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髖的髖屈肌緊繃,會限制瑜伽練習嗎?當然會。這些創新的練習將改善身體的運動範圍,減少受傷的風險,並幫助您找到更多的快樂。
髖關節屈肌緊的原因?
任何使骨盆處於髖部彎曲和前傾姿勢的習慣性姿勢,例如貓牛式,都會使大腿前側的股直肌縮短,並最終導致肌肉縮短。比如,整日坐在辦公桌前,並穿著高跟鞋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在健身房長時間運動,頻繁地跑步或在腿部伸展上過度訓練,也會使股直肌過度使用。
這種過度使用或傷害會導致觸發點的發展,這些觸發點會導致緊繃以及膝蓋和背部疼痛。繃緊的髖屈肌可能會限制髖部伸展,從而使關節承受壓力,並使諸如「 橋」 和「 車輪姿勢」之類的體式更具挑戰性,並且使跑步等簡單鍛鍊變得更加困難。
髖關節伸展範圍有限,可能要通過將骨盆向前傾斜移動,或者過度伸展腰椎,以實現輕微的髖關節伸展來進行補償。這種補償在弓步,行走和跑步中可能會更加明顯。最後,一條股直肌通常會抑制其其他相鄰的肌肉,即臀大肌,使其無力而造成肌肉失衡。
索瑪系統深層組織的自我仿製可以輕柔地作用於深筋膜深層組織,呼吸,運動和意識,從而影響神經系統和身體。它是瑜伽練習的獨特補充,瑜伽將運動引入身體的緊張區域並增強了基於運動的身體意識。
Torgovitsky說:「普通瑜伽練習者僅憑運動,不可能在這麼小的身體區域引起感覺。」 他說,如此小的觸發點可能會帶來很多緊張和痛苦,這可能與情緒痛苦甚至心理創傷有關。這些障礙也會限制運動範圍。
6種髖關節屈肌釋放緊繃的練習
在上瑜伽課之前,花5至10分鐘的時間釋放緊繃的肌肉,可以改善運動範圍,減少受傷的機會,並使練習更加快樂。嘗試自我觸診,自我鍛鍊和力量訓練結合起來,以平衡骨盆傾斜和髖屈肌。
1.自我觸診(股直肌和其他周圍的髖屈肌)
使用自我觸診練習來區分股直肌和其他周圍的髖屈肌。
坐在椅子上,將拇指放在髖骨上。輕輕將拇指向下移到髖骨下方,然後腿伸直。應該感覺到股直肌的肌腱在推動拇指。重複此收縮3次。然後手的位置不動,輕輕抬起膝蓋,彎曲大腿,並用手感覺所有髖屈肌在推動手指。在放鬆腳在地板上,使肌肉放鬆。重複此收縮3次。2.自我觸診(腿部伸肌)
繼續觸診股直肌的其餘部分,它從髖骨下方一直延伸到膝蓋骨。繼續之前的自我觸診練習,但逐漸將指尖從髖骨移至膝蓋,在髖骨與膝蓋之間的五個不同點處自我觸診。
慢慢將右腳抬離地板。這將使股直肌受力。現在,第二次將右腳抬離地板,但左腳提供強大的阻力。這應該使所有的腿伸肌都參與進來,包括股直肌和周圍的股大肌。放鬆。感覺肌肉放鬆。重複3次,並嘗試區分股直肌和股大肌。3.股直肌的釋放
躺在瑜伽墊上,在右膝蓋上方放兩個肌肉上放滾軸或筋膜球。
放鬆上半身在地板上,觀察大腿發出的身體感覺。停留在每個位置20到30秒,然後將滾輪重新定位至臀部1公分,逐漸覆蓋整個大腿。
一旦找到最佳位置,彎曲腿部抬起腳,然後再從內向外旋轉大腿,以進一步進行鍛鍊。
4.股直肌的椅子釋放
坐在椅子上,將滾軸或筋膜球放在大腿上,並向後傾斜以通過手臂施加體重。間歇性地施加越來越少的壓力,然後將工具緩慢滾動到大腿內側輕輕按摩。
5.臀大肌釋放
(鍛鍊時切勿對尾骨施加壓力)
躺在瑜伽墊上,彎曲膝蓋。左右尾骨兩邊各放一個肌肉滾輪或筋膜球。從左向右輕輕移動臀部。肌肉滾軸將輕輕按摩您的臀大肌。繼續1-2分鐘。6.臀大肌加強
現在,您已經通過自我鍛鍊激活了髖屈肌和臀肌,是時候加強它們了。
站立,呼氣附身向下,後抬腿,手指觸地。感受臀大肌的收縮。15次。再換另一側。這種微妙新穎的釋放髖關節屈肌的練習,你應該在第一次接觸到。所以,拉伸不是唯一的辦法,反而這種才是解剖學中最倡導的釋放方法。臀大肌越有力,髖關節屈肌就會越放鬆,這就是相互抑制是作用,一方越收縮,一方就越放鬆。還比如,大腿前側和後側,也是同樣的道理。領會思路,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