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圍獵」正大天晴:機構看空,銷售遭舉報,價格談判也來了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大批投資機構調低中國生物製藥的預期值

作者 :賈亭 小米

來源:健識局

新一輪醫保價格談判即將啟動,面對砍價壓力,資本市場開始用腳投票。

12月3日,港股上市的中國生物製藥在連跌兩天後,股價依然在低位徘徊,已經回到一年多以來的低點。上市公司中國生物製藥以子公司正大天晴為主體,核心業務幾乎都來自於正大天晴。

造成中國生物製藥股價大跌的直接原因,是公司11月30日披露的三季報與眾機構的預期相差甚遠。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181.25億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93.2億元。尤其是第三季度,公司收入54.7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9.36%,甚至比疫情期間的二季度還下降了14.75%。

在分析業績下滑原因時,中國生物製藥認為,「藥品帶量採購範圍逐漸擴大並趨於制度化和常態化,對行業利潤和產品結構影響明顯」,「缺乏創新產品的仿製藥企業面臨銷售、利潤甚至生存壓力」。

但這顯然不是問題的全部。雖然醫藥行業大趨勢無從改變,正大天晴也很努力地開發新品,但業內人士透露,結合今年年中一輪密集的「舉報潮」來看,正大天晴銷售端的確存在問題。

醫保強勢主導之下,正大天晴這類以仿製藥為主的企業本來就不被看好,一旦內部再有不穩定因素,影響可能會是毀滅性的。

「舉報信」影響浮現

正大天晴銷售調整

今年七八月間,安徽、山西等地多家三甲醫院出現了針對正大天晴行賄醫生的「舉報信」,一時在業內引發熱議。

從中國生物製藥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今年三季度,正大天晴的確是遭遇了一輪「滑鐵盧」,舉報信的影響不可忽視。

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僱員數量為23515人,這一數字只比2019年底多出了40人。但到了9月末,公司僱員數一下增加到24328人。三個月時間多出了813人。

據悉,這些新員工大部分都是銷售一線人員。

眾所周知,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各家企業的市場活動幾乎陷入停滯。5月以後國內疫情衝擊減弱,各家企業紛紛加碼推廣力量,正大天晴在那時候大量擴充銷售隊伍,在情理之中。

從另一個指標也能看出正大天晴的努力。7、8、9三個月裡,中國生物製藥披露的員工薪酬總額為7.46億元,遠高於去年第三季度的2.46億元。

招兵買馬又許以重金,換來的銷售表現呢?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生物製藥的肝病領域銷售同比下降52%;腫瘤領域同比增長9%,增幅遠低於上半年57%的同比增長,也就是說,還不如疫情期間腫瘤用藥的銷售增速快。

中國生物製藥在骨科、抗感染和呼吸領域體量較小,肝病和腫瘤才是公司業績的核心。這樣反常的業績表現,與之前接連出現的「舉報信」不無關係。

一方面,受國家醫保局「信用評價體系「逐步落實的影響,正大天晴或許不太敢明目張胆的觸碰「灰色地帶」;另一方面,知情者伺機而動,公開打擊正大天晴的軟肋。

總之,幾封「恰到好處」的舉報信出現後,原本計劃「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正大天晴的股價和財務數據一起趴下了。

今年8月19日,正大天晴的創始人、泰國大亨謝炳卸任中國生物製藥的首席執行長,公司業績的下滑,正出現在這一階段。

謝炳的繼任者是原摩根大通的中國區主席李一,謝炳的女兒謝其潤和兒子謝承潤仍分別保持董事會主席和執行董事的職位。

野村證券發布研報稱,中國生物製藥第三季度業績疲弱的部分原因是公司「改善銷售系統」。

不知目前正大天晴的銷售系統是否已經理順,從股價表現來看,機構對於公司的短期未來並不看好。

更加緊迫的是,新一輪醫保價格談判又將「殺」來。

新版醫保談判將至

5款新藥面臨砍價

2019年9月,「4+7」擴容後的第一次全國集採中,原本入選了「4+7」的正大天晴肝病藥物恩替卡韋落選。

「4+7」時正大天晴自降價格95%,打敗原研企業百時美施貴寶。只是沒想到,真的搞全國集採了,還有企業更狠。首次全國集採中,正大天晴再次降價6%,從17.36元降到了16.24元,沒想到江西青峰藥業和安徽貝克給出的價格分別是9.4元和10.61元。

失去了恩替卡韋的集採市場後,正大天晴肝病領域一蹶不振。根據中國生物集團的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肝病產品收入為30.5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約39%。

眼下,醫保價格談判將在本月完成,明年初新一輪的全國集採也即將到來,就在這個最關鍵的窗口期,花旗、野村、安捷證券和招商國際等大批國際投資機構紛紛調低中國生物製藥的預期值,造成近期公司股價暴跌。

即將在2020年12月份開展的醫保價格談判,納入了有史以來最多的品種:751個。其中,光是2015年以來獲批的新藥就達到171個,是此次價格談判最有看點的部分。

據東莞證券統計,正大天晴有5個品種被納入醫保談判,數量上與恆瑞相同。其中的依達拉奉、苯達莫司汀均是近兩年來獲批的首仿藥物,具有很強的市場潛力。

資料來源:東莞證券

依達拉奉是田邊三菱製藥公司自主開發的一款腦保護劑。早在2019年7月,依達拉奉就被國家衛健委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同時也被踢出了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市場銷售也出現了大規模的下降。

轉機發生在2019年3月28日,因在美國獲批「肌萎縮側索硬化」(俗稱「漸動症」)的治療適應症,依達拉奉入圍我國第二批臨床急需的境外新藥名單。2019年6月,該適應症被納入優先審評,7月正式獲批進入中國市場。

此番依達拉奉能否以「漸凍症」的適應症順利通過談判、重新擠回醫保目錄,還有待臨床專家的專業判定。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在原研藥和部分仿製藥的雙重夾擊下,依達拉奉即使進入醫保目錄,必定也會面臨是否要用大幅降價換取市場的艱難選擇。

健識局看到,正大天晴這次入圍的5個品種均面臨原研藥和其他仿製藥的競爭。從過去幾次的價格談判經歷來看,既往的整體談判降幅都在60%左右。

倘若依達拉奉、苯達莫司汀等重磅藥物進入新版醫保目錄,無疑將對正大天晴的業績產生影響。中國生物製藥今後能否還會被投資者持續看好?健識局會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正大天晴「氟維司群注射液」首仿即將獲批
    近日,Insight 資料庫顯示,正大天晴新 4 類仿製藥「氟維司群注射液」上市申請進入在審批狀態,預計即將獲批成為國內首仿。正大天晴最先遞交氟維司群 4 類仿製藥上市申請,並在 2019 年 1 月 26 日獲藥審中心承辦;一年後,2020 年 3 月 13 日,第二家豪森藥業的仿製藥才報上市。
  • 第二批帶量採購全國鋪開,正大天晴抗癌藥降價,對衝恆瑞、楊森
    就在一天之前,浙江省藥械採購平臺2月17日也印發通知稱,正大天晴主動申請下調醋酸阿比特龍片的在線交易價格。經研究,同意企業的降價申請,價格調整自2020年2月20日起執行。
  • ...國家發布2020年公衛通知,補助標準提高,績效獎勵有變;正大天晴...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匹伐他汀銷售額為15.52億元,同比增長47.50%。匹伐他汀用於治療高膽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屬於第三代他汀類藥物,相比較其他已上市的他汀類產品,具有更低的有效劑量,且具有幾乎不被肝的藥物代謝酶P450(CYP)代謝(CYP2C9有極少的代謝)等特點,降低了可能的藥物相互作用。
  • 醫改眾生相:恆瑞、正大天晴更大更強 信立泰失色VS華東醫藥覺醒
    種瓜得瓜——摩劍者正大天晴榜樣者不止一人。再如正大天晴。作為中國生物製藥控股子公司,正大天晴以肝病起家,有著中國「首仿之王」稱號。醫改大潮下,正大天晴也在扮演降價急先鋒。不過,這也給了正大天晴更大降價理由。2020年4月29日,正大天晴申請下調90mg替格瑞洛價格,從83.65元/盒調至79.85元/盒,折合5.7元/片。據上海匯倫通知,正大天晴在河南已再次降價至5.64元/片。此外,恩替卡韋原研藥為施貴寶研發。國內首仿企業也是正大天晴。
  • 正大天晴2年拿下10個首仿 「對飈」豪森、齊魯、石藥
    日前,正大天晴按仿製4類申報的達比加群酯膠囊以首仿+過評獲批上市,這是2018年至今正大天晴收穫的第10個首仿。在審仿製藥中,有34個品種還未有首仿獲批上市,其中有18個由正大天晴獨家報產或審評進展最快,有望首個獲批生產。
  • 協力創新 智慧破局——正大天晴攜手醫聯助力健康新時代
    會上,工程院院士、衛健委領導、中華醫學會主委、三甲醫院院長、全球知名諮詢機構代表、藥企領軍企業、網際網路醫療翹楚等一眾人士齊聚一堂,共話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態勢與最新進展。此次論壇的兩大協辦方,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與醫聯也進一步達成戰略合作,正式開啟深度合作關係,將協力打造網際網路醫療新模式,助力健康中國夢。
  • 今年下半年10款重磅仿製藥或將上市 正大天晴最多
    下半年,預計還有10款首仿藥將獲批,其中正大天晴最多,共有3款。今年上半年,正大天晴已成功拿下西格列汀、達比加群酯、恩曲他濱替諾福韋和吸入用布地奈德首仿。下半年,有望獲批的首仿藥為泊馬度胺膠囊、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鈉、氟維司群注射液。
  •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與京東健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0日下午,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同心共行,築夢遠航——暨2020正大天晴網際網路VIP合作夥伴大會」於江蘇南京順利落下帷幕。本次活動中,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京東健康也順利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這一舉措標誌著雙方將攜手推進網際網路醫藥發展進程,深化多領域優質資源合作,共同做大做強醫藥電商產業。
  • 正大天晴、恆瑞、齊魯領跑過評榜 一致性評價...
    目前已有51款注射劑(108個品規)通過/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正大、恆瑞、齊魯等企業領跑過評榜。今年以來,國家層面在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領域動作頻頻,NMPA、CDE相繼出臺相關文件、國採計劃提高注射劑比重等。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H1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化藥注射劑銷售額為2632億元,同比下滑15.15%。第四批集採已是如箭在弦,注射劑降價潮將加速到來。
  • 推動醫藥產業鏈數位化轉型 1藥網與正大天晴戰略合作
    原標題:推動醫藥產業鏈數位化轉型,1藥網與正大天晴戰略合作   12月15日,1藥網
  • 240億市場,國產藥厲害了:恆瑞、信誼、正大天晴…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吸入劑銷售額近240億元,外資品牌「霸屏」,但正大天晴、恆瑞等國產品牌正在崛起;僅6個吸入劑有企業過評,79個吸入劑(以藥品名+企業計)以新註冊分類報產,四川普銳特醫藥、健康元領跑。
  • 小分子靶向藥群雄逐鹿 正大天晴、恆瑞「殺入」TOP10
    除了江蘇豪森藥業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和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外,小分子抗腫瘤靶向藥物還有蘇州特瑞藥業和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的注射用硼替佐米,齊魯製藥的醋酸阿比特龍片。國內藥企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正逐漸向原研藥發起衝擊,市場持續洗牌。盤點:2019國內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隨著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精準醫療需求日新月異。
  • ...化藥|高血壓|med|氨氯地平|正大天晴|揚子江|東陽光藥|藥物|...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抗高血壓化藥市場規模超過140億元,TOP10產品合佔市場份額超六成,榜首首超20億元;外資品牌「稱王」,TOP10品牌僅2個為國產;目前在審的以新分類報產的抗高血壓藥有108個(以藥品名+企業名計),聯合用藥受到廣泛關注,且多個暫未有仿製藥獲批,正大天晴、石藥等國內企業紛紛布局。
  • 國產品牌耀眼 46個品種過評提速 正大天晴、倍特...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吸入劑市場規模接近百億,正大天晴、恆瑞等國產品牌亮眼;目前有105個吸入劑(以藥品名+申報企業名計)以新分類報產,13個已獲批生產並視同過評;16個吸入劑(以藥品名稱計)暫無首仿獲批,正大天晴、四川普銳特等發力;46個吸入劑品種已公布參比製劑,19個暫無企業布局一致性評價。
  • 攜手南京正大天晴 京東健康開啟「網際網路+醫藥健康」全產業鏈合作...
    11月23日,京東健康與南京正大天晴在北京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藥供應鏈、網際網路醫院及醫生資源、醫藥扶貧等領域全面開展深入合作,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的基礎上,著力打通醫藥全產業鏈內、外部資源,打造「網際網路+醫藥流通」新樣板。
  • 正大天晴提前復工 保障疫情防控藥品供應
    中國江蘇網1月31日訊 31日,記者來到位於海州工業園的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員指引下,測量體溫、換防護服,佩戴腳套、口罩和帽子,進入到車間內部。在車間,記者看到疫情急需的一盒盒抗感染藥物正在包裝線上完成最後的生產工序。
  • 1藥網與南京正大天晴戰略合作 推動醫藥產業鏈數位化轉型
    12月15日,1藥網與南京正大天晴製藥有限公司(簡稱「南京正大天晴」)在上海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直供、全渠道藥品商業化、品牌共建、患者教育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匯聚「網際網路+醫藥」全產業鏈的優質資源,實現全渠道藥品商業化和數位化探索的價值共享。
  • ...科和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培訓力度;治療愛滋病 正大天晴恩曲他濱替...
    來源:藥聞社1、二級三級公立醫院的考核來了 嚴控醫院用藥6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採集二級和三級公立醫院2019年度績效考核數據有關工作的通知》。2、衛健委:加大對非傳染科和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培訓力度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繼續醫學教育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點加大對醫院非傳染科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
  • 正大天晴加速清潔能源建設 光伏電站正式併網發電
    近日,正大天晴投資600萬元、年均發電量約140萬千瓦時的光伏發電站併網發電。這是連雲港市醫藥企業中第一家成規模應用的光伏發電項目,標誌著正大天晴的清潔能源建設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我們利用廠房屋頂的閒置面積建設這個光伏發電站,同燃煤火電站相比,每年能為國家節約近500噸煤。」負責項目建設的機電工程師算了一筆經濟帳。
  • 中國生物製藥(01177):正大天晴的降糖藥泰白獲得一致性評價
    公告 中國生物製藥(01177):正大天晴的降糖藥泰白獲得一致性評價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中國生物製藥(01177)發布公告,該公司附屬公司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降糖藥"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商品名稱"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