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爾千佛洞——古老的文化珍寶

2021-02-17 享遊西部

石窟前矗立著鳩摩羅什沉思哀痛的坐像,面對毀滅,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從前盛世盛況,如今門可羅雀,這些被遺忘的文化珍寶何時才能重現當年風華?

克孜爾尕哈千佛洞為唐代遺址,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窟,其中共有洞窟54個,編號46個洞窟,解放前大部份被毀。現在較完整的洞窟有38個,其中19個為支提窟,19個為毗河羅窟。

有壁畫的洞窟共11個,典型的龜茲風格,多為佛本生故事像,以及披甲、劍,腳著長革動靴的龜茲武士供養人像等。

全盛期的石窟壁畫展示了「曲鐵盤絲」畫法,色彩鮮明華麗,人物姿態自然,服飾華美多樣。其中以第30窟的八身飛天最為著名。

克孜爾石窟修建發展時間歷時700年,但是損毀只要一瞬間。現在獲得正式編號的洞窟有236個,但是其中大部分塑像受到過毀壞,保存精美壁畫的洞窟僅剩81個。

現如今出於文物保護角度,我們作為平常遊客只能參觀到6個石窟,雖然不過癮吧,但也是了解龜茲國與佛教淵源的直接方式。


克孜爾石窟內的壁畫大多是下圖中這樣菱形繪製的,以因緣故事為主,比如38窟,畫的是摩訶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摩訶薩埵就是釋迦摩尼的前生。

站在滿目瘡痍的洞窟前,不難想像當時的千佛洞經歷了些什麼,所以如果有機會趁早去看看這片孤獨的石窟吧,因為隨著環境的變遷,實在很難說哪一天它便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如果有一天你踏上了新疆這片土地,瀏覽過北疆的風景,那就來南疆感悟人文力量吧,在庫車克孜爾千佛洞留下時光的印記。




晚安,新疆

相關焦點

  • 克孜爾千佛洞
    有研究石窟的專家指出,龜茲石窟是一部古龜茲文化的百科全書。而在龜茲石窟群中,克孜爾石窟被視為群芳之冠。洞窟形制克孜爾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兩種:一種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產的場所,多為居室加通道結構,室內有灶炕和簡單的生活設施 ;另一種為佛殿,是供佛徒禮拜和講經說法的地方。
  • 在克孜爾千佛洞的歲月
    聽說工作地點不在城裡,而是在南疆拜城縣距克孜爾鄉8公裡的一處山谷裡。我沒去過,對那裡一無所知,於是充滿好奇,懷揣夢想,來到這個神秘的地方——克孜爾千佛洞。  在我的印象裡,只是在歷史書上知道新疆的南部有個「克孜爾千佛洞」。
  • 神秘獨特的-龜茲(克孜爾千佛洞)
    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陣東南7千米的河流階地上,它背依明屋達格山,南臨木扎提河和雀爾達格山。克孜爾千佛洞壁畫,既有漢文化的影響,也有對外來文化藝術有選擇地巧妙接受,更是古龜茲畫師非凡的智慧。有關學者說,克孜爾千佛洞的「飛天」,同背上生著雙翅的古代歐洲的「飛神--安琪兒」相比,在藝術上顯得更成熟,更為浪漫。
  • 海波隨筆||克孜爾千佛洞,比敦煌莫高窟早200年的驚世石窟
    一來想到喀什見見許久沒碰面的朋友,二來想去一次庫車,探訪有「中國第二敦煌」之稱的克孜爾千佛洞。雖然同在南疆,但從喀什去庫車——克孜爾千佛洞的所在,卻並不方便。飛機必須繞回烏魯木齊轉機,較快的航程都需要10個多小時。開車呢,則要耗去一整個白天。思來想去,決定搭過夜火車,可不巧,票又緊俏得很,搶票等候許久才如願買到夜晚11點出發、第二天7點多到達庫車的車票。
  • 從克孜爾千佛洞壁畫看龜茲樂舞
    在這依山傍水的綠洲中,不僅清雅幽靜遠離世俗的喧鬧,而且山清水秀,能夠種植所需的糧食,克孜爾千佛洞因而在此建立,成為塔裡木盆地最大的石窟群。      克孜爾千佛洞大約開鑿於公元3世紀,在公元8-9世紀逐漸停建,近600年建造形成了舉世聞名的石窟群。按照佛教經典的要求,縱觀克孜爾千佛洞石窟,山清水秀、草木茂盛、鳥語花香,縱橫在絲綢之路交流要道上,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文化融匯貫穿之地。
  • 克孜爾千佛洞壁畫欣賞
    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懸崖的克孜爾千佛洞,是中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佛教石窟群。
  • 克孜爾千佛洞探訪記
    驅車從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前往庫車,聽聞沿途經過克孜爾千佛洞,又聞這座石窟比莫高窟還要早且壁畫精美,內容豐富,是龜茲文化的遺蹟,決定一探究竟
  • 西域之美 - 南疆(十一)克孜爾千佛洞4
    此窟還有很多被德國人帶走的壁畫的照片。克孜爾石窟的118窟的天相圖,3世紀。天相圖由日天、持杖託缽立佛、挾猿猴的金翅鳥、雨神,對鳥、立佛和月天組成,兩側菱格內繪圖案化的樹木和水池、坐禪比丘、伎樂和鳥獸,表現山林禪修的意境,這是克孜爾石窟畫面多以暖紅色調為主,藝術特色鮮明。
  • 千佛洞的傳說
    是天山以北唯一保存較完好的佛教文化洞窟。千百年來,儘管由於歷史的變遷,千佛洞曾經歷四毀四建的劫難,遊客卻川流不息,車水馬龍,香火不斷。被區內外專家學者及遊客譽為佛教文化名勝古蹟。是天山以北唯一保存較完好的佛教文化洞窟。唐朝詩仙李白在這裡修養吟詩,宋朝朝廷供奉官王延德在這裡暫住,元朝長春真人邱處機在這裡遊覽,清朝大學士紀曉嵐在這裡考察。人們為什麼對千佛洞產生如此巨大的興趣?原來,這裡藏有千年神奇。
  • 千佛洞——長沙旅遊景點
    千佛洞相傳由十三個連環洞組成,洞內有洞,洞洞相連,故原名十三洞。       之後因相傳公元800年前偽仰宗的創始人靈佑禪師曾在此閉關修煉,洞內天生數千尊靈佛,佛像栩栩如生,遂更名為千佛洞。據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迴曲折,神秘莫測。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且洞內冬暖夏涼,擁有著大自然最寶貴的空調。
  • 賈平凹:千佛洞遊記
    五一假期,年年旅遊高峰宅在家裡的姐妹今天,讓我們通過文字的方式去探尋歷史古蹟中的美吧在合陽縣的梁山,有一個千佛洞,「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早已無人光顧梁山橫亙合陽縣城北百裡地,千佛洞位於東峰。西峰是武帝山,山上廟宇重建,香火旺盛,是渭北的旅遊勝景。我們一行瀏覽了武帝山後要返回西安了,接待的人才說出了還有個千佛洞的,當然我又來了興趣。接待人說千佛洞雖是金代物事,卻早已毀壞,數年前他們去過一次,除了山高地險外,已沒有可看的了。但我卻總是丟心不下,感覺裡應該是去一趟的。於是,讓同行的人都回去,我執意留下來。
  • 原創詩詞 克孜爾的風裡拂過西亞的芬芳,那些烙印著希琳的神採
    你是我亞美尼亞的希琳嗎而我是你中國可汗的後代東袂西裾那一場愛情風暴葬你於大漠時歸我於大海我就是你殉情的帕爾哈德你是我千年的執著等待克孜爾千佛洞為我作證我的等待裡每分每秒都是希望馬蹄嘚嘚裡那一份急切的愛在遙遠若龜茲的夢中守望當你再次投進我滄桑的情懷以禪的淡泊我把自己封存在崖上只等你從詩人的夢裡飛過來克孜爾的風裡拂過來西亞的芬芳
  • 【朝陽寺廟】千佛洞·995尊佛
    一天傍晚收兵後薛禮到千佛洞裡休息,偶然發現洞裡的石佛個個滿頭大汗,薛禮明白了,原來是這些石佛幫助了蓋蘇文,薛禮大怒,拿起鋼鞭對準石佛一頓痛打,一千個石佛中只有五個"逃到"千佛洞南側羊山鎮的五佛洞,其餘的九百九十五個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這些石佛從此再也不敢幫助蓋蘇文了,薛禮打了勝仗立了大功。
  • 千佛洞 留給我們太多的謎
    其間奇峰峻岭藏幽隱勝,有諸多名勝古蹟及景觀,千佛洞風景區即其中之一。今春早些時候會同友人曾遊千佛洞。 千佛洞有一殘碑,字跡已斷續不全,但仍可辨出「統和二十三年」(公元1066年)字樣,由此可推斷千佛洞為遼聖宗時期建築,距今已1000餘年。
  • 晉源 | 天龍山深溝內藏著千佛洞
    關于天龍山千佛洞石窟,在清末民國時的晉陽名士劉大鵬的《晉祠誌•柳子峪誌》中是這樣記載的:「千佛洞一名下洞,在聖壽寺南,臨澗之西崖腰間。深可二丈,高可五丈,面向於東。中鑿佛像甚多,且就所鑿之石為碾為磨,資以避兵也。入洞之道,在崖由東而南之折處,緣崖巔而下五六步許,攀石踏磴,再行四五步始能入洞。其處甚為險絕,祇容一人,上下不得兩人並行,攀援偶疎,即隕墜崖下,斃於深澗矣。
  • 太原天龍山的秘密:深溝內還藏著一個千佛洞
    千佛洞區卻很少有人知道,因其地處溝深林密的斷崖險境,知道的人不多,見過的人就更少了。本期推出的是,一篇探訪天龍山千佛洞石窟的文章。天龍山千佛洞石窟,就是天龍山石窟吧?是也不是。此話怎講?咱們先看看下面喜訊。
  • 【獨家】絲路的陰影之十六:龜茲舞樂與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千佛洞 唐代龜茲佛教繼續發展。公元七世紀中葉,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取經,路經龜茲時曾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並在其名著《大唐西域記》中也詳細記載了龜茲國當時的佛教盛況。  克孜爾千佛洞的石窟不僅包含了佛教的「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因緣故事」等促進佛教傳播的故事內容,還有大量表現世俗生活的壁畫,來接近信仰者的生活,從社會底層著手去打動信徒、陶冶信徒、點化信徒。在佛經有關描述中,樂舞主要用於供佛禮佛贊佛,或是在「聽法」時,歌舞伎人也會出現舞蹈化的動態展現,這也大大增加了研究資料的範圍。
  • 張樹榮府谷千佛洞的法事
    2010年,金秋十月,心血來潮,探遊府谷千佛洞。千佛洞位於府谷縣城東府州城大南門下的半山腰上。府州城為陝北著名的古代軍事要塞,歷史上曾為宋、遼、西夏、金的鏖戰之地。城牆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 千佛洞 | 敦煌石窟寺之古代佛教繪畫
    敦煌千佛洞含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西千佛洞位於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黨河北岸斷崖上。東千佛洞位於今安西縣城東南約70千米橋子鄉的山谷中,約始建於西夏之前。敦煌千佛洞現存有壁畫和泥塑的窟洞四百七十六個,其中隋窟九十五個,唐窟二百十三個,五代窟五十三個。從窟洞數字,已足說明唐代是敦煌藝術的極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