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有一塊遠在歐洲的領土,你知道嗎?大家一定覺得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中國的領土是聚集在一起的,就算是有一些脫離大陸的小島,也是離中國領土非常近的,怎麼會有一塊領土在歐洲呢?但事實是,中國真的有一塊領土在歐洲,中國人不用辦籤證就可以隨意出入.
這塊海外領土在3000公裡外的海外,歐洲的邊界處,而且這塊地方物產豐富,是一塊非常有價值的地方,它位於北極圈,名叫斯瓦爾巴群島,它鄰近挪威,位於歐洲大陸北方,它由四個小島組成,這個小島是臨近北極最近的,可居住的小島.它的總面積大約有,6.2萬平方公裡,目前在島上居住人口有3000人.
因為挪威離這個島最近,所以挪威人最早發現它,後來又被荷蘭的航海家發現,還為它命名為"寒冷的海岸".這個島周邊鯨魚特別多,後被英國人發現,他們就在這個島上停靠,捕殺鯨魚.之後有很多國家也都,來到了這個島上.後來更多的國家來到了這個島,都想在這個地方捕捉鯨魚,所以就發生了爭執,爭奪這個小島的捕鯨權。後來他們將小島劃分開,來解決糾紛,後來因為他們肆意的捕殺鯨魚,鯨魚越來越少,這些捕鯨船就離開了這個小島.
再後來有人發現,這個小島上煤礦資源特別豐富,後來就有很多國家打算開採煤礦.後來美國,英國,挪威,瑞典等國家籤訂協議,在1920年2月9日,籤訂條約該群島的主權歸挪威所有,但是其它籤訂國家擁有開採權和使用權,也可以隨意上島研究,後來大家都想分一杯羹,隨後有33個國家加入該條約.
在1925年的時候,中國正在混戰時期,本來根本沒有時間去參與這個小島的開發,但是當時法國派出代表,主動找到,當時的民國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段祺瑞.法國代表告訴段祺瑞說,有一塊領土遠在歐洲,面積相當於4個北京,只要在這個協議上籤上字,就可以和其他國家一樣,在這塊領土上開採研究,共享這塊領土,不用打仗也不用出錢,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為了爭奪地盤忙暈頭的段祺瑞,當機立斷就籤下了合約,這時合約上已經有了42個國家,這個合約就是《斯瓦爾巴條約》.
這個條約規定,這塊領土不能作為軍事用地,所有合約國的人,在遵守挪威法律下,可以自由出入該島,而且無需籤證.也可以在該島捕魚狩獵,開展工業,礦業等權利.
當時的中國經濟實力和能力,達不到去這個島上做研究開採,所以這麼多年,中國人早已遺忘了這個小島,所以沒有存在感.但現在中國實力已經不再是當年.
最早發現,這個小島中國人也可以使用的,並不是中國政府,而是一位民間科研探險家,在1991年的秋天,中國探險家高登義,應挪威高登大學的邀請,參加了一個北極綜合考察項目,高登教授無意間,在《北極指南》中發現了《斯瓦爾巴條約》,發現中國也是籤訂條約國.在回國後的高登義,將這個驚人的發現,告訴了中國科學院的負責人,也告訴大家這個島的可研究性,大家意識到了重要性.
在以前我國一直在北極,沒有一個立足點,很多科研無法展開, 現在我國已經在這個島上,設下的科學研究站,這個小島為中國北極科研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