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
脅下之氣上逆到心(胸),形成胸胃心同病,這也是本方能治胃病,心病,胸部疾病的依據。
二、組成
枳實四枚 厚樸四兩 薤白半斤 桂枝一兩 栝蔞實一枚,搗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樸,取二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三、方解
1、薤白藥證:《本草求真》:薤,味辛則散,散則能使在上寒滯立消;味苦則降,降則能使在下寒滯立下;氣溫則散,散則能使在中寒滯立除;體滑則通,通則能使久痼寒滯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腫可敷,胸痺刺痛可愈,胎產可治,湯火及中惡卒死可救,實通氣、滑竅、助陽佳品也。功用有類於韭,但韭則入血行氣及補腎陽,此則專通寒滯及兼滑竅之為異耳。
痛是有形痰水內結,屬於實證;痞是無形陰氣內結,屬於陽虛。胸陽被遏,陰邪痞結,氣行不利,氣結在胸而胸滿。
本條病證不但在胸膺部,並且擴展到胃脘兩脅之間。氣滯較重,胃氣失和而心中痞氣,除胸膺疼痛之外,心下胃脘部感到痞塞不通。兩脅是氣機升降的道路,氣滯不舒,氣機升降失常,即脅下氣逆衝胸。
枳實薤白桂枝湯即栝蔞薤白白酒方去白酒加枳實、厚樸、桂枝所組成。本條胸痺有心中痞、胸滿、脅下逆搶心等證候,以痞氣較重。胸痺是有形的痰水,故痛而不滿。痞氣是無形之氣,故滿而不痛。如果既痛又滿,就是痰水與結氣相兼。對有形之痰水,則用栝蔞、薤白豁痰開結。對無形之氣,則用枳實、厚樸來消痞洩滿降逆。因有脅下搶逆心的症狀,白酒味酸,酸能補肝,反助逆氣上搶,所以不用,而用桂枝代,取桂枝溫通陽氣,兼有振降逆氣的作用。
枳實薤白桂枝湯證其病機特點是在痰濁上乘,胸陽痺阻的同時,氣滯現象較為明顯。
因氣滯較重,影響胃腑,旁及脅肋,故其證候特點是胸滿,心下痞,脅下氣逆衝胸。此外,當有腹脹、大便不暢、舌苔厚膩、脈弦緊等症。治療應在寬胸開結的同時,注重理氣之品的使用。
1、從藥證理解本方
(1)栝樓實與薤白:栝樓實滌蕩胸中痰溼水飲,薤白辛而滑,散胸中陰寒集聚。
(2)枳實與厚樸:降氣散氣滯
(3)桂枝:桂枝溫通血脈協助栝樓實薤白散胸中痰溼水飲陰霾同時平衝。
四、辨證要點
1、胸脅痛,脅痛牽扯胸痛,胸悶,脹滿,噯氣。
2、舌質白,舌苔白膩
3、脈沉弦或是沉滑
4、喘息咳唾
四、病機辨證
太陰寒溼水飲伴有氣滯
六、臨床運用
1、胸痺,心臟病伴隨有胃腸症狀者屬於太陰虛寒者; 2、肋骨疼痛;
3、胃脘疼;
4、經前胸痛;
5、肋間神經痛;
6、更年期;
7、慢性膽囊炎;
8、背冷;
9、懸飲。
七、加減運用
1、寒重可以加乾薑附子。
2、痰重再加半夏。
3、通胸陽加茯苓。
4、懸飲加葶藶,椒目。
5、本方合上橘枳薑湯、桂枝生薑枳實湯效果更好。
6、本方理中湯治療太陰虛寒氣滯胸痺證。
7、本方合上栝樓薤白半夏湯治療胸痺伴有氣滯疼痛。
八、類方鑑別
1、人參湯(理中湯)是中焦虛寒為主引起的胸痺證,虛寒證;本方是太陰痰溼加氣滯的實證胸痺伴肋骨痛證。
2、瓜蔞薤白半夏湯是太陰痰濁為主胸痛,痛的很厲害,胸痛掣背,背痛掣心,只局限心胸部位;枳實薤白桂枝湯的痛較緩,部位從胸到肋骨。
3、茯苓杏仁甘草湯主要胸悶氣短,胸痛很少,氣短胸悶為主。
4、烏頭赤石脂丸治療嚴重的心痛,太陰少陰虛寒的胸痛。
九、方歌
枳實薤白桂枝湯,四枚半斤一兩放,一栝蔞四厚樸量。
【臨床驗案】
1、懸飲(劉善志醫案)
張某,女,37歲,農民,1979年3月7日初診。病史:患慢性咳嗽兩年餘,感冒或天冷易發。近十多日咳嗽引及胸背痛脹。現症:咳嗽痰清稀量多,咳時牽及胸背疼痛,氣短,睡時向右側臥則憋悶氣喘,口不渴,腸鳴,食納少,舌苔白而滑,脈沉。X線片示:左肋膈角變鈍,並有少量積液。血沉76mm/小時。西醫診斷:滲出性胸膜炎。辨證:飲停胸脅。治法:溫陽逐飲。方藥:枳實薤白桂枝湯加味:全栝蔞、葶藶子、茯苓各15克,半夏12克,枳殼、薤白、厚樸、桂枝、椒目各9克,3劑。
二診(3月11日):服後覺尿量增多,氣喘胸背痛均減輕,上方去厚樸,加杏仁、澤瀉各9克,續服5劑。
三診:(3月16日):偶爾只輕微咳嗽,胸背不痛,已能向兩側臥,精神漸好,食納增加。方用六君子湯倍苓、術之量,加桂枝,連服20劑;金匱腎氣丸10盒,早晚各服一粒。5月中旬複查,已無自覺症狀,能做家務勞動,X線胸透,已無積液,左側胸膜增厚。血沉正常。(陝西中醫1986;‹8›:326)
2、胃脘痛(晏士慧醫案)
宋某,男,42歲,軍人,1991年11月23日初診。患者系外地人,初到本地,主訴3天來胃痛,腹脹,胸滿,噁心嘔吐,大便溏不爽,不欲食。曾服胃友、胃復安,肌註解痙止痛藥,效不佳,要求服中藥治療。症見形體較胖,面色赤,表情痛苦,上腹部壓痛明顯,舌質淡,苔白潤,左脈弦緊,右脈滑數有力。辨證分析:素為痰溼之體,飲食不當,損傷脾胃,痰溼中阻,氣機不通。治宜滌痰降逆,通陽化氣。
處方:枳實10g,姜川樸12g,薤白15g,桂枝9g,栝蔞實12g(搗)。經用1劑後,胃疼減,嘔吐止,3劑諸症消除,納食轉佳。 (河南中醫1993;‹4›:16)
通知:《廣義經方躬耕錄》因出版社的要求現已改為《經方方證探微》,原計劃四月底交書,現在調整為5月上旬,望各位老師海涵,已經預定書的老師們請多等幾天,帶來不便請諒解,需要預定的老師請提前預定,提前預定享受優惠價,書上市以後一定比預定的貴。定書不包含郵費。謝謝 !預定的老師可以聯繫:鄧文斌13508125931,張志偉 1348530896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