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宗教人類學學術論壇暨第六屆宗教人類學工作坊順利舉行

2020-12-22 佛教在線

佛教在線訊 2020年12月5日,第六屆宗教人類學學術論壇暨第六屆宗教人類學工作坊在線上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南京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宗教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及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宗教人類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雲南大學、青海民族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等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近20位資深專家學者和年輕學人參會,會議還吸引了100多位聽眾的收聽和討論。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山川與隱逸/修行與空間」,是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指導下,學術界圍繞著「修行人類學」相關議題展開的進一步探討與審視。


在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陳進國研究員回顧了宗教人類學學術論壇及工作坊的緣起,指出本次會議聚焦於宗教理論與義理之外的具體修行,強調個案與實踐,並在這些非理論的實踐形式中,對空間、身體在不同文化之間的意涵展開討論。華東師範大學黃劍波教授、南京大學楊德睿教授也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會議第一組發言由楊德睿主持並評議。浙江大學梁永佳帶來了題為《不積:隱逸作為社會理論》的報告,他首先對「隱」在中國社會意識中的意涵進行闡釋,並別出心裁地運用老子思想詮釋馬林諾夫斯基筆下的「庫拉」航行,試圖以中國古典思想與西方人類學經典理論展開對話。同濟大學陳晉的報告題目為《「神秘的互滲」:列維-布留爾的人類學遺產》。主要講述了列維-布留爾在《原始思維》之外的學術貢獻,以及沙畹等漢學家對其學術思想的影響,最後強調重拾土著人思想的研究對於當代研究的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梁恆豪則關注基督教中的心理學意味,在題為《從石到魚:基督和自性的心理學隱喻》的學術報告中,他以榮格的分析心理學體系中探析「石」和「魚」背後所隱藏的心理學意義。他認為通過哲人石和魚的象徵表達出了心理學上的辯證統一,體現了自信化的過程。


評議人楊德睿認為,上述三個報告體現了修行人類學所涉及的領域:梁永佳展示了修行作為一種社會思想,以及如何作為社會理念的現象,及其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的不同意涵;陳晉的報告則給出了另一個思考方向,即修行是一種特殊思維,在日常的思維之外,還有不同的文明的,或超常或反常的異於主流的思想,而對於修行來說,列維-布留爾實際上更加強調邏輯;梁恆豪的研究則強調了另一個路徑,即感悟,涉及自信和集體潛意識。


第二組報告由中國農業大學李耕主持。廈門大學的馮莎和張志培以《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山水景觀:從張克純和郝量的藝術實踐談起》為題,通過對兩位藝術家作品的分析,展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精神中的文人心性,並說明了傳統的山水畫如何為觀眾提供隱逸體驗,以及藝術和身心靈之間的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張奕凡帶領與會者神遊了鍾靈毓秀的聖地阿爾莫拉, 探討作為精神家園的阿爾莫拉與一代宗師辨喜之間的不解之緣。青海民族大學才貝則從學術和實踐層面探討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玉樹段的治理和保護問題。


廈門大學龔浩群主持了第三場報告。波士頓大學徐榕榕以華東A市某道觀國學班為例,介紹在(新)傳統主義運動和民族主義運動的社會背景下,都市中產階級女性如何在這兩股潮流的影響下,想像自己的身份和身體,進而在國學實踐中修行身心,又達成了怎樣的身份和文化認同。雲南大學高雲松則採用宗教現象學視角,以德欽地區的卡瓦格博神山為研究對象,通過考察德欽藏族的相關儀式和生活實踐,探討圍繞這座神山的社會空間化過程,並揭示基於空間化所建構起來的神山的文化意涵以及藏族對於神山的宗教情感。來自清華大學的陶金做了題為《露壇與神居:寧波保國寺儀式空間中的兩個身體》的報告,他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圖解,分析了宗教場所中所蘊含的宇宙觀奧秘。


最後一組報告由蘭州大學王建新主持。廈門大學李晉的報告題為《「密地」——藏傳佛教世界的隱逸、地景與史觀》,他首先講解了何為「密地」,以及佛教的「密地」概念如何體現出人類學理論在討論物和地景時的一些無法調和的矛盾,探討了另一種意義上的「中心」的概念。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想以《大乘佛教「淨土」觀念的來源與構建》為題,從詞義演變和思想史的角度解釋了「清淨」同「莊嚴」之間的關聯,闡明了「心的清淨」和「佛土的清淨」之間的語義關聯。楊德睿圍繞著本次論壇「修行人類學」的主題對李晉的「密地」研究提出了其與修行之關係的問題,後者通過借用佛教中對「海螺」這一意象的理解予以回應,解釋密地在不同程度上可以與悟性不同的人產生宗教實踐上的聯繫。


學者們的精彩報告引起了與會人士的熱烈討論,大家就一些宗教術語、宗教研究中的技術方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作為論壇的組織者之一,楊德睿在總結中強調了宗教研究中修行實踐的重要性。回到學者自身,修行人類學的研究雖然不能算作是修行,但研究是「積」而非「損」,關於修行的了悟,或許「厚積」之後便可以想像。


論壇在陳進國的主持下勝利閉幕,與會學者紛紛表示收穫頗豐,並共同期待明年能夠線下相聚,暢談學術與修行。(供稿:王希言)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學術會議】楊秋月,常小竹:人類學與都市文明——第十七屆人類學高級論壇會議綜述
    【摘要】主題為「人類學與都市文明」的第十七屆人類學高級論壇於2018年11月3日—4日在上海師範大學召開。議題涉及都市人類學的發展脈絡、時空與社區、新移民與城鎮化、都市音樂與藝術等,與會學者討論了在現今世界都市人類學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通過自己的研究展現了都市人類學研究的一些著力點。
  • 「中古與近世:對話歷史人類學」學術工作坊紀要
    2019年11月9日,由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舉辦的史學沙龍第92期·專場——「中古與近世:對話歷史人類學」學術工作坊在京召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深圳大學等科研單位的十餘位學者、師生參加了此次工作坊。此次工作坊的召集人、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遊自勇教授首先作引言。
  • 當代藝術人類學論壇第十五期 | 中國文化遺產的人類學研究
    >  論壇入口1:騰訊會議ID:304768863  論壇入口2:嗶哩嗶哩ID:11448845  主辦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  主講嘉賓》(2018)等;譯著有《現代文化人類學》(1988)、《文化人類學的十五種理論》(1988)、《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1998)等。
  • 2017年第十五屆英國皇家人類學電影節聚焦中國民族志電影
    2017年第十五屆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電影節在英國文化名城布裡斯託舉行,本屆電影節共有15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有近30部影片參與展映,入選的影片都是優秀之作,其中,有兩部中國題材的作品入圍了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分別是郭柯導演的關注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片《二十二》,和中山大學教授熊迅導演,南加州大學電影製片人鄭雋堯(Joe J.
  • 第五屆中國公共關係學術年會與戰略傳播公共關係工作坊 暨第十三屆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
    中國新聞史學會公共關係分會(PRSC)第五屆學術年會與戰略傳播公共關係工作坊暨第十三屆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PRAD)定於2020年10月23-25日在蘭州舉行線上線下同步會議。本次學術年會的主題為「一帶一路故事敘事與國家公共關係」,旨在研究一帶一路倡議下國家對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戰略傳播與公共關係工作坊主題為「重大疫情危機管理與公共關係」,旨在討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公關應對與反思。同時,會議還增設第十三屆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PRAD)專場,就「國際故事-國家關係的構建與連接」主題展開研討。現就會議相關事宜通知如下:1.
  • 第六屆中國—東協傳統醫藥論壇在桂林舉行
    11月25日,第六屆中國—東協傳統醫藥論壇在廣西桂林市舉行。此次論壇以「傳統醫藥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為主題,來自中國、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菲律賓、俄羅斯等國家傳統醫藥領域的官員及專家分別以線上或線下的方式參與論壇,交流分享傳統醫藥發展及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寶貴經驗。
  • 「第十五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暨第六屆京津冀法學交流研討會」在...
    「第十五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暨第六屆京津冀法學交流研討會」在津舉行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暨兩岸藝術家論壇成功舉辦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暨兩岸藝術家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6日 08:17:00來源:海外網   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和文旅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
  • 社科院2014社會人類學影視成果發布會召開
    中國網12月10日訊 2014年12月10日,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會人類學影視成果發布暨數碼博物館初期方案研討會」在中國社科院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心承辦,發布了三部「學者對談」系列影片之《跨區域民間宗教比較研究的可能性》、《從新馬克思主義視角論階層分析理論》、《族群研究面臨的學術和現實問題》,及一部人類學紀錄片《難產的社頭》,並對「數碼博物館主旨、初期設計與未來展望」進行了介紹和探討。
  • 「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京舉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1月27日,「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 「第十五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暨第六屆 京津冀法學交流研討會」在...
    「第十五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暨第六屆 京津冀法學交流研討會」在天津舉行 2020-12-18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六屆北京大學地理·環境講壇暨第二屆北大城環國際青年論壇舉行
    ,2020年12月12—13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舉辦第六屆北京大學地理·環境講壇暨第二屆北大城環國際青年論壇。12月12日8:30,第六屆北京大學地理·環境講壇拉開了帷幕,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由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王志恆研究員主持開幕環節。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王新強教授致歡迎辭,表明北京大學地理學科在首個「雙一流」建設周期中成效顯著,在2020年QS學科排名中高居第14位,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等級為A+。學科建設辦公室高度重視地理學的發展。
  • 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柳棽):12月5日,「十四五規劃與思想強國——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暨第六屆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此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智庫理論與實踐》承辦。
  • 第六屆醫學家峰會在京舉行
    1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周宏灝(右三),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皮膚性病與真菌病研究所廖萬清(中)等榮獲第六屆醫學家峰會「十大醫學泰鬥」。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中國日報1月11日北京電(記者 朱興鑫)2021年1月10日,第六屆醫學家峰會(2021)暨《醫師報》創刊15年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醫學家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由《醫師報》社主辦的醫學家峰會自2016年以來已成功舉辦5屆,有60餘名兩院院士、近千名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學協會負責人、學科帶頭人、醫藥企業共襄盛會、載譽而歸。
  • 社會與人民:中國人類學的學術風格
    摘要:中國人類學近百年的發展,除與國際人類學研究共享的領域外,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學術風格和思想資源,如家鄉人類學、本土人類學與國家人類學。   人類學在全球範圍內的架構本身就是一整套學術的世界體系。學者們所身處的社會在這個體系中的位置,決定了他們的研究所具有的特點和風格(桑山敬己,2019;Gerholm & Hannerz,1982)。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人類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必須釐清中國人類學在世界人類學體系中的特殊位置。
  • 第六屆「寧臺行知教育論壇」 線上舉辦
    第六屆「寧臺行知教育論壇」活動現場南報網訊 (通訊員 姚學謙 融媒體記者 丁劼 實習生 黃思怡)8月22日上午,2020第六屆南京「寧臺行知教育論壇」 暨第八屆南京市行知·中小學校長論壇在南京棲霞區開幕。
  • 2020年度暨第六屆深圳管理創新對話論壇舉行 探討「大變局背景下雙...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蘇兵▲SMIDF|2020年度暨第六屆深圳管理創新對話論壇——「大變局背景下雙區建設中的管理創新」在深圳大學召開。2020年度暨第六屆深圳管理創新對話論壇近日在深圳大學召開。論壇由深圳大學主辦、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承辦,曾連續三年獲得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
  • 第六屆顧氏外科流派學術可持續發展肛腸疾病大師論壇在龍華醫院召開
    第六屆顧氏外科流派學術可持續發展肛腸疾病大師論壇在龍華醫院召開 2020-07-25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六屆先進設計製造青年論壇在滬舉行
    日前,由先進設計製造青年論壇組委會發起,華東理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先進設計製造青年論壇在上海虹橋迎賓館舉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軒福貞、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20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共70餘位機械學科優秀青年人才參會。我校副校長王慧鋒出席並致辭。
  • 全國第六屆特奧會在川開賽
    全國第六屆特奧會在川開賽     本報訊 (記者 張良娟 薛劍/文肖雨楊/圖 )5月11日,由中國殘聯和國家體育總局主辦、四川省政府承辦的全國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在綿陽市九州體育館舉行特奧項目開賽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