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屈肌緊繃,體式受限?這6種微妙的練習思路,簡單受用

2020-12-15 瑜伽修行

屈髖的髖屈肌緊繃,會限制瑜伽練習嗎?當然會。這些創新的練習將改善身體的運動範圍,減少受傷的風險,並幫助您找到更多的快樂。

髖關節屈肌緊的原因?

任何使骨盆處於髖部彎曲和前傾姿勢的習慣性姿勢,例如貓牛式,都會使大腿前側的股直肌縮短,並最終導致肌肉縮短。比如,整日坐在辦公桌前,並穿著高跟鞋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在健身房長時間運動,頻繁地跑步或在腿部伸展上過度訓練,也會使股直肌過度使用。

這種過度使用或傷害會導致觸發點的發展,這些觸發點會導致緊繃以及膝蓋和背部疼痛。繃緊的髖屈肌可能會限制髖部伸展,從而使關節承受壓力,並使諸如「 橋」 和「 車輪姿勢」之類的體式更具挑戰性,並且使跑步等簡單鍛鍊變得更加困難。

髖關節伸展範圍有限,可能要通過將骨盆向前傾斜移動,或者過度伸展腰椎,以實現輕微的髖關節伸展來進行補償。這種補償在弓步,行走和跑步中可能會更加明顯。最後,一條股直肌通常會抑制其其他相鄰的肌肉,即臀大肌,使其無力而造成肌肉失衡。

索瑪系統深層組織的自我仿製可以輕柔地作用於深筋膜深層組織,呼吸,運動和意識,從而影響神經系統和身體。它是瑜伽練習的獨特補充,瑜伽將運動引入身體的緊張區域並增強了基於運動的身體意識。

Torgovitsky說:「普通瑜伽練習者僅憑運動,不可能在這麼小的身體區域引起感覺。」 他說,如此小的觸發點可能會帶來很多緊張和痛苦,這可能與情緒痛苦甚至心理創傷有關。這些障礙也會限制運動範圍。

6種髖關節屈肌釋放緊繃的練習

在上瑜伽課之前,花5至10分鐘的時間釋放緊繃的肌肉,可以改善運動範圍,減少受傷的機會,並使練習更加快樂。嘗試自我觸診,自我鍛鍊和力量訓練結合起來,以平衡骨盆傾斜和髖屈肌。

1.自我觸診(股直肌和其他周圍的髖屈肌)

使用自我觸診練習來區分股直肌和其他周圍的髖屈肌。

坐在椅子上,將拇指放在髖骨上。輕輕將拇指向下移到髖骨下方,然後腿伸直。應該感覺到股直肌的肌腱在推動拇指。重複此收縮3次。然後手的位置不動,輕輕抬起膝蓋,彎曲大腿,並用手感覺所有髖屈肌在推動手指。在放鬆腳在地板上,使肌肉放鬆。重複此收縮3次。2.自我觸診(腿部伸肌)

繼續觸診股直肌的其餘部分,它從髖骨下方一直延伸到膝蓋骨。繼續之前的自我觸診練習,但逐漸將指尖從髖骨移至膝蓋,在髖骨與膝蓋之間的五個不同點處自我觸診。

慢慢將右腳抬離地板。這將使股直肌受力。現在,第二次將右腳抬離地板,但左腳提供強大的阻力。這應該使所有的腿伸肌都參與進來,包括股直肌和周圍的股大肌。放鬆。感覺肌肉放鬆。重複3次,並嘗試區分股直肌和股大肌。3.股直肌的釋放

躺在瑜伽墊上,在右膝蓋上方放兩個肌肉上放滾軸或筋膜球。

放鬆上半身在地板上,觀察大腿發出的身體感覺。停留在每個位置20到30秒,然後將滾輪重新定位至臀部1公分,逐漸覆蓋整個大腿。

一旦找到最佳位置,彎曲腿部抬起腳,然後再從內向外旋轉大腿,以進一步進行鍛鍊。

4.股直肌的椅子釋放

坐在椅子上,將滾軸或筋膜球放在大腿上,並向後傾斜以通過手臂施加體重。間歇性地施加越來越少的壓力,然後將工具緩慢滾動到大腿內側輕輕按摩。

5.臀大肌釋放

(鍛鍊時切勿對尾骨施加壓力)

躺在瑜伽墊上,彎曲膝蓋。左右尾骨兩邊各放一個肌肉滾輪或筋膜球。從左向右輕輕移動臀部。肌肉滾軸將輕輕按摩您的臀大肌。繼續1-2分鐘。6.臀大肌加強

現在,您已經通過自我鍛鍊激活了髖屈肌和臀肌,是時候加強它們了。

站立,呼氣附身向下,後抬腿,手指觸地。感受臀大肌的收縮。15次。再換另一側。這種微妙新穎的釋放髖關節屈肌的練習,你應該在第一次接觸到。所以,拉伸不是唯一的辦法,反而這種才是解剖學中最倡導的釋放方法。臀大肌越有力,髖關節屈肌就會越放鬆,這就是相互抑制是作用,一方越收縮,一方就越放鬆。還比如,大腿前側和後側,也是同樣的道理。領會思路,舉一反三!

相關焦點

  • 哪些體式可以練習到髖屈肌?
    而且很多大家想做的神猴,輪式,全蓮花等等體式,髖屈肌都是主力。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什麼是髖屈肌?但是髖屈肌不僅僅是髂腰肌。髖屈肌就是能讓髖關節做屈曲動作的肌肉。那除了髂腰肌,還有哪些呢?縫匠肌,這條肌肉很容易被我們忽視,它從髂前上棘長出來,所以也會拉動髖去做屈曲的練習。是身體上最長的一束肌肉。
  • 久坐導致髖屈肌緊繃?7種基本伸展運動可有效改善
    現在,我每天拉伸緊繃的髖屈肌,效果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一些基本的伸展運動,你可以添加到你的早晨或晚上的運動中來打開緊繃的臀部。如果你的臀部很緊繃,這就說明髖屈肌周圍有張力。髖屈肌是一組橫跨髖關節的肌肉,連接下脊柱、骨盆內側和大腿上部。緊繃的髖屈肌會導致你的下背部、臀部和腹股溝甚至膝蓋疼痛。
  • 經常久坐開車,髖屈肌緊繃可能是慢性背痛的根源!需要每條都拉伸
    髖屈肌緊繃對你的影響:對日常生活來說,髖屈肌過於緊繃,會使得骨盆過度前傾,加上臀肌的失憶無力,無法將前傾的骨盆拉到該有的位置,於是會出現許多代償的現象,如腿後容易抽筋緊繃、或是常見的下背腰椎疼痛等。而就運動而言,髖部需要有良好的髖屈與髖伸,方能將爆發力與速度給表現出來,髖屈肌過於緊繃,自然對於運動表現造成限制,甚至增加受傷的風險。髖屈肌群在我們開始進行最佳的髖屈肌拉伸之前,有必要認識到有四種主要的肌肉負責髖屈肌。大多數人認為髂腰肌是唯一的臀屈肌。
  • 瑜伽解剖學,髖屈肌緊張會帶給身體哪些問題?何如正確拉伸?
    大家好,這篇文章穎子帶大家了解髖部屈肌,也就是髖屈肌,拉伸髖屈肌可以緩解因坐姿過多腹股溝產生的緊張感。教大家學習如何通過這些日常姿勢看可以拉伸髖屈肌?大家都知道,坐著的時間過多,可能導致肥胖和骨質疏鬆等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是,它也極大地會助長背部的疼痛,包括瑜伽姿勢中的下背部疼痛。
  • 如果你覺得你腰不好筋緊繃可以試試的動作髖屈肌緊張...
    如果你覺得你腰不好筋緊繃可以試試的動作髖屈肌緊張測試託馬斯測試:(看圖)①仰臥在一張桌子上,將雙腿懸在桌外(比如一張治療床)。② 用雙臂將雙腿膝蓋拉向你的胸部,保持住。③伸展一條腿,另一條腿保持在胸口不動。伸展的腿放鬆的懸在桌外。④找一個夥伴對比你膝蓋與髖部的位置(伸展的那條腿)。你的膝蓋需要懸在桌外。如果膝蓋明顯高於桌子或者與桌子在一條線上,那麼很明顯你的髖屈肌緊張。
  • 一個動作測試我們的髖屈肌,肌肉力量是否不足!
    上一期我們說了髖屈肌過度緊張時的表現,很多久坐的人的髖屈肌都會比較緊緻或者物理,導致腰腹處於一個緊繃的狀態。那麼,如果我們的髖屈肌不是處於一個緊繃的狀態,它究竟是肌肉無力還是正常的狀態呢?那麼,我們需要怎麼樣測試我們的髖屈肌,是不是存在力量較弱的情況呢?這個測試也很簡單,我們需要一個箱子或者是一張足夠高的凳子,高度的要求就是我們將我們的腳掌放到這個物體上面的時候,我們的膝蓋要高於我們的髖關節。
  • 5項練習緩解髖屈肌緊張 增強其靈活性
    網易體育12月22日報導:久坐不動常常會讓髖屈肌變得緊張,對於跑者來說這非常不利於跑步,不僅影響表現,還可能導致傷病。因此,跑者需要一些拉伸練習讓髖屈肌放鬆,增強其靈活性。
  • 讓腿筋健康的7種方法,緩解膕繩肌緊繃,並使它們保持健康和強壯
    任何膕繩肌失衡的影響都不僅僅是大腿後部的局部緊張那麼簡單。膕繩肌過短或過緊會導致骨盆頂部向後拉,導致骨盆後傾。膕繩肌鬆弛或較弱可以起到相反的作用,使骨盆頂部向前傾斜。骨盆位置的改變會改變腰椎的位置和髖屈肌的長度。
  • 不是彎腰,是屈髖,體式很像的幾種玩法,走心的碎片健身
    養生健身動作不在於多難,也不在於多麼精湛,還不在於多麼偉岸,關鍵是要通原理,這點很重要,人家隨意動動都能健身,我們隨便動動都能搞進醫院,雖說有點兒邪乎了,但也不為過。同樣是體前屈樣子的動作其實有好幾種玩法,只是我們忙於工作、生活,沒有時間去琢磨、研究這些。
  • 一個拉伸動作,測試你的髖屈肌過於緊張,還是肌肉無力!
    今天想來討論一下我們的髖屈肌,可能大家並不知道髖屈肌在哪個位置。但是,我們在平時的拉伸之中,經常會拉伸到我們的髖屈肌。那麼對於我們來說,究竟髖屈肌要不要去拉伸呢?又或者是我們應該去做相反的事情,就是我們應該去強化我們的髖屈肌呢?
  • 解決髖屈肌短縮卻無力的三步驟
  • 瑜伽前屈想要做的好,屈髖能力練習不能少
    ,做好以上兩點都沒錯,但還缺少了一步,就是你需要學會【屈髖】,只有這三點都做對了,練習前屈才不會擠壓腰部!而人體中涉及到屈髖能力的肌肉主要是髂肌統稱為髂腰肌,它也是所有屈髖動作的啟動肌!當髂腰肌無力時,屈髖能力就會變弱,同時在前屈體式練習時會更多用腰椎代償導致腰部受傷!
  • 學會屈髖,才能保護腰椎
    不過由於這兩塊肌肉都是身體的核心肌群的組成部分,穩定都是它們最重要的作用。因此,這句話可以改成腰大肌能夠避免腰椎過度屈曲,腹直肌則反過來避免腰椎過度伸展。總之,這兩塊肌肉在腰椎的運動上互相拮抗。髖關節的屈肌眾多,除了腰大肌之外,還有髂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等。其它肌肉,包括臀中小肌前部、縫匠肌和長收肌等雖然也參與屈髖,但相對次要。
  • 6個瑜伽體式,幫你強化容易忽視的大腿內收肌群
    首先,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髖內收肌群?簡單的來說,它是大腿內側的一組肌群,起與骨盆下方的恥骨上枝、恥骨下枝、坐骨、坐骨結節等部位,並附著於股骨上。包括:恥骨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內收大肌、股薄肌。
  • 屈髖——您能屈多少度,值得健身中琢磨一下,農村老哥聊一聊
    引言體前屈就是一個典型的『屈髖』動作,很受用,焱霖當貓腰動作玩了半年多,才知道了動作原理,但是並沒有弄明白原來是屈髖。雖然焱霖練習體前屈一年多了,確實感覺到收穫很大,比如刷牙、洗臉、貓腰幹活,調整一下胯部的姿態——伸展伸展,真的很舒服,其實經過一段加強鍛鍊之後感覺原來的日常行為動作也會有變化,登高、跨步、上床等都能感覺利索不少。但是還是沒有給屈髖這個動作理解透,不過今天先和大家做個最近收穫的簡單分享,最起碼要明白什麼是屈髖,屈髖和貓腰不是一碼事兒,也不是撅屁股。
  • 屈髖肌肉群緊張,拉伸卻是錯誤的做法?
    屈髖肌群緊張是大部分人尤其是上班久坐一族最常見的一種身體不適,程度輕的只是會限制身體的某些動作的活動幅度、體態問題(比如骨盆前傾等)和疲勞感增重,嚴重的則會引起下腰和膝蓋疼痛。什麼是屈髖肌群 Hip Flexors?按功能來定義,屈髖肌群指那些幫助屈髖和把你的膝蓋拉到胸前的肌肉群,同時他們也是與盆骨後側肌肉相抗衡以保持身體中立平衡的一系列肌肉群。屈髖肌群具體在哪裡?包括了哪裡肌肉?
  • 瑜伽圈流行「開髖」,如何安全「開髖」?10分鐘全掌握
    其實許多人進行「開髖」的練習,都是為了解決髖部緊張的問題,因為這種緊張不僅會限制我們體式的習練,還會導致日常生活的不適。」 一提到開髖,很多人都能想到俯臥鴿子式、束腳式、坐角式等體式。但其實開髖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簡單。
  • 足背屈受限+盲目訓練足以毀掉你的膝蓋!
    你的膝蓋或許是毀於「它」—足背屈受限讓我們更精細地分析這個足背屈受限是如何讓膝關節代償產生疼痛的:在人體往下蹲的過程中,我們會做屈髖屈膝屈踝三個動作,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足背屈)的角度會變小;但是由於某些原因,比如陳舊性損傷或關節老化,我們的髖屈不夠與足背屈受限
  • 14套不同主題的瑜伽練習序列,練習的同時也學學人家的編排思路
    14套不同主題的瑜伽練習序列,練習的同時也學學人家的編排思路又來給大家整理分享不同主題的瑜伽練習序列了。這次給大家分享15套,總有幾套是你正需要的吧!對於有經驗的練習者來說,在借鑑他的練習序列的同時還可以思考一下他編排體式的思路,是怎麼逐步達到最後的鍛鍊目標的
  • 「強烈有效」的6個開髖動作,「專治」開髖難,一定要試試
    長時間的坐立使髖關節固定在一個姿勢裡,經過一段時間後,髖關節的活動範圍減退,導致連簡單的盤腿坐立在地面上的動作,都會成為很艱難的事情。但只有它們被拉緊和伸直,這對它們並沒有好處。因為缺少利用每個肌肉群,所以它們也會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