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學一方【枳實消痞丸】

2021-02-12 河北創新學術推廣
枳實消痞丸

《蘭室秘藏》

枳實消痞四君先,麥芽夏曲樸姜連,
脾寒虛熱結心下,消痞除滿功無邊。

[組成]

幹生薑、甘草(炙)、麥芽曲、白茯苓、白朮各6g,半夏曲、人參各9g,厚樸(炙)12g,枳實、黃連各15g。

[用法]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食遠服。

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9 g,飯後溫開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為湯劑,水煎服。


[功用]

消痞除滿,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苔膩而微黃,脈弦。

[方義]

本方證因脾胃素虛,升降失職,寒熱互結,氣壅溼聚所致。常見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等症。此屬虛實相兼,寒熱錯雜,熱重寒輕,實多虛少之證。治宜行氣消痞,健脾補虛,平調寒熱。方中枳實苦辛微寒,行氣消痞為君;厚樸苦辛而溫,行氣除滿為臣。兩者合用,以增行氣消痞除滿之效。黃連苦寒清熱燥溼而除痞,半夏曲辛溫散結而和胃,少佐乾薑辛熱溫中祛寒,三味相伍,辛開苦降,平調寒熱,共助枳、樸行氣開痞除滿之功;麥芽甘平,消食和胃;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湯)益氣健脾,祛溼和中,共為佐藥。炙甘草還兼調藥之用,亦為使藥。


[配伍特點]

全方用藥有消有補,有寒有熱,體現了消補兼施,辛開苦降的配伍特點。


[運用]

本方為治療脾虛氣滯,寒熱互結之心下痞滿證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心下痞滿,食少倦怠,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脾虛甚者,重用人參、白朮以增益氣健脾之功;偏寒者,減黃連,加重乾薑用量,可再加高良姜、肉桂等以助溫中散寒之力;脹滿重者,可加陳皮、木香以加強行氣消脹之效。

[臨床應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胸下證痞滿證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心下痞滿,食少倦怠,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脾虛甚者,重用人參、白朮以增益氣健脾之功;偏寒者,減黃連,加重乾薑用量,可再加高良姜、肉桂等以助溫中散寒之力;脹滿重者,可加陳皮、木香等以加強行氣消脹之效。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 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胃腸神經官能症等屬於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者。

[經驗]

 功能性消化不良        
例:李某,女,16歲,學生。

訴:上腹部反覆飽脹、隱痛一年餘,加重一周。現診上腹部飽脹不適、隱痛,每在食後、學習勞累或情緒不暢時加重,伴見噁心、嘔吐、泛酸,大便時結時溏,舌苔白而厚膩。

辨為功能性消化不良,證屬脾虛溼滯,寒熱互結中焦,氣機升降失常。予枳實消痞丸,每服6g,日3次。服用1月後,諸症大減。繼服一月,諸症消失,體重增加。隨訪一年,未見復發。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屬於脾虛痞滿範疇。其病機乃脾臟本虛,中氣虛弱,中焦氣機逆亂,升降失常。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枳實消痞丸可以增強胃腸收縮,促進胃腸動力,能顯著增強紅細胞乙酞膽鹼酷酶活性和提高血漿胃動素水平,從而促進胃運動功能,促進胃排空,提高胃排空率。興奮迷走神經和提高血漿胃動素水平可能是枳實消痞丸改善消化不良症狀,有效治療FD的主要原因。

    慢性結腸炎        
例:季某,男,42歲。反覆腹痛伴腹瀉5年餘。日三四行,大便不爽,時下黏凍,裡急後重。伴腹部痞滿,噁心、嘔吐、泛酸,舌質淡苔厚膩黃,脈弦緩。

證屬脾虛溼滯,治以健脾行滯,消痞除滿,方用枳實消痞丸,每服6g,日3次,服藥1月,諸症消失,至今未復發。

本例由於脾不健運,溼勝於內,傳導失司。病機為「脾胃虛弱,升降失司」、「寒熱互結,氣壅溼聚」,予枳實消痞丸消補兼施,寒熱並用而獲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枳實消痞丸對胃腸運動具雙向調節功能。
 

   糖尿病性胃輕癱      
例:項某,男,52歲。患2型糖尿病10年餘。近1月由於勞累,血糖控制不穩定,並且出現雙下肢水腫,伴上腹飽脹不適,食後加重,納呆,噯氣、呃逆不止。X線檢查示胃擴張,胃脘內有液平,診為糖尿病胃輕癱。

診見: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腹脹,痞悶,舌淡苔白膩,脈弦滑。證屬脾虛溼滯,痰阻氣逆。

旋復代赭湯送服枳實消痞丸9g。1劑後噯氣、呃逆止,胃脘部滿悶脹痛等症減輕,精神稍好,納食增。繼服3天,諸症消。隨訪3月未復發。

糖尿病性胃輕癱是糖尿病的消化道慢性併發症,屬痞滿範疇。其病機為消渴遷延日久,氣陰兩傷導致脾胃受損,運化無權,中焦氣機阻滯,升降失司。枳實消痞丸集益氣健脾、扶正固本、辛開苦降、散結除痞、和胃降逆於一方。消補兼施,消痞而不傷正,扶正而不滋膩,共奏益氣健脾、消痞除滿之功,謹守糖尿病性胃輕癱之病機。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枳實消痞丸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具有療效可靠、不易復發、無不良反應等優點。


     腸粘連            
例:餘某,男性,42歲。患胃潰瘍穿孔並發腹膜炎,胃大部切除術後2個月。近2天腹部疼痛,輾轉不安,痛楚異常,面色無華,形瘦氣短,腹脹滿,飯後痛劇,伴有嘔吐。經查診為腸粘連。舌淡紅,苔黃膩而厚,脈弦滑。

辨:為脾胃氣虛,氣滯血瘀,溼邪中阻。治以健脾行滯,活血化瘀。

枳實消痞丸,每服9g,日3次。服藥1個月,諸症消失,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本例腸粘連,集寒熱虛實於一身,病機複雜,治之必宜兼顧,枳實消痞丸集寒熱溫涼,既消又補於一身,實為治療術後胃排空障礙、腸粘連、腸梗阻等併發症良好方劑。方中枳實重用至30g,有「甚者獨行」之意,旨在取其快速消除脹滿,宣暢氣機,即「中結者使之旁達」也。本方重用枳實、甘草,現代藥理學證明枳實、甘草具有類似皮質激素抗炎、抗過敏、減少術後粘連或使粘連松解,減少吻合口水腫和腸壁水腫作用。
       

相關焦點

  • 枳實消痞丸,脾胃虛弱寒熱錯雜的良方,醫生通過多方對比進行分析
    這邊有一個藥方,叫枳實消痞丸剛好適合,我們來好好看看。枳實消痞丸又名失笑丸,意思是吃完這個藥,肚子就不難受了,自然笑出來了。(有一個方子叫失笑散,和這個不一樣的,不要記混了。)枳實消痞丸是由枳實、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麥芽、半夏、厚樸、乾薑、黃連組成。
  • 每日一經方--枳實薤白桂枝湯
    方中的枳實、川厚樸開痞散結,下氣除滿;桂枝上以宣通心胸之陽,下以溫化中下二焦之陰氣,既通陽又降逆。降逆則陰寒之氣不致上逆,通陽則陰寒之氣不致內結。瓜蔞苦寒潤滑,開胸滌痰。薤白辛溫通陽散結氣。因此,無論是氣機阻滯導致的胸中陽氣不得通達,還是陰寒之邪凝結胸胃、阻遏陽氣暢達的病證,皆可治之。
  • 地道薬材之【枳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破氣除積、化痰消痞。主治:食積痰滯不消,氣鬱胸腹,痞滿脹痛,痢疾後重等症。臨床應用:1、治胃腸食積(胃部滿實、飲食停滯)。如屬慢性消化不良,由脾胃功能衰弱引起者,常配機健脾藥白朮、健胃行氣藥木香、砂仁,方如香硝枳術丸;如屬急性消化不良,配消導藥神曲、麥芽,或生薑、陳皮等煎湯。
  • 李東垣的一方,其基本原理來自於《傷寒雜病論》
    枳實消痞丸是李東垣《蘭室秘藏》中的方劑,也被命名為失笑丸,原書是這樣論述的:「治右關脈弦,心下虛痞,惡食懶倦,開胃進飲食」。其藥物組成為幹生薑,炙甘草,麥牙曲,白茯苓,白朮各二錢,半夏曲,人參各三錢,灸厚樸四錢,枳實,黃連各五錢。
  • 枳實薤白桂枝湯
    痛是有形痰水內結,屬於實證;痞是無形陰氣內結,屬於陽虛。胸陽被遏,陰邪痞結,氣行不利,氣結在胸而胸滿。本條病證不但在胸膺部,並且擴展到胃脘兩脅之間。氣滯較重,胃氣失和而心中痞氣,除胸膺疼痛之外,心下胃脘部感到痞塞不通。兩脅是氣機升降的道路,氣滯不舒,氣機升降失常,即脅下氣逆衝胸。枳實薤白桂枝湯即栝蔞薤白白酒方去白酒加枳實、厚樸、桂枝所組成。
  • 仲景經方的臨床應用(八) 枳實薤白桂枝湯
    按語1.栝樓薤白類方鑑別枳實薤白桂枝湯、栝樓薤白白酒湯、栝樓薤白半夏湯是《金匱要略》治療胸痺的常用三方,應注意其鑑別。三方均出自《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第9篇,均治療胸痺,均有栝樓、薤白。栝樓薤白白酒湯與栝樓薤白半夏湯都可用於治療胸陽不振,痰飲阻滯之胸痺證,但程度輕重有別。
  • 每日送一方:胃脘痛
    下一篇】胃脘痛——金佛手丸(步玉如方)(組成)臺黨參10g,土白朮10g,炙甘草10g,廣陳皮10g,廣木香10g,法半夏10g,雲茯苓皮20g,縮砂仁6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馬尾連8g,吳茱萸6g,幹百合30g,臺烏藥15g,金鈴子10g,延胡索10g,炒稻、谷芽各10g,焦六曲12g,生枳實8g,厚樸10g,大腹皮10g,炒雞內金8g
  • 中醫方劑——枳實薤白桂枝湯
    【方劑名稱】枳實薤白桂枝湯【方劑出處】《金匱要略》卷上【方劑歌訣】枳實薤白桂枝湯,厚樸瓜蔞合成方;通陽理氣又散結,胸痺心痛皆可嘗。枳實下氣破結,消痞除滿;厚樸燥溼化痰,下氣除滿,二者同用,共助君藥寬胸散結、下氣除滿、通陽化痰之效,均為臣藥。佐以桂枝通陽散寒,降逆平衝。諸藥配伍,使胸陽振,痰濁降,陰寒消,氣機暢,則胸痺而氣逆上衝諸證可除。本方的配伍特點有二:一是寓降逆平衝於行氣之中,以恢復氣機之升降;二是寓散寒化痰於理氣之內,以宣通陰寒痰濁之痺阻。
  • 每日學一方【橘核丸】
    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9g),空心溫酒鹽湯送下。橘核丸《重訂嚴氏濟生方》[組成]橘核(炒) 海藻(洗) 昆布(洗) 海帶(洗) 川楝子(去肉、炒) 桃仁(麩炒) 各30克 厚樸(去皮、薑汁炒) 木通 枳實(麩炒) 延胡索(炒,去皮) 桂心(不見火) 木香(不見火)各15克[用法]
  • 每日一藥——木香
    1、胸脅脘腹脹痛:木香辛散溫行,行氣散結,消痞,除脹,從而有止痛之效;凡肺氣(月責)鬱,胸膈痞悶,脾胃氣滯,脘腹脹痛,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諸症,用之無不奏效。2、瀉痢後重:木香行氣力佳,用於瀉痢後重之症,具有行氣導滯作用。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生用專行氣滯,煨用可實腸止瀉。臟腑燥熱,陰虛津虧者禁服。
  • 醫案三十四: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癒心中發堵半年,心前區脹痛1個月案
    刻下症:心中發堵,心前區脹痛,每日均發作,活動則加重,氣短。睡眠佳,全身偏怕熱,大便幹,1日1次,小便調。查體:舌邊有齒痕,兩側有液線,苔薄白,脈弦滑。《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第九》說:「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 【每日學一方】補天大造丸
    ,一斤(500g) 龜板與鹿角同熬膏,八兩(240g)【用法】以龜、鹿膠和藥,加煉蜜為丸,每早開水下四錢(12g)(現代用法:蜜丸,每服9g)。【用法】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功效】益肺補腎,滋陰清熱。  【主治】主治肺腎虧虛、真陰不足,症見咳嗽經久、痰少,伴氣短作喘、潮熱;男子陽痿、遺精;婦人帶下,素無孕育;大病後久不能作聲,足痿不任地,舌紅苔少,脈細數。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產後足跟痛等病症。
  • 130、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131、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
    131、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      枳實​四枚 厚樸​四兩 薤白​半斤 桂枝​一兩 瓜蔞實​一枚(搗)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樸,取二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 消痞除滿膠囊的功效?
    其實,生活中的藥物是必不可少的,並且選擇也非常重要的,此時的我們都不知道如何選擇藥物,我來介紹下可以試著從藥物的功效入手的,今天我們了解下,消痞除滿膠囊的功效。一、臨床作用功能主治:理氣和胃,消痞止痛。用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胃脘灼熱脹痛,泛吐酸水,痞滿嘈雜。
  • 方劑選萃:枳實薤白桂枝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     (辛苦洩降、宣痺通陽法)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枳實四枚 厚樸四兩
  • 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的是心還是胃?此方古名叫什麼?
    枳實薤白桂枝湯出處:《金匱要略》(漢•張仲景)「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
  • 每日送一方:中風
    (功效主治)消瘀止血,利水降腦壓。用於中風急性期。(方解)三七化瘀止血,化死血、消瘀血,不傷新血,具有止血與活血化瘀雙重調理作用,對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均適用;川貝母清熱化痰,可除痰瘀所化之熱痰、瘀熱,痰消則可改善腦循環,降低顱內壓;白茅根具雙重作用,既可利尿降低顱內壓.又可止血、消瘀血。藕節為化瘀止血之良藥。
  • 每日學一方【厚樸七物湯】
    厚樸七物湯《金匱》卷上[組成]厚樸 半斤(24g) 甘草 三兩(9g) 大黃 三兩(9g)大棗 10枚 枳實然風氣內通於肝,肝盛乘胃,故表見發熱,而內作腹滿;風能消谷,即能食而為中風,所以飲食如故。用小承氣蕩滌腸胃之熱,桂、甘、姜、棗調和營衛,而解在表之風耳。2.《張氏醫通》:此本小承氣合桂枝湯,中間裁去白芍之酸收,不致引邪入犯營血。雖同用桂枝、甘草,與桂枝湯涇渭攸分。其厚樸獨倍他藥,正以洩氣之濁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