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薤白白酒湯

2021-02-22 曾奶奶頻道

看曾奶奶頻道 ,選擇曾氏調養堂治未病,讓天下無病!

(楊教授微信:A5855wzy或183 2663 5855)

瓜蔞薤白白酒湯

作者 焦樹德

瓜蔞30~40克(原一枚)搗碎薤白9~15克(原半斤)白酒500~700毫升(原七升)

關於白酒,近人多用米醋或黃(米)酒。

古白酒力薄,故用量可大,今醋、酒濃厚,用量須減。

古人原來的煎服法是把以上三味,一同煮取約400毫升,分為兩次服用。但現在一般都是用水煎前兩味,取藥汁約300毫升,分兩次服,每次服用時,再兌入米醋(據考證,古之白酒,即今之米醋)20~30毫升(有的人則用黃酒)。我在臨床上,二者都用過,但用醋效果較優。

此方為《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篇的第一張藥方。

主治:胸痺,症見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即「陽微陰弦」之意)者。以本方為主隨證加減,治療胸痺、心痛,確有良效。故自漢至今,瓜蔞薤白劑已成為治療胸痺的著名方劑。

胸痺病的主要病機為上焦陽虛,陰氣上逆。

正如張仲景所說:「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痺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此方以瓜蔞寬胸降氣、消痰開結為主藥;薤白味辛苦性溫滑而能通痺濁之氣滯為輔藥;白酒味辛性溫,宣發助陽,通行營衛為佐藥。三藥合用,能助胸中陽氣,開上焦痺滯,使胸中陽氣布達而胸中大氣一轉,濁陰之氣下降,陽盛痺通諸症自然皆除。(醋:味酸苦,性溫,能破結氣痰瘀,治心腹疼痛。)

本方加半夏10~12克名瓜蔞薤白半夏湯。主治胸痺病兼見不得臥、心痛徹背、舌苔白厚或白厚膩、關脈弦滑等症者。此為痰濁盛,故加半夏以除痰。

本方去白酒加枳實、厚樸、桂枝,名枳實薤白桂枝湯。主治胸痺,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此為客氣留結在胸中,不止上焦陽虛,而中焦陽亦虛,故陰邪得以留踞,上逆動膈而為胸滿、脅下逆搶心。

故於瓜蔞薤白劑中加枳實除痞氣,厚樸開氣結,桂枝行陽氣兼能疏肝,不但胸陽得暢,而中焦亦調,故病自痊癒。《金匱》條文還指出胸痺者「人參湯(人參、甘草、乾薑、白朮各等分)亦主之。」人參湯即理中湯之大意,對兼見中焦陽虛證者,可用之。

總之,胸痺的虛,為胸中陽氣微而不振,故不必用補,而用宣通之法,陽氣即暢,胸陽暢通則陽盛病除。

所以我們要注意到,仲景用瓜蔞薤白劑是以行陽為主,不是補陽;即使談到用人參湯,亦是兼補中陽,並非補胸陽。此乃仲景先師示人對胸痺病應認識到胸中大氣為全身之主,實為生死第一關,特於胸痺篇獨發其精義,不可不知。

今人常以此方隨證加減,用於治療以胸背痛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胸部神經痛等,以治療心絞痛應用最多,常去白酒加半夏、紅花、赤芍、丹參、川芎等同用。

我治療經西醫診斷為冠心病、心肌炎等病而出現心絞痛、胸痛徹背、背痛徹胸、心慌短氣等症,觀其脈見寸沉關弦或寸關弦滑沉緊而屬中醫胸痺病者,常用瓜蔞薤白劑隨證加減,並把藥方暫定名為胸痺湯:瓜蔞30~40克,薤白10~15克,半夏10克,桂枝3~12克,檀香6~9克(後下),茯神木30克,紅花10克,蘇梗10克,五靈脂9~12克,蒲黃6~10克,焦山楂10克,赤芍12克。

臨證時需隨證加減應用。藥效不明顯時,會飲酒者每次服藥時兌入黃酒20毫升,不會飲酒者可兌入米醋20~30毫升。心絞痛發作頻繁且痛重者,則另用蘇合香丸0.5-1丸隨湯藥服。此方每收良好效果,請參考試用。

瓜蔞薤白白酒湯與瓜蔞薤白半夏湯、烏頭赤石脂丸(赤石脂30克,烏頭15克,川椒30克,附子15克,乾薑30克,蜜丸)均治胸痺、胸背疼痛。但前方主治胸陽不暢,陰氣上逆,痰濁痺阻而致的胸痺,喘息、短氣、咳唾、胸背疼痛。

瓜蔞薤白半夏湯則治胸痺之偏於痰濁壅盛,痺滯胸陽而心痛徹背、不得臥者。

烏頭赤石脂丸則治陰寒之氣厥逆上幹,痺阻胸背經脈,亂其氣血而致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

雖皆治胸痺,卻有種種不同,必須詳細辨證,絕不可一病一方,呆板硬套。請讀者深入研究《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篇」。

對痰熱結聚,滯塞胸膈而心胸疼痛者,不可用此方治療。

例如我在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時,發現不少患者出現胸痛脘悶、舌苔黃厚垢膩、大便秘結數日不行、脈象滑數有力的痰熱結塞之證時,採用的是小陷胸湯(黃連、半夏、栝萎)合小承氣湯(厚樸、枳實、大黃)隨證配合紅花、丹參、檀香、焦三仙等治療。

病人隨著痰熱滌洩、大便暢通、舌苔化薄而胸痛明顯減輕,諸症亦隨之而安,繼續隨證用藥,均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如誤用瓜蔞薤白劑,則不見效果。

可見每個方劑都有一定的主治範疇,必須辨證準確,才能正確地遣方用藥。

本文摘自《方劑心得十講》,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為曾樂老師原創,著作權屬作者所有,所有圖片選自網絡,著作權屬原作者所有。歡迎朋友圈轉發,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胸痺——瓜蔞薤白白酒湯
    【加減】若以本方加半夏,名為瓜蔞薤白半夏湯,具有通陽散結止痛等功效;若以本方加枳實、厚樸、桂枝,名為枳實薤白桂枝湯,具有理氣寬胸,通陽散結,消痞除滿等作用。    另,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和枳實薤白桂枝湯,同治胸痺,均具有通陽散結、行氣祛痰的作用。
  • 心臟病的神方:瓜蔞薤白白酒湯
    編者按「瓜蔞薤白白酒湯,胸痺胸悶痛難當,喘息短氣時咳唾,難臥仍加半夏良。」這是關於瓜蔞薤白白酒湯的方歌。相信喜歡研究中醫的朋友對上述歌訣會有所了解吧。瓜蔞薤白白酒湯來源於《金匱要略》,現在臨床常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非化膿性肋軟骨炎、肋間神經痛、慢性支氣管炎等屬胸陽不振,痰阻氣滯者。
  • 【焦樹德】瓜蔞薤白白酒湯
    瓜蔞30~40克(原一枚)搗碎、薤白9~15克(原半斤)、白酒500~700毫升(原七升),關於白酒,近人多用米醋或黃(米)酒。
  • 瓜蔞薤白白酒湯案例(轉)
    予即書瓜蔞薤白白酒湯授之。方用:栝蔞15克薤白9克高梁酒1小杯。2劑而痛止。翌日,復有胸痛者求診,右脈沉遲,左脈弦急,氣短。問其業,則亦縫工。其業同,其病同,脈則大同而小異,予授以前方,亦2劑而瘥。蓋傴倭則胸膈氣凝,用力則背毛汗洩,陽氣虛而陰氣從之也。
  • 瓜蔞薤白白酒湯-心臟病神方
    辨證是必須的,但是不是在選方上辨證,而是在瓜蔞薤白白酒湯用法上辨證,至於瓜蔞薤白白酒湯這個基礎方是「一百年不動搖的」。(1)首先是瓜蔞,現在藥房一般就是全瓜蔞和瓜蔞仁兩種,瓜蔞仁這裡是不用的了,但是僅僅全瓜蔞是不夠的,我運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根據情況選用全瓜蔞或者瓜蔞皮。瓜蔞皮一般藥店沒有,我這裡中藥店同仁堂和我一個朋友藥店有(因為我總用),其他藥店多數都沒有,可以多開點全瓜蔞讓患者去掉仁。
  • 對付冠心病胸痺的一件犀利武器:瓜蔞薤白白酒湯
    現在安心臟支架的太多了,除非急性心梗為了挽救生命以外,在中醫面前都是一個笑話,用中藥疏通血管、改善新陳代謝才是王道,瓜蔞薤白白酒湯就是最犀利武器
  • 心臟病神方瓜蔞薤白白酒湯的不傳之秘
    《金匱要略》上的栝蔞薤白白酒湯與栝蔞薤白半夏湯,我統稱為栝蔞薤白湯,是治療胸痺、胸
  • 心臟病神方 -《金匱要略》 瓜蔞薤白白酒湯
    辨證是必須的,但是不是在選方上辨證,而是在瓜蔞薤白白酒湯用法上辨證,至於瓜蔞薤白白酒湯這個基礎方是「一百年不動搖的」。3.怎麼變化應用我覺得很重要:(1)首先是瓜蔞,現在藥房一般就是全瓜蔞和瓜蔞仁兩種,瓜蔞仁這裡是不用的了,但是僅僅全瓜蔞是不夠的,我運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根據情況選用全瓜蔞或者瓜蔞皮。
  • 瓜蔞薤白半夏湯在皮膚科中的運用
    【藥物組成】瓜蔞 薤白 半夏 白酒【服用方法】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功      用】行氣解鬱,通陽散結,祛痰寬胸【今用處方】瓜蔞實30-60薤白30半夏15-30白酒適量【經典方證】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 每日一經方--瓜蔞薤白半夏湯
    瓜蔞薤白半夏湯,來源於《金匱要略》,有行氣解鬱,通陽散結,祛痰寬胸的功效。由栝蔞實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現代之白酒,實為黃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藥物組成。【方歌】栝蔞薤白半夏湯,祛痰寬胸效顯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寬胸散結又通陽。【功效】行氣解鬱,通陽散結,祛痰寬胸。【組成】栝蔞實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現代之白酒,實為黃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 瓜蔞薤白半夏湯,心臟病胸痺之神方!
    瓜蔞薤白半夏湯 來源於《金匱要略》,原方組成由栝蔞實12克 薤白9克 半夏9克,白酒70毫升(非現代之白酒,實為黃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藥物組成
  • 大師經驗:瓜蔞薤白半夏湯的臨床應用
    瓜蔞薤白半夏湯出自《金匱要略》一書,是治療胸痺的一個主要方劑。痺者,閉也,胸痺是指胸中閉塞不通之義,不通則痛,可見胸痺是以病位和病機命名的,它是以胸膺部痞悶疼痛為主症的一種疾病。1、 臨證驗方《金匱耍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云:「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樓薤白白酒湯主之」。「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樓薤白半夏湯主之。」從前條可知,胸痺的主證是「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而後條又見「不得臥,心痛徹背」症狀,說明後條較前條為重,這是什麼緣故呢?
  • 金匱探幽:仲景三用瓜蔞薤白方的奧秘
    其三思三用瓜蔞薤白為: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薤白半夏湯、枳實薤白桂枝湯,以治胸痺、心痛、短氣見症,世稱瓜蔞薤白三方。在這些方劑中,瓜蔞、薤白作為核心藥物出現,成為治療胸痺的主要藥物,後世詮解之,多講瓜蔞甘寒而潤、導痰下行,薤白辛散苦降、溫通滑利,合而散陰寒、祛痰濁,共奏通陽散結,行氣豁痰之效,從而認為瓜蔞薤白三方是治療胸痺痰證的常用方劑。
  • 130、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131、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
    還是在瓜蔞薤白的基礎上,根據那一段來的嘛,(只不過)症候加重,(所以)另外加半夏。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半夏這個藥,降逆、下氣、祛飲,是祛痰飲的藥,就是去水。只是用瓜蔞薤白有點力量不夠了,另外加半夏。這個方劑就是上面之方(瓜蔞薤白白酒湯)薤白減量,加上半升半夏,半夏用得很重,也是擱白酒來煎。
  • 栝蔞薤白半夏湯
    【白話解】胸痺病證,見到心胸和後背相互牽引疼痛,難以平臥的症狀時,用栝蔞薤白半夏湯治療。方用半夏半升,栝蔞實一枚,因痰溼較重,陰邪上乘,薤白辛溫升散,多則不利降逆,且白酒已增量,故較上方減量,只用三兩,諸藥與白酒一鬥同煎,其滌飲除痰的療效可以稱之為神奇。
  • 《金匱懸解》瓜蔞薤白半夏湯,人參湯,醫案一例
    胸痺心痛四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 《張仲景方證化裁全解》之栝蔞薤白半夏湯
    本來瓜蔞薤白半夏湯屬於金匱的內容是不講的為了跟小陷胸湯做對比,加深理解,那麼在這裡就稍作講解我們先來看看瓜蔞薤白半夏湯【栝蔞薤白半夏湯】栝蔞實(一枚,搗)6  薤白(三兩)3  半夏(半斤)8  白酒(一鬥)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 醫案一零五: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柴胡疏肝散治癒反覆胸悶1個月伴後背連及肋骨下疼痛1周案
    《金匱要略·胸痺心痛氣短病脈證治第九》說:「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筆者臨床體會瓜蔞薤白半夏湯的方證是:胸痺之胸悶。本案患者有明顯胸悶,符合瓜蔞薤白半夏湯的方證,故方證辨證為瓜蔞薤白半夏湯證。《景嶽全書·宇集·古方八陣·卷五十六·散陣》說:「柴胡疏肝散,治脅肋疼痛,寒熱往來。」
  • 醫方真諦-------用好瓜蔞薤白湯的一點思考
  • 方劑選萃:栝蔞薤白半夏湯 栝蔞薤白白酒湯
    栝蔞薤白半夏湯     (宣痺通陽法)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