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信息
論壇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9:00 - 22:00
論壇入口1:騰訊會議ID:304768863
論壇入口2:嗶哩嗶哩ID:11448845
主辦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
主講嘉賓
周星,陝西省丹鳳縣人,民族學博士(1989)。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所長;現任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文化人類學及民俗學。兼任中國民俗學會顧問、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會海外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日本民俗學會國際交流特別委員會委員等。主要著作有《史前史與考古學》(1992)、《民族學新論》(1992)、《民族政治學》(1993)、《境界與象徵:橋和民俗》(1998)、《鄉土生活的邏輯——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2011)、《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2016)等;主編《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2006、2008)、《國家與民俗》(2011)、《中國藝術人類學基礎讀本》(2011)、《現代民俗學的視野與方向》(2018)等;譯著有《現代文化人類學》(1988)、《文化人類學的十五種理論》(1988)、《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1998)等。
學術評議
王福州,執著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曾在原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任職多年,參與調研、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見證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史上的重大事件。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業餘時間專注書法史、繪畫史及文化遺產理論研究,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文摘》等主流報刊雜誌發表多篇文章。
方李莉,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特聘首席教授,東南大學藝術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英國杜倫大學客座高級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諮詢專家,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出版有十餘部專著,並在各類雜誌上發表論文近200篇,承擔過多項國家重大及重點研究項目。多篇論文和專著被翻譯成英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等不同國家的文字並出版,曾被應邀到美國、英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不同國家的大學做學術講座,併到亞洲、非洲、歐洲、美洲不同國家的博物館做考察。
許曉明,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博士,研究員,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民族藝術》雜誌主編。兼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常務理事、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廣西壯學會副會長,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壯族儀式慶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主持「宗教生態與民族地區和諧社會的構建——以桂西多元宗教生態為例」(2009年)、「壯族德靖土語區民間道教研究」(2017年)兩項廣西社科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委託項目子課題「中國節日節·壯族三月三」(2010年)。出版《廣西山水文化》(2012年,第一作者)、《廣西紅色文化》(2012年,第二作者)、《壯族歌圩》(2014年,第二作者)、《布洛陀史詩(壯漢英)》(翻譯)等著作。在《宗教學研究》《廣西民族研究》《民族藝術》等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並在《中國民族報》《廣西日報》《當代廣西》等報紙和期刊發表和民族文化藝術相關的報導、綜述和評論數十篇。獲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集體獎)3項、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學作品獎(集體獎)1項。主編的藝術學期刊《民族藝術》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學術主持
王永健,1981 年生,博士,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日本關西學院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兼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 域為藝術人類學的理論與田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多項,在國家級核 心期刊和重要報刊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有三篇論文分獲「費孝通藝術人類學獎」 「全國藝術學學會優秀論文獎」「費孝通田野調查獎」。主要著作有:《新時期 以來中國藝術人類學的知識譜系研究》《走進藝術人類學》《藝術介入美麗鄉村建設》(合編)等。
非遺展演
解說人:趙曉娜
趙曉娜,甘肅蘭州人,漢族,九三學社社員。綿陽師範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教授,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心理學會會員,聲樂教研室主任。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碩士,現音樂教育專業博士在讀。曾在A&HCI、《貴州民族研究》、《音樂創作》等國內外核心期刊和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獨著專著一部,主編專著二部;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一項,省廳級科研項目九項,校級教改課題二項,主研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和社會科學司課題兩項,省級課題七項。參與省級《聲樂》精品課程建設,參加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項目二項。曾獲甘肅省第三屆聲樂、器樂大賽美聲組二等獎,第二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西南賽區三等獎,第十二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甘肅賽區優秀獎等獎項;輔導學生獲得「2017年度山葉音樂獎學金」聲樂組一等獎、「2018香港國際聲樂公開賽」一等獎,「第四屆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比賽」美聲本科組三等獎等獎項。個人曾多次獲省市級聲樂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綿陽市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一、羌族釋比唱經
表演者:爾瑪澤西,羌族釋比傳承人
演唱曲目:《主西》
二、羌族多聲部民歌
表演者:見車牙羌族多聲部組合,羌族多聲部民歌傳承人
演唱曲目:尼沙《索吉畢曼》