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四屆上饒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來自江西省上饒市的鄰居——福建省南平市的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建盞繼續亮相。今年建盞之星的代表之一,是應邀參展的南平市建陽區盞藝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永輝!
在一樓盞藝坊展位,劉永輝作品有序展示。細品之下,你不禁大嘆觀止!因為,他的作品具有與眾不同的冰感品質和鮮明的「金口鐵足」特徵!再仔細端詳劉永輝,還是一位30歲出頭的年輕建盞人,如此年輕就能取得如此成就,實在是建盞大業之盛事!
眾所周知,建盞是中國歷史名窯建窯的獨特出產,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真正的建盞僅產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其傳統製作源於建陽區水吉鎮,現代產業集聚於建陽城區。劉永輝,1988年3月出生於水吉鎮,而他真正開始建盞創作僅6年時間!
1:1復燒的油滴古建盞
據了解,劉永輝工業學校畢業後,先是為水吉古鎮的建盞商赴上海、蘇州等大都市銷售古建盞,由此接觸到歷史上眾多建盞實物,積累了一定的建盞歷史知識和鑑賞經驗。同時,從小耳濡目染建盞製作,這給他帶來了從銷售轉型創作的自信。
2012年,他花了一年時間自行燒制建盞,本以為水到渠成,哪知從理論到實踐是質的飛躍,不是光有自信就能成功。具有闖勁和智慧的他沒有放棄,2013年拜在建陽市工藝美術大師闕梅嬌門下,老老實實地苦學了一年,最終掌握了建窯建盞製作技藝的真功夫!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果只是跟在師傅後面亦步亦趨,也許工作生活很平穩,但要「自立門戶」創品牌,非得有自己的創造不可。劉永輝屬於「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2014年他在水吉鎮成立工作室,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2017年,工作室遷至建陽產業園區,因為園區交通等基礎和配套設施更加完善優越。
如今的建陽區,建盞產業已集聚數百家公司企業,漸有瓷都景德鎮那般氣象。劉永輝在「進城」的過程中,創造性地實現了復古與創新兩個方向的突破!他的代表性作品,例如復古油滴(國寶油滴、黑底銀滴)、窯變銀毫(冰下金銀)等,頻頻在國內國際展會獲金銀大獎,並被建陽、南平、福州、西安等多地文博場館珍藏!
在復古創作方面,劉永輝發揮自身優勢,實現了與歷史名作1:1的高似度復燒,且在釉彩上「青出於藍勝於藍」;在文創開拓方面,他定義了「金口鐵足」的品牌形象!他說,冰下作品燒成溫度苛刻,釉面玻化,毫絲細膩,口沿呈現金黃色,從而讓建盞品茗不再澀口,品位更加高雅。同時在器型創意方面,他大膽借鑑現代茶具酒器造型,創作了「高腳杯建盞」等一批新作品,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增添了推陳出新的活力。
值得關注的是,劉永輝作品的註冊商標是「白塔山」,他的每一件作品的底部都有「白塔山」記號。白塔山是當地名山,以白塔山標識作品,實際上是為作品貼上了原產地的「身份證」。閩北有南平建陽道教名山白塔山,贛東北有上饒母親河信江一級支流白塔河;白塔河發源於道教祖庭龍虎山,白塔山與白塔河,隔武夷山南北相望,這不正是上饒與南平的人文地理之緣嗎?
劉永輝表示,一山之隔的南平市與上饒市,地理相接、人文相親,建盞文化是兩地的共同語言。歷屆上饒文博會高度重視建盞文化的展示推介,他相信隨著萬裡茶道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南平與上饒的經濟文化聯繫將會越來越緊密!在此,讓我們預祝年輕有為的劉永輝,永遠輝映建盞事業,不斷取得更大成就!(石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