季節,均對國內油脂市場構成提振,預計棕櫚油行情整體將保持較強走勢。

但油粕同步上漲之後,進口大豆盤面榨利改善,刺激中國繼續增加採購,7-8月份月均到港量超千萬噸,油廠開機率仍超高,而本周五國內股市跌幅擴大影響資金面情緒,及豆粕價格大幅回升,買油賣粕套利集中平倉,周五連豆油一度轉跌,收盤較前結算價雖然小漲,但較前收盤實際小跌,連棕油較前收盤也僅小漲。總體來看,本輪上漲資金推動成分較大,而「資金市」會加劇市場波動,操作上需加以防範,並密切關注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及主產國產量、出口,以及後期棕油到船情況對市場的影響。

棉花

供給端:產量環比調減54.21萬噸至2531噸,環比減幅2.1%。

需求端:總消費環比調減2.5萬噸至2491.4萬噸,環比減幅0.1%。中性偏空。美棉籤約周環比減少,偏空。儲備棉輪出火熱。

庫存:期末庫存環比調減41.3萬噸至2237.6萬噸,環比減幅1.81%。偏多。6月底全國棉花周轉庫存總量約241.31萬噸,較上月減少15.28%,同比減少17.29%。6月棉花商業庫存為323.89萬噸,環比減少14%,同比減少3%。6月棉花工業庫存為65.83萬噸,環比減少3.12%,同比減少4.46%。6月底紗線庫存天數為29.64天,較上月增加0.89天,同比減少0.63天。6月坯布庫存天數為35.76天,月環比增加0.75天,同比增1.4天。中美關係惡化,利空棉價。供給端,全球產量環比調減,美國得州旱情略有,南部面臨熱帶風暴,供給端弱多。需求端進入季節性淡季,偏空。企業原料庫存減少,產成品庫存被動增加,棉花庫存壓力繼續傳導至下遊坯布庫存壓力。短期內棉花供給充足,需求等待秋冬季恢復,長期看棉價逐步抬升。

風險提示:繼續關注中美關係。國家政策信息。關注棉花主產區天氣。疫情進展。

獲取完整版PDF全文,請私信或者文末留言告訴我!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的表現,未來的回報也無法保證,投資者可能會損失本金。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此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閣下,我們建議閣下如有任何疑問應諮詢獨立投資顧問。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評:簡析中美關係惡化對鋼市的影響!
    最近兩天由於美方的不斷尋釁滋事,中美關係再次惡化,受此影響今天午後資本市場無論是股市還是期貨都快速下跌。但單單從鋼鐵行業來說,其實中美關係的惡化對我們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主要在於我們鋼鐵行業需求的大頭:房地產和基建基本與美國瓜葛有限,尤其今年作為鋼需「大腿」的基建更是完全由國內主導,而製造業雖受一定的影響,但今年疫情下製造業的出口原本就無法指望,現在不過是更加確定製造業必須出口轉內銷而已。因此,在短暫的恐慌性下跌過後,國內鋼材市場將回歸正常走勢,各位貿易商也不用過於擔心。
  • 中美關係惡化原因及未來走向
    近期,美國政客煽動美國國內反華情緒,將美國疫情嚴重、經濟下滑等嚴峻問題甩鍋中國,嚴重降低了了中國人民對美國的好感,阻礙了中美關係的友好發展,中美關係呈現出不斷惡化趨勢。在政治上,中美關係惡化的表現主要在臺灣、香港問題上——美國肆意幹涉中國內政,支持「臺獨」「港獨」勢力,違反外交慣例,發表惡意言論,嚴重影響到兩國外交友好關係的發展。
  • 近幾年中美關係如何影響金融市場?——江海證券債市策略2020-7-23
    1、市場回顧與展望今日央行開展500億7天逆回購,500億國庫定存,考慮到今日有2000億MLF、500億OMO及2977億TMLF到期,廣義公開市場實現淨回籠資金4477億元,受此影響資金面出現顯著收緊,各期限資金利率大幅上行,隔夜加權利率上行超50bp。
  • 羅振興: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及中美經貿關係的影響
    在經濟陷入嚴重衰退、W型復甦的情形下,疫情將進一步惡化中美經貿關係,加快中美經濟從失衡向平衡轉變。一、疫情對美國經濟短期影響巨大,2020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已成定局1、二季度美國GDP將大幅下滑,美國經濟將陷入嚴重衰退2020年1月21日,美國發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拜登即將「上位」,對中美關係、資本市場有何影響?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和焦點時刻,若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可能會加速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經濟和資本市場也將深受影響。若拜登勝選,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若拜登上任,短期來看,「美國優先」的外交原則將被打破,中美緊張的貿易和外交關係或在短期迎來緩衝期,但是中美摩擦不會出現系統性的下降。中美博弈具有長期性。在對華態度上,美國兩黨對華遏制戰略已達成共識。
  • 回溯第一階段貿易協定 淺談中美關係走向對能化市場影響
    近期中美關係緊張,雙方在相互關閉領事館後,又有媒體消息傳出中美將在8月15日舉行虛擬高層會談,重點討論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執行情況。本文將通過回溯第一階段貿易協定,討論國際關係變動對能化市場的潛在影響。  我國的原油進口依賴度高達72%。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原油進口連續第17年刷新紀錄,因去年新建煉油廠的需求增長推動中國這一全球最大進口國的進口。
  • 鑫聖金業貴金屬:中美貿易利多出盡 不確定因素持續籠罩市場
    昨(15日)金價劇烈震蕩,美盤時段先是受債市殖利率與美股走高影響,金價短線下跌接近1546美金/盎司。隨後因突發消息俄總理梅德韋傑夫宣布俄政府全體辭職,避險情緒升溫,同時美國公布12月PPI數據不及預期,影響市場對通脹看法,黃金隨即V轉上揚突破當日高點。儘管股市受中美籤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影響上漲,但事件已被消化,且協議籤訂沒有更多利多消息釋出,金價沒有因此出現大跌反而繼續維持震蕩走高態勢。
  • 中美關係惡化再映眼帘 全球貨幣寬鬆蓄力支撐
    貴金屬網 金價在謹慎的市場情緒下,位於兩周高點1850美元上方徘徊盤整。英國脫歐僵局、美國刺激政策與中美紛爭的不確定性繼續升高,促使風險指標不斷往上揚。新冠疫情的疫苗佳音與確診病例喜憂參半影響情緒,黃金價格目前仍靠著全球寬鬆的貨幣政策所支撐,成為其中長線推動的積極因素,並且不會短期內消失。
  • 積極防範新冠疫情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
    相比而言,蔬菜、水果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因需大量人工勞作受疫情影響較大,而糧食作物屬土地密集型產品,各主產國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生產受疫情影響有限。從長期趨勢看,目前全球穀物價格處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較低的位置,在供求關係相對寬鬆背景下短期內急劇上漲的可能性較小。現階段全球糧食貿易基本正常,疫情影響有限一是已採取出口限制措施多為臨時性且部分已取消。據世貿組織統計,截至4月底已有20多個國家因新冠疫情對農產品貿易採取限制措施,其中有12個國家對糧食出口採取了限制措施,但均為臨時性的。
  • 10#內圓外六稜鋼管近期影響走勢的利多因素
    10#內圓外六稜鋼管近期影響走勢的利多因素 ,「k3rx5」   山東海融信是專業生產定做10#內圓外六稜鋼管,無縫方管,q345b方管,無縫方矩管,無縫方形管,無縫矩形管,大口徑方矩管,鍍鋅方管廠家。
  • 東方智庫丨華盛頓當局惡化中美關係很危險-中國,美國,華盛頓...
    美國和中國是當今世界兩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這種影響遠不僅僅在經濟和貿易方面。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至關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過合作,中美兩國人民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但中美關係也一直磕磕碰碰,矛盾、風波不斷。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國當政者和一些反華勢力的對華心態尤其是戰略心態有毛病,總是試圖以美國的眼光、標準、需要和所謂的價值觀來看待中國、改變中國,這怎麼可能?
  • 「中美關係惡化 俄羅斯為啥幫不上什麼忙?」
    "中美關係惡化 俄羅斯為啥幫不上什麼忙?"這段時間中美兩國發生的這些事大家都有所關注,曾經中美兩國的關係看起來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自從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之後,兩國的關係就在急劇的惡化,而且美國對於中國的打壓手段也在不斷的加強,這就導致現在本來因為疫情影響國際局勢就不穩定,再次因為中美兩國的關係變得更加動蕩不堪!因此,中美兩國的關係也正在急劇惡化!
  • 金銀漲勢如虹 雞蛋領漲農產品 「碎鈔...
    「從短期影響因素看,一是中美關係緊張觸發金融市場避險情緒,二是美元近期快速且連續走弱,均提供了黃金做多的理由,黃金在7月初短暫整理後再度出現快速拉漲的走勢,時間上比較契合。」展大鵬說。價格上看,本輪蛋價上行已經從急漲緩慢過渡至穩步推進,從銷區市場來看,蛋價上漲刺激了貿易商的囤貨心理,因此終端消費依然在緩慢復甦。預計未來8月和9月合約依然維持振蕩偏強。」南華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告訴記者。中美關係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如何呢?美國政府不斷挑釁,中美關係趨於緊張。
  • 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7.10附近;四是4月份,受中美陸續公布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在7.04至7.10的範圍內寬幅震蕩。(3)5月中美關係擔憂持續升溫,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5月人民幣匯率主要受到中美關係的影響,雖然美元指數從99下降到98,但人民幣持續貶值。中美關係中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有所增多,包括美方表示將重新評估中國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情況、威脅對中國輸美商品提高關稅和轉移供應鏈、試圖阻止聯邦退休基金投資中國股票市場等。
  • 國內晶片市場被外企主導,手機行業受影響後,汽車製造也開始缺芯
    而其中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則是歐美國家,美國曾一度日新增病例高達23萬例,歐洲多國也出臺了相關的防疫措施,但在對新冠病毒淺薄的認知下效果甚微。因此,一波接一波的封城已經導致歐洲有些國家的企業開始運轉不暢,而這些企業的停滯也漸漸影響到了我國一些被外企主導的領域——晶片。
  • 新形勢下中美關係的再認識
    近年來,國內外關於中美關係現狀和未來的討論日趨熱烈,不同觀點之間激烈碰撞。隨著美方挑起的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的關稅大棒、技術封鎖乃至外交圍堵接踵而至,持續不斷。如何看待中美關係的發展趨勢,及其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影響,成為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 渣打: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與人民幣匯率展望
    以下為其報告主要內容: 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有望使得急速惡化的美中關係得以緩解,甚至可能使得兩國在符合共同利益的領域重新開展有限度的合作。這個結果降低了中美雙方發生激烈摩擦和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 7月經濟如何評價,中美關係對經濟有何影響,統計局都回應了
    統計局:經濟穩定恢復 向好態勢持續發展在發布會上,對於7月份經濟運行特點的評價,付凌暉表示,7月份以來,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持續顯效發力,經濟克服了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響,繼續保持了穩定復甦態勢,主要指標繼續回暖。從7月份的經濟運行情況看,可以概括為兩個特點:一是經濟穩定恢復;二是向好態勢持續發展。
  • 多因素疊加 姜蒜等農產品價格上漲
    原標題:多因素疊加 姜蒜等農產品價格上漲   據商務部監測,12月14日至20日全國食用農產品
  • 若美國態度轉變,緩和中美關係,蔡英文怎麼辦?
    據媒體報導,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就美國政黨輪替後未來中美關係走向一事向中評社發表看法。他稱,中美關係在短期內可能不會發生變化,中美對抗關係可能會持續存在。但若從長期發展來看,中美兩國很可能會重回歐巴馬時代的多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