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姚父育兒:為何懂得因材施教的父母,養出優秀的孩子

2020-12-23 妍七七情感說

將原創不易,若是喜歡,請給七七點個關注,愛你呦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似乎父母的模樣,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身為家長,我們總是有著一顆盼兒成才的心,可是育兒之路哪裡簡單?我們要越過太多的荊棘,我們涉過河流,我們翻過高山,可是依然面對無數難題。

最近重溫2005版《京華煙雲》時,我才發現原來姚家大家長姚思安才是真正的育兒高手,他是名門望族出身,對待孩子卻講求平等,他認同孩子的不完美,善於發掘每個孩子特有的優點。

姚思安在教育孩子上能夠做到如魚得水,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物質上對於孩子的富養,更在於他明白:

懂得因材施教的父母,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01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很多人曾經評論道,姚木蘭是姚思安一生最引以為傲的作品。

姚木蘭是名滿京城的才女,她善詩書懂西學,熟知甲骨文,是個外柔內剛的大家閨秀。正如同原作者林語堂先生曾寫:「若為女兒生,必為木蘭也。」

姚木蘭就像是我們口中「鄰居家的孩子」,永遠拿到一百分,似乎一直都是完美的代表,好像她不需要父母的引導,就能夠成功,但是真的如此嗎?

不,在木蘭的教育中,姚思安付出了很多,因為女兒骨子裡好強,所以姚思安更重視的是木蘭精神上的養育。

還記得蓀亞連日和曹麗華在一起,木蘭回家與父親哭訴婚姻已經無法繼續,姚思安並沒有強制要求女兒離開丈夫,也沒有讓女兒繼續忍氣吞聲,而是給木蘭講了一個轉折性很強的故事。

姚思安生動形象地告訴了女兒一個道理:

「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好壞相伴,關鍵是搞清楚,你只要搞清楚,才能找好方寸尺度。」

正是因為姚思安的循循善誘,所以木蘭即便是深陷婚變之難中,依然能夠保持一份優雅,能夠做到進退有度。

生性灑脫的姚思安,他的教育觀到了如今也是值得借鑑的,他對女兒提出:

女人並不應該局限在廚房與愛人之中,知書達理才是一個女子行走世間最好的鎧甲和底氣,婚後也應該修煉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要知道,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就像心理學家蒙田所說:「教育孩童首重激發興趣和愛心,否則只是填鴨式的灌溉,毫無意義可言。」

父親的職責並不是為將孩子禁錮在某個角色,亦或者是給孩子貼上某種標籤,他應該用自己經驗去幫助孩子更好地體會人生,尋求更廣闊的的世界。

02不含深情的誘惑,沒有敵意的拒絕

莫愁似乎一直都是一個任性的小姑娘,她喜歡蓀亞就願意和他私奔;她感覺背叛,就大膽逃婚;她頂著所有壓力也要和牛懷玉在一起;當她嫁給了立夫,她可以與他同生共死。

莫愁的生命力是所有人望而不及的,她敢愛敢恨,面對愛情她勇敢面對,當遭受傷害,也能瀟灑離開。

為什麼莫愁在那個年代能夠做到在感情上收放自如,不做愛情的傀儡呢?

原因很簡單,她的父親姚思安對於婚姻的態度深深地影響著女兒。

姚思安曾是京城裡有名的風流貴公子,幹了不少荒唐事,正所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但是當他遇到了妻子後,一切都變了。

婚後的姚思安不再風花雪月,他對婚姻忠貞,對妻子愛慕,他成為了眾人眼中的好丈夫,好父親。

就像劉熙載曾說:「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孩子在成熟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個觀察的過程,孩子在內心能夠感受到父母所傳遞的所有內容,如果能夠共情,那麼孩子的心理發展就會順暢很多。

就像現實時中,我們總會聽到女兒們會說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話:

「我要找爸爸這樣的男人,當丈夫,因為他真的給我了安全感。

即便世界只剩了一個男人,那我也不要找父親這樣的,他簡直讓人難堪。」

女孩會下意識將父親作為情感的坐標,但是向左還是向右,卻是由父親的行動所決定。

孩子的情感成長就像是過獨木河,看似危險,如果父親能夠孩子的拐杖,引導她正確的看待感情,孩子的人生就會容易許多。

那父親怎麼做才能稱職呢?

精神分析學家張天布提出,想要孩子順利度過俄狄浦斯期,要做到「不含誘惑的深情,沒有敵意的拒絕。」

在面對異性孩子時,我們既要做到深情,又有一定的界限感;當孩子需要我們的評價時,我們不能單純的評價好與壞,應該告訴他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愛你。

當你給與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即便他偶爾迷茫,也能走出來。

03承認孩子的差距,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姚迪非,家中唯一的男孩,卻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喜歡穿西裝,崇尚自由戀愛,是個典型的新青年。

但是姚思安卻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式大家長,穿著大褂,拉著二胡,看的是四書五經,讀的是仁義禮智信。

這對思想上南轅北轍的父親,卻從來沒有因為分歧而有過爭吵。

姚思安尊重孩子們的每一個選擇,表妹紅玉喜歡姚迪非,姚思安想過讓兒子娶她,但是孩子的拒絕他也不會反對。

在教育中,有很多家長曾經犯過一個錯誤:

他們將孩子當做自己的「化身」,希望孩子能夠從頭到腳聽從自己,順服自己,他們不接受孩子的創新。

但是,姚思安不會這樣。他知道每一個孩子來到世間,都有屬於自己的任務,而父母不是主宰,只是他們生命的過客,總有一天會離開。

有些家長將孩子當成專屬娃娃,對孩子從來不會認同,而因此孩子缺乏了自我價值感,而家長也會因此而焦慮不堪。

就像是最近熱播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中,六年級的小學生小宇,他就因為心理壓力太大,而做出了極端選擇。

小宇媽媽是個「虎媽」,將兒子的課程安排滿滿的,沒寫完作業不能吃飯,即便是孩子生病住院,也要寫卷子,也要做功課。

孩子很努力,但是依然達不到母親的要求,長期生活在高壓中的孩子最後寫道:

「只怪我不爭氣。」

就像是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

「一個總被安排、總被否定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來沒有得到過很好的發展,呀自然就沒有了自控能力,於是比較容易沉溺在網路遊戲或者其他事情中。」

而好的家長,往往能夠承認孩子的差距,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最後想說: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小樹苗,需要陽光與雨露的灌溉,別用單一的套路去修剪它,學會因材施教,也許你會發現,原來我的孩子也很棒。

相關焦點

  • 特殊時期發生在老北京的故事,《京華煙雲》為什麼經久不衰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 1938年 8 月至 1939 年 8 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他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1939年發布首版英文版。
  • 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李玫瑾教授:養兒有3忌,養女有5忌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想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因材施教,尤其是對待不同的性別,養育男孩兒要用養育男孩兒的方式,養育女兒要用女孩兒的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窮養」孩子也要有度,父母不正確的養育,只能養出「自卑娃」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關於育兒,很多人都聽說過「窮養兒子富養女兒」這種說法吧,並且很多家長都已經開始實行,有些家長利用這種育兒方式確實是養出了優秀的孩子。但是也有些父母窮養的度沒把握好,硬生生的將優秀育兒方式,變成了傷害孩子一生的育兒方式,徹底的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孫儷曬女兒的禮物:成功的父母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確實,孩子懂得對父母關愛,懂得感恩父母,是父母的驕傲。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一、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還可怕前兩天在北京,發生了一件令人氣憤的事,在擁擠的地鐵上,一名男孩對坐在座位上的奶奶破口大罵。"警告你,給我起來!我再說一遍,給我起來!"語氣十分憤怒。
  • 87版《京華煙雲》美女如雲,看看最美的是趙雅芝嗎?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先生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並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它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也有譯本將本書譯為《瞬息京華》。林語堂原本打算將《紅樓夢》譯作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因故未能譯成,此後決定仿照《紅樓夢》的結構寫一部長篇小說,於是寫出了《京華煙雲》。
  • 《京華煙雲》演員現狀如何,老戲骨還真不少
    由趙薇、潘粵明領銜主演的《京華煙雲》播出時,收穫了相當不錯的口碑,這部劇播出於2005年,《京華煙雲》播出距今已經15年,劇中的一眾主角在娛樂圈也經歷了沉沉浮浮,真的是不得不讓人感嘆!在出演《京華煙雲》之時,趙薇已經因為《還珠格格》而走紅,只是那之後的很多年,趙薇一直沒有辦法擺脫「小燕子」的影子, 這部《京華煙雲》,是趙薇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趙薇質量比較高的一部電視劇。現在的趙薇,她已經很少演戲,偶爾演演電影,參加一些綜藝節目,或者導演一些短片,日子過得富足而愜意。
  • 《京華煙雲》裡可氣可嘆的小三曹麗華,在《三十而已》裡三觀大變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王漫妮所在的奢侈品店店長扮演者傅淼,就是2005年趙薇、潘粵明主演的大型民國電視劇《京華煙雲》裡讓人可氣可嘆的小三曹麗華的扮演者。經過了十五年,角色的境界實在是高出了許多。而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電視劇《京華煙雲》裡的曹麗華,卻是另一番悽涼感受了。曹麗華是一名美術學院的學生,在野外作畫時,偶遇了風度翩翩、氣質儒雅的曾家三少爺曾蓀亞。兩人一見鍾情,由此墜入情網。
  • 《京華煙雲》:如果沒有曹麗華,姚木蘭的婚姻就會幸福嗎?
    最近迷上了以前的老劇,《京華煙雲》這部劇是根據林語堂的小說改編,而且有三個版本的電視劇,每個版本各有千秋,這也側面證明這部小說的價值所在。比較熟悉的是趙薇版《京華煙雲》,當初看的時候覺得姚木蘭聰慧、知書達理,有大家閨秀的風範,是個難得的妙人。
  • 別被電視劇《京華煙雲》騙了,蓀亞沒那麼不堪也沒對木蘭那麼絕情
    姚木蘭是林語堂的名著小說《京華煙雲》中的人物。她才貌雙全,自幼通曉甲骨文。同時,木蘭懂古玩,善詩書畫,懂中醫藥,木蘭會生活,是一位盡善盡美的傳統女性。我們被電視劇《京華煙雲》給蒙蔽了,以為姚木蘭和孔立夫有感情,不愛曾蓀亞,其實《京華煙雲》原著裡的姚木蘭和曾蓀亞算是青梅竹馬,他們之間是有感情的。木蘭和立夫的感情是朦朦朧朧地,並沒有像電視劇裡那樣濃烈。姚木蘭和曾蓀亞的感情在曾家是最好的小說裡,姚木蘭更曾蓀亞是經過了三媒六證,光明正大結婚的,而且姚木蘭的嫁妝風光了整個京城。
  • 《京華煙雲》曹麗華為愛付出生命,她犯的致命錯誤,值得女性警醒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全部用英文形式寫成,介紹中國給外國人看的書。本來林語堂想翻譯《紅樓夢》介紹給西方,但是感覺距離現在社會太遙遠,於是決定自己寫一部書。這本書就是《京華煙雲》。在《京華煙雲》原著中,有這個女孩的原型存在,曹麗華本是書中姚家府上伺候大少爺體仁的丫鬟銀屏。但在電視劇中,編劇徹底改了。曹麗華是個美術學院的學生身份出現,她的家鄉在杭州。俗話說,上有蘇杭,下有天堂。
  • 《京華煙雲》中的精神知己
    看過《京華煙雲》的人可能都會為了木蘭和立夫的錯過而感到遺憾,某次木蘭在和蓀亞的對話中就說道:我想我心裏面真正的男人就是立夫那樣的,而立夫也對姚迪非說過他錯過了一個人生際遇。立夫與木蘭因《李斯的小篆》相識後,由于欣賞對方的學識,互有情意。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時候父母缺的不是錢,而是子女的關愛,子女的一份感恩,一份回報就讓父母感到快樂。父母最大的幸福,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溺愛,孩子更難懂得感恩表姐從小生活在農村,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城裡安了家。養出感恩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福氣10年前,重慶「棒棒」冉光輝赤裸上身,一手扶著貨,一手牽著孩子的照片曾火遍網絡。
  • 京華煙雲:曹麗華的悲劇,是當第三者的惡果
    #宅在家裡看看劇#重看《京華煙雲曹麗華在《京華煙雲》裡最可悲的女性,曹麗華算一個。她的出現 ,改變了四個人的一生,她也是這四個人裡結局最悲慘的。曹麗華是個女大學生,受過高等教育,畫得一手好畫。單純、善良。遇到曾蓀亞之前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女大學生。
  • 父母不要過多的幹預和控制,激發孩子的潛能,因材施教是關鍵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天性,但是過度的愛對孩子而言不一定就是好事情。過多的阻止和控制會讓孩子失去自我,孩子也無法發現自己的價值,激發自己身體上的潛能。因材施教很關鍵,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天使。
  • 家有男孩子該怎麼養?父母記住這5點,養出優秀的男子漢不是夢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果家裡有男孩,那麼身上的重擔將會比一些父母更重一些,腳下的道路也還很長。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男孩子來說,更需要有更重的責任心才能在以後更好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那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第一步自然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 為什麼很多父母覺得養孩子特別累?
    在我講書這多麼年來,有很多父母問我,果媽,在孩子養育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咋覺得養孩子就這麼累呢?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是我們的第一講就來說一說:為什麼很多父母覺得養孩子累?這個話題。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多學習,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長規律,如果這些特點都不了解的情況下,我們大人就不知道、就不懂得如何正確去引導我們的孩子。了解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和敏感期,根據自家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發展特點能做好順勢教養,在恰當的時間做出恰當的教育引導對孩子的成長發展非常重要。
  • 每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都不同,尊重孩子,積極正面的去愛孩子
    你是怎麼育兒的呢 ?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養娃的媽媽抱怨:「我家孩子幹什麼都磨磨蹭蹭的,穿衣服慢,吃飯慢,班主任跟我說他每天都最後一個把書包裝好,同學們都要等他,我真的有點焦慮,我家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風聲鶴唳》——《京華煙雲》姊妹篇,女性不甘被當作欲望的玩偶
    林語堂先生的小說《風聲鶴唳》是《京華煙雲》後篇,以民國內戰爆發,日軍入侵為背景,講述姚家長孫博雅和一位命運悽涼的女性崔梅玲的愛情故事,個人的愛恨糾葛捲入國恨家仇、時代興衰的大洪流中,個體的命運隨著時勢起伏跌宕,最後的結局令人唏噓感慨。
  • 跳水冠軍田亮怎麼做爸爸,這幾個育兒觀念,養出出色好孩子
    本文由麗寶的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色,都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其實孩子的培養,不單純在於富足的物質,育兒理念的差異,會讓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人生。
  • 《京華煙雲》三段人生:雖然同為苦命女,為何命運的結局卻不相同
    2005年《京華煙雲》之所以成為改編經典,不僅僅是因為它傳承了原著的戲劇性,而是它在人性的展示中也有著生動形象的描寫。「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你能夠感受他的優點,也能明白他的缺點。他們性格完整的向我們展現了命運的脈絡走向,無論他的結局是喜還是悲,你都會感嘆一句:「原來早就已經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